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680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docx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doc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五蕴/五蕴实相——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五蕴

FROM:

《佛学大词典》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khandha^。

又作五阴、五众、五聚。

三科之一。

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

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

(一)色蕴(梵ru^pa-skandha),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二)受蕴(梵vedana^-skandha),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三)想蕴(梵sam!

jn~a^-skandha),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四)行蕴(梵sam!

ska^ra-skandha),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五)识蕴(梵vijn~a^na-skandha),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

《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

(一)生得善阴,

(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

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

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

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为“法无我”之理论。

[《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般若心经》;《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一、卷二]

FROM: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五蕴】:

一、(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二、(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

阴者积集之义。

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

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

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

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

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

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

《毗婆尸佛经》上曰:

“五蕴幻身,四相迁变。

”《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ROM: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

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

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属于精神范畴,叫做“心法”。

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五蕴】:

﹝出《大乘广五蕴论》﹞蕴者,积聚之义。

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

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

翻译名义云:

积集有为,盖覆真性。

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

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

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

(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

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

(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

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

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FROM: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蕴】:

(梵pan~caskandha^h!

,巴pan~cakhandha^,藏phun%-poln%a)指构成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蕴”为梵语塞犍陀(skandha)之译,意指积集,旧译作阴、众、聚,故五蕴又称五阴、五众、五聚。

《俱舍论》卷一称作五法。

《集异门足论》卷十一云(大正26·412a):

“云何色蕴?

答: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简言之,色蕴是指总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受蕴是指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想蕴是指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蕴是指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心的作用,识蕴是指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

根据小乘俱舍家的说法,色蕴是指五根、五境、无表色的十一种色法,受蕴指领纳境的受心所,想蕴指取境之像的想心所,行蕴指受想以外的四十四心所及十四心不相应法,识蕴指心王一法,即五蕴摄七十五法中之七十二有为法。

唯识家则立百法,其中,初三蕴同于俱舍,而行蕴摄四十九种心所有法及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识蕴摄八种心法,即合九十四有为法摄于五蕴。

关于五蕴成立的次第,《俱舍论》卷一谓有随粗次第、随染次第、随器等次第及随界别次第四种。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则提出生死所作、对治所作、流转所作、住所作、安立所作五种。

另《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对唯立五蕴的原因,也有所说明。

五蕴的施设动机,乃在破众生的我执,而令达无我之理。

总而言之,五蕴是一切有为法的分类,通于有漏无漏及三性,故诸论中亦标示种种名称以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特别将五蕴中属于有漏者称作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则就有漏、无漏、三性,总立九种之别──生得善阴、方便善阴、无漏善阴、不善五阴、秽污五阴、报生五阴、威仪五阴、工巧五阴、变化五阴。

此外,《摩诃止观》卷五(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也各立说九种及十种五蕴,内容均大同小异。

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另就十界论五阴等之不同,说三途是有漏的恶阴界入、三善是有漏的善阴界入、二乘是无漏的阴界入、菩萨是亦有漏亦无漏的阴界入、佛是非有漏非无漏的阴界入(以上称为五阴世间)。

综观大、小乘之说,盖小乘有部等以五蕴之法皆实有;大乘般若等说五蕴皆空。

又小乘及大乘唯识等,认为五蕴虽是有为法,而不免生灭迁流,如《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云(大正12·590c):

“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之色。

受想行识亦是无常,因灭是识,获得解脱常住之识。

……(中略)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获得解脱非空之色。

”《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则以五喻说五蕴无常、苦、空、无我之义。

[参考资料]《杂阿含经》卷二、卷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五阴譬喻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五、卷六十六;《显扬圣教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一;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舟桥一哉《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Stcherbatsky着·金冈秀友译《小乘佛教概论》。

FROM: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五蕴】:

