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148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docx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6岁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儿童”,其年龄跨度是从 0 — 18 岁。

 学前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指的是 3 — 6 岁这一时期,而广义的学前期则指的是 0 — 6 岁这一时期。

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本课程所指的学前期,指的是广义的学前期。

 

[单项选择题]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单项选择题]

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到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1963)。

根据观察结果,他提出既不同于华生所提出的原始情绪高度分化的理论,也不同于布里奇斯关于出生时情绪完全未分化的看法。

他认为。

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

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他认为,不愉快反应是通常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为所有不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

饱满的反应和不愉快的表现显然不同,它是一种积极生动的反应,增加了某些自然动作,特别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动作,这种动作也能在婴儿洗澡后观察到,这就说明了一种一般愉快反应的存在,它为一些有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

 

[单项选择题]

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幼儿初期是指3~4岁的儿童。

 

[单项选择题]

5、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A.O~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一般认为,3~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

 

[单项选择题]

6、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A.培养读写兴趣

B.严格要求

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尽可能多识字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读写兴趣。

 

[单项选择题]

7、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的是情绪气氛的熏陶。

 

[单项选择题]

8、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单项选择题]

9、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

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

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但并非要有男女性的行为特征。

 

[单项选择题]

10、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这一实验说明了儿童的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的制约。

 

[单项选择题]

11、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A.儿童个性发展上

B.儿童智力发展上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儿童动作发展上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单项选择题]

12、“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

A.相互作用论

B.二因素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这一观点并没有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是说明了这两因素对发展有作用。

 

[单项选择题]

13、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情感和意志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

D.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

14__________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参考答案:

模仿,模仿

 

[填空题]

15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分和__________两种。

参考答案:

感觉的对比,先后对比,同时对比

 

[填空题]

16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是与_________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参考答案:

言语

 

[填空题]

17幼儿的想象是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一开始发展;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开始发展。

参考答案: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填空题]

18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____规律。

参考答案:

无有

 

[填空题]

19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_________;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依恋,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填空题]

2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高尔顿的“__________”;霍尔的“__________”;格塞尔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遗传定律,复演说,成熟势力说

 

[填空题]

21工作记忆是指?

参考答案:

工作记忆:

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

22表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表象:

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

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填空题]

23理智感是什么?

参考答案:

理智感:

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

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填空题]

24性格是什么?

参考答案:

性格: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填空题]

25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参考答案: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填空题]

26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参考答案:

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

如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

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填空题]

27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1)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

(2)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3)平衡儿童的情绪,积极情绪得到巩固、深化,消极情绪得到疏导;(4)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发展其社会性行为。

 

[填空题]

28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参考答案:

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

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

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最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

 

[填空题]

29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

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

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

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

妈妈说:

“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

”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

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

“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

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比如,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

会说“妈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应注意:

①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

比如,走凸凹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