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511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docx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二部分

1.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是什么?

它包括那些具体内容?

(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它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什么是环境问题?

请举例说明。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例如:

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3.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承担那些环保义务?

享有那些环保权利?

(每个公民有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享有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

有权参与环境监督管理,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当自生受到污染侵害时,有请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责令致害人停止污染侵害、赔赏损失的权利。

4.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即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5.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的哪一类植物资源占据全世界首位?

哪一类动物的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

(裸子植物;鸟类)

6.我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麋鹿等)

7.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哪些?

(银杉、金钱松、珙桐等)

8.哪一种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

(银杉)

9.什么叫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

10.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哪一年建立的?

叫什么名字?

 (1956年,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1.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我国在那个省建立了哪些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12.为了保护银杉我国在那个省建立了什么自然保护区?

(广西省,花坪自然保护区)

1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什么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4.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15.享有“森林医生美称”的鸟是什么?

哪一种鸟擅长捕捉田鼠,对农业益处很大?

 (啄木鸟;猫头鹰)

16.能在空中飞行,善于捕捉蚊、蝇等害虫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蝙蝠)

17.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来防治农业害虫,有什么好处?

 (可以减少施用农药,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18.人们在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19.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意义?

 (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和氧的来源)

20.环境污染带来哪些害处?

(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21.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各种资源危机;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等)

22.蚯蚓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能疏松土壤,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排出的粪便能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是优致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

23.广阔的自然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他们的遗体很快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而在自然界中“消失”,这是哪些生物在起作用?

 

(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24.为什么要提倡戒烟?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不仅危害吸烟者本身,而且污染环境,危害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25.一枝香烟可产生多少毫升烟雾?

雾中含有多少种化学物质?

有多少被确定为致癌物?

(可产生500毫升烟雾,含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有20多种被确定为致癌物质)

26.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什么?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27.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多少且分布较均衡才能保证农业稳定发展?

(30%)

28.历史上,世界森林覆盖率最多时是多少?

(66.7%)

29.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是多少?

(22%)

30.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约是多少?

(13.92%)

31.一公顷森林制造的氧大约可供多少人呼吸?

(1000人)

32.一个城市居民要多少平方米的绿化面积才可以吸收其全部所呼出的二氧化碳?

(10平方米)

33.为什么说森林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因为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木材、药材、花果、植物、动物等,还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制造氧气、过滤尘埃、消除噪声、杀灭细菌等作用)

34.破坏森林带来哪些恶果?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恶化、物种减少等)

35.在房前屋后种花木,人人都说是个好习惯,试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

(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可净化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36.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7.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什么中毒?

为什么会中毒?

(煤气中毒既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有剧毒。

当一氧化碳吸进肺里就会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人体就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对它要特别小心。

38.人们常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不对,这种说法不但没有事实根据,而且是有害的。

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人们可以利用的0.65%,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人类就是依靠这些水维持生命和从事生产建设的。

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测:

“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所以每个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树立起节约用水的好风尚。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1.1999.11.29日,第11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商讨保护臭氧层大计,并通过了《北京宣言》。

2.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60亿,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2倍,世界人口的剧增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3.我国第一座森林公园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4.我国各省每年开展“爱鸟周”活动的目的是:

集中宣传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爱鸟、护鸟的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5.“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是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其通过社会化运作,工程化建设和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6.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公民环境教育的民间环保机构,其工作目标是:

通过多种社会活动,在大众中提倡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即:

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重复使用,回收利用,救助野生动植物。

  7.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大熊猫。

8.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动物

9.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0.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11.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人类、动物、植物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的相互关系、影响。

12.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重要作用。

13.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秦朝制订的《田律》。

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14.清洁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和地热能。

15.亚洲象是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珍稀动物。

16.沙暴的形成条件强风、沙源、不稳定大气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三部分

请记住以下纪念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10月6日世界粮食日。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四部分

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原因:

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过程中,释放出温室气体:

CO2\CH4\Nox;森林破坏导致吸收CO2的量减少。

影响:

两极冰川融化;频繁的暴风雨;生物物种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升温1.5-4.5℃将导致海平面上升20 -165cm ,使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

地球上50%人口居住在沿海50公里之内)。

2.平流层臭氧损耗。

1977年南极上空出现空洞,2000年9月观察到历史上最大的空洞,近3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南极大陆面积的2倍。

20亿年内形成的臭氧层,在1.5个世纪中被破坏了60%。

相应的平流层在中的Cl自由基的浓度从2ppb增加到了3ppb。

原因:

人类过多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损耗物质,破坏了臭氧层中氧原子(O)、氧分子(O2)和臭氧(O3)减少。

影响:

太阳紫外线增加,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人类将会增加皮肤癌及白内障的发病率。

3.生物物种锐减。

–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从每天1个加快到每小时1个。

–有593种鸟,400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森林砍伐及其非可持续利用:

全球近50年已经减少30%。

–从1975年到2000年间,全世界物种损失将达50-100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

4.酸雨蔓延。

–成因:

人类活动排放的SO2\NOx

–影响:

损害农作物;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遭受破坏。

5.资源短缺

(1)矿产资源消耗速度增加;未来50年,消耗石油储量的80%;某些贵金属资源已经消耗殆尽。

(2)土地荒漠化与退化

–耕地资源紧张:

全世界现有农田30.31亿公顷,过去几十年,每年损失500-700万公顷。

6.淡水资源短缺

–50年前,没有一个国家面临灾难性缺水。

–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全球50%的人口受到缺水的威胁,平均每天只能得到 50升 水。

–据预测,30年后清洁饮用水将发生危机。

7.化学品扩散

–目前,全球生产的化学品约有10万种,年产量共计约3-5亿吨

–特别是能扰乱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环境激素,会使胎儿大脑、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受到危害,成为先天性疾病,终身无法治愈。

