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550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x

固镇县胜利路现浇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自然条件2

四、项目组织机构3

五、施工计划5

六、主要施工工艺5

七、工期保证措施11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

 

第一部分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固镇县胜利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设计文件

1.2铁路营业线施工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通知和规定

1.3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1.6铁路现行160Km/h以下工程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指南

1.7市政现行工程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指南

1.8关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1.9上海铁路局关于铁路建设项目部邻近营业线基坑开挖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的通知(上铁建函[2014]2235号)

1.10上海铁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通知(上铁安[2015]224号)

1.11东华地铁公司关于印发营业线施工关键工序及关键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经地铁安[2015]26号)

二、工程概况

固镇县胜利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京沪线固镇货场站区,立交桥建设规模为新建(6+8+8+6)m框架箱身。

设计道路中心线与既有京沪铁路下行线相交里程为K924+044.02,道路中心线与铁路法线夹角为4.9度,胜利路下穿固镇站4道、京沪铁路上行线、京沪铁路下行线、3道、5道,采用由西向东顶进方案,下穿固镇站7道采用便梁下现浇框架方案。

站线4道与正线Ⅱ道线间距为9.34m,正线Ⅱ道与正线Ⅰ道线间距为5.53m,正线Ⅰ道与站线3道线间距为6.42m,站线3道与站线5道线间距为5.07m,站线5道与站线7道线间距为24.02m。

铁路箱身共分为4部分,从西至东分别为顶进箱身1,箱身斜长41.5m,西侧带5m长连体U槽;现浇箱身2,箱身斜长6.32m;现浇箱身3,箱身斜长18m;现浇箱身4,箱身斜长18m,东侧带3m长连体U槽。

箱身结构外高均为7.25m。

根据总体布置,主体框架箱身两侧延伸引道道路设计总长为465m,设计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为k0+465。

其中k0+22.5-k0+157.5为西U2-西U10,9节14.97m的U槽,k0+279.41-k0+399.41为东U2-东U9,8节14.97m的U槽,引道U形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固镇县胜利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基坑主要是现浇工作坑;里程为K0+220.500至K0+264.410。

长度42.32m,宽度40.8m,最深处9.34m,采用明挖法施工,一次性分层开挖,具体施工方案详见附图。

三、自然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蚌埠市固镇县,拟建场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局部略有起伏。

多辟为水田,水塘、沟渠散布,交通较便利,地面标高17.09-18.91m,工程范围内场地主要为既有铁路路基、农田、乡村道路。

3.2、地质情况

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场地土层如下:

1杂填土层(Q4ml)

铁路ZK1、ZK2位于水塘内,现已人工回填,回填物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其余大面积为水塘,水深2.0-3.0m左右;铁路西两处水塘,水深约1.5-2.0m左右。

层底埋深0.9-4.2m,层底标高14.48-17.41m,层厚0.9-4.2m,铁路路基为填筑土,铁路路基填筑土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第四系全新统(Q4)

2粉质粘土(Q3al)

浅黄色、硬塑状,夹有薄层粘土,振无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层底埋深3.9-5.0,m,层底标高12.19-15.01m,层厚0.8-4.0m,自由膨胀率42.0%-46.0%,具弱膨胀性,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3粉土(Q5al)

棕黄色,松散-稍密,湿,具水平层理,中等压缩性,层底埋深5.2-11.8m,层底标高5.46-13.7m,层厚1.3-7.0m,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4黏土(Q1al)

浅黄色-灰色,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夹有薄层粉质黏土,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夹有薄层粉土,稍-中密状,层底埋深10.0-16.2m,层底标高1.59-8.91m,层厚4.8-8.7m,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5粉土(Q3al)

灰黄色,中密,湿,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

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厚度为0.1-0.2m左右,下部夹有粉砂。

该层仅出现ZK3,层底埋深14.6m,层底标高4.31m,层厚4.6m,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6黏土(Q3al)

灰黄-棕黄色,硬塑状,夹有软塑状,含铁质结核,摇振无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夹有薄层粉土、粉砂,呈互层状,呈中密状,层底埋深23.0-25.0m,层底标高-5.91~-7.24m,层厚7.5-10.4m。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7黏土(Q3al)

棕黄色,硬-坚硬状,含铁质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深度40.0m。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Ⅱ级。

