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068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docx

最全软化实验方案加报告含硬度碱度检测方法

化学软化实验报告

实验人:

报告整理:

2016年9月日

1、实验背景

为节约水资源,污水厂采用RO系统对中间水池汇集的水进行处理后回用。

轻重、污染废水中的碱度、硬度、硫酸根、钙离子浓度如表所示:

轻污染废水

重污染废水

碱度(mg/L)

硬度(mg/L)

硫酸根(mg/L)

钙离子(mg/L)

镁离子(mg/L)

CO2(mg/L)

由表中可以看出,轻、重污染废水处理后汇集于中间水池的水硬度高、碱度较低,并含有一定浓度的硫酸根。

2、实验目的

水总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的总量,通常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

硬度又分为暂时性硬度和永久性硬度。

由于水中含有重碳酸钙与重碳酸镁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暂时性硬度,又叫碳酸盐硬度,水中含硫酸钙和硫酸镁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称为永久性硬度。

以上两种硬度合称为总硬度。

在反渗透过程中,纯净的水会通过半透膜,而水中的钙镁离子就会被截留在浓水一端,一部分会随着浓水的排放而冲走,一部分会滞留在半透膜的表面上,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以固体或胶体形式析出,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等。

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 RO 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 并导致回收率下降、产品水质下降。

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

所以必须降低RO系统进水的硬度,防止CaCO3、CaSO4等难溶盐结垢。

 

本实验的目的减少垢的产生,保证膜通量与产水量,延长设备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

为实现此目的,采用化学软化方法降低RO系统进水的硬度、碱度,通过实验确定药剂投加量,加药反应时间、沉淀时间,并优化反应参数。

3、实验方法

石灰软化法通常对硬度高、碱度高的水适用,且只适用于暂硬高、永硬低的水质处理。

为避免投加生石灰(CaO)产生的灰尘污染,通常先将生石灰制成消石灰Ca(OH)2(即熟石灰)使用。

对硬度高、碱度低的水,即永硬高的水,采用石灰-纯碱软化法,加石灰的同时再投加适量的纯碱(NaCO3又称苏打)。

而对硬度低、碱度高的负硬水则采用石灰-石膏处理法。

3.1、方法选用

由于本项目中的RO系统进水水质硬度高、碱度较低,所以选用石灰-纯碱软化法,

其反应如下

①去除永久硬度

CaSO4+Na2CO3===CaCO3↓+Na2SO4

CaC12+Na2CO3===CaCO3↓+2NaC1

MgSO4+Na2CO3===MgCO3+Na2SO4

MgC12+Na2CO3===MgCO3+2NaC1

MgCO3+Ca(OH)2===CaCO3↓+Mg(OH)2

在较高pH值时,MgCO3很快水解:

MgCO3+H2O===Mg(OH)2↓+CO2

②去除暂时硬度

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

Mg(HCO3)2+Na2CO3===MgCO3↓+2NaHCO3

MgCO3+H2===Mg(OH)2↓+CO2

经石灰-纯碱软化后的水,其硬度可降为0.15-0.2mmol/L。

此外,永硬也可以直接用离离子交换法除去。

3.2、理论投加量计算

石灰-纯碱加入量可按下列计算式估算。

(1)石灰用量估算

[CaO]=

(CO2+A0+HMg+α)mg/L

(2)纯碱用量估算

[Na2C03]=

(H永+β)mg/L

式中

[CaO]——需投加的工业石灰量,mg/L;

CO2——原水中CO2的浓度(

CO2计),mmol/L;

A0——原水总碱度(H+计),mmol/L;

HMg——原水镁硬度(

Mg2+计),mmol/L;

[Na2C03]——纯碱投加量,mg/L;

H永——原水永久硬度(

Ca2++

Mg2+计),mmol/L;

α——石灰过剩量(

Ca(OH)2计),mmol/L(一般为0.2—0.4mmol/L);

β——纯碱过剩量[

Na2C03计],mmo1/L(一般取1.0-1.4mmol/L);

28——

CaO的摩尔质量,g/mol;53——

Na2C03的摩尔质量,g/mol;

——工业石灰纯度,%;

