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678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docx

美好乡村建设宣讲稿

为建设美好乡村而努力奋斗

——安徽黄山市歙县美好乡村建设解读

歙县县委讲师团

张联辉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

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推

进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

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

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

的战略举措。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全面转型的重大任务。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如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具有安徽特色的“三化同步”发展道路,是事关我省

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工

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将

对传统农村社会结构造成巨大冲击,搞不好就会导致农村边缘化,

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差距,进而影响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

以城

乡统筹为方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

1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夯实农业基础;就是要通过城镇化带动农村,着力优化城乡空

间布局,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到农村,在加快

城镇化中加强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一体化创新机制,着力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形成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

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

这些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

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但受发展阶段、经济实力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还存在许多亟待

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产业支撑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

比较大;规划滞后,村庄建设无序,整体面貌没有大的改观;农村

人居环境仍然较差,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呈不断恶化趋势;公共服

务向农村延伸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欠账较多;

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内生动力不强。

总体上看,我省新

农村建设尚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迫切需要针对突

出问题,结合新的形势,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的举措。

开展美好

乡村建设,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从农民最期盼、最容

易见效的地方做起,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

重点更为突出,力量更易凝聚,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迅

速推开,较快改善农村面貌,更好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新农村

建设理念、思路和措施的全面提升。

可以说,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2

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省情实际,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省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打造安徽“三农”工作新品牌,增创农村发展新优势。

  第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

的重要任务。

农业比重高,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这是我们的

基本省情,要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

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必须把建设现代农

业作为基础支撑,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经

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开展美好乡村建

设,可以扩大有效投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拉动即期经济增长,

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农村是延续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也是传播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

必须保护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提

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农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

成部分,农村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地,打造宜居宜业的

生态强省,必须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绿色乡村体系。

总之,建设美好乡村,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第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

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我们所要推动的发展是涵盖城乡、惠及全民

的科学发展,让占全省人口多数的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践

3

行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30年前,我们率先开展的

大包干,核心是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解决农村温饱问题。

30年后,我们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着眼更高的目标,全面

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从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看,

美好乡村建设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待,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着力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顺应民心,符合民意,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建设美好乡村各方面条件日益成熟,面临难得的有利时机。

一是投入有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均GDP将由3000美元向6000美元跨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将大幅提

升,建设美好乡村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各方有动力。

随着

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十分强烈,尤其是我省农民建房正进入以兴

建楼房为主的新一轮高峰期,为因势利导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提供

了条件。

同时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也比较统一,都认为美好乡村

建设值得干、值得大干、值得长期干。

三是工作有基础。

近年来一

些地方先行开展了美好乡村或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省直有关部

门,指导各地深入开展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

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综合

开发和扶贫开发等,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积累了

4

一定的经验。

总之,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各

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顺势而为,合力推进,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全省乡村总体面貌的根本改观。

三、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任务

我县美好乡村建设以“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生态优良、特色鲜明”为建设标准,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555”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

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塘;强化“五大提升”:

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

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平安和谐,不断提高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水平。

到2016年力争5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9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的目标,2013年,拟建设21个中心村(其中省级19个,市级2个)及100个自然村的任

务。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制定村庄整治、产业发展等具体方案,有序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八项重点任务是:

一要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好乡村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改变农村面

貌,解决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网络、污水和垃圾

5

处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治理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农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和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排灌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商业网点、

配送设施、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不断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

  二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的公共服务是美好乡村建

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阶段要致力解决广大农民需求最迫切的基

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服务、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均等化等问题,

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广大农

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有条件的中心村,要注意学习借鉴湖北鄂州“1+8”公共服务模式,以党(委)支部、

村(居)委会为核心,以便民服务、综治维稳、文体活动、就业培训、

卫生服务、计生服务、农家超市、党员电教等功能为重点,建立集

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要强化产业支撑。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

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地要立足比较优势,选择最适合本地发

展、最能为群众接受的产业,重点要扶持和培植茶业、竹木业、茧

丝绸业、果蔬业、中药材业、特色养殖业、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

产业,大力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以此带动

美好乡村建设。

同时,要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

6

倍增的政策措施,坚持农业内部挖潜和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相结合,多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

