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3876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

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

日期: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

略”教学实录及评析-小学数学论文

行走在数学与儿童之间——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析

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210018)张齐华

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18)周卫东

[摘要]张齐华老师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展现了“一一列举”的

策略这一内容是可以上出浓浓的“数学味”的。

张齐华老师的课是一节“准、深、

透、高”的数学课。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策略机理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

(2016)23-003

【课堂回放】

一、课前探索,组内分享

师:

王大伯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

如果22根木条要全部用完,而且不能折断,你觉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

课前,

同学们已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下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各自

的方法和结论。

如果出现不同的见解,可以尝试进行讨论、协商,实在说服不了

对方的,待会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师:

通过课前的研究,大家觉得王大伯的任务能够完成吗?

师:

看来,在能与不能上,大家还存在分歧。

现在请觉得王大伯可以完成这一任

务的同学带着作品到讲台上来给大家展示和汇报。

二、全班交流,建构策略

生1:

我觉得王大伯可以完成任务。

我帮他设计了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剩

下的4米可以放在一边。

(如图1)

生2: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发现都不行。

后来我仔细研究了题目,发现里面并没

有说不能靠墙。

所以,我决定让这个长方形花圃一面靠墙,这样,它的长可以是

20米,宽1米,正好用去22根木条,而面积也正好是20平方米。

(如图2)

生3:

我的方法和他们的都不一样。

我觉得围一个花圃,四周至少需要1根木条

竖着作支撑,这样一来,22根木条只剩下18根。

而18根木条正好可以围成

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面积正好是20平方米。

(如图3)

师:

看得出来,三位同学都特别想帮助王大伯解决这一问题。

面对这三种方法,

能否给出你们的评价?

生4:

我不太同意生1的方法。

因为题目中说得很清楚,22根木条都要用掉,

不能有剩余。

他围成长方形后,还剩下4根木条,所以他的方法不符合题目的要

求。

生5:

我不赞成生2的方法。

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说允许靠墙,而是说,就用22

根木条来围一个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

所以,一边靠墙是不合适的。

生6:

我也觉得不行。

如果允许一边靠墙的话,那么,方法就不只是这一种,比

如长10米、宽2米也能围出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

生7:

如果允许靠墙的话,那么还可以靠两面墙、三面墙,这样的讨论就没有意

义了。

所以,题目没有提示有没有墙,其实就是默认不能靠墙。

师:

看来,大家对于生2的方法基本也是持否定的态度。

那么,生3的方法呢?

生8:

生3的方法有点像脑筋急转弯。

他竟然让木条站了起来。

(学生大笑)

生9:

我觉得生3的方法很有创意,

但有一个问题,既然可以在四个角落里各竖

来越多,这个问题也就失去讨论的意义了。

所以,我还是不太赞成让木条竖起来。

师:

不管怎么说,这三位同学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王大伯解决问题。

只是有些

解决方式不太被大家接受。

如果我们将问题表述得更清楚,就用22根木条平着

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吗?

 

生(齐):

不能!

师:

我们都知道,22根木条可以围出多种不同的长方形,为什么你们觉得不能?

能否展示出你们研究和思考的过程?

接下来的时间,

每一位同学展示完毕后,台

下的同学可以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生10:

我试了一下,如果长是7米,那么宽就得4米,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8平方米,不符合要求。

所以我觉得王大伯的要求不可能实现。

(如图4)

生11:

我反对。

虽然我也觉得这个任务不能实现,但你只举一个例子是不能说

明问题的,因为周长为22米的长方形有好几种,万一有一种长方形的面积正好

是20平方米呢?