——工业纯碱的纯度,%。

3.3、实验过程

需要的指标与方法:

1水中CO2浓度(估算)

2钙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总硬度(EDTA-络合滴定法)

③水的碱度(以H计)

(碱度测定方法见附表Ⅰ,硬度测定方法见附表Ⅱ)

所需仪器与药剂:

磁力搅拌器、烧杯、天平、蒸馏水、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化验仪器等。

软化实验需要测定待软化水样的碱度,钙硬度,镁硬度,预先估算工业石灰和工业纯碱投加量大致范围,再由软化实验进一步优化工业石灰和工业纯碱投加量。

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3.3.1实验药剂配制

碱度实验药剂: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0.05mol/L,酚酞指示剂:

5g/L(乙醇溶液),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

硬度实验药剂:

10%NaOH溶液,PH=10的缓冲溶液(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 取氯化铵5.4g,加蒸馏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水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铬黑T指示剂(将1g铬黑T指示剂与100g分析纯NaCl混合、磨细,装瓶备用),EDTA标准溶液(先按10mmol/L配,实验过程中,发现未软化前水样硬度较高,后将EDTA标准溶液按0.1mol/L配置),钙指示剂(1g钙指示剂与100g分析纯NaCl混合、磨细,装瓶备用)。

软化实验药剂:

配置5%的石灰乳,称取5g石灰,加水定容至100mL。

配置5%的碳酸钠,称取5g碳酸钠,加水定容至100mL。

1、碱度的测定(以软化前水样为例)

实验中测定水样(V0=100ml)酚酞碱度为0,总碱度测定时盐酸(C=0.05mol/L),到达滴定终点盐酸消耗量V=4.05(前期到滴定终点消耗盐酸3.8mL,加热煮沸后又消耗2.5ml)。

VC×1000

总碱度A0(以H+计)=--------------=2.025mmol/L

V0

3、硬度测定(以软化前水样为例)

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5mlPH=10的缓冲溶液,再加少许(约0.1g)铬黑T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录EDTA用量V1(取五组水样滴定取平均值)。

另取50.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10%NaOH溶液摇匀,加入少许(约0.1g)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录EDTA用量V2(ml)(取五组水样滴定取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

C(EDTA)×V2×M(Ca)×1000

ρCa(mg/L)=--------------------------=453

50.00

C(EDTA)×(V1-V2)×M(Mg)×1000

ρMg(mg/L)=-------------------------------=98.66

50.00

C(EDTA)×V1×M(CaO)×1000

总硬度(mg/L)=---------------------------------------------=861.7

50.00

式中C(EDTA)---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铬黑T终点EDTA的用量(mL)

V2--------------钙指示剂终点EDTA的用量(mL)

M(Ca)-------Ca的摩尔质量(g/mol)

M(Mg)-------Mg的摩尔质量(g/mol)

M(CaO)-------CaO的摩尔质量(g/mol)

经上述检测,第一批水样软化前的碱度=2.025mmol/L,钙硬度(以Ca2+计)=453mg/L,镁硬度(以Mg2+计)=98.66mg/L,总硬度(以CaO计)=861.7mg/L。

3.3.2工业石灰、纯碱理论用量试验

水样软化前的总碱度A0(以H+计)=2.025mmol/L;原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取值范围0-30mmol/L(在一般范围取值);α—一般为0.2—0.4mmol/L,取0.3;

β—一般取1.0-1.4mmol/L,取1.2;

—取90%;

—取90%;钙硬度ρCa(以Ca2+计)=453mg/L=(以

Ca2+计)=22.65mmol/L;镁硬度ρMg(以Mg2+计)=98.66mg/L=(HMg、以

Mg2+计)=8.22mmol/L;原水永久硬度H永(

Ca2++

Mg2+计)=22.65+8.22mmol/L;

28——

CaO的摩尔质量,g/mol;53——

Na2C03的摩尔质量,g/mol;(

Ca)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Mg)的摩尔质量为12.15g/mol。

按3.2节的公式计算:

