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655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docx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

“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

-------新《三国演义》之一隅

新三国拍的好,真好。

因为它有导演对我国文化瑰宝《三国演义》独特的解读。

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仁者无敌”与“权谋天下”的解读。

董卓乱世,曹操与刘备论治天下之道,曹操说要靠权谋,刘备说要靠人心。

这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到了一个人,没错,鲁迅。

关于鲁迅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乱世之乱,始于人心,人心齐则泰山移,人心乱,则祸患生。

几千年后,鲁迅用一生践证着这个道理。

然而曹操和刘备到底谁对谁错呢,仁义与权谋到底谁高谁低,不可妄言,且看新《三国演义》。

一、煮酒论英雄

曹操视刘备为大敌,刘备视曹操为奸雄。

有人认为曹操煮酒论英雄,说: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一语道破英雄,惊得刘皇叔失箸于地,却恰逢借雷声正起,巧借惧怕雷声来掩饰心惊,以说明刘备乃是个韬光隐晦的英雄。

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新三国拍的好,便是这里将突然的心惊,变成了有意的失箸。

这里有什么差别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心惊失箸,便是不料曹操已看破自己韬光养晦之谋,但能巧借闻雷来掩饰,则更显英雄,如诗所赞。

不过这早已看出刘备是在韬光养晦,却连这个小小的掩饰也没看破,估计曹操那时候喝多了。

那有意失箸呢,则是我不知道你曹操能否看得出来,但是有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你曹操善权谋,又势大,反正我现在是怕你怕得狠呢,借雷便是表示了畏惧之意。

曹操善谋,对于一个很怕自己的人,这人手下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与其杀了不如为自己所用,曹操爱才可是出了名的。

这件事就说到这里,接下来还继续说我们的“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

前期曹操发展的很快,但刘备却屡战屡败,看来好像刘皇叔的仁术始终占着下方啊。

但实际上呢。

曹操一开始则单刀刺董卓,虽败犹荣,正是凭着这件事情才在后来袁绍组织的十八路诸侯联盟中占有了一席重要之地。

而刘备这时却只有三人,还是借着曹操的关系才进了联盟大军。

当然这又是新作这样搞的,原著是刘备受公孙瓒之邀来投。

当然原著更合理,刘备再不济张飞家也有点家产,怎么说也能有几个家奴吧!

但若是借曹操的关系,则不一样了,这处便是刘备与曹操的初逢,也是“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的初次交接。

虽然此处不合情理,而对于新《三国演义》要表现的主题却颇为重要。

二、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英雄相逢,意气风发,同生乱世,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那么“仁者无敌”和“权谋天下”的这第一次交锋,谁胜谁负呢?

诸位请看。

袁本出四世三公当为联盟之首毋庸置疑,曹操虽出身宦官之后,但因其孤身刺董卓而名扬天下,所以此次联盟虽袁绍是盟主,但战事却犹曹操来主持,这是新《三国演义》里的情节,而刘备却不被人瞧得起,直至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后也没被袁绍看到眼里(看来颜良、文丑说不好也是官宦世家,呵呵)。

好就好在这温酒的又是曹操。

可见曹操这时已生笼络之心。

当然你若看细节之处,便知道,曹操并没有把关羽温酒斩华雄之中对于“温酒”的震惊在当时说出来,而是在其之后,呵呵。

曹操善权谋,可见一斑。

曹操用了权谋,不仅是在笼络人才方面用了权谋,在打战中也离不开权谋,没有权谋会怎样呢,看看孙坚就知道了。

这时刘备提出仁心治乱的思想自然不会被曹操所重视,但曹操没想到的是,实际上他已经在使用了“仁义“二字。

袁绍能做盟主靠的是自己家族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建立在汉朝存在的基础上的,说白了就是四世三公是汉王朝的四世三公,或者名誉上都是为汉讨贼,所以袁绍是一面旗帜,而权谋在这里不管用,曹操只能作为联盟军的一把大刀,而且实际上若不是有曹操刺杀董卓的情节,曹操这把刀或许也就会像刘备一样只能竖立两旁了。