–日本列举了67种被怀疑是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其中有:

二恶英,PCB,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以及DDT等42种农药。

8.水环境、海洋污染严重

河流、湖泊或水量减少(如黄河断流)直至干涸,或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局部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发生赤潮、鱼群死亡、海面遍布垃圾等,并有扩展到全球的趋势。

9.大气污染肆虐

TSP:

呼吸道疾病

光化学烟雾:

头痛、眼病、呼吸困难

10.固体废弃物成灾

占用土地

垃圾围城

污染空气、水体

放射性

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

0

投一票

教师培训材料五

一、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2.水体污染情况相当严重;

3.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

4.城市噪声污染;

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6.森林资源减少……

二、困扰中国的十大环境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谢振华局长和国家林业局周生贤局长,去年在一次“21世纪论坛”会议上给大家传达的信息:

困扰中国的有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也很高。

而现在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在迅速上升。

2.水体污染:

中国七大水系中42%的水质已不能做饮用水源。

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对水体的污染有很大部分来自生活污水的排放。

3.垃圾污染:

中国的废弃物排放在不断增加,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白色污染严重。

4.荒漠化: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陆地面积。

每年的沙尘暴和土地沙化引起的居民迁移问题带来了多种负面效应。

5.水土流失:

山体植被的破坏使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流失掉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数字惊人。

这些具体数据如果我们都记在心中,平时做宣传教育时会很有用。

6.旱灾和水灾:

近年来中国的旱灾和水灾频繁。

黄河断流使黄河边上的老百姓吃水都困难。

这一图片是在去年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环境警世图片展上发布的,触目惊心。

7.生物多样性破坏: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破坏比较严重的国家,大家对这一情况可能较熟悉,就不多说了。

这张照片上是在一个中华鲟的保护基地拍的。

就在基地中立着这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华鲟餐厅,欢迎光临,敬请品尝”。

这类的社会现象还很多。

8.WTO与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绿色贸易壁垒”,也就是说:

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而另一方面,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问题:

这张照片拍的是葛洲坝,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堵在涡轮机的进水口。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国际上有一个《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

现在很多化学剂还在大量进入中国,可能我们还以为这是现代科技,带来的都是好处。

比如清洗口香糖的建议中,有人竟提出了用杀虫剂来清洗的建议,而媒体对此没有警觉,登了出来。

可见,缺乏知识,我们就可能传播错误的信息,而且带来危害环境的恶果。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六部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休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尖食物链:

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尔摩人尖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轩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的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还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困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资料第七部分

创建绿色学校影响深远

对教师的影响:

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必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

相对来说,中小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能力都很低,如果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尽管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但大多都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而教师自身如果没有形成系统的环保知识体系,甚至对环保内容的一知半解,只会误人子弟。

所以绿色学校的创建,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各学科教师只有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积累有关的环保知识,认识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增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才能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和各科教育活动,渗透环境知识教育。

对学生的影响:

“绿色学校”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参观、社会实践等知道全球的生态破坏、温室效应、水土资源日渐短缺等环境事实,从而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或通过各学科教师结合本课程有的放矢、融情于理、以理服人、深入人心地把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环境教育中;或通过环保知识竞赛、橱窗展览、黑板报、书画廊的举办;或通过观阅环保类图书资料、音像、网上的环境资讯;或通过进入环保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气象站、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环保的科学知识。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更无形地强化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对学校的影响:

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成立了领导机构。

这既有利于促进创建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也给了领导者以责任,又有利于校方所有人等的团结协作,更好地加强了校风、学风的建设。

“绿色学校”都有优美的校园环境。

优美环境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师生生活的信念,对教育的希望和对自己存在的理解,是有巨大潜在的教育功能。

因此说,师生无论在“绿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或是面对已有的优美环境时,都会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道德水平。

对社会的影响:

“绿色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区别就在于“绿色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师生都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环保的监督及宣教活动。

一间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初有成效或正在进行中,它们都会在一定区域内对当地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以一定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在附近社区中开展活动,或搞清洁卫生,或植物绿化,不一而足。

这样,“绿色学校”给予附近民众的感受就是教育学生有成效,“绿色学校”的师生的言行举止也就无形中对民众造成了积极的影响,当地民众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化,从而促进社会风气。

对环保的意义:

创建“绿色学校”是环保宣教工作开展落实的最具体的体现。

从倡导创建到评审验收,从对学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到派遣环境教育讲师团深入讲解,以及具体的技术指导,无不需要环保部门领导和参与。

而环保部门的领导和参与,其实就是环保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

宣传教育,无疑是保护环境的最主要手段。

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进行环保的宣传教育,是各级环保部门的职责、义务。

但环保工作,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宣传教育,环保部门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而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需要公众的素质有最大的提高。

公众不仅要了解、理解、关注“环保”,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参与环保。

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在学校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特别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无疑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保的最有效办法。

因为师生的环境意识(包括科学认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了,他们会自觉自发地向其家人、向社会宣讲环保,用实际行动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平才会快速地提高。

教师环保行为规范二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几件小事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昌步行,骑单车;

6.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不燃放烟花爆竹;

8.双面使用纸张;

9.节约粮食;

10.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11.消费肉类要适度;

12.随手关闭水龙头;

13.一水多用;

14.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拒绝过分包装;

17.使用节约型水具;

18.拒绝使用珍贵木才制品;

19.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0.尽量利用太阳能。

教师环保行为规范一

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把力

2.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3.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4.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5.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二、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1.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2.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3.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产品

4.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5.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害

6.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7.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1.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2.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地球资源

3.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4.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四、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1.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2.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3.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4.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

五、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2.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3.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