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066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后进村表现.docx

最新后进村表现

 

后进村表现

去年11月初,后溪镇用10天时间就完成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费用收交工作,全镇康庄工程数量和质量名列全区前矛,大田、山林两项责任制延包也得以胜利完成。

我镇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喜人的成绩,关键取决于一支坚强有力的农村干部队伍。

去年5月份以来,镇党委针对部分村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状况,创新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广选人才,积极实施“回请村官”工程,及时调整充实11个后进村支部班子,强化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了干部的执政能力,全镇农村出现了催人奋进的可喜局面。

  一、认清形势,把“回请村官”工程作为后进村支部整转的大事来抓  我们把“回请村官”工程作为整转后进村支部的大事来抓是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出发的。

1、面对现状,整顿转化后进村党支部的紧迫性。

后溪镇有行政村24个,2.6万人口,698名党员,24个村党支部,2003年初,我们组织力量对全镇各村支部进行调查摸底,排队归类,有11个村属镇级后进支部,占村支部总数的45.8%。

具体表现在:

一是班子主要领导水平低,能力较弱,说话不响,完不成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二是村两委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互相推诿扯皮,内耗严重。

长期以来,支书与主任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争高低,比权利;三是财经管理混乱,集体经济薄弱,负债严重,群众占欠款、不良债务数额较大,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据2002年年报统计,帐面赤字的14个村,占全镇总村数的58.3%,这些村的集体正常开支,如订报款、开会出差车旅费要靠主要领导垫付,不少村干部多年拿不到误工费;四是村干部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经营管理混乱,遗留问题较多,上访告状不断,干群关系紧张。

五是后进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

在全镇11个后进村支部中,50岁以上支委占57%,年龄最大的支部书记68岁,是文盲,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支委占71%,有8个村支部属发展党员重点村。

上述情况严重削弱了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因此,整顿转化后进支部迫在眉睫,镇党委义不容辞。

  2、周而复始,整顿新一轮后进支部任务的必要性。

“今年转化,明年退化”、“年年搞转化,年年难转化”。

后进支部的“后进”有它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整了转,转了整”,在客观实际中存在反复性。

如新塘底村7名党员中无女党员,从96年11月开始未发展过党员,该村89年就被列入后进支部,96年冬进行了整顿,99年经考核,未明显转化,又回到后进队列。

由此可见,周而复始,反反复复,透视原因,要求镇党委必须研究对策,创新机制,对后进村党支部整顿转化实行动态管理,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3、后进党支部无合适人选,需要回请的现实性。

随着全镇劳务输出人数的增多,村级支部一批能人强者纷纷走出家门,不断涌入到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或是办厂经商,或是打工挣钱。

如前林村原3名支委中,支书长年在长兴煤矿,支委兼村民主任长期在外跑运输,村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落实,成了后进支部。

同时出现了后进村党员队伍中,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现象,致使后进村支部调整充实无合适人选。

因此,创新选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回请能人当村官,寻求转化后进支部的对策,是镇党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研究课题。

  4、吐故纳新,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需要。

面对农村新时期、新形势和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和重任。

要提高村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强化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带动力。

需要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年轻有为的经济能人充实村级班子,改变班子成员年纪偏大、文化低、致富能力差和带富能力低的局面。

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及时充实支部的新生力量,才能提高村级支部的执政能力,才能带领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注重选配,认真把好回请村官的入口关  1、调查摸底,掌握实情,认真把好初审关。

去年上半年,镇党委组织人员深入各村,挨家逐户摸“人头”。

详细摸清党组织关系在外党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以及就业领域分布等基本情况。

以村为单位登记造册,由镇党委统一汇总归档,并输入电脑,建立能人人才库。

随后派员有针对性地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担任职务、返回意向等。

镇党委在初审时,把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有一定“双带”本领、高中以上学历和35周岁以下作为基本条件。

其中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予以优先。

至此,全镇共收集党组织在外,其人在外的11个村的能人56名,通过资格审查,其中被列为重点对象的28名,为下步实施回请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制定方案,广泛发动,严格把好推荐关。

一是制定方案,广泛发动。

镇党委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后进支部整转力度,实施“回请村官”工程的方案。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调整后进村支部委员职数(含经济合作社)、村支委和书记的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内容。

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分层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村两委干部会,邀请有关在外的能人列席会议,宣读讲解“实施方案”,以及镇纪委下发《关于实施“回请村官”的工作纪律规定》。

