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149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训练一百问.docx

心理训练一百问

走向心理训练》一书完稿后,朋友们对它非常关注。

原书剥丝抽茧,条分缕析地介绍心理训练,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且长达四十万字,一些朋友表示可能没有时间通读它,建议我能否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心理训练。

下面笔者就用一百个问题勾划出心理训练的轮廓,服务于日益匆忙的读者们。

一,如今媒体上谈到心理服务,主要是提心理咨询,极少有人提心理训练。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答:

两者有以下主要区别。

1、心理咨询最初是由一群精神科医生创立的,知识基础来源于医学,操作模式来源于医疗模式。

心理训练的知识基础来源于心理学,操作模式接近于体育。

2、由于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前者只着眼于将“低常”的人提升到“正常”的水平,后者着眼于提高普通人的心理机能,使其变得更强大,更具有竞争力。

打个比方,前者是想让“负五”分的人提高到“零”,提高到社会平均水平。

后者是想让人们从“零”出发提升到正五,正十,正一百……。

举个例子,杨利伟等宇航员都接受过心理训练,其效果并非是治疗他们的什么“心理疾病“,而是让他们的心理素质比普通人更强大,以便适应宇航这种尖端工作。

3、尽管发展到今天,心理咨询业者很多已经不具备医学背景,但作为一项工作,它一直保留着医学模式的框架。

心理咨询业者总是将人们的心理问题归结于“心理疾病”,将有心理问题的人视为“病人”,并试图加以“治疗”。

而心理训练的前提是将人视为正常人,将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某些心理机能不足,训练目标是强化人的各项心理机能。

4、既然心理咨询是要“治病”,那么其服务对象只能是整个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只是在这些人一生中的短暂时期提供服务。

而心理训练则服务于所有人的一生,因为人的心理机能永远会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衰退,比如在患病或者疲劳时意志力会下降,进入老年记忆力下降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改善。

5、人们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

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通常会受到很大冲击,感觉把握不住自己的心理,进而感觉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会产生寻找心理服务的动机。

但是对抑郁、焦虑、恐惧这些负面情绪的价值,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完全不同。

前者认为这就是它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采用各种方式让人们消除这些负面情绪。

而后者认为这是一个人开始人格整合,进而在心灵上得到升华的契机。

一个人如果没有痛到撕心裂肺,怕到魂飞魄散,愁到心急如焚,他就没有深入到生活真实的部分,就不具备心灵成长的条件。

仅此而言,心理训练是在作让人们如何“痛定思痛”的工作。

心理训练工作者很象是宗教工作者。

尽管传教士向所有的人都宣传教义,但主要是去度化那些正处在痛苦中的人,而不是把精力放在那些正洋洋得意的人身上。

一个人体验到痛苦,当然希望马上消除它。

但真应该这样吗?

简单地逃脱精神痛苦,只能使人失去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机会。

6、心理咨询尽管有五花八门的流派,但总是逃脱不了“话疗”的色彩,以谈话为主要手段。

人有意志、情绪、认知、行为四大类心理机能。

认知部分又包括感知觉、记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机能。

它们各自独立存在和运转,必须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而语言主要是作用于抽象思维,通过抽象思维的改变间接影响其它心理机能,远远不及直接作用于那些心理机能来得有效。

心理咨询进行到一定阶段,咨询师往往会对当事人说:

“你需要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解决问题”。

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看到心理咨询的边界。

是的,当事人肯定需要改变自己,但不用咨询师来说,他自己都知道。

尤其是现在不少当事人文化水平高,不知道已经读过多少本心理健康的书,或者在报刊上读过多少篇已经宣传心理健康的文章,不用咨询师来分析,他们早就能把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心理并没有什么改变。

心理训练不是用语言去提醒人们要改变自己,而是用实际操作帮助人们改变自己。

7、由于无法摆脱医疗模式的影响,心理咨询不管什么门派,主要是在一间咨询室里,由咨询师一对一地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服务环境十分单调,对人们各种心理机能的实际影响十分有限。

人的心理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成长的,一间单调、封闭、狭小的屋子能够给当事人带来多少成长呢?

