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193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docx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

浙江衢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2019年高三第一次抽考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2、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表达细胞的全能性

3、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以下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中,会发生肽键数改变的是

A、纤维素酶处理愈伤组织B、胰岛素基因的克隆

C、胰蛋白酶分割早期胚胎D、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

5、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以下关于生态农业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那么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6、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7、以下细胞中,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的是

A、青蛙的皮肤细胞B、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8、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A、培养基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9、以下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受精卵→囊胚→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

C、受精卵→原肠胚→囊胚→幼体

D、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10、有关胚胎干细胞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具有发育全能性B、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C、培养过程与动物细胞培养完全相同

D、可以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11、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以下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①受精作用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DNA探针的使用⑥细胞的融合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⑤⑥

12、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其品质与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相当,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细胞,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从羊水中提取干细胞的最大优势是提取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B、这些骨骼、血管、肌肉、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C、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所差异

D、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骨骼、血管等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13、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说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以下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培养成个体需要进行胚胎移植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第二次卵裂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14.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分别在2007年11月宣布:

他们借助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为运载体,把4种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

经过培养,这些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

此过程不需要发生

A、细胞分裂B、脱分化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15、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①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②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③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④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减数分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6、以下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④“多利”的诞生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⑥“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

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7.体细胞克隆牛的过程中,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的这些牛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性状变异可有环境条件引起B、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D、基因可能发生变异

18.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移植

19.以下关于细胞培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B.二者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相差不大

C.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是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措施之一

D.动、植物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完全一样的

20、以下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籽西瓜

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21、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说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22、以下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23、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愈伤组织的代谢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4、以下有关克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每个体细胞中都携带整套遗传信息是动物克隆和植物克隆的物质基础

D、单倍体克隆过程能够发生基因突变

25、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老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物理方法增植成的,增植的“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

26.以下关于细胞工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电刺激可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的处理

C、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和甲乙两品种的杂交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27、美国生物技术公司ORGANOVO开发出一款生物打印机,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打印”静脉。

这为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来源不足、排异反应等问题提供了美好的前景,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异体间的器官排异反应是生殖隔离现象的表达

B、排异反应主要是效应细胞毒T细胞作用的结果

C、用细胞“打印”器官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异体组织能够诱导移植受体合成并分泌抗体

28、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D、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29、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

下面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都充分表达了体细胞的全能性B、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C、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D、分别属于胚胎工程和克隆技术

30、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

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1、英国某医院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

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

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受精卵→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受精卵植入妻子子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

以下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D、要将受精卵培养到8细胞胚或早期囊胚后,再移植入子宫

32、以下有关受精作用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33、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

以下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不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可以解决污染问题

34、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35、以下有关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工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

B、成纤维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可用纤维素酶水解

C、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只有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选择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

36、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C、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37、以下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B、“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

C、囊胚时期的细胞还没有发生细胞分化,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

38、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利用。

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学原理

39、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一般不用于

A、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B、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C、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D、形成受精卵培育转基因动物

40、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41、下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过程。

据图分析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

B、受体细胞A、B一定均为受精卵

C、②过程需要用到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时常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工具去侵染植物细胞

42、以下关于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干细胞是具有正常分化能力的细胞,而癌细胞那么不是

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癌细胞那么不能

C、癌细胞和干细胞都能分裂

D、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子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43.在胚胎工程中,转基因动物培育、核移植等必须用到的两项技术是

①动物细胞培养②克隆③减数分裂④胚胎移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4、以下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45.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46、一般情况下,以下细胞分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①卵细胞②受精卵③胚胎干细胞④造血干细胞⑤神经细胞

A、②③④①⑤B、⑤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④⑤

47、以下有关细胞分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有关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直接关系

48、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高尔基体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内质网

49、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

A、受精卵B、原肠胚C、胚胎D、桑椹胚或囊胚

50、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

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

〔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

〔单位BP〕

A酶切割

21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900200

1400

800600

1000

1000

500

500

B酶切割

25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

1900600

1300

500

1200

1000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

19001000800600500200

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几个?

