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417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笔记 1.docx

学前教育学笔记1

2009-02-13

标签Tags:

14:

30学前教育学笔记

  第九章幼儿园教学

  第一节概述

  一主要特点

  1定义:

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按规定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一种活动(狭义)。

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的学习活动(广义)。

包括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活动和教师提供指导的幼儿自发的学习活动。

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幼教改革的一个方向。

  2特点:

一是因素(教师、学生、内容、方法)的不同;二是教育目标重在发展,保教并重,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三是教学地位与其它教育不同;四是教学对教师提出不同于其它教师的要求,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包括学科知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这一点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较高。

  从任务看,它是以提供大量的感性经验和操作经验为主要任务;从内容看它具有启蒙性和广泛性;从方法上看它多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从组织形式上看它比较灵活,对幼儿的学习要求较低,无考查、作业等。

  二幼儿园教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西方早期最有影响的儿童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福禄倍尔

  2蒙泰梭利

  

(1)指导思想

  有准备的环境:

认为学校应该是鼓励儿童自我教育的有准备的环境,儿童能自由地选择教具、设备、材料,自由地操作,教育的干涉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要求创设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给儿童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允许儿童独立的活动,自然的表现;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教师是指导者:

教师应能帮助儿童达到他自己的发展,教学是间接的途径,帮助而完成他们的自我教育。

教师是观察者、示范者、儿童的指导者、解释者和环境的预备者,是学校、社区、家庭的联络者和沟通者。

  提供科学的教具。

  

(2)内容

  动作练习:

日常生活的锻炼,如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征途怎么查看交易或邮寄的记录?

告诉下`,园艺活动,手工、体操等。

  感觉教育:

(前面讲过)

  智育:

简单的读、写、算方面的基本技能的培养。

  (3)蒙泰梭利的教学理论与现代幼儿发展和教学理论的关系

  她的许多思想观点和儿童发展观与现代的观点相吻合,比如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学习的关键期;提出早期的环境经验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感觉与知觉的训练在幼儿学习上有重要的作用;强调幼儿学习的自发兴趣和内在动机等。

  从她的教育学说与现代幼儿教学理论的联系看,一是关于教师的角色,她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是敏锐的观察者、解释者、沟通者和环境材料的提供者,是在需要时能提供帮助的人;二是强调了游戏在幼教中的教育价值,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与现代吻合);三是提出早期阅读的可能性和早期数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被现代理论接受和证实了的)。

  

(二)苏联学前教学思想

  总的来说他们强调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以乌索娃为代表。

  1明确了学前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1)任务:

给予儿童有关周围世界的具体知识;培养儿童对于周围世界的正确态度;授予儿童具体的操作方式;使儿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入学准备。

  

(2)内容:

提出应在儿童年龄可能范围内给予儿童科学而且准确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能反映事物现象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以利于发展儿童的概括能力和独立发现知识之间联系的能力。

  2探讨了学前儿童学习活动及其特点

  学习活动是在教学的直接影响下进行的,与其它活动相比更能发展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正确的认识态度。

  3侧重研究了教学的一般方法。

  4提出了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课。

  (三)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单元教学法,便于教师的组织和安排。

其教学原则是凡是能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能自己想的让他自己去思考;让儿童怎样做你就应该教儿童怎样教做;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过消极的惩罚,积极的暗示胜过消极的命令;注意环境、利用环境(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阅读的环境、科学的环境——指有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的条件)。

  方法:

游戏的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比赛法、替代法(转移法)、分组学习法。

  (四)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1现代教学理论的特点:

  

(1)不只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

  

(2)不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不只重视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也强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4)不只研究和指导学生的行之于外的活动,更注意研究并知道学生头脑中的认识活动。

  (5)把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具体地体现在整个教学方法体系和课的类型结构中等。

  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及其相应的教学理论流派

  联想学说——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在大脑中形成联想,通过尝试错误的学习活动来建立的。

华生认为学习过程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刺激反应链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巴甫洛夫式的古典反射形成。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行为是由他的后果所造成的,产生愉快后果的动作往往被人加以重复,继而被人学会,因此他认为学习的关键是强化。

  认知学说——代表人物是托尔曼、皮亚杰、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人如何改变对某一情景的理解,而与行为的关系并不大,认为人并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和做出反应,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对刺激的反应也不是直接对应的,要经过一连串的心理转换活动。