心理训练可以在任何情境下进行——教室、操场、专门修建的场所或者公共场所、甚至名山大川、旅游景点。

前者“关门”,后者“开门”。

心理训练尤其强调要在当事人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因为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自我会暴露得更多。

而不是非要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心理服务机构。

只有这样,他的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才能直接与原来的生活统一起来。

8、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各种提高心理机能,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人文教育、道德修养、宗教修练、音乐、美术、体育、民俗、书法、武术,乃至各种健康的娱乐休闲。

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博大精深。

心理咨询业者由于要强调自己的专业背景,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这些传统人格陶冶方式区别开来,试图另起炉灶,结果便是脱离现实。

而心理训练则承认所有上述方法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它们进行总结和提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这个抽象意义上来讲,心理咨询也是“关门”的,心理咨询师总戴着厚厚的面纱,做一些在公众看来很神秘的事。

而心理训练则是“开门”的,要对整个人类文化成果打开大门,把基础建立在整个人类文明之上。

当他在工作时,你会觉得他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2009-1-407:

40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2楼

二,虽然有很多的宣传,但如今中国人依然不大接受心理咨询,这说明中国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

答:

并不是这样。

这三十年里,外来的东西中国人接受了许多,所以才有今天的发展。

心理咨询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引入中国,当它在媒体上大规模出现时,我还刚刚读大学。

那时候我也认为,通过一段时间宣传,中国人就会对心理咨询从误解到接受。

但二十年下来了,这个局面很难说已经形成。

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一些精英反而更怀疑心理咨询是否有意义。

这就不由得我们不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中国人素质不高,还是心理咨询本身有问题?

要知道,如今也有不少精英人士怀疑西医,但即使一个农村老太太得了病,她的家人也知道要送到城市里“大医院”去看西医。

为什么呢?

西医是个成熟已久的工作体系,它的效果也早就摆在那里。

宣传心理咨询的人有意无意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心理咨询本身并非一个成熟的体系,它还在探索中,它往往只能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这种不成熟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它的方向正确,只是需要假以时日成熟起来。

二是它的路本身就走错了,是一条死胡同。

二十年前我持第一种观点,现在我怀疑是第二个原因。

而心理训练则不同,它和人们的常识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

举个例子吧,一个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业者就说他得了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

而心理训练则认为,他出现心理问题只是因为心理的某些方面还不成熟,我们要通过这样那样的方法让他成熟起来。

哪种解释更接近人们的常识呢?

显然是后者。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坚信,要把心理训练推向社会,可能不会花二十年时间。

它的许多作法早就在你的生活里,只是你可能没有发现,可能没有总结,可能没有坚持。

2009-1-407:

40回复

废冢

6位粉丝

3楼

欢迎郑老师…………

这次是一天几问……?

2009-1-415:

40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4楼

3、我见识过心理咨询,但只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被人当成病人看,心理上总觉得很不舒服。

答:

是的,只去一次就说“拜拜”的咨询者,在咨询机构那里甚至过了半数,这是心理咨询业的一个不宣之秘。

很多当事人看了媒体上有关心理咨询的宣传,抱着一个良好印象去咨询,但却失望而归。

咨询师对此很挠头,也总抱怨社会“不理解”心理咨询工作。

但他们应该想想,问题是出在来访者身上,还是他们身上。

医生总是这样来对待病人:

你的病因你自己不清楚,得由我给你检查。

你的病你自己治不了,我给你治。

所谓医学工作模式,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对于疾病(生理问题)来说,这么做很恰当。

但心理问题就另当别论了。

心理咨询由于继承医学模式,所以咨询师也总是用类似的态度来对待当事人:

你的心理问题你不清楚,我清楚。

你的心理问题你自己解决不了,只有我能解决。

当他们抱怨人们回避心理咨询时,并没有反省过自己的作法,其实正是这种态度挡住了许多本想接受心理服务的人,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失去对自己心理活动的主导权。

从这种态度出发,心理咨询给当事人提供了这样的潜台词:

你对你的心理问题不必负责任,那是病,你控制不了。

这种潜台词对于某些人来说很有用。

所以如果你呆在一间咨询室里观察一段较长的时间,你会发现那些希望由自己掌控心理活动的人很少留下来,留下来接受长期咨询的总是些依赖性很强的人。

另外就只有被家长强制送去的青少年。

心理训练完全相反,它类似于教练员。

无论教练怎么教,最终有没有效果还得看你自己如何练习,主导权在当事人自己。

你不必担心接受心理训练时会被当成一只绑在桌子上的小白鼠。

从这种态度出发,心理训练也给当事人提供了这样的潜台词:

你的心理问题或者来源于不充沛的心理机能,或者来源于错误的心理习惯,那都是你的问题,你要自己去改变它。

心理训练只是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有效率地改变自己。

总之,愿意把自己交出去的人,请接受心理咨询。

愿意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请接受心理训练。

2009-1-506:

47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5楼

呵呵,一天一问,我慢慢写,大家慢慢看,一起慢慢讨论:

2009-1-506:

48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6楼

4、“心理训练”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新,它起源于哪里?