并通过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广泛宣传回请村官的意义、主要做法、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把好推荐关。

提倡“海推”,其中以户为单位进行推荐的,需1/3以上户代表赞成方可作为回请村官人选。

由村级各级组织负责人、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推荐的,则需半数以上赞成才能确定为回请村官的候选人。

  3、组织考察,实行公示,切实做好考察关。

在考察前,采取党委提名、群众推荐、自荐三者结合的方法确定考察对象。

在此基础上,由镇党委指派政工副书记担任组长,组织委员、人大、工办、工作片等领导组成回请对象考察组,深入对方的原单位,采取听取领导的介绍,通过党员群众的测评、开展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和面对面的交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德、勤、能、绩、廉等全面情况,然后写成书面鉴定材料,提请党委、政府班子会议研究,确定初步候选人,通过后,再由考察组到所在村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予以全镇公示。

到目前,全镇已有7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党组织关系在外地的“能人”被回请到村支书岗位上。

原党组织关系在区粮食部门党支部的陈卸耀,1979年入党,在部队服役6年,转业后担任过粮站站长,区粮管所副所长等职,去年10月,在群众推荐下,经组织考察,镇党委将他回请,任命他为坝下村支部书记。

今年34岁的祝惠新,自己在外办有一家企业,去年11月被回请到集体经济较薄弱的前河村当村支书。

  三、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回请村官的素质  抓好村干部培训教育,这是提高回请村官素质的重要一环,去年以来,我们把回请村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了工作力度。

  首先,抓回请村官的学理论培训。

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实施教育,有专题上课,请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组织参观学习等,重点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出差距,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送市、区党校在岗村支书培训,内容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小康村建设和怎样当好村支部书记等教育,通过上岗培训,既提高了回请村官热心搞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明确村里工作的特点、主要职责和任务,促使他们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

  其次,抓回请村官致富能力的培训。

一是理论教育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我们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以典型示范、实际操作、现场辅导、外出参观、收看录相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如在实用技术培训中,我们利用花塘村的大棚西瓜基地进行了示范教育。

二是教育培训与开展致富活动相结合。

为使教育培训转化为回请村官发展经济的实际行动,我们在全镇组织开展了“比富、帮富、带富”竞赛活动,使教育活动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增强回请村官的双带能力,又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

坝下村10名党员在开展致富活动中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建立党员科技责任区,带领村民致富,帮助解决柑桔管理、销售等方面困难,使全村群众在短短两年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人均收入从前年的2106元提高到今年4280元。

  四、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后进村党支部防滑机制  为巩固“回请”成果,防止后进村支部转化后的滑坡,镇党委于去年8月份以来建立了后进支部防滑的两项长效机制。

1、实行村干部诫勉制度。

村支部、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班子成员中,凡有下列表现,经批评教育没有改正的按程序予以诫勉:

①政策观念不强,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在履行职责时违背政策,造成后果的;②上级党政府下达的重要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正当要求,能够解决而拖欠不决,使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④宗族派性严重,闹不团结,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影响村内工作正常开展的;⑤民主测评不称职超过半数的。

近两年来,后溪、大珠、泉井边、赤山口等5个村的2名支部书记和6名支委,实行了诫勉处理,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做到事实清楚,诫勉有据,手续完备,相关材料整理归档。

  2、实行“末位淘汰村支书”的激励机制。

对村支部书记的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组进行打分,评分结果在全镇公开,对排名末三位的村支部书记,按有关程序令其“下课”。

对获得85分以上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考核的内容,根据镇党委、政府年初制定《考核办法》中的工作目标、要求,结合中心工作分成支部建设、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工业投入、农业生产、殡葬改革、山林大田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康庄工程、劳务输出培训等10大项、28小项,涵盖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项考核细化为分值,考核总分为100分,将农村基层工作的“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

启动“末位淘汰村支书”制,镇党委严格考核动真格,相继有新塘底、大珠、前林、赤山口等6名村支书已被“出局”,在全镇村两委干部中引起了不小震动,24个村的干部有了紧迫感,相互比经营意识、比协调能力、比为民办实事、比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一批有才干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全镇掀起了赶先进、促后进的热潮。

  五、源头活水,“回请村官”工程一举数得  我镇党委以“回请村官”为抓手,用制度作保障,经过近两年来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