(1)石灰用量估算

[CaO]=

((0~30)+2.025+8.22+0.3)mg/L=0.33~1.26g/L

(3)纯碱用量估算

[Na2C03]=

((22.65+8.22)+1.2)mg/L=1.89g/L

石灰理论用量范围0.33~1.26g/L,纯碱用量1.89g/L。

软化加药量实验

①取5份0.5L水样,按照0.6g/L加药量加入石灰乳,分别加入0.8倍~1.6倍的理论加药量的碳酸钠。

②将5个水样同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药时搅拌1分钟,转速300r/min;然后转速逐渐降到200r/min进入反应阶段,转速由200r/min逐步降低到50r/min,搅拌5分钟。

③静置沉淀10分钟。

取上清液测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

④取5份0.5L水样,分别加入0.8g/L加药量的石灰乳,分别加入0.8倍~1.6倍的理论加药量的碳酸钠。

⑤重复②、③。

水样软化前的钙硬度(以Ca2+计)=453mg/L,镁硬度(以Mg2+计)=98.66mg/L,总硬度(以CaO计)=861.17mg/L。

软化后水样的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理论投加量实验结果

石灰用药量g/L

纯碱用药量g/L

钙硬度(mg/L)

镁硬度(mg/L)

总硬度(mg/L)

原水

0.6

0.4

0.6

0.45

0.6

0.5

0.6

0.55

0.6

0.6

0.6

0.65

0.6

0.7

0.6

0.75

0.6

0.8

0.8

0.4

0.8

0.45

0.8

0.5

0.8

0.55

0.8

0.6

0.8

0.8

a钙硬度变化曲线

b镁硬度变化曲线

c总硬度变化曲线

图1、石灰投加量为0.6、0.8g/L时的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变化曲线

根据初步软化试验结果显示:

软化后的钙硬度与总硬度随着碳酸钠投加量增加而降低,但在投加量范围内总硬度降低不到50%,并且降低幅度不大,所以碳酸钠投加量需要加大,为提高试验效率,还需要扩大投加量梯度,以便找到最佳的药品投加量。

而石灰的投加量在g/L时的软化后出水比g/L时,钙硬度与总硬度反而较高,说明需要减少石灰投加量。

3.3.3工业石灰、纯碱投加量优化实验

①重新取水样,测得钙硬度=653mg/L,镁硬度=71.93mg/L,总硬度=1080.5mg/L。

按石灰投加量分别固定为,纯碱投加量分别从1.5g/L增加到4g/L,测得软化后的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

结果如下:

表2、投加量优化实验结果1

石灰用药量g/L

纯碱用药量g/L

钙硬度(mg/L)

镁硬度(mg/L)

总硬度(mg/L)

软化前

0.4

1.5

0.4

1.5

0.4

1.75

0.4

2

0.4

2.25

0.4

2.5

0.4

3

 

图2、石灰投加量分别固定为时,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随纯碱投加量的变化曲线

由表格与曲线图可分析出,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均随纯碱投加量增加而降低。

当纯碱投加量小于2g/L时,石灰投加量从0.4g/L增加到0.6g/L,总硬度的去除率均在90%以内,当纯碱投加量大于2g/L时,石灰投加量从0.4g/L增加到0.6g/L,总硬度的去除率均大于90%,但是随着纯碱投加量继续增加,总硬度下降有限。

②按纯碱投加量分别固定为,石灰投加量分别从0.2g/L增加到0.8g/L,测软化后的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

结果如下:

表3、投加量优化实验结果2

石灰用药量g/L

纯碱用药量g/L

钙硬度(mg/L)

镁硬度(mg/L)

总硬度(mg/L)

原水

0.2

1.5

0.3

1.5

0.4

1.5

0.4

1.5

0.4

1.5

0.5

1.5

图3、纯碱投加量分别固定为时,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随石灰投加量的变化曲线

在一定范围内,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随着石灰和纯碱的投加量增加而降低;

石灰投加量大于,纯碱投加量在以上时,总硬度均低于10mg/L,去除率均大于90%。

此时,继续投加石灰或纯碱,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下降趋势不明显。

纯碱投加量固定为时,随着石灰投加量增加,总硬度比钙硬度下降缓慢,而镁硬度有缓慢上升趋势。

纯碱投加量固定为时,随着石灰投加量超过0.5g/L,钙硬度,总硬度下降缓慢,镁硬度有缓慢上升趋势。

3.3.5实验结论

综合考虑实验数据中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实际降低效果与经济因素,可免去投加石灰,钙硬度、镁硬度、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4.5%、45.4%、84.6%%。