现在发展得怎样?

心理训练最初起源于现代竞技体育实践。

虽然“心理素质”这个词早就有,但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大家只是凭感觉来谈论这个概念。

但在竞技体育中,心理素质可以直接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上观察出来,它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容易检验,所以在这里,它最得到了系统研究。

长期以来,体育院校内的心理学工作者就针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出提升心理素质的一套办法。

由于一方面有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起源于心理学阵营之内(不象心理咨询那样,是起源于医学阵营),更加上一开始便运动体育模式,它很快就发展成熟。

不过要知道,竞技体育教练往往出身前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不大懂心理学,所以即使在体育界内部,掌握大权的一线教练也不重视心理训练。

我可以提一位心理训练的高手,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那就是前切尔西足球队,现在国际米兰足球队教练穆里尼奥。

他拥有心理学学士文凭!

他带的切尔西队在战术上并不太出色,但在足坛以有钢铁意志著称。

体育记者不大懂心理训练,很少报导他在这方面的实践。

但他治下的切尔西队显然就是一件心理训练的样品。

他的后任者在改善球员心理素质方面明显不在行。

由于能够影响员工工作水平,后来体育心理训练的一般原则和一些具体作法便被推广到其它领域。

如今在中国,针对军人、警察、公务员、金融投资人,甚至宇航员都开设有心理训练。

那些太空英雄们人人要接受心理训练。

不过,心理训练普遍开展的时间并不长。

就我国而言是在90年代才于学校里推行,2000年后才在各行业大力推广。

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在这些领域里有试点,算不上普及,其社会影响更是很小。

直到今天,提到心理工作,人们还只是联想到心理咨询,不知道还有个心理训练。

有趣的是,由于开展时间很短,中国还没有建立心理训练的人才培养体制,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往往是从心理咨询培训机构里读出来的。

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要先声明一句——我不是心理医生,我也不管治心理疾病。

另外,社会上一些以体验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活动,如拓展训练、体验式培训、生命动力等,其原理都是心理训练。

只不过它们或者发源于心理学阵营之外,或者发源于心理学阵营内,但却是在它外面普及开来的,因此心理学色彩被淡化,商业色彩被突出。

所以虽有心理训练之实,却无心理训练之名。

不过,笔者所宣传的心理训练不是这些分行业、商业化的心理训练。

原则上讲,一切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想这并不需要多解释,关心自己心理素质的人都会认同这个结论。

只不过现在仅有一些特殊行业开设了心理训练。

一来它们急需,比如股民的心理素质对投资效果影响极大,所以投资训练班中往往附设有心理训练。

二来这些行业也有钱开设,如人民公安大学就有心理训练中心,硬件完善,它有国家经费来维持。

笔者是希望将心理训练推广到它的极致——所有人群,男女老幼盖莫能外。

事实上,只要一个人有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它的机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水平。

2009-1-608:

09回复

ourpsychology

6位粉丝

7楼

加精……

2009-1-623:

46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8楼

5,我想系统地学习心理学,以便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就象学习生理学不能直接让你身强体壮一样,学习心理学也不能直接提高你的心理素质,因为它们都只是科学知识。

只有长期训练才能改善你的身心。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达到三个目的:

1,满足求知欲,2,考证拿本子,3,当你在进行身体训练或者心理训练时,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以,每当有人说他想钻研心理学时,我都要问他,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前两种,那就算了,你可以把自己埋在书堆里了。

但如果是第三种,那么我得老实告诉你,就是读上一百本心理学著作,也不能提高你的心理素质。

知识和能力从来不是一码事。

只有在这第三个效果上,心理学才与你的心理素质有关。

你可能会接触到不少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甚至报名参加过一些心理训练班。

它们哪些是真功夫,哪些是瞎忽悠?

怎么训练才更有效率?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来回答你。

有相关知识和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比起来,训练获得效果更快,事后巩固更好。

知识会起到辅助训练的作用。

不过,如果你学习心理学并非为了考本子,你不必学得很系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就行。

心理训练才是直接提高你心理素质的途径。

2009-1-707:

23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9楼

6、算了吧,我又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就不必接受心理训练了。

答:

有心理问题才接触心理工作,这是多年心理咨询宣传给人们造成的错误印象。

凡是心理咨询的宣传总是从一个案例开始。

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总是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

宣传文字或者电视片就围绕着这个心理问题展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咨询师怎么高明地予以解决。

心理训练的对象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心理机能。

对人们来说,不管你生活和工作是否出现问题,心理机能总是越强越好。

儿童的注意力是不是越集中越好?

