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143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docx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创作中的饮食诗文

摘要:

苏轼用他“爽如衰梨,快如并剪”的健笔,写出了许多为世人吟唱的名篇佳作。

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轼饮食题材诗文的研究探讨,去再现苏轼的日常生活情趣,从而得出苏轼饮食题材诗文创作的原因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苏轼创作中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写蔬果饭食、饮酒、品茶等,当然苏轼进行此类创作也有着诸多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阅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贴近生活和走进人生的创作理念以及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气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这些饮食题材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

选材细微琐屑、想像丰富奇特、语言幽默流畅等等,并且在他这类题材的诗文创作中还带有浓重的儒、佛、道思想。

关键词:

苏轼;饮食之趣;创作原因;艺术特征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造诣极深。

他那慷慨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词,阐释着他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苏轼不仅善于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艺术人生,而且也善于把现实人生和艺术人生凝结为美妙动人的艺术杰作,在这些艺术杰作中,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苏轼作品中的饮食之趣

苏轼喜欢把日常生活情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总是能够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美味,时时享受快乐,能满怀热情地把最普通的日常饮食看作是生命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平凡的要数饮食,苏轼在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不平凡的生活情趣,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

(一)愉悦豁达的好食之乐

在苏轼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生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在平凡的饮食中享受到点点滴滴的乐趣。

他的这种坦然豁达的好食之乐,能随时随地地让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以老馋嘴自居,其中提及到的食物也是不枚胜举,当然这里的日常食品不包括酒和茶,单指日常生活中的蔬果饭食,其中素食类的有荔枝、龙眼、槟榔、杨梅、橄榄、笋、蕨、蔓菁、芦菔、芹芽、韭芽、芦笋、桃、杏、梨、枣、蒲桃、石榴、樱桃、黄柑、朱橘、白茨、木瓜、棕笋、藤菜、莼菜、蒌蒿、元修菜、白菘、菠菜、东坡羹、玉糁羹、豆粥、新麦汤饼、为甚酥、青蒿饼、蕈馒头、烧芋子等等,荤食类的有鲫鱼、鲈鱼、白鱼、鲤鱼、江豚、紫蟹、猪肉、羊炙、兔、牛尾狸、黄雀、春鸠、雉、薰鼠、蜜唧、蝙蝠、蛇、蛙……

  苏轼好吃是出了名的,常常将所吃的食物写入他的诗中。

如吃野鸡,写《野雉》诗;吃鳊鱼,作《鳊鱼》诗;吃蛇、蛙、蛤,写《古意》;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吃豆粥,写《豆粥》诗。

另外,吃鲍鱼、巢菜、河豚、棕笋、蜜唧,都写有关于这些食品的诗文。

苏轼在写这些自然食品时往往发出由衷的赞美,如《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中就极尽赞美了荔枝外观的光鲜亮丽;《食槐叶冷淘》诗描述和赞美了用槐叶汁制作的凉面;《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诗则称赞了用牛粪火灰煨制的芋头,而用山芋做过的“山芋羹”,也是色香味皆为奇绝的少有佳品。

苏轼与饮食有如此的缘分,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也不少,如“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豆花”、“东坡汤”、“东坡腿”、“东坡芹菜脍”、“东坡饼”、“东坡酥”、“东坡玉糁”、等等。

在平时,苏轼也会尝试制作美味的食物。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东坡肉了,其中《猪肉颂》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1]他煮鱼,“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

半熟,入生姜萝葡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

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2]。

据说味道非常鲜美。

由此可见苏轼对自己的烹饪技术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管是廉价低贱的猪肉,还是牛粪煨制的芋头;不管是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还是平淡粗俗的饭食蔬果,苏轼都能够乐而食之,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来获得日常生活中的愉悦。

(二)闲适惬意的品茶之趣

说苏轼好茶、嗜茶,单是看他写过的饮茶诗我们就可以略窥一二,如:

