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288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DBTJ086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上海)

DG/TJ08-601-2001

一、总则

1.0.1为适应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的需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只能建筑设计标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所规定的工程范围,其他工程项目亦可参照使用。

1.0.3本规范设计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子系统如下:

  1电器线路敷设与接地系统;

  2设备监控系统;

  3公共安全防范系统;

  4通信自动化系统;

  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6办公自动化系统。

  上述各子系统设计范围作如下说明:

    1)“电器线路敷设与接地系统”部分的工程施工及验收,主要是对本规范范围内弱电工程各子系统的电器线路敷设与接地工程中的共性部分作出规定。

各子系统对此如有特殊要求,再各子系统重再作相应的规定。

    2)“设备监控系统”部分的施工及验收,着重于对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体设备的调试与验收作出规定,其系统调试和工程验收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按照《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31/219.2)第三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验收”规定的要求执行。

    3)“通信自动化系统”部分的施工及验收,主要是着重于通信设备和综合布线施工安装、单体设备的调试及系统初验测试。

这部分的系统调试和工程验收除了因遵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按照《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31/219.1)第二部分“信息通讯”和《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31/219.1)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

本规范中与上述《建筑物只能花系统验收标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工程界面划分,按本规范6.5.1执行。

    4)“工薪自动化系统”主要着重于有线通信,对于无线通信部分可参照本规范附录一的相关规范与标准执行,或待适当时机再作补充规定。

    5)“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了上述三个子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的全部内容。

    6)只能建筑弱电工程其他子系统,如卫星与有线电视、背景音响与紧急广播系统等的工程施工与验收,应按本规范附录一引用的规范与标准执行。

1.0.4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上海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

2.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2.1.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给排水、电力和照明、电梯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与管理,以确保设备安全进行、节能、减少运行费用和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1模拟量输入

     将被测或通过装置的物理量,通常是标准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传送至数据采集装置,相对于数据采集装置是模拟量输入信号。

 2模拟量输出

     是指模拟数据输出装置,输出一个物理量信号,通常是标准的电压(电位)或电流信号输出给被控制或调节的对象(包括变换装置)。

 3数字量输入

     将被测对象或通过装置的数字量信号(开关量、脉冲量、数字量)传送至数据采集装置,相对于数据采集装置是数字量输入信号。

 4数字量输出

     是指数字数据输出装置,输出一个数字量信号,通常是开关量、脉冲量、数字量输出给被控制对象(包括变换装置)。

 5直接数字控制器

     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通过装置内的CPU及IC逻辑电路、ROM、RAM及软件功能实现对独步一时对象或装置的各种数字与模拟量的采集、处理、控制与数据传送的装置。

2.2公共安全防范工程

2.2.1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简称技防)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的盗窃、抢劫、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

2.2.2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简称技防产品)

      用于防盗窃、防抢劫、防入侵、防破坏、防爆炸和安全检查等方面的特种器材。

2.2.3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简称安全防范工程,又称技防工程)

      综合应用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统。

2.2.4图形符号

      智能建筑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引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及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3办公自动化系统

2.3.1异步传输模式(ATM)

      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它在最底层使用53个字节的固定信元。

具有使用一个底层技术就能支持声音、视频和数字通信的能力。

2.3.2数据库

      一个数据集或数据集的部分或全体,它至少包括足够为一给定目的或给定数据处理系统使用的一个文件。

2.3.3数字数据综合通讯网络(DDN)

      指电信公司提供传送数据通信业务的一种网络。

2.3.4以太网

      由Xerox公司发明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是一种尽最大努力投递的系统采用,碰撞检测/载波侦听的技术。

目前已公布了IEEE802.3系列10M、100M和1G的标准。

2.3.5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个电子设备,它模拟以太网电缆上信号,为以太网提供了双绞线的连接连接能力。

2.3.6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

      指电信公司提供的传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的网络。

2.3.7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

      常见I/O设备有打印机、扫描仪、磁记录设备、监视器、光记录设备等。

2.3.8互连网协议的地址(IP地址)

      TCP/IP互连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比特的互连网地址,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2.3.9局域网(LAN)