大汉将倾却未倒,想打战抢地盘仍必须打着扶汉的旗号,这里便也可看到想大战的还是不敢放下老脸公然反汉行不义之道,虽然你心里想,但仍不敢背弃仁义,只是人心乱了,借仁义之名行不义之事多,而胸怀天下行仁义之君少。

刘备曰:

“乱世之乱,乱在人心,治乱便应该行仁义之道,治乱世之心”。

曹操曰:

“乱世中群雄并起,当权谋天下,而后安人心,始从乱而治之根本”。

于是曹操因仁义之名行权谋之道为自己淘得了争雄的第一桶金。

刘备这时候却也凭借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让世人知道这乱世之中还有个汉家的刘皇叔。

这里也给了孙权一个亮相的机会,从此“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便广为流传。

三、三让徐州

曹操要打徐州,徐州刺史陶谦遍请援军,各路诸侯均不参战,刘备虽未得求援信仍率军三千来助,而且最关键的还是顺道借走了三国第一忠勇大将赵云(评价关羽的是“忠义”二字,两者稍有差别)。

借赵云靠的是什么,就是仁义或者说是对大汉的忠义。

一战之后,刘备帮陶谦暂时守住了城池,而后一纸书信劝退曹兵,陶谦因此一让徐州。

这中间有没有权谋咱不知道,而关键上是新《三国演义》告诉咱这不是权谋。

当然曹操退兵不是因为刘备的书信,而是吕布去操他老家了。

当然后来,陶谦再让,刘备只得答应暂居小沛。

陶谦最后临死前托让徐州,刘备自领徐州牧。

可是三让徐州的故事在当世之人眼里却有两种议论,一者干刘皇叔之忠义,一者笑刘备之虚伪,当然人所论之皆因立场不同,但结果是刘备怕了,刘备知道这件事情做的虽然问心无愧,却不得已给了人口实,使得自己的仁义之名有损。

而这样的结果却造了个宋襄公。

到底是仁义,还是虚伪,有时候历史自己也说不清。

仁义只能会被仁义所累,而虚伪之人却可借仁义之名。

乱世之中,欲成霸王之业,成不世功名者,却谁能网尽天下仁人之心。

但曹操以权谋成爱才之名,刘备以仁义取天下之心。

于是三国之中的人才战也在曹操与刘备中展开了。

终于,仁义和权谋打得难解难分,此时一句名言脱颖而出,那便是: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虽然仁义和权谋一时难分胜负,但曹操却略胜一筹。

因为荀彧。

荀彧是被曹操骗上船后不得不跟着走的人。

要问证明就看看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几次试权。

四、徐庶归曹

刘备以为春天来了,因为他跨马越檀溪后遇水镜先生,在水镜先生的荐引下得到了徐庶入营。

但这并不是刘备的春天,而只是春天即将来临时的更冷的冬天。

徐庶帮刘备击败曹仁,而曹操又阴招赚走了徐庶,最后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人才战,两败俱伤。

在这里我想说的就是徐庶的代表性。

徐庶因为刘备兵少本不愿出仕刘备,水镜先生以仁义说服徐庶。

士族出仕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投资要考察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士出仕也要考察各部军阀实力以及发展的潜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考察一下军阀的头子。

徐庶就是这样的一个士,这是大多数的代表,但也是有所不同的。

说白了士族就是一些需要或想要在各军阀中找份工作的人,这些人有的虽然也有一些不过为了混口饭吃,但大多都心怀抱负,希望可以成就功名。

徐庶就是这大多数里人的一种,徐庶的归属就代表了士族心里的归属。

可想而知,刘备因仁义而得徐庶,又在曹操的威逼下而因仁义不得不放徐庶归曹。

这一得一放之后,刘备还相信仁义吗?