4、技术经济分析

市场上片碱2500元/t,纯碱3000元/t,则按照实验得出的投加量范围进行计算每天的药剂需要量、每天的运行费用、吨水运行费用。

 

表6:

片碱与纯碱的需药量及运行费用

单价

(元/t)

投加量(g/L)

吨水药剂费(元/t)

水量(t/d)

需药量(t/d)

运行费用(元/d)

片碱Min

纯碱Min

合计

 

经技术经济分析,

附表Ⅰ

碱度测定

附表Ⅱ

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及总硬度的测定

原理

工业中将含有较多钙、镁盐类的水称为硬水,水的硬度是将水中Ca2+、Mg2+的总量折合成CaO或CaCO3来计算。

每升水中含1mgCaO定为1度,每升水含10mgCaO称为一个德国度(°)。

水的硬度用德国度(°)作为标准来划分时,一般把小于4°的水称为很软水,4°~8°的水称为软水,8°~16°的水称为中硬水,16°~32°的水称为硬水,大于32°的水称为很硬水。

用EDTA进行水的总硬度及Ca2+、Mg2+含量的测定时可先测定Ca2+、Mg2+的总量,再测定Ca2+量,由总量与Ca2+量的差求得Mg2+的含量,并由Ca2+、Mg2+总量求总硬度。

Ca2+、Mg2+总量的测定:

用NH3-NH4Cl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10,在此条件下,Ca2+、Mg2+均可被EDTA准确滴定。

加入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在滴定的过程中,将有四种配合物生成即CaY、MgY、MgIn、CaIn,它们的稳定性次序为:

CaY﹥MgY﹥MgIn﹥CaIn(略去电荷)

由此可见,当加入铬黑T后,它首先与Mg2+结合,生成红色的配合物MgIn,当滴入EDTA时,首先与之结合的是Ca2+,其次是游离态的Mg2+,最后,EDTA夺取与铬黑T结合的Mg2+,使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到达指示终点。

设消耗EDTA的体积为V1。

Ca2+含量的测定: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待测水样的PH=12,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使其不干扰Ca2+的测定。

滴加少量的钙指示剂,溶液中的部分Ca2+立即与之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使溶液呈红色。

当滴定开始后,随着EDTA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Ca2+逐渐被滴定,接近计量点时,游离的Ca2+被滴定完后,EDTA则夺取与指示剂结合的Ca2+使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到达指示终点。

设滴定中消耗EDTA的体积为V2。

仪器及药品

仪器:

50ml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0ml锥形瓶,10ml量桶。

药品:

10%NaOH溶液,PH=10的缓冲溶液(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 取氯化铵5.4g,加蒸馏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水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铬黑T指示剂(将1g铬黑T指示剂与100g分析纯NaCl混合、磨细,装瓶备用),EDTA标准溶液(先按10mmol/L配),钙指示剂(1g钙指示剂与100g分析纯NaCl混合、磨细,装瓶备用)。

内容及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5mlPH=10的缓冲溶液,再加少许(约0.1g)铬黑T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录EDTA用量V1(ml)。

重复1~2次。

另取50.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10%NaOH溶液摇匀,加入少许(约0.1g)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记录EDTA用量V2(ml)。

重复1~2次。

按下式计算:

C(EDTA)×V2×M(Ca)×1000

ρCa(mg/L)=--------------------------

50.00

C(EDTA)×(V1-V)2×M(Mg)×1000

ρMg(mg/L)=-------------------------------

50.00

C(EDTA)×V1×M(CaO)×1000

总硬度(°)=---------------------------------------------

50.00×10

式中C(EDTA)---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铬黑T终点EDTA的用量(mL)

V2--------------钙指示剂终点EDTA的用量(mL)

M(Ca)-------Ca的摩尔质量(g/mol)

M(Mg)-------Mg的摩尔质量(g/mol)

M(CaO)-------CaO的摩尔质量(g/mol)

(1德国度=10mg/L总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