四、项目组织机构

4.1、施工组织机构图

4.2、项目部主要人员及分工

序号

姓名

本项目中的职务

职责范围

1

魏胜发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

2

陆敬松

常务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3

李林

项目副经理

安全及施工负责

4

王栋

项目副经理兼总工

技术及实施负责

5

马仁慧

核算员

财务、合同

6

王华

质检员

质量管理

7

刘洪友

安全员

安全检查

8

马兴芝

材料员

物资设备供应

9

陈学虎

施工员

施工负责

10

夏春路

作业队长

施工负责

4.3、防护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岗位

1

张河

驻站防护员

2

周生民

现场防护员

3

申世德

现场防护员

4

徐诠

现场防护员

4.4、机械设备及工机具配备数量表

机械设备及工机具配备数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计划进场时间

1

挖掘机

4

2015年3月15日

2

自卸汽车

25

2015年3月15日

3

旋挖钻机

2

2015年3月15日

4

25t吊车

1

2015年3月15日

5

高压旋喷桩机

3

2015年3月15日

6

混凝土罐车

/

2015年3月15日

7

钢筋加工设备

4

2015年3月15日

8

电焊机

6

2015年3月15日

9

3KW抽水机

10

2015年3月15日

10

全站仪

1

2015年3月15日

11

水准仪

2

2015年3月15日

4.5、劳动力计划

生产管理人员:

8人;设备操作人员:

6人;作业人员30人;电工:

2人;钢筋工:

20人;测量工:

2人;共计54人。

为了便于管理,劳动力使用时,根据专业工作性质,将其编为3个作业队,土方开挖作业队、桩基作业队、综合作业队。

五、施工计划

该现浇段总长度42.32m,基坑底部宽度40.8m,深度9.34m。

工作坑四周1:

1.5放坡,挂网喷浆加固处理,西侧(现浇箱身3顶头)采用Ø1.0m钻孔桩支护加1:

1.5放坡挂网喷浆处理,支护路基防止塌方。

南北两侧打高压旋喷桩止水围护,高压旋喷桩桩长12m。

同时南北侧采用Ø1.0m钻孔桩支护加1:

1.5放坡挂网喷浆处理,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80mm,钢筋网片为坡面挂设Φ6钢筋网300mmx300mm,坡面插钢筋Φ12@1000mmx1000mm。

钻孔桩长度15m,同时南北两侧钻孔桩每隔9m再打一根抗拔桩,加强抗剪能力。

施工时间:

2015年6月8日~2015年11月30日

六、主要施工工艺

6.1旋挖钻机施工工艺

(1)定位

场地整平后,利用导线控制网,用全站仪依次放出各钻孔(防护)桩孔位坐标,并在孔位中心桩四角测放出护桩点,作为施钻中桩位控制点和检查点。

同时测量钻孔桩位处的水平标高,以控制钻进深度。

(2)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护筒均采用5mm钢板制作,直径大于钻孔桩径20cm,高2m。

护筒高出地下水位1.5m,并高出地面0.5m。

(3)对位

FR620D型钻机通过操作室内电脑控制系统准确的把钻头对准桩位。

同时,把钻杆通过操作室内钻杆垂直、倾斜控制仪调至垂直状态。

(4)钻孔

钻孔前,仔细阅读地质钻探资料,弄清地层情况。

先进行试桩,确定钻速、地下水情况以及桩成孔后存放时间等,为大面积施工作好准备。

桩位对准后,装配铰刀片,然后开始钻孔。

钻到1.5m深度时,提出钻头,按规定埋置护筒,护筒周围用素土夯实。

护筒埋置完毕后,继续钻孔。

钻孔深度由钻机操作室内钻孔深度控制仪控制,钻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孔。

钻孔时,应在地层变化处取渣样,做好记录,判断是否与设计相同。

钻孔土方由钻筒直接提出,堆放在操作平台外的空地上,挖机配合,然后集中外运。

旋挖钻机施工成孔工艺:

旋挖成孔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的回转,直接将土旋入钻头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式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成孔。

钻进过程中利用钻头的离心力作用,挤压孔壁,达到护壁的效果。

(6)清孔

钻孔完成后,利用钻头空转进行清碴,清孔完毕,然后测量孔深,报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7)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制作,绑扎后的运至现场,钢筋笼由16t吊车进行吊装入孔。

现场钢筋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0d,钢筋场内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5d,焊接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钢筋笼在清孔结束后,及时放入孔内。

