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160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docx

8下第8讲半期复习学生2

课题:

力、力与运动、压强(复习)

(一).考点导航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的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

2、力的单位: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图示:

通常用一根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或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旁边用和标出力的大小。

5、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物体。

二、弹力

6、弹性形变:

物体在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7、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8、弹簧测力计,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其制作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与它的。

9、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看清楚,认清它的和,观察指针。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

作用在挂钩上的力的方向必须。

三、重力

10、重力的定义:

重力就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产生的。

11、重力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单位是。

1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其关系表达式为。

13、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作用点是。

四、摩擦力

14、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摩擦力种类: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6、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是对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的相对运动起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方向相反,或与物体的方向相反。

17、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有关;二是跟接触面的有关。

1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

(2)减小;

(3)变滑动为;(4)使接触面。

五、牛顿第一定律

19、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0、惯性:

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

21、实验推理: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出来的,该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六、二力平衡

22、平衡状态:

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保持或,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力的状态叫做状态。

23、二力平衡:

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在同一条,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力和运动的关系:

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当物件只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合力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保持或直线运动。

七、固体的压强

25、压力

(1)概念: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2)方向和作用点: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其作用点在受压物体表面。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它们是性质的力,压力不是重力,只有物体放置且无其他作用时,压力的数值才等于重力的数值。

26、压强

 

(1)定义:

物体在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3)公式:

P=。

(4)单位: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N/m2),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单位“”通常叫“帕”。

Pa=1N/m2,常用的单位有千帕(kPa),兆帕(MPa)。

1kPa=Pa,1MPa=Pa

(5)应用: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一定时,减小;同时增大和减小。

②减小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和增大。

八、液体的压强

27、液体的压强以及压强的规律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且具有性。

(2)测量:

微小计,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②在同一,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③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公式:

P=。

①公式适用的条件:

液体。

②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P-;g-;h-。

③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压强只与该位置的和液体的有关,而与液体的、、、、均无关。

28、连通器

(1)上端、下部相的容器叫连通器。

(2)性质:

连通器里装入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3)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船闸是利用的原理来工作的。

(4)加在密闭液体上的,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原理。

九、气体的压强

29、大气压

(1)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2)大气压的存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实验,由德国学者、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完成。

此外,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等小实验都能证明的存在。

30、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1)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实验。

①实验过程:

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②实验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b、测量高度是指水银槽内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

c、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的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压下。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前者测量较精确,但不便携带;后者便于携带,但测量精度不高。

(3)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相对于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mmHg=cmHg=1.013X105Pa,粗略计算可取105Pa。

(4)大气压的变化

①大气压与高度有关: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②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冬天比夏天。

力、力与运动、压强(复习)

1、力

1、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单位: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图示:

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旁边用力的单位长度和数值标出力的大小。

5、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二、弹力

6、弹性形变:

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7、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条件:

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8、弹簧测力计,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其制作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与它的伸出成正比。

9、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看清楚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和单位,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

作用在挂钩上的力的方向必须与测力计弹簧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边上。

三、重力

10、重力的定义:

重力就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11、重力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单位是牛顿。

1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关系: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其关系表达式为G=mg。

13、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

四、摩擦力

14、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摩擦力种类: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6、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是对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的相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物体发生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7、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4)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五、牛顿第一定律

19、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0、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1、实验推理: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通过概括,推理出来的,该定律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六、二力平衡

22、平衡状态:

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力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23、二力平衡: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力和运动的关系:

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改变,当物件只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固体的压强

25、压力

(1)概念: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方向和作用点: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其作用点在受压物体表面。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它们是性质不同的力,压力不是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作用时,压力的数值才等于重力的数值。

26、压强

(1)定义: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公式:

P=F/S。

(4)单位:

压强单位“牛/米2”(N/m2),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帕斯卡”通常叫“帕”。

1Pa=1N/m2,常用的单位有千帕(kPa),兆帕(MPa)。

1kPa=103Pa,1MPa=106Pa

(5)应用: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强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②减小压强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八、液体的压强

27、液体的压强以及压强的规律

(1)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微小压强计,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公式:

P=Pgh。

①公式适用的条件:

液体。

②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P-Pa;g-N/kg;h-m。

③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压强只与该位置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28、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性质:

连通器里装入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水平。

(3)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4)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九、气体的压强

29、大气压

(1)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存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路实验,由德国学者、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完成。

此外,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等小实验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0、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1)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①实验过程:

