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21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

一、选择题

1.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辽沈战役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3.观察下列《三大战役人民支前不完全统计表》,它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辽沈战役

160万

13800副

6750辆

80万头

0.35亿千克

淮海战役

543万

305000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亿千克

平津战役

180万

20000副

40万辆

100万头

1.5亿千克

 

A.解放军英勇作战B.人民大力支持

C.党的正确领导D.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4.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和蒋介石共建新中国B.商讨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建立统一战线抗击日寇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王

5.以下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

A.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C.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千里跃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6.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

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

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7.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

蒋介石一身戎装,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毛泽东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

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

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

A.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D.重庆谈判

8.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

请问其中的“门”是指

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

9.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

》。

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10.邓小平曾说:

“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

这里的“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11.1945年8月某日《大公报》社评: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庐山谈话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

12.下图取材于华君武的漫画《雪人融化》。

画中雪人代表的是

A.南京汪伪政权

B.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C.国民党政权

D.美帝国主义

13.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4.抗日战争后,中国曾出现过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一现曙光。

这里的“曙光”是指(  )

①西安事变        ②重庆谈判      ③中共七大召开    ④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5.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

“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

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

文中所说的“毛泽东来重庆”做什么大事

A.参加重庆谈判B.协调西安事变C.筹办遵义会议D.协商合作抗日

16.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该军事行动旨在()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7.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

这次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

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A.全面防御B.重点防御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

18.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这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战役发生的时间B.战役的发起者

C.战役的战略价值D.战役进军的地点

19.8月28日,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确定:

“‘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蒋介石在策划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进攻中原解放区

D.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0.1947年夏中共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1.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2.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毛泽东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

这反映了国民党()

A.攘外必先安内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假和平,真内战

23.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

“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这位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4.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

①淞沪会战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此去的目的是

A.消灭国民党B.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46年8月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在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选项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排除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指的是1927年到1937年,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排除C。

故选D。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辽沈战役发生时间是:

1948年9月——11月;②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夏;④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故答案选D。

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英勇善战等。

通过《三大战役人民支前不完全统计表》可知,它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大力支持,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B。

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因此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因此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解放战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大军合力战淮海指的是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人民群众支持解放战争,陈毅同志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B选项符合题意;关门打狗、决战东北指辽沈战役,A选项不符合题意;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选项不符合题意;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蒋介石”可知,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维护国内团结,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24年,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排除;C项发生在1937年,排除。

故选D。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

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其中的“门”是指锦州,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锦州在地理位置上说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大门,因此,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毛泽东先生来了!

》--这是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结合所学知识:

《大公报》的这篇社论,讲的是1945年8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谈判的历史事件。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D选项符合题意;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A选项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B选项不符合题意;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可知,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37年9月,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排除;D项发生在1949年,排除。

故选C。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漫画“《雪人融化》”中显示的关键信息“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由此判断漫画中雪人代表的是国民党政权,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1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阶段的理解。

分析选项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正确;转战陕北发生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辽沈战役发生在战略决战阶段,渡江战役是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ABD排除。

故选C项。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重庆谈判后签订“双十协定”,决定在1946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和平建国的曙光,因此,②④符合题意;①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①排除;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也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③排除。

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答案为D。

1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选项A符合题意;协调西安事变是1936年,B排除;筹办遵义会议是1935年,C排除;协商合作抗日,是1937年,D排除;故选A。

1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大别山”,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反攻阶段,“千里跃进,逐鹿中原”与题干漫画相符,故A符合题意;“攻占锦州,关门打狗”反映的是辽沈战役、“分割包围,瓮中捉鳖”反映的是平津战役、“百万雄师,三路渡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B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地图和“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可知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正确;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是1946年和1947年,与材料无关,排除AB;战略决战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排除D。

故选C。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这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材料没有涉及战役进军的地点,D正确;材料体现了战役发生的时间、发起者、战略价值,ABC排除。

故选D。

1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是在为重庆谈判做准备,其召开重庆谈判的目的是拖延时间,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所以B项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变,故A不符合题意;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开始,故C项与题意不符;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是内战时期的事件,故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体现了蒋介石在为重庆谈判做准备,策划重庆谈判。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里的“1947年夏”是解题的关键。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故选B。

2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选项C符合题意;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贺龙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选项A不符合题意;1947年刘邓大军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选项B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渡江战役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

”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国民党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赢得政治主动,进行重庆谈判。

D选项符合题意;“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

A选项不符合题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说法与题意无关。

B选项不符合题意;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说法与题意无关。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围攻锦州,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封闭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了“攻占锦州,关门打狗”的居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是解题的关键,1948年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封闭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了“攻占锦州,关门打狗”的居面。

2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间,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①不符合题意。

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②符合题意。

淮海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故③符合题意。

孟良崮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战役之一,故④符合题意。

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2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此去是指重庆谈判,其目的是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抗日战争基本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C符合题意;消灭国民党与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无关,A排除;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与重庆谈判无关,B排除;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基本胜利,D排除。

故选择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