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071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

“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

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

2、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

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课前准备:

帮助学生开展活动的计划表格;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信息和整理信息。

3、课时安排:

共10课时,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则5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

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

(生答)

2、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

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①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②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①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②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

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_____小组:

“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4、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七)课外作业布置(填写表格)

___________小组:

“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

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3、再次阅读材料,思考:

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

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  )—→现代:

(  )—→当代:

广播、电视和(  )。

4、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种类

特点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

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四)资料链接(附有关资料阅读)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

──《网上呼救》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

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

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

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②小结:

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的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

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

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的信息的渠道

爸爸

中国男排以0:

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天气预报:

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调查人:

班某某某

(说明:

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

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2、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

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3、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