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②实验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测量高度是指水银槽内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竖直高度。

c、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的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压下无关。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前者测量较精确,但不便携带;后者便于携带,但测量精度不高。

(3)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相对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X105Pa,粗略计算可取105Pa。

(4)大气压的变化

①大气压与高度有关: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②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大在,冬天比夏天大。

 

(二)测试与复习

八年级下期期中试题

A卷(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6分)

1.坦克可以在松软的地面上行驶,但普通汽车就不行,因为它们对地面的()

A.速度不同;B.重力不同;C.压强不同;D.压力不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

B.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施力物体一定不是受力物体;

D.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如图所示,在铝制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4.地球上的四个水平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

对它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他们受到的合力均为零。

5.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瞬间(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是()

A.起跳力;B.向前的冲力;C.只受重力;D.重力和冲力。

6.重为10000N的直升机匀速上升时(不计空气阻力),向上的升力是()

A.大于10000N;B.等于10000N;C.小于10000N;D.以上都可能。

7.重为20N的物体在5N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它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A.5N;B.10N;C.20N;D.40N。

8.在匀速向前行驶的火车中的一位乘客。

他若竖直向上跳起(不计空气阻力),则他应落在起跳位置的()

A.前方;B.原地;C.后方;D.以上都有可能。

9.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A.右侧行驶;B.系好安全带;

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

 

10.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的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入病人肌肉中;

C.小王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1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B.压力一定是重力产生的;

C.压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D.压力有时是重力,有时又不是重力。

12.有100N的水倒入某一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A.等于100N;B.大于100N;C.小于100N;D.以上都有可能。

13.某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若沿竖直方向割成两等份,在将其中的一等份放在另一份上,则关于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和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强、压力均不变;B.压强不变,压力变大;

C.压强变大,压力不变;D.压强、压力均变大。

14.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的相同高度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g,130g,170g。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判断的正确的是()

A.甲最大;B.丙最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水流速度最大,压强最大;

B.B处水流速度最大,压强最大;

C.B处水流速度最大,压强最小;

D.A、B、C三处水流速度相同,B处压强最小。

16.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则()

A.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运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运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停止。

17.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受到的合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压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18.

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

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图中的(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图中的(b)],则F1与F2、p1和p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F2,p1=p2。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9.物体受到在一条直线上大小分别为3N和5N的两个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0.用20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1.1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压力为_________N;当受到60N向上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N。

22.2005年5月11日,中国首辆轻型吊轨磁悬浮验证车——“中华”06号正式亮相。

“中华”06号长9.6米,可载客10人,设计时速可达400km/h。

若每位乘客的质量以60kg来计算,10位乘客所受的总重力为__________N(g取10N/kg);与普通轨道列车相比,采用磁悬浮技术,可以使列车与轨道间的接触彼此分离,以减小列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__________力。

23.将一块砖从平放变为竖放后,它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__________,压强变化是__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刀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要磨一磨,其目的是通过减小__________来增大__________。

25.某水池深15m,其中A点距水面为8m,B点距水底为4m。

求A、B两点的水产生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26.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_________Pa。

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_________h2(选填“>”、“<”或“=”,g取10N/g)

27.中新网5月20日转发了一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只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

如图显示的就是这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

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上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__________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三、作图题:

(每小题3分,共6分)

28.如下图所示,是重为15N的遥控车沿一斜面向上爬行,用示意图画出斜面对小车的压力。

 

29.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拉一只箱子,甲用40N的力往右水平拉,乙用30N的力向左水平拉,请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这两个力的合力。

 

四、实验题:

(每空2分,共16分)

30.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10所示。

⑴.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⑵.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所示实验;

⑷.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⑴.小杨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他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数

压力

接触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

测力计示数/N

1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很慢

2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3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较快

 

小杨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⑵.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斜面;c.硬纸板;d.毛巾;e.天平;f.带钩的长方体木块;9.弹簧测力计;h.直尺。

要验证猜想B的正确或者错误,你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请在下方空白处画出你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

 

五、计算题:

(每小题5分,共12分)

32.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

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租成,总质量约为5kg,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3的复合材料租成,求:

⑴.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的密度;

⑵.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取10N/kg)

 

33.如图7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

内盛0.6kg的开水后,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B卷(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一竖直向上运动的小球,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小于重力;B.合力一定大于重力;

C.合力方向竖直向下;D.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2.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值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

当大气压强是1.0×105Pa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若外界大气压强下降时,电子秤的读数将()

A.大于MB.小于MC.等于MD.无法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