      指所有专门用于小范围(达几千米)的物理网络技术。

一般来说,LAN以每秒几十兆比到几千兆比的速率工作。

局域网的例子有以太网、环网等。

2.3.10OC3

      用在光纤连接中的一种比特速率,约为155Mbps。

2.3.11OC12

      用在光纤连接中的一种比特速率,约为622Mbps。

2.3.12办公自动化(OA)

      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能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实现自动化的多种硬件和软件设备,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2.3.13点对点协议(PPP)

      是一种关于构成IP帧的,用在串行线路上发送数据的情况。

2.3.14软件工具

      一种计算机程序,用来帮助开发、测试、分析或维护另一计算机程序或它的文件。

例如自动设计工具、编译程序、测试工具、维护工具。

2.3.15服务器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提供各类服务的计算机,例如电子邮件、域名服务、数据库服务、用户管理等。

2.3.16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由于TCP和IP是两个基本的协议,整个协议族通常称作TCP/IP。

IP协议定义IP数据作为互连网上传输的信息单元,并建立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分组投递服务的基础。

TCP则是面向连接的,它提供许多应用协议所依赖的、全双工、数据流式的服务。

2.3.17广域网(WAN)

      指跨越大的地理范围的物理网络。

三、电气线路敷设与接地系统

3.1一般规定

3.1.1为了提高智能建筑电器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安装维护方便,特制定本章。

3.1.2本章内容适用于上海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规定的工程范围内电气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及验收。

3.1.3使能建筑电器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和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当设计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设备和材料的型号、规格、材料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件。

3.1.4智能建筑电器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前,应具备施工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3.1.5智能建筑电器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的规定。

3.5.6智能建筑电器线路敷设及接地系统的施工竣工时,应提交有关技术文件。

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竣工图、线路测试报告等。

3.2电气线路敷设

3.2.1支架安装

 1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

切口处不应有卷毛和毛刺。

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2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允许焊接情况下应用焊接固定。

   2)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3)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4)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架艰巨应均匀。

   5)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沟架的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3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通到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4水平安装的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艰巨应阿曼女足设计图纸要求,如无明确规定,支架间距宜为1.5~2m;并在距下列部位0.2m也应设置支架。

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1)拐弯处;

   2)终端处;

   3)接线盒。

 5电缆支架间距:

当电缆水平敷设时宜为0.8~1.5m,垂直敷设时宜为1.0m。

3.2.2线槽敷设

 1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允许偏差为±50mm。

 2制作好的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尺寸准确。

 3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明显的变形。

 4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5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每米水平允许偏差为±2mm,垂直允许偏差为±3mm。

其上部与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

垂直排列的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6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7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对于高温管道,不应在其上方。

 8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9当直接有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10线槽应有排水孔。

 11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12线槽应接地,接缝处应有连接线或跨接线。

 13地面暗敷设槽一般为3m,每0.6m处设一出线口,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

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

 14当强弱电缆用线槽敷设时,齐线槽宜分开。

若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强弱电之间应用金属隔开,分开敷设。

3.2.3电线管敷设

 1电线电缆宜穿保护管敷设。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2那如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涂漆。

 3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

   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

当穿无铠甲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当穿铠甲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3)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4)单根保护管的支架弯不宜超过两个。

 4当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3)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4)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5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6金属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配管采用镀锌钢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外,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金属盒子连接后不必跨接,但应遵守下属规定:

     a)管子间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面应光滑、无锈蚀、无缺损,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

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b)管子间采用带有紧定螺钉的套管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有松动措施。

     c)管子与盒子的连接不应采用塑料纳子,应采用导电的金属纳子。

     d)智能建筑管子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和PE线相连。

   2)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要跨接时,应遵守下述规定:

     a)明敷配管不应采用熔焊跨接,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b)埋地或埋设与混凝土重地电管,不应用线卡跨接,可采去熔焊跨接。

     c)若管内所穿地弱电导线绝缘层很薄,且易损伤时,电灌不可采用熔焊跨接,一面馆内地镀锌层剥落,造成导线绝缘层损伤,可采用穿PE线方式。

     d)若管内穿有裸软PE铜线时,电管可不跨接。

此PE线必须与它所经过地每一只接线盒相连。

   3)若设计不要求跨接,则不必跨接。

若要求跨接时,黑色钢管之间及黑色钢管与连线盒之间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圆钢跨接,单面焊接,跨接长度不宜小于跨接园钢直径的6倍,黑色钢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管端焊接一只铜螺栓,用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铜导线与镀锌桥架相连。

