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451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舒兰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提示:

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中端正地书写。

(第1题5分,2—6题每句1分,第7题2分)

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

“外祖母大人因为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仿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①本语段出自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_之手。

②“但仍不辍劳作,尤喜仿棉”中“辍”字的读音是_________,其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③划线句的谓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朱德

(2).chuò(3).仿(4).纺(5).感到或没有感到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

根据“我应该感谢母亲”“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可判断语段出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记叙了母亲的生平。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

注意区分“辍——chuò”和“缀——zhuì”;棉花和丝线有关系,应是“纺线”的“纺”。

(3)本题考查句子成分。

本句主干是“我没有感到困难”,谓语是“没有感到”。

2.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3)崔颢在《黄鹤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缠绵的乡愁,可谓是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思不断。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能淫》)

(5)陶渊明在《饮酒》中用行动表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超然乐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绿杨阴里白沙堤

(2).天接云涛连晓雾(3).日暮乡关何处是(4).烟波江上使人愁(5).贫贱不能移(6).威武不能屈(7).采菊东篱下(8).悠然见南山

【解析】

【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阴、堤、暮、贱、篱、悠”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3.对联,就是要用简介的语言表现宏大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请你根据给定的上联,展开想象对出下联。

上联:

品千古美文;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赏万里河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根据上联结构,“品”是动词,可对“赏”“评”“看”“读”等,“千古美文”是名词短语,可对“万里河山”“百年名著”“万年古迹”等短语。

【点睛】对联特点:

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

乐者()②但少闲人()

5.作者想夜游时的心情如何?

文中哪个词语能够体现这种心情?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了月夜美丽景色,请简单分析一下它的高妙之处。

7.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答案】4.

(1).考虑,想到

(2).只是

5.高兴的、愉快的。

从“欣然”可看出。

6.“积水空明”是写水色,“藻、荇交横”是写树木摇曳多姿,之后写“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原来写积水、写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而竹柏能投影全赖庭下有月,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7.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念无与为乐者”意思是: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由此可判断:

念,考虑,想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是: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由此可判断:

但,只是。

点睛: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题详解】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欣然”是高兴

样子,从这个词语可看出作者夜游时的心情是愉快的。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

上句“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

“藻荇交横”四个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盖竹柏影也”,作者这句话主要突出了月光的静谧、空灵之美。

这短短的三句话,没有一个写“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7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自称“闲人”。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但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出处: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

苏轼  朝代: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

①民:

指汉族。

夷:

指当地少数民族。

②过:

苏轼的幼子,字叔党。

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

8.“予欣然从之”中“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10.“步”、“入”、“历”三个动词连用有什么作用?

【答案】8.从:

听从。

9.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10.写出了东坡从客观赏景物的心态和乐而忘返的浓厚兴趣。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予欣然从之”意思是:

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由此可判断:

从,听从,跟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的意思是:

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是三个并列动词短语,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故应停顿为: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步”、“入”、“历”三个动词是对苏轼月夜出游的动作的描写,结合“予欣然从之”“放杖而笑”可判断苏轼月夜跟随“老书生数人”出门游玩是高兴的,从“归舍已三鼓”可看出游玩到乐而忘返的地步。

出处:

《书上元夜游》  作者:

苏轼  朝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对我说:

“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

”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

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

(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1)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

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

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2)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

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

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

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3)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

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4)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

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5)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

“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

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6)“跑了!

跑了!

”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

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

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

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

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7)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

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

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8)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9)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

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

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10)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

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

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

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

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

“别,别,别动它!

”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

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1.第

(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2.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1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

对害虫轻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鞠躬

1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15.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

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

为什么?

【答案】11.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12.(7)(8)段,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13.

(1).难以想象

(2).被强烈震撼

14.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敬意。

15.不完全赞同。

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

【解析】

【11题详解】

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写蚂蚱的求生,那么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就与此有关。

“初冬”点明了时间,“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写出了环境的荒凉,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也为后文蚂蚱拼命求生做了铺垫。

【12题详解】

“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

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都是对蚂蚱逃生时的细节描写,蚂蚱为了逃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可以看出它生命力的顽强。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此题可认真读文,提取体现“我”思想感情的词语作答。

抓住关键语句第②段“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第(5)段“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第⑦段“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⑨段“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第⑪段“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第⑬段“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这些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展现了“我”思想感情的脉络。

可据此回答。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必须要联系文章的内容考虑,要有原文意识。

鞠躬,就是深深地经一个鞠躬礼的意思,表达一种敬意或一种愧意,联系文章内容“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可知,我是表达对蚂蚱坚强的毅力的钦佩,是表达对自己伤害蚂蚱的一种愧疚,对蚂蚱带给我的教育表达敬意。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表达。

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围绕文章主旨“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来谈联想和启发。

答案示例:

不赞成,“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它进行的界定,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蚂蚱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蚂蚱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一生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

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

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

“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诗中的东风,即春风。

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

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

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

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20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

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

“五原春色

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

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今年有田谁力种?

恃牛如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

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

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6.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17.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18.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

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答案】16.

(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2)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17.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

(言之成理即可)

18.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意同即可)19.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通读全文,可知从②③④段可以找到答案,根据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每段的首句,“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这是每段的中心句,提取信息,用原句解答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

第二段举了我亲眼见到了的柳树的例子,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说明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顺序及其作用,需要辨别引用这两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即介绍了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这样先说明现象再说明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因此这样安排。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辨别。

“不仅”与“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一般情况下强调的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不存在谁超过谁的意思,故选D。

(三)名著阅读(5分)

20.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人民之上,跻身于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知识据为己有,以此来控制乡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

但是新的孕育却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婴儿不但要同“愚昧的大众”共享知识,而且要把大众理想化。

【乙】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

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

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

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

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

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1)【甲】段文字出自纪实性名著《》,作者是;【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人名)。

(2)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任选一个,并结合语段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认识。

【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或埃德加斯诺《昆虫记》法布尔

(2)能表达出作品的一个特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纪实性名著”可判断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在世界上产生了轰动性影响,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根据“母蛛变成了孤老”“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可判断文字出自《昆虫记》,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2)本题考查学生

阅读感悟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