姑且不论。

当时诸侯乱战,士之归属,必指引着天下之归属,更别说名门之士了。

徐庶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风向标,他的选择无疑告诉大家,刘备仁义,曹操奸诈,这是不是历史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士几乎都相信了。

同时,徐庶和刘备的相遇情节是一个伏笔,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一个伏笔。

五、刘备伐木

徐庶拍马而走转眼不见踪迹,刘备指着前面的树林说:

“明天把这片林子给我伐了,他挡住了元直(徐庶字元直)的背影。

”一语过后,忽然又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下意识问道:

“元直不走了吗?

”徐庶说:

“我刚才想起来,有个大贤人就在二十里外的隆中,若是能把他请来则天下可定。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但徐庶这一走一返看似平常却是巧妙的心里描写。

一则徐庶救母心切,归心似箭,一出城便打马飞奔,行至半道却想起来荐孔明之事,马上又回来。

因为什么让这个心乱如麻、归心似箭的人,为了给刘备举荐一个人才而折路返回呢?

当然是仁义。

也许有人说那走出去的距离不远,路上想起来往返一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确实如此,但若是他不感刘备的仁义,估计即使路上想起来,也不会回来,因为那样的“主公”是绝不可能请得动孔明的。

这里刘备的仁义发挥作用了,这是人才战开始的第一步。

而这时的刘备自己却动摇了。

自己胸怀天下,心存仁义,征东西讨却寸功未立。

好不容易得一名士相助,却不料被曹操一个阴招把人抢走。

为什么说他动摇了呢,那就是伐木。

刘备宁可徐庶去曹营也要成全徐庶的救母之心,但当徐庶拍马渐远,刘备宁可斩出一片空地,也希望能多看几眼这个曾经的军事。

刘备的心动摇了,但是他仍然在坚持,又或者说这对“仁者无敌”的坚持就是他最大的权谋吧。

六、不受荆州

宋襄公示大敌以仁义,却为敌所灭,然为何宋襄公遗笑天下,而仁义却并未遗笑天下呢?

当时敌军过江一半,有人建议半渡而击,攻之必成,宋襄公曰“不仁”,敌军过江阵型未稳,又有建议一鼓作气趁势攻之,襄公仍以“不仁”为由按兵不动,两军对立因宋襄公兵力不足,指挥失利最终兵败。

败局已定,士卒多奔逃,却有勇士若百不弃其主,战而到死。

灭襄公者,非仁义也,不善权谋又刚愎自用也。

刘备送徐庶的情节是有点煽情的,这个情煽的好,原著也是这么写的。

这是要在情节上给徐庶一个心理斗争的时间,走还是不走,最后终演变为走而后荐。

刘备仁术终于占了一丝上风。

原著中这里更是为了突出徐庶的表现,便写了徐庶找孔明的事情,更不过是突出体现了刘备的“仁者神功”罢了。

刘备在荆州的日子其实也蛮憋屈的,一开始就差点被直接绑给曹操,后来又受排挤,因刘琦的敬重才在新野歇脚,而刘琦也想借刘备的力量保住自己。

这时,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孔明出山,三国的历史从此开始了转变。

刘景升临死将荆州托付,孔明也希望刘备能接受,若说刘备不想拥有荆州拥有一块儿自己的土地估计是没人信,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一是因为刘琦还一直惦记着想成为荆州之主,而且这个人对自己还有恩,最关键的是刘景升托付荆州之时这人还不在场,刘景升可以给他荆州之印,却不能给他荆州之心,不论是民心、军心,还是当地士族之心。

说白了刘景升能给他的只是一块儿被很多人虎视眈眈的一块儿战略要地而已。

所以刘备不取荆州,一者示天下以仁义,二者权衡得失之利弊而已。

但最终结果却是刘备带着一城百姓投奔刘琦,路上还陨了甘夫人,差点折了赵子龙,不过新野城的民心却是完完全全收服了。

刘备不取荆州,因为他没有保荆州的良谋,而诸葛亮刚刚归入,其才能还未完全展露,刘备怎敢去赌,姑且以仁义之心赌苍天之意吧!