师:

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

生11:

我先用22除以2,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1米。

然后,我

想办法把11分成两个数的和,发现只有这五种分法,但这五种分法得出的长方

形面积都不是20平方米。

所以,我认为王大伯的任务没法完成。

(如图5)

生12:

我的方法和他的很相似,只不过我是列表的。

通过列表,我也发现周长

为22米的长方形有五种情况,但每一种长方形的面积都不是20平方米。

所以,

我也觉得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如图6)

生13:

我发现他们都是按顺序举例的,比如长方形的宽,从1一直列举到5,

一个比一个大,而长方形的长从10一直列举到6,一个比一个小。

生14:

我觉得按这样的顺序举例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遗漏。

如果不按顺序,

弄不好就会漏掉某一种情况。

师:

说得真好!

看来,列举时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不过,我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非要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列举两三种情况不能说明问题吗?

生15:

不行。

既然要说明不能实现,就得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并且对所有

情况进行一一验证。

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王大伯的任务不能完成。

如果漏掉一种,

而这一种情况正好是符合要求的,那就麻烦了。

师:

看来,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在列举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还得把所

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在数学上,这就叫一一列举。

(板书:

有序一一列举)还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展示的?

生16:

我也是一一列举的,但我是根据面积来列举的。

我发现,面积是20平

方米的长方形只有三种情况(如图7)。

通过计算,我发现它们的周长都不可能

是22米,所以,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生17:

我先对生16的作品提一点建议。

我觉得他在列举时没有按一定的顺序,

所以有点乱,如果把长20米的长方形放在第一个,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另外,

我也是从面积入手进行思考的,只是我没有列表,而是直接画图。

(如图8)通

过画图,我发现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的周长不可能是22米,所以,王大

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师:

看来,一一列举,列表、画图、算式等方法都是可行的。

老师带来了一位同

学列举的情况(如图9),但结果和你们的略有不同。

这样的长方形是不存在的。

8

举出来,这才是最好的。

要把所有符合情况的长方形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地一一列

 

助一一列举的策略,我们知道王大伯的这一任务是没法完成的。

不过,仔细看一

下同学们解决问题时所列的表格(如图10),一个是周长确定、面积在变化,

另一个是面积确定、周长在变化。

仔细观察图中长方形的长、宽、周长和面积的

变化,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1:

我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和宽离得越远,面积越小;长和宽越

接近,面积越大。

比如前面一张表中,从前往后,长和宽的距离越来越接近,它

们的面积就越来越大。

反过来看,也是一样的。

师:

显然,通过有序的列举,我们还很容易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呢。

生2:

我发现,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小;长和宽差

距越大,周长就越大。

(教师板书规律)

师:

所有的长方形都符合这两条规律吗?

如果继续研究,你会怎么做?

生3:

我会继续找一些长方形,让它们周长相等,看看它们的面积会怎么变;然

后再找一些长方形,让它们面积相等,看看它们的周长又会怎样变化。

师:

请大家自己确定数据,继续验证这一规律是否也适用于别的长方形。

(学生小组内进行研究与验证)

四、实践拓展,应用策略

师: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你能尝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策略进行思考吗?

(1)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分,投中中圈得8分,投中外圈得6分。

小林投中了两次,他可能得多少分?

(2)两枚硬币同时抛起,落地后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

师:

通过研究,你觉得小林最终的总分可能有几种情况?

生1:

我觉得一共有10种情况(如图11),两次都投中的有6种,只投中1

次的有3种,两次都没投中的有3种,6+3+1=10种。

生2:

题目中明明说了投中两次,所以,后面的4种情况根本不需要讨论。

如果

是投了两次,那么就有10种情况。

生3:

我觉得不应该是6次,而是5次。

10+6=16,8+8=16,两次

的总分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看作是同一种结果。

师:

看来,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要审清题意,不能粗心大意;另一方面,

在进行一一列举时,还要根据问题的要求,不能重复和遗漏。

生4: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一共分3种情况,分别是正正、反反和一正一反。

生5:

我反对。

应该有4种情况,分别是正正、反反、正反和反正。

(面对究竟是3种情况还是4种情况,学生展开了激烈地争论。

最终,教师给出

了如下建议:

建议1:

给两枚硬币分别标上号码,一枚是1号硬币,另一枚是2号硬币。

建议2:

