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264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化验规程》word版.docx

《油化验规程》word版

油化验规程

第一节总则

1.1概述

电厂油务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用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

如果油品监督维护不当,就会使油品严重劣化,从而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必须

对用油品质进行有效的监控。

我公司油务监督工作主要包括:

新油的验收,运行油的质量监督及设备检修时油质的监督和验收。

1.2油品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1.2.1入炉燃油的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1)

表1-1入炉燃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轻柴油牌号及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周期

10

0

-10

-20

-35

-50

1

水分,%(m/m)

不大于痕迹

GB/T260

每月一次

2

机械杂质,%

GB/T511

每月一次

3

密度(20),℃,kg/m3

实测

GB/T1884

每月一次

4

酸值,mgKOH/100mL

不大于0.2

GB/T380

每月一次

5

运动粘度(20℃),mm2/s

3.0~8.0

2.5~8.0

1.8~7.0

GB/T265

每季度一次

6

凝点,℃不高于

10

0

-10

-20

-35

-50

GB/T510

每季年一次

7

闪点(闭口),℃

不低于55

不低于45

GB/T261

每季度一次

8

馏程:

50%回收温度,℃不高于

90%回收温度,℃不高于

95%回收温度,℃不高于

30

355

365

GB/T6536

每季度一次

备注

(1)定期测定一次入炉燃油混合样的水分和密度;

(2)1、2项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

1.2.2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2)

表1-2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周期

1

外状(透明度)

透明

外观目视

每周至少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

值偏离≤20%

GB/T265

每半年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3

闪点(开口杯),℃

与新油原始测

值相比不低于15

GB/T267

每半年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4

机械杂质

外观目视

每周至少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5

酸值,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

≤0.2

GB/T264或GB/T7599

每季度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加防锈剂油

≤0.3

6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每年至少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7

破乳化度,min

≤30

GB/T7605

每半年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8

水分,mg/L

≤100

GB/T7600

每周至少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9

颗粒污染度NAS级

≤8

SD313

每季度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1.2.3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3)

表1-3运行中抗燃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周期

ZR-881中压油

ZR-881-G高压油

第二个月后

1

外观

透明

透明

DL429.1

每月一次

2

颜色

桔红

桔红

DL429.2

每月一次

3

酸值,mgKOH/g

≤0.25

≤0.2

GB/T264

每月一次

4

闪点,℃

≥235

≥235

GB/T3536

每季度一次

5

水分,%(m/m)

≤0.1

≤0.1

GB/T7600

每季度一次

6

氯含量,%(m/m)

≤0.015

≤0.010

DL433

每季度一次

7

电阻率(20℃),Ω.cm

≥5.0×109

DL421

每季度一次

8

密度(20℃),g/cm3

1.13~1.17

1.13~1.17

GB/T1884

每半年一次

9

运动粘度(40℃),mm2/s

28.8~35.2

37.9~44.3

GB/T265

每半年一次

10

颗粒污染度NAS级

≤6

≤6

SD313

每半年一次

备注

(1)1、2、3项使用第一个月应每周检验一次;

(2)4、5、6、7项使用第一个月应两周检验一次;

(3)8、9、10项使用第一个月应检验一次;

(4)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油质全分析。

 

1.2.4运行中变压器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4)

 

表1-4运行中变压器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周期

投入运行前的油

运行油

1

外状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外观目视

(1)1~9项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一次;

(2)1、2、3、5、7、8项每年至少一次;

(3)6、9项必要时一次

2

水溶性酸(pH值)

>5.4

≥4.2

GB/T7598

3

酸值,mgKOH/g

≤0.03

≤0.1

GB/T264

或GB/T7599

4

闪点(闭口),℃

≥140(10号、25号)

≥135(45号)

与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10

GB/T261

5

水分,mg/L

≤20

≤35

GB/T7600

或GB/T7601

6

界面张力(25℃)mN/m

≥35

≥19

GB/T6541

7

介质损耗因数(90℃)

