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88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docx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

【实验目的】

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主要实验技术。

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

【实验原理】

(1)偶极矩与极化度

空间构

分子结构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及内层电子)所构成。

由于

后者称为

型的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是重合的,也可以不重合。

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其定义是

是一个

式中,q是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

10-20C,

其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

因分子中原子间的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m,电荷的数量级为所以偶极矩的数量级是10-3°C•m。

通过偶极矩的测定,可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有关电子云的分布和分子的对称性,可以用来鉴别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等。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偶极矩指向某个方向的机会均等。

以偶极矩的统计值等于零。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电场E中,则偶极矩在电场的作用下,如图2所示趋向电场方向排列。

这时我们称这些分子被极化了。

极化的程度可用摩尔转向极

化度P卩来衡量。

P卩与永久偶极矩的卩的平方成正比,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

式中:

k为玻兹曼常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在外电场作用下,不论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都会发生电子云对分子骨架的相对移动

显然P

分子骨架也会发生形变。

这称为诱导极化或变形极化。

用摩尔诱导极化度P诱导来衡量。

诱导可分为二项,即电子极化度Pe和原子极化度Pa,因此

P诱导=Pe+Pa

如果外电场是交变场,极性分子的极化情况则与交变场的频率有关。

当处于频率小于

1010Hz的低频电场或静电场中,极性分子所产生的摩尔极化度P是转向极化、电子极化和原

子极化的总和。

P=Pg+Pe+Pa

下的频

如何从测得的摩尔极化度P中分别出Pu的贡献呢?

介电常数实际上是在107Hz以

率测定的,测得的极化度为Pu+Pe+Pa。

若把频率提高到红外范围(约1011〜1014Hz),分

子已经来不及转向,此时测得的极化度只有Pe和Pa的贡献了。

所以从按介电常数计算的P中减去红外线频率范围测得的极化,就等于Pu,在实验上,若把频率提高到可见光范围,则原子极化也可以忽略,则在可见光范围:

Pu=P-(Pe+Pa)〜P-Pe

(2)摩尔极化度的计算

p二芒

£+2p

但式③是假定分子与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而推导得到的。

所以它只适用于温度不大低的气相体系,对某种物质甚至根本无法获得气相状态。

因此后来就提出了用一种溶液来解决这

P。

困难。

溶液法的基本想法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相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溶液中的溶质的摩尔极化度就可以看作是式③中的

在稀溶液中,若不考虑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溶剂化现象,溶剂和溶质的摩尔极化度等物理量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可加性。

因此,式③可以写成:

ra2—1M1x1M2x2--

R,2』X亠口X1PX2F2a,2+2p,2

勺摩尔

式中,下标1表示溶剂;下标2表示溶质;X1表示溶剂的摩尔分数;X2表示溶质的分数;F表示溶剂的摩尔极化度;P2表示溶质的摩尔极化度。

对于稀溶液,可以假设溶液中溶剂的性质与纯溶剂相同,则

因此

得斜率b,截距pi,代入式⑨得P2

(3)由折光度计算电子极化度Pe

电子极化度可以使用摩尔折光度R代替,即

式中,n为物质的折射率;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p为密度。

同样在稀溶液中:

n1,2=n1+cx2

22

ni1M2bMi6niMic

ni2p

 

(4)介电常数的测定

介电常数是通过测定电容计算而得的。

如果在电容器的两个板间充以某种电解质,电容器的电容量就会增大。

如果维持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那么充电解质的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就会减少。

设Co为极板间处于真空时的电容量,C为充以电解质时的电容量,则C与Co的

比值&称为该电解质的介电常数:

C

汗氏?

法拉第在1837年就解释了这一现象,认为这是由于电解质在电场中极化而引起的。

极作用形成一个反向电场,因而抵消了一部分外加电场。

测定电容的方法一般有电桥法、拍频法和谐振法,后两者为测定介电常数所常用,抗干

C'样品包括了

扰性能好,精度高,但仪器价格昂贵。

本实验中采用电桥法。

实际所测得的电容

样品的电容C样品和电容池的分布电容Cx两部分,即

C'样品;

=C样品+Cx?

对于给定的电容池,必须先测出其分布电容Cx。

可以先测出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记为

C'空,再用一种已知介电常数的标准物质,测得其电容C'标。

C'空=C空+Cx

C'标=C标+Cx

又因为

可得

C'标一C'空

Co=&示一1

计算出Cx、Co之后,根据式③和式?

可得样品的介电常数:

C'溶一Cx

&溶

(5)偶极矩的计算

R2T

9kP2R2T

4nN

【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电容测量仪、

25mL容量瓶、移液管、电子天平、阿贝折射仪、滴管、烧杯、洗耳球、燥器等。

(2)试剂

乙酸乙酯分析纯

环己烷分析纯

丙酮分析纯

【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ME204E)(仪器编号14UC1071)

将四个干燥的容量瓶编号,称量并记录空瓶重量。

在空瓶内分别加入1.0mL、2.0mL、3.0mL和4.0mL的乙酸乙酯再称重。

然后加环己烷至刻度线,称重。

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以及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汽。

为此,溶液配好以后应迅速盖上瓶塞。

84

表1:

溶液配制

1.0ml

2.0ml

3.0ml

4.0ml

空瓶(g)