《试院煎茶》、《月兔茶》、《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和蒋夔寄茶》、《汲江煎茶》、《寄周安孺茶》、《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等等。

其中自然有不少描绘茶的诗句如“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3],说的是新茶之中挑出的形如鸟雀舌尖的鲜嫩茶芽;“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4],说的是茶瓯表面漂浮着洁白如雪的茶沫;“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5],说的是制作精美,惟有明月、佳人、美玉可以相比的月兔团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6],用冷冽的玉雪和香浓的油膏相比,来显示茶味的纯正,让人似乎尝到了新茶滋味的甘芳轻妙。

苏轼曾说“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7],这样说来,苏轼品过的茶自然不在少数。

苏轼爱茶,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同时也自觉地引茶入诗、入词、入文。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说: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8]在这里,苏轼把好茶比做“佳人”,可见苏轼爱茶之深。

同时,这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也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名句。

更有茶人把苏轼的另一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联成茶联,也甚为妥贴,真可谓写尽了苏轼对茶的挚爱,道尽了苏轼对茶的赞叹。

在苏轼的咏茶诗词里,茶是超然闲适生活的美好象征,是困顿仕途中的自然安慰,是真挚情谊的坚韧纽带,亦是创作灵感的传输媒介。

尤其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这些饮茶诗往往能体现出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居官闲暇之时,苏轼常常与朋友们饮茶晤聚,吟诗酬唱,生活闲适惬意。

而在关于苏轼饮茶题材的作品中,也往往体现与友人的真挚情谊。

如《次韵谢鲁直馈双井茶》: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肥,只有病渴如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9]这首诗是苏轼对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一诗的和诗。

黄庭坚家乡的亲人捎来了一些上好的双井茶,他便送一些给苏轼,并附诗一首,即《双井茶送子瞻》,意思是说我家乡丰茂的茶叶,放入小石磨里碾制加工后,光洁纯净,连雪花也不及,你喝了我的茶之后,希望能唤起你被贬黄州时的旧梦,象范蠡那样激流勇退,退隐归田。

言外之意是委婉含蓄地规劝苏轼在政治上得志、处境安逸时不要忘记曾经被贬谪时的遭遇,由此可见他们友情的真挚。

苏轼一生喜与僧人交游,结识了不少僧道高人,他的茶诗即是见证。

如《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戏作小诗》: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10]怡然和尚送给诗人垂云新茶,这种茶极为细嫩,全是拣芽、雀舌。

这些垂云新茶其实是佛寺中的精妙供品。

诗人为表感谢,以大龙团茶回赠,这也是皇上赐给他的供品茶。

毋庸置言,这两种茶都是茶中极品。

因此苏轼在诗里开玩笑地提醒怡然:

不要在意他们的好坏,但到底作何评价,就得看你的判断了。

特别是“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两句插写在诗里,表露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他羡慕怡然自得、闲适惬意的生活,深深地感觉到虽沐浴皇恩,但也觉得寒意逼人。

从诗中的名茶互赠、玩笑戏谑,我们可以感受到二人间的深厚友谊。

面对甘冽幽雅的香茗,苏轼便怡然自得、如痴如醉。

试想,能于瓦屋纸窗之下,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清泉绿茶,抵得十年尘梦的半日之闲,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享受一点美与和谐,这该是沉闷的人生中多大的享受!

故他曾有诗句曰: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11]当一杯清茶入腹,顿时齿颊留香,神清气爽、几乎腋下习习生风飘然仙去时,这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啊!

