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docx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满分45分)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以前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2.16世纪葡萄牙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能够坐火车;在海洋上,你能够乘汽船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4.有文献记载“17~18世纪,西欧银行业迎来大发展,大量银行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来。
”你认为这种现象
A.有可能,因为那时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活动
B.完全可能,因为那时远洋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C.完全可能,因为那时机械制造业在生产中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
D.完全不可能,因为那时西欧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5.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
“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
”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
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动
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
6.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使用
A.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7.“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交通工具的发明又反过来进一步促动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
C.生产力发展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8.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准确的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大企业时代到来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9.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
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
这组数据主要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10.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1.“‘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使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
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度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12.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
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能够看到,以前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A.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持续发展
D.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13.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个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实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4.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C.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D.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15.下列不属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有
A.来不及内迁的工厂被日军所毁B.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缺乏D.官僚资本大肆兼并民族资本
16.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到: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油灯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有。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B.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7.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
这个变化体现了
A.近代化的趋势B.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是
A.福州船政局建立B.轮船招商局成立C.江南制造局建立D.安庆军械所成立
19.1921年,列宁说:
“当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尝试”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20.对于苏俄农民来说,“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缴纳国民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21.“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废除农奴制度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D.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2.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
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2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因为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24.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拥有,她是由无数个受过专门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A.经营者革命B.人民资本主义C.福利制度的建立D.实现企业国有化
2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准确的有
①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②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④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缩小了福利的规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6.1952~1956年我国出现如下表所示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
亿元)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7.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这条道路就是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B.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28.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29.2007年3月25日,欧盟各成员国的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庆祝欧盟成立50周年。
在欧盟5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关键点,下列相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欧共体成立于两极格局的严重对峙之时
B.欧共体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C.欧洲联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有
D.欧盟的发展延缓了世界经济世界化进程
30.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
2008年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
在世界化持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化的方式之一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第II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9分,32题16分,33题20分,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19分)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广州为通商口岸。
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约翰柯拜(苏格兰人)受公司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公司送入黄埔船只的监修工作。
柯拜到黄埔后,从当地的中国人手里租了几个泥船坞,雇用一批中国人从事修船业,很快便由一个监修变成一个工业资本家。
为了扩大经营,他将船坞扩建为石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
——摘自《长洲镇旅游资源》
材料二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较早使用西洋新式武器,从而理解到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既能“平内患”,又能“勤远略”以抵御外侮。
于是他第一个办起了新式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又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摘自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陈启沅)……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成(都)非笑之。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四1936年,宋子文设立“中国棉业公司”,独占全国棉花、棉纱和棉布贸易。
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买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的民族资本烟草公司。
——摘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⑴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什么经济形式?
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5分)
⑵分别阐述上述经济形式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8分)
⑶试述这些经济形式出现所体现的社会发展趋势。
(2分)
⑷与材料三这个经济形式对应出现的政治现象是什么?
(4分)
32.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但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这个国家需要实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实行试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
概括指出罗斯福实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2分)
(2)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中两国改革发生背景的相似之处。
(3分)
(3)结合所学,谈谈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
(8分)
(4)从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借鉴的角度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感悟。
(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1937年41.412.59634.8
1948年56.411.74.34.12.11.5
——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增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
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国别
年份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值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6.3100%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
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
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
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个体系的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表现出什么特点?
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6分)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有什么问题?
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6分)
答案
(4)不同的社会制度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计划性特点,缓和了经济危机;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做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3.
(1)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或:
美国在资本主义各国中拥有绝对的经济优势)。
(2)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地位持续上升,英法等国的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使美国有水平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世界经济秩序。
影响:
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同时一定水准上也有利于稳定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秩序。
(3)特点: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原因:
西欧国家联合自强,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的优势相对减。
(4)问题:
发生了严重的贸易摩擦,展开了激烈竞争。
影响:
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