[出《大乘广五蕴论》]蕴者积聚之义。

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

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

能受无量生死也。

亦名五阴者。

阴即盖覆之义。

谓能盖覆真性也。

《翻译名义》云。

“积集有为。

盖覆真性。

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

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

故名色蕴。

二受蕴。

受即领纳之义。

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

和合积聚。

故名受蕴。

(六识六尘六受者。

眼识受色尘。

耳识受声尘。

鼻识受香尘。

舌识受味尘。

身识受触尘。

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

想即思想之义。

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

和合积聚。

故名想蕴。

(六想者。

谓意识着色想。

色着声想。

声着香想。

香着味想。

味着触想。

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

行即迁流造作之义。

谓因意识思想诸尘。

造作善恶诸行。

和合积聚。

故名行蕴。

五识蕴。

识即了别之义。

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

于诸尘境上。

照了分别。

和合积聚。

故名识蕴。

FROM:

《佛学次第统编》(杨卓编)

【五蕴】: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

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

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

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

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

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

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

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

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

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

变坏者,转变破坏也。

变碍者,变坏质碍也。

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

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

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1、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1)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2)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3)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2、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

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1)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2()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3、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4、味境:

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5、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1、乱心者,谓此余心。

2、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

3、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

4、善与不善,名净不

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

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

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

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

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

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

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

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

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

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碱、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FROM:

《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五蕴】:

p0253。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

“谓蕴有五。

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云何色蕴?

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

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

云何受蕴?

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

复有六受身。

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

总名受蕴。

云何想蕴?

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

复有六想身。

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

总名想蕴。

云何行蕴?

谓六思身。

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

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

云何识蕴?

谓心意识。

复有六识身。

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总名识蕴。

二解:

《集论》一卷一页云:

“何因蕴唯有五?

为显五种我事故。

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

杂集论一卷三页云:

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

第五即我相事。

言身具者,谓内外色蕴所摄。

受等诸蕴受用等义,相中当说。

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者:

谓识蕴,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义。

所以者何?

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余蕴计执我所。

三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一页云:

“五蕴者:

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

云何色蕴?

答: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云何受蕴?

答:

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

云何想蕴?

答:

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

云何行蕴?

答:

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

云何识蕴?

答:

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

如彼卷一页至十二页广释。

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九页云: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有五种蕴。

何等为五?

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是名五蕴。

云何色蕴?

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

是名色蕴。

云何受蕴?

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

复有二受,说名受蕴。

谓身受,心受。

云何身受?

谓五识身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身受。

云何心受?

谓意识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心受。

复有二受,说名受蕴。

谓有味受,无味受。

云何有味受?

谓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

云何无味受?

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味受。

有作是说:

欲界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

色无色界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

今此义中,有漏作意相应受,名有味受。

无漏作意相应受,名无味受。

如有味受,无味受,如是堕受,不堕受,耽嗜依受,出离依受,顺结受,不顺结受,顺取受,不顺取受,顺缠受,不顺缠受,世间受,出世间受,亦尔。

复有三受,说名受蕴。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云何乐受?

谓顺乐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

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

云何苦受?

谓顺苦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受。

云何不苦不乐受?

谓顺不苦不乐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

复次修未至定,静虑中间,第四静虑及无色定,顺不苦不乐触所生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不苦不乐受。

复有四受,说名受蕴。

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不系受。

云何欲界受?

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欲界受。

云何色界受?

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

云何无色界受?

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

云何不系受?

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不系受。

复有五受,说为受蕴。

谓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

如是五受,广说如根品。

复有六受,说为受蕴。

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

云何眼触所生受?

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

三和合故;生触。

触为缘故,生受。

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为等起,是眼触种类,是眼触所生,与眼触所生作意相应,于眼识所了别色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眼触所生受。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广说亦尔。

是名受蕴。

如受蕴,如是想蕴,识蕴,如其所应,广说亦尔。

云何行蕴?

谓行蕴有二种。

一、心相应行蕴。

二、心不相应行蕴。

云何心相应行蕴?

谓思,触,作意,广说乃至诸所有智,见,现观。

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

是名心相应行蕴。

云何心不

相应行蕴?