(三)豪放逸气的饮酒之欢

“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12],由此可见,苏轼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却很喜欢饮酒,在他的诗词中有涉及到竹叶酒、碧香酒、蜜酒、酥酒、柑酒、桂酒、真一酒、洞庭春色、天门冬酒……种类真是不少。

“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13],说的是嫩黄的碧香酒;“二年洞庭秋,香雾长馔手。

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14],说的是玉色的洞庭春色酒;“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

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15],说的是清澈的竹叶酒;文《赤壁赋》云“: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16],这样一篇赋就三次写到饮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中也涉及到饮食,题目写到喝酒,开头又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又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这些诗文中,可以体现出苏轼喝酒时的那种的豪放豁达、壮志义气,超然愉悦则一一显现。

苏轼喜酒,酒能使他享受到闲适与惬意;苏轼好酒,酒能激起他的凌云壮志;苏轼嗜酒,酒能使他飘然若仙,遨游于“琼楼玉宇”。

此刻,酒却成了他逃离尘世纷扰,忘却宦海沉浮的媒介。

苏轼也与亲人饮酒。

苏轼所作《游白水书付过》记他与儿子苏过饮酒,苏辙也不善于饮酒,惟骨肉情深,加之散多聚少,一旦相逢,兄弟俩还是免不了喝上几杯。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也能喝一点酒,这在苏轼写给李之仪的一封信中提到,他“酌酒与妇饮”。

王闰之对丈夫饮酒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后赤壁赋》写友人得到鱼,告诉苏轼。

苏轼便回家告诉王闰之,王闰之说: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侯鲭录》中也有黄州张从惠请苏轼夫妻饮酒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不仅会品酒,鉴酒,而且还会自己酿酒。

正如周作人在他的《谈酒》中所言:

“走到缸边屈身听,听见里面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像螃蟹吐沫(儿童称为蟹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未成,迟一点就变了酸,但是怎么样是恰好,别人仍无法知道。

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古董家的眼睛辨别古董一样。

”[17]苏轼喜欢自己造酒,在定州的时候曾造橘子酒和松酒;在惠州时,学造桂酒,他盛赞喝过桂酒后,“肌肤渥丹身毛轻,冷然风飞罔水行”[18]的飘飘欲仙感,还向西蜀道士扬世昌学会了蜜酒的制作方法,“真珠为浆玉为醴,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19]。

他还发明了真一酒,用面粉、糯米、泉水三种原料酿成后,酒色如玉。

“稻垂麦柳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

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20]。

苏轼称自己制作的真一酒为青州从事,可见,他对自己的制酒技术颇为满意。

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点点滴滴都给苏轼动荡不安的人生增加了一抹绚烂的色彩,让他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滋味无穷,记得林语堂这样说过:

“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尽够他享的。

一般人不能够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21]就这样,苏轼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拥抱生活的热情,始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在忙里偷闲,于苦中作乐,随时随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从而使生活充满闲情雅趣,使多舛的人生旅途中充满盎然的生机和纷呈的意趣。

与其说苏轼好吃,倒不如说苏轼能吃,因为在大嚼美食、畅饮美酒、静啜香茗之时,他不仅能从中享受到口舌之快,更多的是还能从中品味出生活之趣。

二、苏轼写饮食题材诗文的原因

苏轼在诗词中的这些饮食之趣实在是另人回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在诗文中这么频繁突出地表现它们呢?

(一)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创作的影响

苏轼祖籍四川眉山,历仕江浙、中州、南粤各地,尝遍了各地的肴馔。

文学创作毕竟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折射和反映。

苏轼具有热爱生活的满腔热情,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生活体验。

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个人生经历简单、生活内容单调的人来说,即便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私生活都写入诗中,也仍然不会有多大的起色。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看出他的生活阅历是极其丰富的,他曾自言“身行万里半天下”[22],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有机会饱览天下的奇山秀水。

所以,蜀中山川,镇江夜景,钱塘江潮,蓬莱的海市蜃楼,海南岛的山风海雨,这些奇异的美景才会不时地出现在他的笔端,正因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才有机会饱尝各地的奇特风物,蜀地的巢菜、棕笋、芹芽脍,洪州的牛尾鱼,南方的荔枝、龙眼、槟榔、橄榄……这些美食美味才会在他的诗中大放异彩。