刘琦跨江来引也算是对刘备广施仁义的一个回报吧!

这时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另一部名著《水浒传》中的宋江,及时雨的名号誉满天下,才使得宋江屡屡在危难之中便有义士相救,直至宋江后来被压上刑场,仍有梁山好汉几乎弃山来救,最终上了梁山,做到梁山统领。

这时的刘备便是如此,虽然已经山穷水尽,却偏偏是柳暗花明的前兆。

诸葛亮说:

“但凡成大业者均是从山穷水尽开始的。

”这话不仅是一句劝进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新《三国演义》中孔明要关羽事先骑赤兔马去找刘琦,可见光凭仁义是不行的,但没有仁义是万万不行的。

否则,刘琦或者不知道情况,或者略带犹豫,刘备必死。

七、三顾茅庐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好一个慵懒的意境,好一个舒爽的心情,好一个胸怀天下的志向。

诸葛亮字孔明,躬耕与南阳,常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先生。

世间有言: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三顾茅庐的故事常被人标榜为“礼贤下士”的楷模,新《三国演义》中却不完全这样表现。

刘备的诚心自不必论,却要说仁义与权谋的天作之合。

逢人必称孔明,表现了刘备的诚心和急切之心。

刘备并不傻,虽然他不认识孔明,但也不至于不管老幼见面便称孔明,况且你就是不认识,那先询问一下总可以吧!

不可以!

我假想了各种情景,发现最好的问话就是:

“请问阁下可是孔明先生?

”不信你就试试,换种别的方式问问。

实际上只要是见着了人,是不是孔明刘备心里应该有谱,第一次拜访时,孔明书童说:

“先生知道今天有客来访,特出去远游了。

”那么凭刘备怎不知道在此山间是不可能发生那种偶然撞见的可能性了,之所以明知不可能而为之,却另有玄机。

一者表示自己求贤若渴之意,二者逢人便称孔明,使此地之人中更多的人知道自己遇访孔明之心。

这打的是群众战,就像以前我一个朋友想追女生宿舍的一个女生,便先和这女生宿舍的其他所有人打好关系。

哈哈,刘皇叔不仅是个能文善武的英雄,也是一个泡妞高手啊!

二访诸葛,刘备见到了孔明之弟,这次应该是探底,是诸葛对刘备的试探,为什么是孔明之弟呢,因为孔明自己不好意思嘛!

人家第一次来都已经把各种关系都打好了,诚心也表现出来了,万一自己相不中的话,不好意思拒绝嘛!

要不像徐庶那样让水镜先生一忽悠不得已的情况下出仕,不是很不爽吗?

这时大家该明白,为什么我说徐庶与刘备的情节也是一个三顾茅庐的伏笔了吧!

试探之后诸葛亮已经有了要见一见刘备的意思,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否出仕必须见见本人。

刘备欲用孔明,孔明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主公”,或者在寻找一个值得自己去创建的“主公”。

“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主公,就去创造一个主公!

”这句话出自孔明之口,暗动刘备之心。

刘备从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明白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或许就是那个值得自己去辅佐的主公,因为这个或许二字,所以必须面对面的来一次考量。

但考量也是双方的,毕竟对于刘备来说孔明之名也是道听途说。

只是无论孔明是否有真才,还是徒有虚名刘备都必须将他收入帐下,不为别的,只为世间能知刘备求贤若渴之心。

三顾茅庐,刘关张三人同行来到草堂,童子却说孔明在睡觉,刘备则侍立而待,张飞耐不住性子,一把火逼出孔明。

事情是这样,但表述就不对了。

孔明为什么睡而不迎接。

试刘备诚心吗?