≤0.010

≤0.040

GB/T5654

8

击穿电压,kV

≥40

≥35

GB/T507

或DL429.9

9

体积电阻率(90℃),Ω.cm

≥6.0×1010

≥5.0×109

GB/T5654

或DL421

10

油泥与沉淀物,%

<0.02(以下可忽略不计)

GB/T511

11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

色谱分析

按DL/T596-1996中第6、7、9章

GB/T17623

或GB/T7252

备注

(1)设备电压等级为110kV;

(2)测定水分时,取样油温为40~60℃

1.2.5运行中断路器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5)

表1-5运行中断路器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周期

1

外观

透明、无游离水分、无杂质或悬浮物

外观目视

(1)1~8项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一次;

(2)5项每年一次

2

水溶性酸(pH值)

≥4.2

GB/T7598

3

机械杂质

外观目视

4

游离碳

无较多碳悬浮于油中

外观目视

5

击穿电压,kV

投运前或大修后≥35,运行中≥30

GB/T507

6

水分,mg/L

投运前或大修后≤20,运行中≤35

GB/T7600

7

酸值,mgKOH/g

≤0.1

GB/T264

8

闪点(闭口),℃

不应比新油低5

GB/T261

注1.以上所有分析项目如不具备化验条件的,均应按上述表中规定周期外委进行检验。

2.汽轮机油日常监督(每周一次现场检验)项目有:

外观:

目测无可见的固体杂质;

水分(定性):

目测无可见游离水或乳化水;

颜色:

不是突然变得太深。

第二节油化验方法

2.1取样

2.1.1取样工具

2.1.1.1取样瓶:

500~1000mL的磨口具塞玻璃瓶(需要贮存的应采用棕色磨口具塞玻璃瓶),并应贴标签,注明单位名称、机组编号、油牌号、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及取样人签名等。

2.1.1.1.1使用范围:

常规分析。

2.1.1.1.2取样瓶的准备:

取样瓶先用洗涤剂进行充分清洗,再用自来水、除盐水(或

蒸馏水)依次冲洗干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备用。

颗粒污染度测试取样器按

上述方法冲洗干净并烘干后,应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密封备用。

2.1.1.2注射器:

20~100mL的全玻璃注射器(最好采用铜头的),注射器应装在一个

专用油样盒内,该盒应避光、防震、防潮等。

注射器头部用小胶皮头密封。

2.1.1.2.1使用范围:

油中水分含量测定和油中溶解气体(油中总含气量)分析。

2.1.1.2.2注射器的准备:

注射器使用前按顺序用有机溶剂、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在105℃温度下充分干燥,或采用吹风机热风干燥。

干燥后,立即用小胶头盖住头部

待用(最好保存在干燥器中)。

2.1.1.3油桶取样用的取样管:

长约1m的玻璃管,玻璃管两端为锥形。

2.1.1.4油罐或油槽车取样用的取样勺。

注取样管和取样勺都必须清洁、干燥。

2.1.2取样方法和取样部位

2.1.2.1常规分析取样

2.1.2.1.1油桶中取样

(1)试油应从污染最严重的底部取样,必要时可抽查上部油样;

(2)开启桶盖前需用干净甲级面纱或布将桶盖外擦净,然后用清洁、干燥的取样管取

样;

(3)从整批油桶内取样时,取样的桶数应能足够代表该批油的质量,具体规定如下(见

表2-1);

表2-1油桶中取样数目表

序号

总油桶数

取样桶数

1

1

1

2

2~5

2

3

6~20

3

4

21~50

4

5

51~100

7

6

101~200

10

7

201~400

15

8

>401

20

(4)每次试验应按上表规定取数个单一油样,并再用它们均匀混合成一个混合油样(从某一个容器底部取的油样,混合油样是指取有代表性的数个容器底部的油样再混合均匀的油样);

2.1.2.1.2油罐或槽车中取样

(1)油样应从污染最严重的油罐底部取出,必要时可抽查上部油样;

(2)取样前,应排去取样工具内存油,然后取样。

2.1.2.1.3汽轮机油系统中取样

(1)正常监督试验由冷油器出口取样;