A、1,1B、2,2C、3,2D、4,3

【二】非选择题

51、〔10分〕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在生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Ⅰ、为保持某观赏植物优良的遗传性状,某科技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进行繁殖。

他们将该植物的花芽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得到的花芽生长状况如下表:

A组B组C组D组E组

吲哚乙酸03PPM3PPM0.03PPM0

细胞分裂素00.2PPM0.002PPM1.0PPM0.2PPM

花芽生

长状况仍是组织切块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枝稍生长

①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有那些组?

②从实验结果可看出:

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

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的不同培养期,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Ⅱ、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

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W/W〕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W/W〕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

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52.〔10分〕农作物栽培中常发生病虫害,通过控制植物病虫害,能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获得最正确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首先需进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做好预测预报。

保障农业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化学防治技术的核心是。

〔2〕在生产AA级绿色食品过程中,假设出现病虫害,不能使用的、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应考虑采取、引入病虫害的、农药防治等措施,用农药防治时应选择残留量和毒性均很低的,也可以利用昆虫与微生物的关系通过“以菌杀虫”进行防治。

〔3〕与普通食品生产相比,绿色食品生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行“”的全程质量监控。

A.从土地到餐桌B.产地环境质量标准C.生产技术标准D.储运标准

53.〔10分〕人类与结核病的战斗持续了几千年,可至今为止结核杆菌〔胞内寄生菌〕仍然没有彻底消灭,而且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如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最大死亡原因。

被称为“出生第一针”的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传染病感染现象有,不易检测到。

原因之一是人体感染病原体后,要经过、临床症状期、恢复期等过程,一般只有临床症状期的传染源才能被识别出来。

原因之二是当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或入侵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是现象。

〔2〕被感染过的人会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当这些人的比例达到40%~60%时,就形成了,从而明显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只是在自然状态下,所需时间太长,需要免疫接种来缩短时间。

〔3〕现在用的卡介苗菌种是在综合培养液中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成的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属于。

注射卡介苗后,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

〔4〕治疗结核病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如:

链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因为单一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

该治疗过程〔属于/不属于〕免疫过程。

〔5〕“科赫原那么”是〔〕

A、用来确定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操作方法B、用来控制传染病扩散的基本考前须知

C、用来检测传染源的操作方法D、用来指导病原体培养的基本准那么

54.〔10分〕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它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病毒是人类微生物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病毒使人体致病,首先是其在特定的组织细胞内,再导致宿主细胞受损和功能障碍。

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如艾滋病病毒选择细胞。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体液等途径传播。

微生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通常有一定的传播规律,预防微生物传染病,可以根据疾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控制、切断和保护等措施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种新传染病突然出现时,流行非常迅速,而且病死率较高,危害较大。

然而,当它在人群中反复流行多次后,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会明显减小。

这是因为受病原体侵染过的人获得了针对该病的能力,在长时间反复流行过程中,具免疫力的人群占群体总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当这一比例上升到一定值时就能构成免疫屏障,阻止该病继续流行。

但是,自然状态下,免疫屏障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可以加快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从而有效预防该传染病的流行。

55.(10分)某池塘中生长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虾、鲫鱼、草鱼、乌鱼等水生动植物。

由于池塘附近有一些工厂和居民区经常向池塘中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

经检测池塘中汞、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氮、磷等大量富集导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致使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腐败,其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出难闻的气味〔硫化氢、氨等〕。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请写出该池塘中一条含有4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2)在该池塘中体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氮、磷是生物体必需的大量元素,为什么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反而会污染水质?

〔2分〕

(4)池塘中有难闻气味的物质硫化氢、氨是尸体中〔哪种有机物〕分解产生的。

(5)可以作为水体自净状况的标志,水体污染过程中溶氧量的变化可用表示,CP点的含义是,假设CP点〔填大于或小于〕规定的数值,说明排入有机污染物过多,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