   4)当强弱电都采用PVC管时,为避免干扰,弱电配管宜避免与强电配管平等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相隔距离宜大于0.5m。

   5)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6)保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器连续性。

 7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有防水弯。

与就地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用锁紧螺母将管固定牢固。

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m。

 8埋设的保护管应选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9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

用管卡固定时,管卡间距应均匀。

钢管直径20mm及以下的保护管,管卡间距不大于1m;直径25mm及以上的保护管,管卡间距不大于1.5m。

10保护管有可能收到雨水或潮湿气体浸入时,应在其可能积水的位置安置排水设施。

11穿墙保护管段两端延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大于30mm。

12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

13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14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15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分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16接线盒和分线箱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

3.2.4线缆敷设

 1线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

 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在一件给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3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

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4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率不应大于等于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40%

 5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6在同一线槽那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广播和电话等电压登记较高的线路宜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信号线路隔开敷设和单独设槽、管敷设。

220V交流电源线路和连锁线路,不应与智能建筑信号电缆(线)同槽敷设。

 7电缆沿支架和在线槽那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1)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2)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3)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侧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4)在引入仪表盘(箱)前300~400mm处。

   5)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8数条水平线槽垂直排列安装时,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1)弱电线槽;

   2)强电线槽。

 9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墙电厂的电器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米;当采用屏蔽电缆和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线槽那敷设时,宜大于0.8m。

10电缆在沟道那敷设,应敷设在支架上和线槽那。

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11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12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13导线在管内和线槽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4仪表盘(箱)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标号。

15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16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器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3.2.5光缆的敷设

 1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核对光缆的长度,并应根据施工图和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

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他障碍物;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在杆旁1m以内。

 2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光缆的牵引端头应做好技术处理;才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3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冰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

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4管道辐射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

预先做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再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5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6光缆的接续应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敷设后,宜测试通到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到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8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3.3电源设备安装

3.3.1弱电工程的供电系统

    弱电工程的供电设备应在安装钱检查设备的外观和技术性能并符合下列规定:

 1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无锈蚀、损坏。

 2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

 3设备的附件齐全,性能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3.2电源设备的安装

 1设备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用途标牌及其他标志,应完整无缺,书写正确清楚。

 2固定设备时,应使设备受力均匀。

 3仪表箱

 4供电箱安装在混凝土墙、柱或基础上时,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体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3~1.5m;

   2)成排安装的供电箱,应排列整齐。

 5UPS设备安装完毕,应检查其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性,切换时间及切换电压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6稳压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稳压特性,电压波动值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7整流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其输出电压,电压值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8供电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500V兆欧表测量时,应不小于5MΩ。

当安装使用说明书中所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9供电系统送电前,系统那所有电源设备的开关均应处于“断”的位置,并应检查熔断器容量。

3.4弱电工程的接地系统

3.4.1智能工程的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系统的接地,按用途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系统进行施工。

3.4.2电信设备的接地

 1为放置外界电压危害人身安全和对设备的损害,一直电器干扰,保护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电信设备的以下部分均应接地:

   1)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

   2)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

   3)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分。

   4)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

   5)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入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

 2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取TN制式供电,电信设备若要求严格限制工频交流对其干扰,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种金属构件绝缘时,应采用TN-S制式。

 3配电屏、整流器等外露导电部分,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器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

 4电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一般要求单独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公用一个接地装置。

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5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宜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道共同接地极上,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地极时,连接除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3.4.3电子设备的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2对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上,对抗染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于5m。

 3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

 4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了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于控制极信号电缆应一点接地。

 5为减少趋肤效应和通到阻抗,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用多芯铜绞线。

 6输入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和敷设在带金属班干的金属桥架内,光管极桥架均应接地。

 7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至少在不同防线的两根引下线和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行接地。

 8演播室宜采取防静电接地,所处环境电磁场干扰严重时,演播室、控制室极便即使宜采取屏蔽接地。

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可接到系统的接地装置上。

 9接地环母线的截面,用铜箔80mm×0.35mm。

 10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水平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

3.4.4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1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

 2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智能建筑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要相距3m以上。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