青年人应不应该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成年人是否意志越坚定越好?

老年人是否记忆力越强越好?

我想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而所有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增强。

出了问题,容易促使当事人寻求解决办法。

人们往往是得了疾病(生理上出现问题),才想着多参加些体育活动。

但体育锻炼本身的目标却并非防病治病,而是提高身体机能,让你的生活更有质量,工作更有效率。

不管有病没病,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

心理训练也是一样,通过提高各项心理机能,你的工作、学习会比别人更有效率,你的生活会比别人更有质量。

不管自我感觉心理有没有问题,你都有必要参加,并且持之以恒。

当然通过心理训练,你可以比别人更远离心理问题,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更不是它的出发点。

总之,它的目标是让你更强大,而不仅仅是补偏救弊。

2009-1-807:

22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10楼

7、心理训练的对象究竟有哪些?

答:

和那些从医学或者其它领域独立发展起来的心理服务工作不同,心理训练严格按照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划分来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

心理学从不同维度将人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如下划分。

首先分为内在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也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和他所做的。

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他人的内心活动你不可能直接观察,但行为可以观察。

人们总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相信大家都有这个常识。

心理学也是把它们分开来研究。

在内心活动这部分,又分为意志、情绪和认知三个领域。

它们各自独立。

人们总是感觉到内心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冲突。

在认知领域,心理活动又划分为感知觉、记忆和思维三部分。

而思维又划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部分。

在所有这些心理活动中,逻辑思维活动即所谓的“理性心理活动”。

因为它直接运用语言,有逻辑性,可以逻辑地加工,并且可以用语言将思维结果传播给他人。

这也是人们平时最注重的心理活动。

古往今来那么多哲学、逻辑学、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在加强着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形象思维活动、低级认知活动、意志、情绪、外显行为等等都独立于逻辑思维,所以“说不清,道不明”,统统属于“非理性心理活动”。

心理训练就是通过人们的理性心理活动来训练他的非理性心理活动。

毕竟我们要先给一个人讲清道理,他才能开始和坚持心理训练。

这个能够“接受道理”的心理活动就是他的逻辑思维。

还有一个划分,就是将全部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心理活动,前者是你此时此刻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后者是你现在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

这里的潜意识不同于精神分析的概念,没有那么神秘。

它是指“阈外心理活动”和“阈下心理活动”。

阈外心理活动是存在于你注意范围之外,但随时可以注意到的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在电脑前读这篇文章时,外面车辆驶过的声音、邻家轻微的狗吠、电脑风扇声、水管里偶尔有水流过的声音、家人走过的脚步声,这些声音你的耳朵都会捕捉到。

但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篇文章上,所以你对它们听而不闻,此时这些听知觉就是阈外心理活动。

但过一些时候,你可能就注意到炉子上的水壹是不是开了,那种声音就进入了你的意识阈。

阈下心理活动是指低于你意识阈限的心理活动。

有些心理活动是任何人都意识不到的,比如对于长度低于0。

1毫米的线段,仪器表明人的视神经会有反应,但主观上意识不到。

这些心理活动即使训练,人也不能体验到。

还有一些仅仅是因为人们未经训练而暂时意识不到,比如你对内脏、骨骼、肌肉活动的感觉,因为平时很少运用这方面的感觉,可能便会缺乏体验。

但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就比普通人强,他们平时要更多地感觉自己的肌体活动。

中国气功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内感觉。

阈外心理活动不需要训练,只要随时转移注意力就行。

阈下心理活动则是心理训练的对象。

比如生物反馈仪训练,就是要训练一个人对他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感觉和控制能力。

经过训练,我们可以把相当多的阈下心理活动提升到意识阈中来,加以认识和控制,除非它们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意识阈限。

从这些介绍中可以看出,心理训练的范围比任何心理服务都大得多,也远为基础。

比如有人说,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呢?

平常人可能会对他进行道德说教,精神分析家可能会去分析他的“童年经历”。

而心理训练则告诉他,来吧,学着控制自己的心跳、呼吸和血压,并且把这项训练持之以恒。

和那些有关人类情感的空洞说教相比,和神秘主义的精神分析相比,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09-1-909:

18回复

118.125.172.*11楼

支持

2009-1-917:

18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12楼

8、你一直在提“医学模式”,到底什么是医学模式,还有什么与之相对的模式吗?