况且他兴趣广泛,交游广阔,文学、艺术、医药、烹调、建筑、工程等等样样精通,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可以成为朋友,不同的爱好给他不同的乐趣,不同的朋友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他的生活才很少会显得无聊枯寂而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如此异彩纷呈的日常生活阅历自然会为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异常丰富的素材,使他在诗中对生活和活力多有表现。

(二)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和淡泊超然的处世态度

苏轼是一位乐观开朗,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林语堂先生指出:

“苏轼伟大的人格与人生的智慧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人品中。

”[23]苏轼既有爱国爱民的朴素情感,又有文人的浪漫情怀,也曾几度被贬,流落荒蛮之地,但他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旷达的胸襟,潇洒地面对一切,“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24]。

东坡一生可以说是曲折艰辛,乌台入狱,数次丧妻,老年丧子,九死南荒。

奇怪的是,如此频繁的厄运中,他表现出来的是淡泊和超然,他不仅吃出了化荆棘为干脆的人生境界,而且也吃出了精微超诣的诗歌境界。

被贬黄州,他首先想到的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25]。

在海南的时候,肉是很难吃到的,他乐呵呵地喝着山芋羹,得意地夸口“莫将南海金虀脍,轻比东坡玉糁羹”[26]。

只要还有东西可吃,东坡就会身充满活力。

就会有精神去直面人生,因为“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27]。

一个热爱吃的人是不会轻易倒下的,因为热爱吃就有对抗逆境的勇气和力量。

这就是热爱生活,这就是热爱生命,这就是他的淡泊、乐观和豁达。

东坡思念家乡,思念田园,希望摆脱世事的纷扰。

吃饭的时候他说:

“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而吾与过子终年饱沃,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芥菜煮之。

味含土膏,气饱风露,随粱肉不能及也。

人生须底物,而更贪也?

”[28]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他很好吃,但因为他的淡泊乐观,因为他的豁达超然,他不同于那些饕餮之徒,他不刻意去讲究自己日常的饮食。

充其量,在日常生活中,他不过是有什么吃什么的,他不拒绝美味佳肴,但也能享受粗茶淡饭,无论什么,他都吃的津津有味、心满意足,所以他才会发现生活中“人生须底物,而更贪也”的无限感慨。

饮酒的时候,他说:

“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29]他不为老之将至而忧愁,因为他想的非常开,世人都如此,并非自己一个人;饮茶的时候,他说: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

”[30]虽然他深知品茶要讲究茶具,但简陋的砖炉石铫照样也能作茗饮,照样能让他满足而尽兴;还不止这些,更突出的是生活中越是困厄的时候,他在这种淡薄、旷达、乐观的精神和处世态度往往表现越突出,而他更能发现生活中别有的意趣。

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说过:

“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像,是无所谓美的。

”[31]平凡而无奇的日常生活也许在一般人眼里是单调沉闷的,但在有着淡泊、旷达、乐观精神和处世态度的苏轼的眼中却常常是别有情趣的。

(三)重视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寄托

“诗须要有为而作”[32],苏轼不仅重视生活环境和生活实践对创作的影响,而且很重视创作中真情实感的表现。

来自于日常生活题材的日常生活情趣恰恰又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就不难理解苏轼为何会在他的诗文中如此频繁的写到它们。

东坡曾云: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33]显然,苏轼写饮食题材的本意并不在于记录那些美味佳肴,而是瞩目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那些俗之又俗的吃食细致入微地传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慨、人生体验、人生情感,从而达到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春菜》的诗,历数蜀地春菜的鲜美: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34]轻脆的蔓菁,嫩黄的韭芽,肥厚的白鱼,鲜荠,青蒿,凉面,光是看上去就觉得美味可口。

但是苏轼埋怨道: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35]其实苦笋、江鱼,它们的味道也是很鲜美的,但为什么还说是难以忍受的呢?

