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
1教育实体的特点。
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有如下特点
(1)教育主题确定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文艺复兴以后,很重视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智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1)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
(2)改变经院主义的学风,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3)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育善结合起来
3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教育的一大重要贡献,其教育思想主要有
(1)教育原理方面,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教学思想,主张启发式教学,提倡开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同时还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是根据郭沫若人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比欧洲早300多年。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学不躐等”等教育主张出自《学记》。
4、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
(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他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这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具体体现。
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个体认识论)。
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于1632年发表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在《大教学论》里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证,才使班级授课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了下来。
年轻时夸美纽斯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5、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特点
(1)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3)系统论述了教学原则与教学。
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1939年,凯洛夫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6、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马卡连柯《教育诗》)。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发展性教学理论),他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他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是倡导发现法教学的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是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育大纲》。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布鲁姆)。
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7.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思想中有(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教育性教学)。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是1860年出版的。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是(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为标志的。
赫尔巴特使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
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为什么说赫尔巴持对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1806年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主张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
(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
2)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
(1)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2)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
1919年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康德)。
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人大学课程的开端。
赫尔巴特继康德之后也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文化)。
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就是使人的自然天性获得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是(卢梭)。
启蒙思想家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
卢梭在《爱弥尔》中因宣扬其自然主义教育理想,险些被逮捕,是自然主义的代表
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洛克的《教育漫话》斯宾塞的《教育论》卢梭的《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主张绅士教育。
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其倡导者是(洛克)。
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
华生和洛克都是环境决定论者。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学者有(荀子华生洛克)。
10、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思想。
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
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
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患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思孟学派,他们在孔子的“学一思一行”的基础上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
中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孟子)。
孟子认为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优良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学习,也注重技术的练习。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道家的教育主张包括(“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学哲学基础。
1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把人分为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即(哲学家军人劳动者),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学》中。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编写的。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1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陶行知徐特立蔡元培杨贤江)。
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蔡元培)。
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杨贤江)。
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
13、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有变革有理论假说可重复操作有控制)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有变革可重复操作有理论假说有控制)。
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是(梅依曼)。
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14、(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是德国在1619年颁布的。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在(1904年)。
义务教育也叫公民教育。
因为国家规定普及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1)发展基础教育
(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简述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他们的最主要的角色权利。
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6年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论述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是第一,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勇敢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析是非的能力。
第二,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初步具有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
第四,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义务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不得、应当、必须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教亨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强制性。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1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
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
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
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1、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六个阶段
(1)引起求知欲
(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2、什么是体态语言?
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一种以身体的姿势,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为主要表达手段的交际工具。
特点
(1)以视觉形象为信息载体
(2)丰富的表现能力(3)较强的感染能力(4)表意的模糊性
4,如何培养班集体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3、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1)应有一个集体奋斗目标
(2)积极组织学生参于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3)实行民主管理(4)要注意强化感情(5)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6)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舞台
4、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
(1)扬长原则
(2)对事不对人原则(3)潜移默化原则(4)合力原则(5)可接受性原则(6)偏爱后进生原则
5、课堂提问有哪些基本环节?
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应包括设计、发问、控制(评价)等诸多环节。
6、怎样合理的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7、什么是态度?
态度与品德形成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阶段。
8、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9、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有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遗忘的规律及其原因。
遗忘规律: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到了相当时间,记忆保持的分量较少了,几乎不在遗忘。
原因
(1)痕迹衰退说:
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主动发生
(2)干扰: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的原因(3)动机: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11、怎么样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及时进行复习
12、教学技能训练方法
(1)书面作业
(2)模仿(3)对镜练习(4)录音练习(5)模拟(6)介入教学(7)微格教学
13、什么叫微格教学?
其特点有哪些?
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方法。
特点
(1)训练单元小
(2)反馈及时准确(3)训练程序合理.
14、什么是问题解决?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问题解决的过程有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15、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一节好课的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7、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8、试述学校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这种特殊性使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上具有特殊性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休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你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因此,一名教师就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0、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课程原理”四个步骤是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2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23、怎样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要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作业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4、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个性发展
25、班级管理有哪几种主要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合作学习及其特征?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特征
(1)分工合作
(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历程
26、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学生观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着直接影响。
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必然会有相应的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处境如何,实际上取决于教师所持有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对学生生命本体的关怀,表现了教学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将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地发展。
以人为本,说简单点就是把学生当人看。
作为现代教师,应树立如下的人本学生观1学生是尚未成熟、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人2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4学生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人5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