  1、后进村支部面貌明显改观。

两年来,全镇共整顿转化后进支部11个,累计回请支部书记7人,结合农村指导员工作,镇下派干部任支书的有1名,内选支部书记的有3名,回请能人任经济合作社社长的1名,调整支委5人,11个后进村支部全部完成组织调整任务,且效果明显。

11个后进村支部中有4个支部跨入先进行列。

坝下村原支部书记年龄大、文化低,双带能力差,支部中3名支委,他家占了2名,成了家族式的后进支部。

村集体财富管理混乱,公益事业一事无成,群众怨声载道,来信上访日益不断。

去年7月,成了全镇首个“末位淘汰村支书”,镇党委创新选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根据群众推荐,组织测评,回请了党组织在粮食部门党支部的陈卸耀担任支部书记,仅半年多时间里,带领两委干部和群众筑渠道、修村路、建公墓,目前村集体有存款30多万元。

几件实事得民心,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和赞誉。

该村党支部2004年6月受到了衢江区委的表彰。

今年34岁的祝惠新,自己办有一家企业,去年11月被镇党委回请到集体经济较薄弱的前河村当村支书。

上任后他不仅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筹资修筑电灌机埠,还带头捐款5000元,得到群众的拥护。

  2、办实事好事的风气尉然成风。

通过整顿转化,各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

一是竭力实施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此项工程涉及12个村、1.7万人口、1.8万亩土地,各村赶进度,比质量,战酷暑,冒大雨,为工期内完成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农民季节生产保证了重要时机,通过区、市、省考核验收,荣获区委、区政府一等奖。

同时清淤大小渠道85000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普及入户工作,全镇24个行政村支部积极筹措资金75多万元,为2010户装了有线电视,其中新增16个原后进村1300户,被评为区级先进。

三是以“康庄工程”为契机,积极开展道路规划、测绘、浇筑、养护工作,一年来,各村筹措资金近500万元,浇筑村道28公里,如今,康庄大道纵横交错,村村相通。

今年6月,党组织关系在廿里镇企业的徐显忠,根据群众推荐,组织考察,被镇里回请到赤山口村担任支部书记。

上任后,带领两委干部谋求发展思路,制订远景规划,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为实施金走廊工程,租场地,筹资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中心,不但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促使了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最近,通过了市、区文化部门的检查验收,受到了表彰。

  3、锤炼了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执政能力。

镇党委实施“回请村官”工程和“村支书末位淘汰制”,使一大批农村中能人强者脱颖而出,不但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活力,不断吐故纳新,也为后进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使基层支部充满生机,使村干部的责任心、紧迫感增强。

正像群众编的顺口溜:

“得了倒数第一名,村官回家去种地;要想当稳村干部,协调发展迈大步”。

从某种程度上讲,“末位淘汰制”对每个干部素质是个极大的锻炼。

作为当今的村官,要做好村一级的工作,使群众满意,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急调处能力、政策水平、谈论技巧、心理素质、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

今年10月25日,全镇召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会,要求全镇用半个月时间集中精力做好宣传发动和医保费收缴工作。

由于发动充分,工作细致,措施落实,于11月5日下午24个村提前完成了任务,全镇参保率达72.2%。

由此可见,实行“回请村官”是锤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新举措。

  4、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该镇原是全市闻名的“三多”乡镇:

上访多、来访多、举报多。

原来由于村级支部软弱涣散有些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久拖不决。

现在职责分明,责任落实,村党员干部按分工到重点信访户家里面对面做工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动态,捕捉相关信息,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职权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明白了道理,思想上开了窍,稳定了他们的情绪,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据统计,一年多时间里,村两委干部在一线和现场当事人调解纠纷48起,满意率达100%,查处来信来访案件7件,做到事实清楚,依据准确,程序合法,报结率达100%。

同时,良好的社会局面,促进了我镇的经济发展。

去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实现财政总收入63.32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53.02万元,完成区下达考核指标的100%。

农民人均收入3922元,比上年增长10.17%。

实现工业产值1.6538亿元,开创了“移位率先”的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荣获衢江区2003年度先进单位,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多次多项表彰。

龙华村由乱到治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

要抓好农村基层工作,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配强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进民主决策、管理、理财和监督,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反映渠道,使广大村民所想所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民意有处诉、民意有人听,村民的气顺了,心齐了,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同时,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地赢得民心,龙华村通过实实在在地解决民生问题,切实把解难于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获得了群众的认可,融洽了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新龙华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