抬高身价吗?

都不对,孔明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出此上策,哈哈!

这就更说明了孔明之智。

被逼无奈之下竟然还能是上策吗,别人不行,换孔明就不一定不行了,后来的空城计就是一个例子。

不要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顾茅庐之后,孔明的朋友都知道,对于孔明刘备势在必得,不惜丢下面子。

这丢下的面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刘皇叔汉王后裔其身份占其一;多年征战沙场虽无寸土,但也是名扬天下占其二;其三韬光养晦数十载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势力占其三;行仁义之术,笼络天下人心,所到之处官民无不称幸占其四。

可以说刘备当时虽然势力弱小,但其声名正盛,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为了一个“山野村夫”搞得晕头转向,处处叨念。

如此若真是孔明欲求之明主,怎能不前去投奔,却又何须在沽名钓誉呢,卧龙之名足以。

二顾茅庐,孔明借弟弟来试探刘备,刘备则以“救天下、扶汉室”为名请诸葛出山。

当时天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独占江东,这两大势力虽都没有称帝,但心中早已没有扶汉之心,特别是曹操,不过把天子作为征伐诸侯的利器而已。

而天下士子也大多认为汉室衰微乃大势所趋,只需一方强豪雄起,吞并天下方可重定乾坤,由乱而治。

对于可以在茅庐中就三分天下的孔明来说,这天下大势孔明能不知道吗?

可若是这样,孔明便陷入了两难之境。

出山则意味者与天斗,人能斗过天吗?

不出山则辜负刘皇叔一片赤子之心,诸葛亮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位为了理想可以百折不挠,拼尽一切,而又坚持仁义为本,爱国爱民的这样一位主公啊。

出山还是不出山,难、难、难啊。

关于两难的选择最好的是不选择,这个不选择不是放弃而是等待。

孔明只能等待刘备的三顾茅庐,他知道他一定会再来。

刘备不知道孔明会不会来,但他却不能等待,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使粉身碎骨亦不足兮,又何妨在访上一次。

所以这次虽然遇到了,但双方并未交谈,而是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希望。

孔明等的是你刘备与天斗的资本,而刘备等的是孔明自己醒来。

孔明要出山,要“兴汉室”,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

而对于刘备则是希望孔明睡的时间越久越好,睡的越久说明自恃能力越高。

呵呵,有意思吧!

看看新《三国演义》张飞放火后的那个细节,火起之时孔明仍未动分毫,待火灭后,孔明口诵大梦歌,翻身而起!

那时候,当看到火快烧到身上还一动不动的孔明后,刘备的表情是惊叹!

三顾茅庐的结局是刘备终于请得孔明出山,关羽、张飞也终于完成了陪访的任务。

有人认为孔明是被火逼出来的,其实不然,而是孔明在张飞的身上看出了希望,这希望就是忠义。

而刘备最后不仅看到了孔明的自信,也看到了孔明的坚持。

孔明和他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理想,不过那一时刻孔明的“理想”不过是试探刘玄德而已。

刘备得孔明如鱼之得水,此言不虚。

八、白帝托孤

我想本章或许真的是我所写最后一章了,因为在白帝托孤后,曹丕五路大军伐蜀,诸葛亮遣使东吴的使者被导演换了。

把邓芝换成了马谡,其用意大概是为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做铺垫。

这时候我要再说好,估计大家该把我跟魏使一并扔油锅里了。

不多说了,白帝托孤增加了一个情节,就是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同时把阿斗托孤给了李严,并说李严斗不过诸葛亮,应该跟他同心同德。

这就是再一次告诉读者孔明被猜忌了,刘备不放心!

唉!

又是勾心斗角啊!

不过刘备要是真聪明,他会来这么一手吗?

我们来看看。

如果没有这一手,可以让完全相信自己,而弄了这一手,则让诸葛亮心生猜忌,他不怕吗?