难道真的是不堪入口吗?

原因就在于苦笋、江鱼不是故乡的东西。

苏轼借此诗来抒发他的思乡之情。

家乡不仅仅是那些山,那些水,还有那些值得怀念的乡村美食,这是一个美好的幻影,当然也是一种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寄托。

苏轼有着一些始终不离不弃的朋友,而这种真挚深厚的友情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如“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

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

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

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36]老朋友来人来信看望他,他十分欣喜,这轻透而圆润的白晒荔,清脆美味的红螺酱都浸透了故人浓厚的情义啊,当中最感人的是诗人谪居儋州,友人吴复古、参寥或千里来访,或远寄书物,尤其是老同乡巢元修,竟不顾七十三岁的高龄,从眉山万里徒步赴访。

有如此的情谊,苏轼把它寄托在诗文中也是必然的。

苏轼似乎始终对家乡的食品情有独钟,同样也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因为人们思念家乡的吃食就是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东坡在黄州时,一位籍贯蜀地的僧人要回家乡去,东坡给他送行说:

“南北东西,都是一个天空,在哪儿都一样,都可以把身处之地当作家乡。

东坡在送别人,实际上也是在安慰自己。

生命有限,归思无穷。

故乡与客居之地,同在一片天空下,却远隔万水千山。

人老思乡,心灵寂寞的时候也思乡。

家乡不仅仅是那些山,那些水,更是一个美好的幻影,一种精神的安慰和寄托。

回家去,也许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却可以使心灵得到休憩。

苏轼对家乡美食的思念其实就是他内心中归隐情节的外现。

这一点他在《春菜》中有明确表露: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37]诗的前半部极力赞美各种菜蔬的外观新鲜味道甘美,但接下来笔锋一转“岂如吾蜀富冬蔬”就转入了另一种情境,抒发了“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的归隐之心。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屡遭贬谪,生活困苦,有时甚至出现食不供给的尴尬环境,但他并不会因为物质上的缺失而感到彷徨和失落,总是以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

《菜羹赋》就很好的体现了苏轼的这种人生思想感悟,“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

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

窃比予于谁欤?

葛天氏之遗民”[38]。

这篇文章传神的表现出了苏轼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也深刻的揭示了他的人生思想感悟。

(四)受时代文风的影响

苏轼之所以突出地在诗文中描写饮食之趣与他所处的时代诗风、词风有密切的联系。

宋代文学一开始就出现注重文学缘情特征而倾向于审美的创作思想,这一创作思想于理论上强调政教功利的儒家明道说并行发展,所以北宋初期的七十余年间,一些文人的创作都倾向于写日常生活中的内心情感体验。

苏轼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走上贴近生活贴近人生的文学创作道路,从取之不尽的现实生活中去扩大视野和写作题材范围,所以当时有志之士如梅尧臣、欧阳修等人都有意在题材上,艺术上进行创新,而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诗文中表现鲜活的日常生活情趣,比如欧阳修在他的诗歌中鉴赏文物书画,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诸如鸟啼、虫鸣、鱼鹰、鸡头、鸭脚等等,而梅尧臣提出了“以俗为雅”的诗歌理念。

他也不避凡俗的大量把日常生活题材日常生活情趣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其中单是以食品为主题的诗歌就达一百一十首左右。

“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那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39],以新鲜活泼的“俗”去对抗陈旧僵化的“雅”,却给宋初沉闷的诗坛吹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也促使新的诗风的形成。

梅、欧在诗歌中大量描写日常生活题材,表现日常生活情趣,随着梅、欧等人倡导的诗文革新的成功,描写日常生活题材,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现。