答:

医学模式并非仅指医生的工作,而是社会各界工作者模仿医生工作原则的工作方式。

打个比方,有的企业家在工厂里进行军事化管理,并不等于把工厂变成军队,只是模仿了军队的工作方式。

为了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先让我们看看下面三个对象的关系:

“机体——机能——行为”。

人体有一定的组织、器官、系统,便有一定的机能,机体是机能的物质基础。

某些组织、器官和系统如果改变了,就会导致相应机能的改变。

比如现在医生可以对近视眼进行手术,就是用改变机体的方法来提高机能(视力)。

又比如一个人长期酗酒,会导致机体变化,进而导致情绪控制能力,注意力等机能的下降。

机能的变化进而会导致行为的改变。

一个人的视力提高或者下降了,他观察物体的方式必然会改变。

情绪失控了,待人处事的方式也自然会改变。

推而广之,什么叫治病呢?

人有某种疾病,就意味着他的某些机能下降了,进而影响到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行为)。

治疗这些疾病,就是在提升这些机能,进而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行为)恢复正常。

反过来,从行为那一端着手也可以改变机能,进而改变机体。

比如长期进行负重训练,你的肌肉力量就上升,同时肌肉的横截面积也会增加。

长期跑步,循环系统机能就提高,心脏、血管的内部情况也会改变。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两种模式,它们的目标都是提高机能,并且将这种改变巩固下来。

“改变机体——改变机能——改变行为”,这就是医学模式。

反过来,“改变行为——改变机能——改变机体”,这就是体育模式。

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次要差别,那就是医生的工作只是将病人的某些机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体育锻炼旨在让正常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能。

一般来说,只有在某方面机能超众的人才会被视为在体育锻炼上的成功者。

当然,这是现代医学几百年间形成的现状,未必说明它只能如此。

医学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冲破医院大门,去染指正常人的生活,试图用物质手段改变机体,进而提升机能,提升健康人群的行为效率。

他们为此作了许多努力,保健品行业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

但就目前情况看,公众还是认为,医疗的目的只能是补偏救弊。

医学模式和体育模式并非水火不容,在一些工作领域也有交叉,因为它们毕竟都是为了提升机能。

比如康复医学就是用体育模式来辅助医学模式,目前对脑瘫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中,训练手段也必不可少。

反过来,运动员在训练时必须注意合理饮食,这就是用机体调整来辅助行为调整,更快地完成机能提升。

在当今的心理服务领域,心理咨询一向采用医学模式,但并非意味着他们就是心理医生。

媒体记者对这两个概念多有混淆。

严格来说,心理医生指综合医院心理科,或者心理专科医院的医生,他们和心理咨询师之间还有区别。

心理医生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有处方权,经常用开药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可以说是完全彻底采用医学模式。

而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不开药,并且不少咨询师公开声明反对药物治疗。

但在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基本原则上,咨询师仍然继承了医学模式。

他们认为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某种实质性的心理疾病,把补偏救弊(治病)当成工作目的,而且总是将自己的工作方法称为“XX疗法”。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总把来访者当病人?

因为不送上这顶帽子,他们就无法开展自己的工作。

可能也正因为和医学模式扯不断,分不开,心理医生往往瞧不上心理咨询师,认为他们是瞎忽悠,全凭嘴对付。

有病不开药?

那算什么!

但我想心理医生未必会反感心理训练,因为心理训练一开始就和医学不搭界。

心理训练针对的是普通人,旨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机能,绝不会先送一顶“病人”的帽子给你戴。

心理训练工作方法称为“课程”,而不是“疗法”。

这些都明显有别于医学模式,而更接近于体育模式。

2009-1-1007:

52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13楼

补:

由于医学模式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现在就是一些宣传心理训练的文字都声称这种工作是为了“克服心理障碍”。

这只是心理训练在现阶段缺乏话语权的体现?

#65308;僖允比眨嗣腔崛鲜兜秸馐且幌詈汀爸尾 懊挥泄叵档男睦砉ぷ鳌

2009-1-1009:

02回复

天津郑军

110位粉丝

15楼

第一问第三段的补充:

把心理问题的原因归于某种“心理疾病”,从科学认识的角度讲未必正确,从实际角度讲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以“网瘾”为例。

“网瘾”是特殊的,但行为成“瘾”根本不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