21.3155

19.8398

19.4972

21.4736

空瓶+乙酸乙酯(g)

22.2299

21.6223

22.1813

25.0385

空瓶+乙酸乙酯+环己烷(g)

40.6206

39.2301

39.0341

41.0795

1

容液中乙酸乙酯质量(g)

0.9144

1.7825

2.6841

3.5649

溶液中乙酸乙酯尔数(mol)

0.0104

0.0203

0.0305

0.0405

溶液中环己烷质量(g)

18.3907

17.6078

16.8528

16.0410

溶液中环己烷摩尔数(mol)

0.2189

0.2096

0.2006

0.1910

乙酸乙酯摩尔分数x2

0.0453

0.0881

0.1320

0.1750

溶液质量(g)

19.3051

19.3903

19.5369

19.6059

溶液密度(g/ml)

0.7722

0.7756

0.7815

0.7842

乙酸乙酯C4H9OH,分子量:

88环己烷C6H12,分子量:

密度p

(g/ml)

X2

0.5ml

0.7722

0.0453

1.0ml

0.7756

0.0881

1.5ml

0.7815

0.1320

2.0ml

0.7842

0.1750

 

(2)折射率的测定(仪器编号14UC1087)

先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水的折射率进行校准,再测定环己烷及配制溶液的折射率,注意测定时各样品需加样两次,读取数据,计算时取平均值。

表2:

折光率测定实验数据

环己烷

1.0ml

2.0ml

3.0ml

1.0ml

r

TI

1.4225

1.4199

1.4178

1.4139

1

.4110

n

1.4226

1.4200

1.4172

1.4145

1

.4112

n

平均

1.4226

1.4200

1.4175

1.4142

1

.4111

由于实验时实验室温度约为28C,28C下纯水的折射率为1.3322,而此时用阿贝折射仪测得水的折射率为1.3331。

故校准后得到的样品折射率为

n1,2

X2

环己烷

1.4235

0.0000

0.5ml

1.4209

0.0453

1.0ml

1.4184

0.0881

1.5ml

1.4151

0.1320

2.0ml

1.4120

0.1750

(3)介电常数的测定(14UC1047)

本实验采用环己烷作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的温度公式为:

&环=2.023-0.0016(t-20)

式中,t为温度,°C。

打开电容测量仪,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空气的电容值。

分别测量纯环己烷和配制的4个

样品溶液的电容,记录测量的数据。

每个样品测量两次,计算时取平均值。

测量一个样品后,需用滤纸把残留样品吸干,用吹风机吹干样品池后才能继续性测量。

注意:

用吹风机吹干样品池的时候不要用热风,以防止样品池温度发生改变带来的测量误差。

表2:

电容测定实验数据

空气电容(PF)4.2温度(C)28.7

环己烷

1.0ml

2.0ml

3.0ml

4.0ml

Ci(PF)

6.70

7.10

7.30

7.70

8.1(

C2(PF)

6.70

7.20

7.40

7.70

8.1(

C平均(PF)

6.70

7.15

7.35

7.70

8.10

环己烷介电常数:

2.0230.0016(t20)2.00908

根据

C0

Cx

C标C空标1

Cx=1.72

Co=2.48

C溶Cx求得各溶液的介电常数C。

 

2.600

数常电介

2.100

2.500

2.400

2.300

2.200

介电常数-摩尔分数曲线

0.1500

0.0500

y=2.9842X+2.0337R2=0.9805

*系列1

—线性(系列1)

0.0000

0.1000

摩尔分数

0.2000

介电常数

£

X2

0.5ml

2.191

0.0453

1.0ml

2.271

0.0881

1.5ml

2.413

0.1320

2.0ml

2.574

0.1750

 

【数据处理】

1,2X2

斜率

2.9842

 

b

1,2X2斜率

0.0970

c

SX2斜率

-0.0659

n1

环己烷折光率

1.4235

n12

0.0264

d

环己烷介电常数

2.0337

M1

环己烷分子量

84

P1

环己烷密度

0.7677

M2

乙酸乙酯分子量

88

叫亠」MbM1149.0926

 

求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实验讨论与注意事项】

1、

偶极矩

从偶极矩的数据可以了解分子的对称性,判别其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主体结构等问题

」般是通过测定介电常数、密度、折射率和浓度来求算的。

对介电常数的测定除电桥法外,其他还有拍频法和谐振法等。

对气体和电导很小的液体以拍频法为好,有相当电导的液体用谐振法较为合适;对于有一定电导但不大的液体用电桥法较为理想。

2、溶液法测得的溶质偶极矩和气相测得的真空值之间存在着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溶液中存在有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以及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的溶剂效应。

3.环己烷、乙酸乙酯易挥发,配制溶液时动作应迅速,以免影响浓度。

4.本实验溶液中防止含有水分,所配制溶液的器具需干燥,溶液应透明不发生浑浊。

【思考题】

1、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度和摩尔折射度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答:

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上困难较大,所以提出溶液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在溶液中存在有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以及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的溶剂效应。

溶液法的基本思想是:

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剂的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相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2就可看作P。

2、电容池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测空气电容时,将电容池两极间空隙吹干;

(2)溶液注入电容池时,所加溶液的量必须淹没电容池的两电极;

(3)同种样品、不同样品换样时,必须把电容池两极间空隙处的溶液抽干,然后彻底吹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