所以刘备或者不该弄这手。

但刘备弄了这一手就等于明确的告诉诸葛亮,我对你不放心啊,这样诸葛亮为了避嫌就不敢专断。

所以这样弄一下似乎更好。

但诸葛亮要是专权根本没人能制得了他,这样来一手反而坏了刘备的名声啊!

实际上刘备真仁义也好,假仁义也罢,但有一点他重名,别的就不说了。

有些时候是要细细去描述,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有时候多加一笔,也是画蛇添足啊!

再者,后面的情节想要表现的与我领会的大相径庭,七擒孟获,已经被跳过,先前说的遣使邓芝也被换成了马谡,这些尚在其次。

关键是关于伐魏的事情!

诸葛亮伐魏,不仅仅是要灭魏,当时三国鼎立,各国又都是明主,要真正中兴汉室,不是杀了人家的皇帝就行的,民心所向更难得,否则天下必将大乱。

所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才能感动川蜀流传至今啊!

否则与一代枭雄何意。

有人论阿斗是不是真傻,总是在说阿斗孱弱,但却从没人说孙权孱弱呢!

孙权决断的事情可是比蜀憋屈的很呢!

历史已经远去,古人著书立说许是为了让后人明白应该明白的。

孰是孰非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后人承继我华夏精神。

可惜,可惜。

九、新旧三国杂谈

原著也好,新拍的也罢,有些话题是自古以来一直让人们为之兴叹的,比如爱情,比如英雄,比如知音。

所谓知音者,彼此相知耳,如管仲之于鲍叔牙,如伯牙之于子期。

乱世之中英雄辈出,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原著是写了一群人,而电视剧不过是写了几个人,或者说电视剧其实只写了5个人,那就是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诸葛亮。

其他人虽然戏份不少,但是却没弄好,甚至有些失败。

周瑜,新三国想把周瑜被气死的情节融入到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中。

为此特意加了“曲有误,周郎顾”的情节,甚至不惜把“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也略作改动,弄成了若不是小乔相救,则必备周郎所杀。

也将周郎欲杀诸葛亮,从周瑜口里说成了,实际上不会真杀了诸葛亮,而是要吓唬吓唬他等等情节,不得不说,导演为了挽救周瑜的形象也是煞费苦心,可惜的是弄成了四不像。

“挥泪斩马谡”前,原著没有描写诸葛亮和马谡的情节,只是几句话说明马谡之于诸葛亮的重要。

但新三国却为了说明马谡的重要竟将邓芝的情节给了马谡,难道导演真不知道有时候,说的过于详细,反倒不如不说更好吗?

诸葛亮一共哭过两次,一次为周郎病故,一次便是斩马谡,此足以说明马谡之于诸葛亮的重要。

或许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吧!

新三国在诸葛亮出山前拍的确实是很好的。

司马懿的塑造,有点为他白脸的形象平反的意思,只是没敢大张旗鼓,但隐约中好像有,贤遭人忌的意思。

曹氏欲用司马又大防司马,看来司马昭篡位也成了必然。

唉,历史要是真的这么容易被人看透,三国演义也成不了名著了。

文火煮三国,倒是说的很有意思,不过我不是研究历史的料子,而且本人是那种不好读书,也不求甚解的人,这把火是烧不起来的。

况且自己什么都不是,怎敢妄断英雄。

三国演义之所以好,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便是因为他可以引起无数的争议,可以给人无数的启发,也在与他的大众化。

大家应该知道《红楼梦》出世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是《金瓶梅》啊!

我想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名著,并流传下来,并不是应为他在文学上得成就,也不是他反应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否则二十四史均成名著了。

红楼的故事在我眼里是历史,所以我敢断定,红楼虽被定义为名著,也不断翻拍,但若不能像新三国这样来稍微迎合一下众人的口味,那他离掉榜必不远矣。

童鞋们,四大名著说不定还有你们的位置,哈哈,努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