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356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刀绝技刘良振.docx

神刀绝技刘良振

34年如一日,成就神刀绝技,刘良振——

在蛋壳上搞雕刻

 

9月2日,东风汽车公司所属的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国家级刘良振技能大师工作室。

一台普通的车床,一把菱形刀片、一把直角尺、一条油石、一块细砂纸,只见刘良振拿起直角尺,校正刀杆,调整角度,对准刀尖,斜向进刀——不到2分钟,一个宽度仅为0.5毫米、底部半径为0.25毫米(人的头发直径0.7毫米左右)的副唇口细槽在模具上加工而成,这也被誉为在蛋壳上搞雕刻,而这在他看来是“雕虫小技”。

也就两三分钟的功夫,刘良振就精磨好一把刀,肉眼观下,这把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在50倍放大镜下观看,刀头呈现出两个R型,刀尖圆弧半径0.25毫米,拥有5个角度,且公差只有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这都是“神刀刘”——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刘良振的绝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湖北汽车行业杰出人物、湖北省十大技能大师……他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多。

不服输,成就神刀绝技

1978年,本可以上中专的刘良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技校。

一进校,就遇到一个干过4年车工的同学,平时很牛气。

不到半年时间,刘良振就把这个牛气的同学甩在了身后,在那个学期的车工考试中,老师对刘良振的试卷以“无懈可击”作评价,满分。

这股不服输的精神一直伴随着刘良振的工作始终。

在工作后的第四年,在一次金属油封的突击任务中,一个8级车工一晚上车了800多件,第二天早晨见到刘良振时,“小刘,怎样啊?

”刘良振没有言语,而是以1200件作答。

让8级工佩服地伸出了拇指。

1994年,刘良振调到东森公司的第三年,在东风实业公司的车工技能比武中夺得了冠军,然而,在当年的东风公司技能大赛中却因理论成绩排在第22位而被拒之门外。

这让一向不服输的刘良振意识到自己的理论缺失,他开始恶补车工理论,专业书籍看了20多本,光车工工艺这本书就扎扎实实的看了5遍。

在1996年的东风公司技能大赛中,他的理论考试第8名,而实操以绝对优势领先,全场只有他一人完成,并提前20分钟交卷,让所有监考老师惊叹,集体围观。

1996年11月,刘良振被派到法国学习观摩,在法国同行的质疑中,他创新地提出整体模具模芯加工先进方法及刀具的刃磨和检测方法,把加工油封模具的时间整整缩短三分之二,高超的技艺赢得法国专家的赞许。

“为弄清一个技术问题,他常常晚上睡不着。

”刘良振妻子刘红说:

“他都快成了‘书痴’了。

”为把编程指令代码M98用在模具加工上,刘良振无数次半夜跑到厂里做试验,反复十来天的折腾,M98终于在他的手中折服了。

用这种技术加工的油封唇口和刻字面不但精度提高3个等级,工效提高10倍。

“要是M98拿不下来,我们老刘一定会得失眠症!

”刘红说起丈夫,满是心疼。

就是这样一股不服输的劲,刘良振练就了一身神刀绝技。

一台普通的车床,一把菱形刀片、一把直角尺、一条油石、一块细砂纸,他不仅可以车出比银针还细小的圆柱体——直径0.32毫米(不到头发丝一半)、长度80毫米,也能加工出高精度、和普通纸一样厚——0.2毫米的薄壁套;就连造型独特的中央电视台台标、党徽,他轻松车出。

2007年,中央电视台《劳动与就业》栏目组记者拍摄刘良振的绝技,“能不能用车床做一个外行看着新颖,内行看着有含量的东西?

”刘良振看着中央台台标,就地取材,当晚回家就自己画图,第二天利用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就把台标制作了出来,让记者和专家赞叹不已。

一个人,改写东森模具历史

1992年十一前夕,老乡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生产科长齐正文找到刘良振,“东森公司缺模具加工的技能人才。

”10月2日,刘良振来到十堰。

“能不能先干一个月?

”东森公司人事部领导这样和刘良振商量着。

“凭啥白干一月?

”刘良振理直气壮的说道。

10月3日,东森公司给了刘良振一个模具,几件热处理过的毛坯,外圆刀、内孔刀、切槽刀各一把和一根高速钢条,让他加工一个同样的模具产品。

4日晚上,刘良振交出答卷,第二天一试生产,当时的东森公司总经理戴法新立即请求刘良振留下。

当刘良振真正来到东森公司时才知道,油封模具没人能干,所需模具都是由东风公司另一个专业厂生产。

橡胶模压制品是是汽车中不可替代的一类特殊零件,起着密封、减振、隔音、制动等作用。

东森公司主要生产油封、减振件、O型圈、机油标尺、刹车皮碗等产品。

橡胶模压制品的生产必须以模具为支撑,尤其在当前整零同步研发的形势下,模具先行,更显重要。

刘良振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和同事一道对公司所有模具加强研究,并着手一个个的加工制作,1994年,东森公司油封模具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改写了东森公司油封模具依靠外采的历史。

如今的东森公司每年更换的模具1000多套,从外委采购到自制,不仅每年为东森公司节约上千万元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跟上了整车的同步研发步伐,让企业后劲十足。