谓得,无想定,广说乃至文身。

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不与心相应,是名心不相应行蕴。

如是心相应行蕴,心不相应行蕴,总名行蕴。

FROM: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五蕴】:

是世间五类现象的总称。

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条件集合而成的。

而五蕴,即是构成我们的存在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五项因素。

这五类因素则为色、受、想、行、识,总称为五蕴。

五蕴即:

一、色蕴,泛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亦包括我人的身体。

二、受蕴:

我人的感受作用,感觉或单纯的感情。

三、想蕴:

我人的思想、概念,或心中浮现的形象,或表象作用。

四、行蕴:

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人的意志、意念及行为。

亦指受、想以外,心识的一般作用。

五、识蕴:

识是认识作用,此在唯识学上称为了别作用。

FROM:

《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五蕴】:

谓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是名五蕴。

FROM:

《祖庭事苑》(北宋·陈善卿编)

  【五蕴】:

谓色、受、想、行、识。

有相为色;领纳名受;取像曰想;迁流为行;分别为识。

蕴者积聚为义,谓积聚生死之过患,亦曰“五阴”。

阴,以阴覆为义。

无明黑云之所阴覆,盖覆真性,

摄尽有为。

FROM:

《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五蕴】:

一、1、色蕴、2、受蕴、3、想蕴、4、行蕴、5、识蕴。

佛书说五蕴为人的身心之五种组合成分。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

二、又称“五阴”,1、“色蕴”,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2.“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的作用;3、“想蕴”,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的作用;4、“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心的作用;5、“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

“五蕴”为身(色蕴)、心(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二法,色界、欲界有身的有情从五蕴而生。

无色界有情从(除色蕴)四蕴而生。

《白玛邓登尊者传》

三、释迦说空,是将宇宙万法,分析成五堆基本成份,这五堆东西,即是五蕴。

“蕴”便即是堆,说得文雅一点,即是积聚。

这五堆东西,叫做色、受、想、行、识。

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质,那即是色。

色跟物质是一对同义词。

《心经》说:

“色即是空”,是说物质界并无实体。

有人用来形容失恋,那是将色当成女色了,女色当然空,但却不是佛所说的本意。

一类是精神,那便是受、想、行、识。

我们统称为精神界,佛却将之细分为四类。

我们先粗略地谈一下此四者的定义。

  受的定义是领纳。

当有人翘起指头,说你第一时,你飘飘然,那便是受。

  想的定义是,于境取像,然后施设名言。

我们看到一朵花(境),计度它不是梅花、不是牡丹等等(取像),然后说,哦!

那是香港的市花洋紫荆(施设名言)。

如是便即是想。

  行的定义是内心造作。

我们说人有气质,这气质便是行,因为是从内心发出的外在表现。

  识的定义是,能了别所缘境。

  关于这点,以后还要细谈,现在暂时从略。

《佛家名相》(谈锡永著)

四、佛教认为人身并无一个自我实体,只是下列五种东西集合而成。

即色蕴,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蕴,指随感官生起的苦、乐、忧、喜等感情;想蕴,指想象作用;行蕴,指意念活动等;

识蕴,指意识。

《佛学词典》

五蕴实相

FROM:

《佛学大词典》

【五蕴实相】:

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一载,一切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此五蕴即为真如实相之理,故称五蕴实相。

即:

(一)色蕴实相,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故称色蕴实相。

(二)受蕴实相,谓受是六根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故称受蕴实相。

(三)想蕴实相,谓想是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故称想蕴实相。

(四)行蕴实相,谓行是造作幻行,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故称行蕴实相。

(五)识蕴实相,谓识是分别幻识,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识而明真空,故称识蕴实相。

FROM: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五蕴实相】:

[出《大般若经》]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

蕴者积聚之义。

谓由积聚色等五法。

以成色身也。

实相者。

真如无妄之理也。

即此五蕴而是实相之理。

故名五蕴实相也。

一色蕴。

实相色即质碍之义。

谓色是质碍幻色。

实是般若真空。

即幻色而明真空。

是名色蕴实相。

(梵语般若。

华言智慧。

)二受蕴。

实相受即领纳之义。

谓受是六根幻受。

实是般若真空。

即幻受而明真空。

是名受蕴实相。

(六根者。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意根也。

)三想蕴。

实相想即思想之义。

谓想是缘思幻想。

实是般若真空。

即幻想而明真空。

是名想蕴实相。

四行蕴。

实相行即造作之义。

谓行是造作幻行。

实是般若真空。

即幻行而明真空。

是名行蕴实相。

五识蕴。

实相识即分别之义。

谓识是分别幻识。

实是般若真空。

即幻识而明真空。

是名识蕴实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