(2)检查油的脏污情况及水分时,自油箱底部取样。

2.1.2.1.4电气设备中取样

(1)对于变压器、油开关或其它充油电气设备,应从下部阀门处取样。

取样前油阀门需先用干净甲级面纱或布擦净,再放油冲洗干净;

(2)变压器油中水分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取样:

a.油样应能代表设备本体油,应避免在油循环不够充分的死角处取样。

一般应从设备底部的取样阀取样,在特殊情况下可在不同取样部位取样;

b.取样要求全密封,且操作时油中不得产生气泡;

c.取样应在晴天进行。

取样后要求注射器芯子能自由活动,以避免形成负压空腔;

d.油样应避光保存。

2.1.2.1.6所取样品均应保留一份,准确标记,已备复查。

2.1.3取样量

2.1.3.1油中水分含量测定用的油样,可同时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不必单独取样;

2.1.3.2常规分析根据设备油量情况采取样品,以够试验用为限;

2.1.3.3做溶解气体分析时,取样量为50~100mL;

2.1.3.4专用于测定油中水分含量的油样,可取20mL。

2.2油化验方法(依据化验室仪器实际配备情况列举以下项目化验方法)

2.2.1外状(透明度,外观目视法)

2.2.1.1概要

透明度是以肉眼观察油的透明程度。

油中水分、机械杂质以及油的精制程度等都影响油的透明度。

当气温较低时,油中的石蜡及劣化产物的析出均会影响油的透明度。

2.2.1.2测定方法

在样瓶背后分别衬以白纸、黑纸,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分别观察,如果均匀无浑浊现象,则认为试油透明。

2.2.2密度的测定(密度计法)

2.2.2.1概要

单位体积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

将试样处理至合适的温度并转移到和试样温度大致一样的密度计量筒中。

再把合适的石油密度计垂直地放入试样中并让其稳定,等其温度达到平衡状态后,读取石油密度计刻度的读数并记下试样的温度。

如有必要,

可将所盛试样的密度计量筒放入适当的恒温浴中,以避免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太大。

在实验温度下测得的石油密度计读数,再按公式ρ20=ρt+Y(t-20)换算到20℃下的密度。

(式中,ρ20为标准温度20℃时的密度(g/cm3),ρt为非20℃时测量油品的密度,t

为实际温度,20为标准温度20℃、Y为温度每变化1℃时密度变化系数(见表2-2)。

表2-2石油密度温度系数表

ρ20,g/cm3

Y

ρ20,g/cm3

Y

0.6454~0.6560

0.00098

0.7918~0.7990

0.00074

0.6507~0.6560

0.00097

0.7991~0.8063

0.00073

0.6561~0.6615

0.00096

0.8064~0.8137

0.00072

0.6616~0.6670

0.00095

0.8138~0.8213

0.00071

0.6671~0.6726

0.00094

0.8214~0.8291

0.00070

0.6727~0.6782

0.00093

0.9292~0.9370

0.00069

0.6783~0.6839

0.00092

0.8371~0.8450

0.00068

0.6840~0.6896

0.00091

0.8451~0.8533

0.00067

0.6897~0.6954

0.00090

0.8534~0.8618

0.00066

0.6955~0.7013

0.00089

0.8619~0.8704

0.00065

0.7014~0.7070

0.00088

0.8705~0.8792

0.00064

0.7073~0.7133

0.00087

0.8793~0.8884

0.00063

0.7133~0.7193

0.00086

0.8885~0.8977

0.00062

0.7194~0.7255

0.00085

0.8978~0.9073

0.00061

0.7256~0.7317

0.00084

0.9074~0.9172

0.00060

0.7318~0.7380

0.00083

0.9173~0.9276

0.00059

0.7381~0.7443

0.00082

0.9277~0.9382

0.00058

0.7444~0.7509

0.00081

0.9383~0.9492

0.00057

0.7510~0.7574

0.00080

0.9493~0.9609

0.00056

0.7575~0.7640

0.00079

0.9610~0.9729

0.00055

0.7641~0.7709

0.00078

0.9730~0.9855

0.00054

0.7710~0.7772

0.00077

0.9856~0.9951

0.00053

0.7773~0.7847

0.00076

0.9952~1.0131

0.00052

0.7848~0.7917

0.00075

2.2.2.2仪器、器皿

2.2.2.2.1石油密度计:

SY-I型9支组,SY-II型6支组。

测量范围见表2-3;

表2-3石油密度计的测量范围

型号

SY-Ⅰ

SY-Ⅱ

最小分度值

0.0005

0.001

支号

测量范围

1

0.650~0.690

0.650~0.710

2

0.690~0.730

0.710~0.770

3

0.730~0.770

0.770~0.830

4

0.770~0.810

0.830~0.890

5

0.810~0.850

0.890~0.950

6

0.850~0.890

0.950~1.010

7

0.890~0.930

8

0.930~0.970

9

0.970~1.010

2.2.2.2.2密度计量筒:

量筒内径应至少比所用的石油密度计的外径大25mm,高度能使石油密度计漂浮在试油中,石油密度计底部距量筒底部至少25mm;

2.2.2.2.3温度计:

经检定合格的、分度值为0.2℃的全浸水银温度计;

2.2.2.2.4恒温浴:

可恒温到±0.5℃。

当试油性质要求在较高于或较低于室温下测定时,应使用恒温浴,使试样温度变化稳定在0.5℃以内,以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影响测定结果。

2.2.2.3测定步骤

2.2.2.3.1将调好温度的试油,小心地沿量筒壁倾入密度计量筒中,防止溅泼和避免生成气泡。

当试油表面有气泡聚集时,可用一片清洁的滤纸除去;

2.2.2.3.2将温度计插入试样中,小心地搅拌试样,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线要保持全浸。

再将选好的清洁、干燥的石油密度计轻轻地放入试样中,注意液面以上的石油密度计杆管浸湿不得超过两个最小分度值,因为杆体上多余的液体会影响所得读数。

待密度

计稳定后,读取试样的弯月面上缘与石油密度计刻度相切的点即为石油密度计数值。

读数时,视线要与试样的弯月面上缘成一水平面。

当选用SY-I型石油密度计时,其数

值应读至0.0001g/cm3;当选用SY-II型石油密度计时,其数值应读至0.0005g/cm3。

同时读取温度计数值,读至0.1℃;

2.2.2.3.3将石油密度计在密度计量筒中轻轻转动一下,再放开,按2.2.2.3.2条要

求再测定一次。

立即再用温度计小心搅拌试油,读准至0.1℃。

若这个温度读数和前

次读数相差超过0.5℃,应重新读取密度和温度,直到两次温度变化稳定在0.5℃以内。

记录连续两次测定温度和视密度的结果。

2.2.2.3.4根据测得的温度和视密度,换算出试油在20℃时的密度。

2.2.2.4精密度(见表2-4)

表2-4

石油密度计型号

允许差值,g/mL

SY-Ⅰ型

0.0005

SY-Ⅱ型

0.001

2.2.3运动粘度的测定

2.2.3.1概要

粘度是表征汽轮机油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决定了油的流动能力和支撑负荷的能力。

因此要求汽轮机油应具有适当的粘度。

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

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该温度下运

动粘度和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之积为该温度下的动力粘度。

2.2.3.2仪器

2.2.3.2.1HTYN-210型运动粘度测定仪;

2.2.3.2.2水浴锅:

四孔,控温范围:

室温~+100℃;控温精度:

≤±0.1℃;

输入电源:

AC220±10V50HZ;加热功率:

500W;

2.2.3.3测定步骤

2.2.3.3.1将浴液倒入恒温浴缸内,倒入的量使液面距离上盖下沿10mm处;

2.2.3.3.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液晶首页显示设定浴液温度值及当前温度值(仪器厂

家浴液温度设定为40℃),如想修改设定的浴液温度,可按复位键屏幕进入“主菜单”;

菜单页面共显示四行:

第一行“设定温度”,移动光标到温度数据处,按上下键可修改设定温度,修改完毕,将光标移到确认处,按确认键,数据存入内存,下次开机设定温度仍为此值;

第二行为“微调温度”,控制温度稳定后,屏幕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有误差时,在此调节。