把人的感知、记忆、行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

联想学说认知学说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主张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形成和加强S——R之间的连结或引起预定的反应教师的作用侧重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处理信息进行系统的、计划好的讲解或进行程序设计运用灵活、自发的教学方法,强调根据学生的反馈调节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单向传输(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反馈性能,多层次信息传输,以启发式为主3不同的文化对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西方主张对儿童要“放”,从小要有自己的权利意识,从小具有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极力反对培养顺从的个性,非常强调儿童的独立性,从儿童的兴趣、愿望出发。

  东方主张对儿童进行“管”,强调“听从”,儿童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惩罚的手段进行教学。

中美强调统一的大纲无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划一的教学灵活地执行教学计划,以个别教育为主要特点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分科教学不分科教学集体授课制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五)皮亚杰发展理论的学前教学含义

  1皮亚杰理论应用简介:

  瑞士的日内瓦研究中心,比较有代表性的皮亚杰理论应用是(美)Hishlscope机构研究的“认识倾向早期课程”,其主要观点:

  

(1)好的环境应让幼儿各种能力得到练习运用。

  

(2)给予儿童更多的与物体作用的机会。

  (3)以幼儿的自发活动为主,让幼儿自己决定干什么和怎么办。

  (4)给予幼儿更多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的机会。

  (5)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和幼儿相互作用。

让幼儿自己制定计划——做——回忆。

  2皮亚杰理论的教学含义:

  

(1)认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而不是对现实的复制。

  

(2)强调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操作活动包括手的操作活动和思维的操作活动,两者的结合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儿童手的操作活动的同时引导他们的思维操作活动。

  第二节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诸因素

  一学习的概念及研究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广义的学习包括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里得到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能力、态度等等过程。

学习是凭借经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这是心理学上学习的含义,既包括了人的外部行为也包括了人的内部行为。

教师应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他们的学习规律,学习经验的发生过程,既要以学定教,又要以教促学。

  二学习的分类

  1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分为知识学习、技能技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它们还可以继续再分。

  2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模仿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尝试错误学习。

  3加涅的学习分类法

  

(1)信号学习:

经典性的条件反射,是一种不自觉地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工具性的条件反射,通过强化建立条件反射的学习(S——R)。

  (3)连锁学习:

一套成系列的单个刺激——反应学习的结合。

  (4)言语联结学习:

把单个词、字联结成句的学习,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学习。

  (5)辨别学习:

学会对刺激做出不同的识别反应,辨别不同的物体颜色、形状、大小等。

  (6)概念学习:

认识具体对象和事件的共同特征。

辨别学习是概念学习的前提,概念学习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即定义概念。

  (7)规则学习:

掌握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8)问题解决的学习:

运用一系列的规则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更复杂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因为它要自己选择和联结一些规则进行学习。

  《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提出知识的五种类型:

  

(1)智力技能:

指对概念和规则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言语信息:

指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信息。

  (3)认知策略:

即思维方法。

  (4)运动技能:

指有组织的肌肉动作。

  (5)态度:

指影响他选择个人行动的心理状态。

  4幼儿期的重要学习方式

  

(1)模仿学习:

通过效法别人的言行举止所习得的经验,是人类早期的重要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言学习方面,榜样比讲道理的作用更大。

通过实验得知只有教师言行一致时效果最大。

有有意模仿,即有目的、有动机的模仿学习,无意模仿,即偶然学到的另一人的行为,但自己没有意识到也这样做。

  模仿对象是由近及远,范围是由小到大,从无意到有意,从游戏中的模型到生活实践中的模型,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性内容的模仿。

  过多的模仿会使幼儿产生一种模仿定势,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我国幼儿教学的弊病就是模仿教学太多,找点办公室玩的小游戏。

  

(2)发现学习:

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实验、直觉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来进行的学习活动,是主张以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最早在七十年代由布鲁纳提出的,当时由于中小学教学当中主要强调再发现的过程,后扩大到学前儿童的教学和学习当中。

其优点是有利于揭示知识的体系和掌握的体系;通过再发现的过程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并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的态度与定势等等。

  奥苏泊尔认为儿童的学习是概念的形成而不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学前儿童的学习是采取加大环境对儿童各种感官的刺激,使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活动来发现和掌握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听讲授这些关系。

于之相适应美国等国家的各博物馆设立幼儿发现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