尤其是乡村旅游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效

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很快,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村已近200个,乡村旅游接待

量已占全市游客总接待量一半以上。

要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推出系列精品线路,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的要求,推动乡村旅游规范

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加快形成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四要壮大乡村集体经济。

乡村集体经济与产业支撑有直接联

系,但也有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集体经济属于所有制范

畴。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而且

也影响到美好乡村的建设和维护。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比较好的地方,农村面貌变化就大,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就多,农民群众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就高。

目前,黄山市743个行政村中有经营收入的村476个、占64%,无经营收入的村267个、占36%。

可以看出,黄山市村级集体经济还普遍比较薄弱。

各地

在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当中,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工

作的着力点,加快制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村

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各地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

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

7

际的产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五要整治村容村貌。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

序井然。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着力抓

好控违拆违、改徽建徽、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

效。

要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大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改徽建徽、垃圾

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卫生改厕、村组道路硬化、河道治理、河塘

沟渠清淤等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使乡村风貌与优美的自然山水和周边环境更加协调。

  六要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现实需要。

随着工业化、城

镇化的快速推进,村庄撤并和新建步伐加快,以血缘和宗族为纽

带的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治理结构受到较大冲击,农民生产生活

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然。

要健全

村民自治机制,围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探索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模式,完善村民自治组织设置,加强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

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

展的水平。

要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推进农村社区综合体制改

革,统筹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网络化服务管理机制。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

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农村社会管

理综合治理,有效排查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

8

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七要树立文明乡风。

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是推进美好乡村建

设的动力源泉。

要结合文化繁荣先行区建设,把徽文化传承保护

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发掘、保护和开发,进一步

传承和弘扬具有徽文化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

化,赋予美好乡村以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积淀,彰显其文化魅

力。

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的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

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八要加强基层组织。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

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重要。

要按照中

央的统一部署,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

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要深入推进“动车组”工程,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美好乡村(中心村)

挂职锻炼,从业务部门选派干部到乡镇担任村规划建设指导员,

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注重在基层和一线培养、识别和

考察干部,适时选拔一批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

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

要有

针对性加强镇村两级干部培训,重点举办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负责人、乡村规划建设专职人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

9

等专题培训班,使他们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增强团结

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和本领。

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

建设,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

法案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农民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

四、美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资金政策:

设立县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从2013年起,在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个亿、市级5000万,县级不少于1000

万,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

同时大力整合农业综合开发、

危房改造、清洁工程、村庄整治、民生工程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

集中建设中心村,兼顾治理自然村。

围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精心编制一批

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以

及土地增值收益全额用于美好乡村建设。

探索建立土地出让金纯

收益城乡统筹使用和分享机制。

支持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

土地政策: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土地股份

合作社。

加快农村土地、住房确权登记,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

偿机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对省里每年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确保不少于5%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增减挂钩指标要优先

安排被拆迁农户安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农村预留不少

10

于10%的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

对于符合村庄规划但没

有建设用地指标的,允许借贷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实行先建后补。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交易平台,允许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调剂使用。

金融政策:

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集

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等抵押贷款试点。

展农户联保贷款,降低信贷门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开展林

权抵押贷款、小额贴息贷款,拓宽美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

  项目政策:

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农村土地整治

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

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相衔接,又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民生工程、“百村千幢”

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百个亮点、绿色质量提升行

动、关键区域控制工程、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等重大决策部署相衔接,还与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相衔接。

五、美好乡村建设中需把握的原则

要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

始终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

做到建设依靠农民,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一步激发群众建设美好

乡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11

  要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

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要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

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

设。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逐村整体推进,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要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的目标,把“风貌整治、塑造特色”作为村庄建设的主导模式,着力优化生态

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切实做到彰显青山秀水、突

出乡村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长期共存、功能与特色互补的美好家园。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乡镇和村庄发展基础、人口

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按照古村保护型、优质

生态型、产业带动型、异地安置型、综合提升型和扶贫示范型等

类型,选择符合本地城乡发展趋势、符合群众发展需求的建设模

式,因地制宜,一村一策。

现阶段应以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

不搞大拆大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中心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