试着用两枚硬币投一投,看看最终出现的正正、反反和一正一反这三种

情况是否次数差不多。

如果差不多,就说明这是三种情况;如果一正一反更多些,

则说明一正一反包含着正反和反正两种情况。

学生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再探索,随后汇报。

生6:

通过研究发现,一正一反应该包含两种情况。

我们给硬币标上号码后,发

现实际上会出现这样四种情况:

1号正面和2号正面、1号反面和2号正面、1

号反面和2号正面、1号反面和2号反面。

没有标号码时,我们还以为一正一反

就是一种情况。

一标上号,我们才发现原来是不一样的。

师:

一一列举时,我们还要细致地去分析和思考。

生7:

我们小组进行了实验,一共投了40次,结果发现,一正一反是21次,

差不多正好是正正、反反两种情况的总和。

我们猜测,一正一反应该包含正反和

反正两种不同的情况。

师:

所以,如果一一列举出现问题时,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它可以让我

们对问题的思考更清晰、更准确。

【要点评析】

听张齐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能为他的课点评,是我所愿意的!

张齐华老师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正是在深刻洞悉教学内容意蕴

的基础上,实现着符合自身教学追求和风格的一种完美呈现,给我们带来了一种

由内而外的心潮激荡和内心震撼。

细细品味,收获颇丰,显然,这是一节“准、

深、透、高”的数学课。

一、准:

关注策略机理的形成过程

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赫斯认为:

“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寻找最好的教学方

式,而在于明白数学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便永远解决不了教学

上的争议。

”数学知识的本质既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

律,又表现为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

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是学生形

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中心环节,亦是保底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经历策略机理的

形成过程,在“理”上做足文章。

张齐华老师的这节课,一方面,重视让学生探

索相关解题策略的思考流程与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把握相关策略

的主要含义与基本特征,让学生在充分亲历应用相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中,获得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直观感受,并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逐步完成对策略

的自主建构。

为帮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策略机理,张齐华老师安排学生进

行前置性研究,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

活动经验,然后在课堂上对“木条多余”“利用围墙”“添加支架”等“原生

态”的错例进行剖析,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帮助学生建立“吃透、吃准有用信息

是建构策略的前提”的心理基础,再通过算式、列表、画图等途径,从计算周长

的维度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再从计算面积的维度反证“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

实现”的推想。

三大环节的正推反证,逐层推进,形成了强大的“思维场”,促

进了学生对策略机理的深度理解,并对知识实现有效的建构。

二、深:

关注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

每个数学知识都兼有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价值性四个方面。

知识的事实性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的感悟和总结;没有概念去概括,客观的事实或现象只

能是经验;没有方法去运用,概念或原理只能是词语符号;没有价值取向的揭示,

方法只能是机械的步骤,而这种价值取向,更多地聚焦于揭示数学知识背后的灵

魂——数学思想。

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版块的教学,许多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列举”“如何画图”等具体的方法,而忽视了对课程标准中关于“体会策

略的价值”“增强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的教学建议和要求。

其实,解决问题的

策略不仅仅对应的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

画图,蕴含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具体画图的方法;倒推,蕴含过程或者运算的可逆

性思想以及相应的互逆思想;替换,蕴含过程中不变量的思想和相对应的等量关

系⋯⋯

在张齐华老师看来,方法、策略、思想是三个递进的层次,数学方法上升到一定

的高度形成策略,数学策略的进一步凝练并形成了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则是数

学学科的核心元素。

眼界决定境界,高度决定力度,因而,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

总是充满着浓浓的“思想味”而焕发出无穷的张力。

在本课中,围绕“周长是1

1米”这一条件,让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方法进行排序,突出“有序”“一一列

举”,渗透了分类思想;把各种周长等于11米的算式与相应的图形进行匹配,

让学生感受一道算式对应着一种长方形,渗透了对应的思想;对各种可能的算式

进行排序后进行对比,得出“一个因数在依次增大,另一个因数在依次减小,而

两个因数的和是不变的”的结论,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思想;在第一个学生回

答“如果长是7米、宽是4米,面积不等于20平方米,所以王大伯的愿望不可

能实现”的结论后,引导学生萌发“你只举了一个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

周长是22米的长方形有好几种,万一另外有一种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20平方

米呢?