首先移动光标到微调数据处,如果实际温度低于屏幕显示的温度时应进行

正微调,即按上移键,显示“+”号,同时微调值由零开始增加,但最高正微调值不超过+3.0℃;如果实际温度高于屏幕显示的温度应进行负微调,即按下移键,显示“-”,

同时微调值由零开始增加,但最大负微调值不超过-3.0℃,待微调值至期望值后,

放开上移(或下移键),移动光标到确认处,按确定键,微调完毕,自动回到首页;

第三行为“预置油号”,在此设定试样油号;

第四行为“主机控制”选择,将光标移到此项的“确认”处,然后按“确认”键,即进入“主机控制”页面,此页面接收化验室计算信息,并将试验结果送回计算机。

2.2.3.3.3如果实时温度到了设定的温度值,页面自动转到修改毛细管常数,时钟修改页面。

“修改数据”页,该页显示浴液的控制温度,第一、二毛细管粘度常数。

需修改毛细管常数时,按左键后光标到修改数据处,此时按上下左右键,即可按位修改数据到需要值。

数据修改完后,即可按右键到确认处,也可按左键返回到选择毛细管处,

对另一毛细管的常数进行修改。

按确认键后,数据存入到内部存储器中,下次开机无

需重新设置,同时对确认的毛细管进行实验。

主菜单最后一行显示时间,进入页面后将数据修改到需要值,注意要退出时间修改,只需光标在分钟处按右键,则时间修改完毕。

注1.在四个孔中分别插入毛细管,注意要保持毛细管的垂直。

2.按操作编排确认哪一组毛细管的常数为第一试验架和第二试验架。

另外两组为预热架,准备做实验的油最好提前放到预热架上,以便更好恒温。

3.在未到设定温度前将毛细管放入浴缸中,必须保证在温度到达规定值后15min后方可试验。

浴温到达设定值后,仪器自动转入到毛细管常数页面。

在毛细管常数页面,选定毛细管常数后,将光标移到“确认”处,按“确认”键页面转为测定页,操作员可在选择的毛细管上吸油,并在油样降到第一刻度位时按“确认”键,待油样降到第二刻度位时再按“确认”键,屏幕显示本次试验的运动时间。

上次运动时间显示后方可进行下一次的吸油,待第四次检完后,屏幕除显示四次运动时间外,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平均时间及最后的粘度结果。

如果执行网络联机功能,仪器会将最后结果传入化验室计算机自动生成汇总表格。

2.2.3.4注意事项

2.2.3.4.1浴缸中的浴液不能有杂质和漂浮物,以免堵塞测试孔,新换浴液在加热时常常有气泡,对测试有影响,尤其是测试孔内有气泡,影响最严重。

放毛细管后检查测试孔内是否有气泡。

如果有气泡则有胶管吹气将气泡除掉;

2.2.3.4.2仪器使用前必须可靠接地;

2.2.3.4.3仪器再次启动使用时间隔在15min以后,如仪器在冷浴状态下开机,需45min后才能使用;

2.2.3.4.4使用全浸式温度计校正温度时,温度计的有效刻度不得露出恒温浴的液面;

2.2.3.4.5仪器不允许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存放或使用;

2.2.3.4.6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应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2.3.5毛细管内径及可测粘度范围(见表2-5)

表2-5

毛细管内径,mm

可测粘度范围,mm2/s

毛细管内径,mm

可测粘度范围,mm2/s

备注

0.4

1.5以下

2.0

100~400

选用的粘度计被测样品流出时间不低于200s

0.6

2~6

2.5

200~700

0.8

4~10

3.0

500~1000

1.0

10~40

3.5

700~2500

1.2

20~50

4.0

1000~5000

1.5

40~100

5.0

2500~5000

6.0

5000~10000

2.2.3.6精密度(见表2-6)

用下述规定来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表2-6

粘度的温度,℃

重复性,%

再现性,%

备注

100~15

算术平均值的1.0

算术平均值的2.2

(1)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值;

(2)结果数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低于15~-30

算术平均值的3.0

低于-30~-60

算术平均值的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