苏轼作为宋代诗文革新的得力干将,自然也会有意把日常生活题材列入写作范围,其中对饮食情趣的表现也自然会多起来。

(五)与儒、佛、道的信仰密切相关

苏轼认为,佛学能使人平和宁静、明辨通达;同时他又酷爱自由,欣赏淡泊名利、仙风道骨的道家。

因此可以说,苏轼的思想中带有明显三教合一的倾向,当然他的创作也脱离不了这种思想。

当他步入仕途时,济民救世的儒家思想占上风;当他贬官在野时,佛道思想是主流,正如林语堂先生指出: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思想占上风;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40]而从苏轼的饮食结构来看,既有蔬菜、水果,又有鱼肉等荤菜。

这种既相互矛盾又各有联系的现象与他的信仰是分不开的。

儒家中的素食、蔬食就代表着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代表着士大夫人格的挺立之美;道家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之说,为了追求长生而崇高洁净的蔬食和素食,最好能洁净达到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程度。

苏轼的饮食文化中道家色彩也很浓。

他在黄州时,他所制的真一酒据他自称是梦中一位“丰神英发”如吕洞宾的人传授的[41]。

取的是道家精、气、神三真归一,元气遂成之意。

在这里,从喜好素食和蔬食的侧面反映出的是那种逍遥自在,无所羁绊、返朴归真的人生审美态度。

佛家呢,更是禁止肉食。

在这里,食蔬食反映出的是人生淡泊知足,清新寡欲的精神。

苏轼喜欢食肉,尤其是猪肉,甚至他在因乌台诗案入狱时叮嘱儿子送的饭菜就是肉和菜,而纯正的佛教信徒是不食肉的。

《珂雪斋集》里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东坡学佛,而口谗不能戒肉。

至惠州,尤终日杀鸡。

既甘其,又有虞其罪,故每月为转两日经,救拨当日所杀鸡命。

”[42]当然,苏轼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少杀生,所以不要小看了苏轼诗中的那些素食和蔬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传达出苏轼对自然适意,无所系念的人生追求,对无拘无束,心无所碍的生活的热爱。

所以苏轼创作饮食题材诗文有着他必然的因素,从生活中获取琐碎的材料,从细节中得到日常的情趣,从他的一字一句中获得情感的寄托。

三、苏轼饮食题材作品的艺术特征

在宋代诗文平易自然、深细委婉的总体风格中,苏轼的诗文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人的特点,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中,透出挥洒自如,雄放恣肆的个性。

苏轼能在寻常中发现美,领悟人生的哲理,使其风格达到了“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的极镜,这也正好体现了他的过人之处。

(一)平易流畅的语言特色

苏东坡用他自然流畅的语言让俗之又俗的食品同样充满了美感,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他饮食题材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读出语言的平易流畅,幽默自然。

相对于白居易低俗的浅切和梅尧臣没有味道的平淡,苏轼的这种平易流畅明显已经明显超越了他的前辈们,已经达到了一种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的美学境界。

苏轼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怀着一颗热情的诗心用生动的语言让各种食品活灵活。

正如“卧剑的长鱼,拳如蕨的韭芽”,又如“铁甲的雪底波棱,金珠般的枇杷”[43],每一种从苏轼笔下显现的食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描写中他还爱用拟人,可以说在苏轼的眼中任何事物都显得那么有生机,任何事物都可以活灵活现。

他写蔬菜的茂盛可爱: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有儿芥有孙”[44],他写荔枝的骄媚欲滴:

“海上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45]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

苏轼也爱给各色食品涂上种种鲜明的色彩,他的笔下,粉红的石首鱼,雪白的河豚,青青的槐芽饼,红胜颊的木瓜,哪一样不美得令人眼花缭乱,馋涎欲滴。

凡俗平庸之物,正是平常日用不可或缺的对象,但有俗趣,未见诗趣。

但见自然丑,未见艺术美。

而审美意识的改换却往往能脱俗入雅,这些宋以前诗人较少描写的庸俗的寻常日用,在东坡异样的人生境界的关照下,在自然流畅语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