然而,刘良振并没有满足,而是利用自身所长,琢磨起模具制作流程、新材料、新工艺。

他研究的普通车床车削平面螺旋罗纹技术,使得油封产品质量处于全国同行业绝对领先地位;他改进的油封副唇口加工工艺,加工速度提高6倍,且刀具使用寿命延长6倍以上;他攻克的《优化设计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课题,依此加工的30个品种、700多套模具,使用寿命延长6倍以上。

他设计加工的法国切边机通用密封工装,减少了加工成本和工装更换时间,产量、质量提高50%以上;他设计完成的发动机安装支架4工位压配工装,替代原有的单工位两面分别压配的工装,生产效率提高8倍,每年可为公司降成本近20多万元;他完成的自动对中垫圈56腔模具,替代原28腔模具,生产效率提高两倍,胶料消耗降低50%,每年可降低成本26万元;他主持的几种气门油封产品的多腔模具设计,提高功2.7倍,每件可节约成本0.1元,每年降成本50余万元。

喷枪阀芯外径不到0.3毫米,精度极高,加工过程中手稍微抖一下,阀芯就会断掉。

东森公司之前采用的都是进口件,每件1600元左右。

刘良振反复试验,采用独创的一刀成型法,一举扭转进口历史,而制作成本只有10元钱。

二十几年来,刘良振为神龙公司、长城、夏利、长安等数十个车型加工的上千套橡胶硫化模具,经检验返修率为零;他主持的橡胶硫化整体模芯的改进与加工、油封倒角模具的加工工艺等20多项技术,均开创国内模具加工工艺的先河。

他自制各类刀具、夹具,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在设备和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使模具加工能力平均年增长20%,东森公司模具加工能力也从每年的200多套上升到1000多套。

不愿当官的“傻”教官

刘良振一心痴迷技术,两辞东森公司模具车间主任的职务。

“专业丢了心里真是不舍,而且管理也不是我的强项。

”刘良振谦虚的说道,“既然自己喜欢技术,还是干这个踏实,我想发挥自己的强项,把技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其实,在刘良振心里始终埋藏着一种自主强国的情结。

“在制造行业,核心的工艺别人不会给你的。

我想将传统的加工经验融入现代数控技术,振兴中国制造业,让关键模具制造不再受制于人。

刘良振的话很朴实,他更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绝活传授给同事和同行,他辞官却主动担任着车间学习型团队队长。

“刘师傅不求一枝独秀,他总把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和同事们。

”徒弟杨胜这样评价他眼里的“神刀”。

白天教,工余时间教,实在没时间,他就组织大家利用星期天学习。

义务授课不说,他还把课堂搬进自己家里,凡是有人来请教,他总是笑脸相迎,悉心指教。

他家里的电话自然也成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公用电话”。

“现在东森公司90%以上的车工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东森公司工会主席吴明莲告诉记者。

1997年,刘良振就被时任东风公司党委副书记高明祥钦点为东风公司参加全国车工运动会的教练,自此,他就成为东风公司参加全国各类技能赛事的教练,他指导的选手屡获大奖。

2007年,他成为第三届全国“振兴杯”青年技能竞赛湖北省车工技术指导。

这些年来,刘良振手把手带出十多名小“神刀”,都已成为车工技能领域和模具生产的顶梁柱。

2005年,他的徒弟李钊在全国“振兴杯”青年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二名;梅海,是刘良振在东风实业公司培训班上带的一个徒弟,2007年至2009年,在东风实业公司技能竞赛上连中三元;杜春雨是他所在车间的一名小青工,2010年,也在实业公司技能竞赛上夺得第一名。

刘良振不仅在企业内传授,而且每年在东风公司和东风实业公司开设高级车工培训班,做最新车工技术讲座,进行实作表演,每年授课达160多个学时。

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变成大家都能学习掌握的技术,写书成了刘良振业余时间的主要工作,他先后撰写了《橡胶油封模具加工讲义》、《橡胶模具加工工艺的改进与探索》、《普通车床车削平面螺纹的工艺方法》、《车工加工实用技术》和《数控车加工及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等讲义和论文。

2010年,他编写的《数控车工艺与编程》正式被实业公司指定为教学教材。

如今,刘良振已名扬行业内外,成为东风公司高级技校的客座教授,每年为国家教育部技校师资培训做讲座。

今年6月,航天科工集团还通过湖北省劳动厅,邀请刘良振给其做了3天的技能培训。

 

人生心语

人要有点钉子精神,钻得进,钉得住才能成大师。

在制造行业,核心的工艺别人不会给你。

目前我国的设备制造有了不少突破,我将传统的加工经验融入现代数控技术中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这不失是一条捷径。

在东风汽车公司的这个平台上,我将继续深入摸索,力争用技能经验这个“补丁”不断完善国产数控设备的软件,来提高汽车机加工的自主创新水平,解决关键模具制造受制于人的局面,也希望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

——刘良振

同事感言

刘师傅技艺高超,是东森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更是一个无私奉献、视厂如家的品德高尚之人。

凭他的技艺,月薪过万,大有人请,但他安于这里,月薪不到五千,为东森公司、东风实业甚至东风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他来到东森,就留在了东森,为东森培养了一批“顶梁柱”,极大的填补了东森面临模具加工技术上的空白,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