入孔后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牢固定位。

吊车吊起钢筋笼后,检查钢筋笼的垂直度及外型轮廓,对准孔位,平衡垂直缓慢放入孔内,严禁碰撞孔壁,防止坍孔。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证后,开始灌注砼。

(8)灌注砼

钻孔桩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地,采用导管法灌注砼。

导管接头为螺口式,直径φ300mm,壁厚10mm,分节长度1~2m,最下端一节长3m。

导管在使用前须进行水压试验。

串桶采用2mm厚钢板卷制焊接而成,上口大下口小,分节长度1~2m,上下节通过铁链条连接。

灌注时,串桶底部距离桩底距离不得大于2m。

粗骨料采用碎石,碎石粗集料采用连续级配尺寸一般为1.5~4.0cm,其最大粒径尺寸不超过导管的1/6或钢筋间距的1/4;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45,最小水泥用量为400kg/m3。

混凝土坍落度为135~200mm,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灌注施工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

为防止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缩孔。

混凝土灌注比设计桩顶高0.5~1.0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

灌注完成后,回填孔顶至原地面,防止发生人身安全等意外事故。

(9)桩头的凿除

桩头凿除时,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

凿除时,先用混凝土切割机在桩顶设计标高位置,沿桩周长切割3~5cm深,然后进行桩头凿除,以避免凿除时破坏桩头,影响桩的质量。

(10)冠梁施工

钻孔桩主筋深入冠梁长度不少于87cm。

桩头凿除完成后,开始立模并绑扎盖梁钢筋,报检监理工程师,合格后开始灌注盖梁混凝土。

6.2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钻机就位:

根据测量放样桩位使钻机就位,钻机开钻前必须用水准尺校平,保持机身平稳,就位后,钻杆与钻孔保持垂直。

(2)引孔钻进:

喷射注浆前以钻机成孔,钻进时应保持中速,遇硬层应减速慢钻,以防卡钻。

各桩成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成孔时钻机机架垫平,钻机垂直地面,成孔垂直度≤1%。

(3)旋喷提升:

旋喷机架就位,喷管位于自然悬吊状态时喷管中心对准孔心,偏差不得大于二分之一孔径(成孔孔径),保证下管、提升及旋喷注浆的顺利进行。

下喷管前先检验喷浆口是否完好畅通,再做喷浆试验,当浆压符合设计时方可下喷管。

喷管下至设计深度10cm时,开始拌送水泥浆,待达到设计参数,孔口冒浆正常后,再开始旋喷提升。

喷注中若遇故障等特殊情况,喷管须下降10cm才能开始继续喷注,以保证旋喷加固的竖直连续性。

6.3、基坑施工

6.3.1明挖基础施工工艺

(1)明挖基础施工流程图

基坑顶面四周平整后先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开挖基坑视地质和水文情况、基坑深度按规定坡度分层进行。

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每层开挖分层厚度不超过2.0m,作业面应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均不小于10m。

坑口边缘10米内严禁堆土。

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

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靠铁路营业线放坡开挖边坡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混凝土厚度8cm。

基坑底部四周人工开挖30*30cm排水槽,在靠南侧16m框架端头设一个1*2m积水井,排水槽及积水井均采用10cm厚混凝土浇筑,有积水时利用水泵将积水排至站场排水沟。

现场基坑采用2台大功率抽水泵抽水,并备1台抽水泵。

(2)施工测量

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基坑平面位置,根据基坑底面尺寸及开挖深度、地质水文条件等确定基坑开挖的顶面尺寸。

基坑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1.0m。

由测量人员定出开挖边桩,连接边桩即为基坑开挖边线。

在放样过程中适当加大基坑开口尺寸,以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土层时,能够适当加大不稳定土层的坡率。

6.3.2、基底验收

基坑经人工清底后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1)、标高控制允许偏差:

±30mm;

2)、长度、宽度允许偏差:

+200mm,-50mm;

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20mm。

基底清理完毕,须尽快通知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方进行基底验槽。

若出现不良地层.应由勘察、设计、业主、监理方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法,处理完毕后立即验槽,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

6.3.3、排水沟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即可进行基坑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设置范围为:

基坑围护桩顶、放坡段坡顶和基坑底四周。

其中基坑底排水沟与滑床板整体浇筑施工。

放坡段坡顶处排水沟设置在开挖面外2m处,排水沟净宽40cm,净深40cm,集水井净宽40cm,净深80cm,集水井布置在两端。

侧壁采用24cm厚砖砌,底部采用5cm厚碎石垫层、15cm厚C20混凝土垫层、2cm厚防水砂浆。

排水沟设置0.3%纵向坡度,将水汇集至集水池内,由集水井内水泵抽排至基坑外。

派专人对工作坑进行抽水,确保工作坑内干燥。

并设专人对工作坑内的水沟及集水井进行清淤。

6.3.4、基坑的监控、监测

1)观测点的设置:

位移点设在基坑上口,护坡桩桩顶和坡面,设置观测点的距离,设置观测点的距离平均为15m,基坑开挖前测量两次初始值,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中每天对边坡位移观测2-3次,并做好记录。

2)数据处理:

根据每次测量数据绘制基坑整体变形曲线图,并对各观测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3)观测点的制作

对于坡顶上的观测点,利用经纬仪定位,将水泥钉直接钉在坡面散水上,涂上彩色油漆编号。

对于冠梁上的观测点,利用经纬仪定位,将刻度尺固定在冠梁上,涂上彩色油漆编号。

4)观测点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所有观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

5)观测方法

本基坑采用视准线法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视准线法的过程先在要进行位移观测的基坑槽壁上设一条视准线,并在该视准线两端设置两个工作基点A、B点,分别作为立站点及后视点,然后沿该视线在壁槽上分设若干个观测点,并通过校核点确定无误后,通过读出测点的位移。

一般用经纬仪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初始值亦要测两次以保证无误。

垂直观测时,同一观测点观测中误差为加减0.5mm。

相邻观测点观测中误差为加减0.3mm。

水平观测点观测中误差为小于6mm。

6)观测周期

基坑开挖前对基坑边坡观测一次,在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观测分为坑开挖前阶段、开挖、土方回填阶段。

观测注意事项:

a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b观测应使用同一仪器进行。

c观测应是同一个人进行观测,观测人员和时间应相对固定。

7)记录:

在施工前应对原场地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查清已有裂缝情况,并以笔录及照片的方式存档,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记录表。

8)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对观测井定期进行水位观测,及时调整降水措施,确保降水维持良好效果。

9)成果资料

对观测的成果应及时评定,并根据监测资料做出预报,在施工观测中,如果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提交资料。

观测完毕后,提交完整观测资料。

七、工期保证措施

1)合理安排开挖顺序.严格按施工方案的安排、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2)提前做好基坑开挖时的地下降水和地表排水,以及开挖基坑内排水的措施。

3)投入足够的挖土机械、运输设备及相应人力资源,确保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4)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和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车辆弃土通道的顺畅,并合理组织外运。

5)弃土场需满足本工程基坑土方外运的要求,同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保证土方开挖顺利进行。

6)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制定抗台风、防暴雨应急方案并备置各种设施和材料,确保施工安排总进度的实现。

预先做好开挖土方日、周、旬、月计划,准备足够量运输机械,确保计划总工作量的完成。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目标

基坑施工质量合格率为100%。

8.2、质量管理措施

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即:

三检:

“自检、互检、交接检”;

四按:

“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

五不准:

“资料不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闭合不符合要求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

六做到:

“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

8.3、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

基坑开挖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平面周线位置(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

2

基底标高(mm)

土质

±50

水准仪:

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3

基坑尺寸(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尺量

8.4、质量保证措施

1)实行创优目标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2)认真执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质量负责制,施工技术是岗位责任制。

3)施工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作业队长、班组长直至班组成员进行层层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明确各道工序的施工要领及质量要求。

4)每道工序必须自检,自检合格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员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5)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必须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

6)加强基坑开挖支护体系跟踪变形监测,当变形接近警戒值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法或参数,确保基坑土方开挖期间以及箱涵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基坑体系、周边建筑、地下管网的安全与稳定。

7)基坑顶面四周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8)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须尽快进行硬化施工。

机械挖掘至距槽底30cm处停止,剩余土体由人工开挖,严禁超挖扰动原土。

9)挖掘至基坑底后,随即人工开槽开挖集水坑,并架设水泵,随时抽排基坑渗透水、地面水及大气雨水,防止浸泡基坑和边坡。

确保基坑底部干燥,便于下道工序施工。

10)做好基坑开挖的降水工作,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流砂等现象。

九、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