”的辩证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推理、科学归纳的意识。

 

三、透:

关注知识教学的隐性价值

“教学追求被吸引,美丽的风景在远方。

”张齐华老师深知:

每一种策略都具有

“战略”思想价值,也就是说,它背后有着更强大的现实意义和运用意义。

因而

他倡导:

学习每一种策略,都要力求揭示这种策略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让学生了

解到运用策略能够解决一些典型的问题,

还要力求找寻知识的“附加值”,寻找

知识的隐性教学功能,带领学生体会那种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教材中的例题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

积最大?

”张齐华老师把它改编成“王大伯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面

积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

如果22根木条要全部用完,而且不能折断,你觉

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

”文字变化似乎不大,但细细琢磨,深感意蕴无穷。

稍改动,例题就有了较大的“增值”空间:

原本的例题,只要在周长维度上实现

列举,就能找到面积最大的一种状态,而改编后的问题,不仅具有原来的功能,

而且还可以从面积的维度来反证列举的各种可能;原本的例题,以直白的求解的

姿态呈现,而改编后的问题,以“你觉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

”这种“判断

式”的方式呈现,又使思考、求解的路径多了许多;原本的例题带来的只有“周

长确定,面积在变化”的规律,而改编后的例题,除此之外还多了“面积确定,

周长在变化”的规律。

在练习阶段,张齐华老师精心设计了“两枚硬币同时抛起,落地后,会出现几种

不同的情况?

”这一问题,题目虽短但却掀起“轩然大波”:

究竟是正正、反反

和一正一反共3种情况,还是正正、反反、正反和反正共4种情况?

正反与反正

是一种情况还是两种情况呢?

再次“撩”起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

这样的训练,

使学生在巩固应用了“一一列举”策略的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在“一一列

举”中可能涉及的概率问题。

这样的设计,不是奔着理解某个知识点或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单一目标

“匆匆而去”,而是具有“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心态,有着更为宏观的学科

视野。

就传统的课堂教学状况,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戏称:

“每一个人都在睡觉,

仅有一个人在讲,这种状态就是教学。

”朋友圈里的同行们也在调侃:

所谓数学

课,就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

毋庸讳言,当前的数学课走进了一个怪

圈,要走出这个怪圈,需要勇气,需要才气,更需要底气。

这些,张齐华老师做

到了,“张齐华老师义无反顾地转身了,如果他不转,我们就欣赏不到今天这么

精彩的课了。

你看,张齐华老师都把课堂还给学生了,我们还死死把控着课堂的

每个环节,何苦呢?

”(陈洪杰,《小学教学》2016年第1期)

在这节课中,张齐华老师“讷于言而敏于行”,话真的很少,没有了我们所习惯

的且叹为观止的”张齐华老师式”语言,更多的是一些提示性的、启发式的、鼓

励式的提示语。

张齐华老师很善于“造势”,让儿童充分表达各自的所思所想,

并“顺其势而改其路,四两拨千斤”,这种相机穿插于儿童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

导,具备整体观,做到“服务儿童的学,促进儿童的学”,而不是“遮蔽儿童的

学,替代儿童的学”。

美国经济学界和政界划时代的学者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有一句名言:

“当人们

证明改变思想和没有必要改变思想的选择时,人人都忙着证明后者。

”是的,思

想的改变才是行动改变的前提。

张齐华老师课堂的改变,让我们承认,学习在本

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帮助、促进和催生,而不是

替代;让我们承认,教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兴趣和好奇心、方法与能力对

学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让我们承认,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自我的完善

与创造,只有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爱提问、爱沟通、爱合作、善交流,学

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智慧才能得到绽放。

(责编金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