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959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 章节知识点检测 课堂作业附答案.docx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章节知识点检测课堂作业附答案

(共18份)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章节知识点检测课堂作业附答案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1 走近运动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转动着的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

D.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解析:

质点是把物体看成一种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大小的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以其大小而论,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

如果无影响或影响不大,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否则就不能看成质点,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选项A、B、C均错,D正确。

答案:

D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一汽车的速度,如果选取不同物体作为参考系,得到的结果一定不同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以太阳为参考系比以地球为参考系更方便

C.选择作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就一定要把它看作是静止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要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析:

参考系就是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看作是静止的物体,C正确;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不一定非要选择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B、D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不一定相同,A错误。

答案:

C

3.2014年索契冬奥会圣火传递过程中,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两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

旗帜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甲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还可能向左以小于风速的速度运动;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的速度。

答案:

D

4.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的400m标准跑道上举行的400m和100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s甲、s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s甲>s乙,s甲's乙'

C.s甲>s乙,s甲'>s乙'D.s甲

解析:

田径场上的跑道如下图所示,400m比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s甲'=400m,位移s甲=0,而100m比赛是直道,路程s乙'=100m,位移s乙=100m,显然s甲s乙'。

答案:

B

5.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A—B—C—O—A—D—C行进,最后到达C点,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3πR 2RB.3πR 3πR

C.4πR 4RD.4πR 4πR

解析:

此人经过的路程为2πR+2π×=3πR,位移大小为直径AC的长度,即2R。

答案:

A

6.(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是表示较短的时间间隔,而时间间隔是表示较长的一段时间

B.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一段位移

C.第5s内指的是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

D.1分钟内有60个时刻

解析:

时刻表示的是某一瞬时,不是时间间隔,A错误;时间间隔与位移对应,时刻与位置对应,B正确;第5s内是一段时间间隔,即4s末到5s末这段时间,C正确;1分钟内有60s,但1s可以划分很多时刻,D错误。

答案:

BC

7.(多选)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t2-3t+1(m),式中t的单位为“s”。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

B.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

C.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是-4m,“-”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D.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m,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解析:

t=0时,x0=1m,故质点从坐标为1m处开始运动,A错误;随着t的增大,x逐渐减小,可见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B正确;t=1s时,x1=-4m,所以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s=x1-x0=-4m-1m=-5m,即位移大小为5m,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8.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时,从气球上掉出一小球,小球又上升了10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1)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的路程是多少?

(2)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方向如何?

解析:

作出小球离开气球后的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小球在A点时离开气球,上升到最高点B点,最后落到地面上的C点。

(1)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l=AB+BC=10m+90m=100m

(2)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s=AC=80m,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1)100m 

(2)80m 方向竖直向下

9.某人从家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米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米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米到达D处,则:

(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总位移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位置,应采用什么数学方法较妥?

将其分别表示出来。

(3)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

解析:

(1)作出人行进的路线图如图甲所示。

路程s路=AB+BC+CD=(50+100+150)m=300m。

位移s=AD=m=100m,方向北偏东45°。

(2)在路线图中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各位置的坐标为A(0,50),B(0,0),C(100,0),D(100,150)。

(3)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描述位置变化时应用位移表示。

答案:

见解析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通过的路程相等

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通过的路程相等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此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当速度大小不变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此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

A

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车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

假设后车以50km/h的车速等速前进,则在0.5秒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多少米(  )

A.3B.7C.12D.25

解析:

由s=vt得s=×0.5m=6.94m,故B项正确。

答案:

B

3.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后按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B.

C.0,D.0,

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说明最后物体回到了出发点,位移是零,因此平均速度是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由公式求平均速率:

故选D。

答案:

D

4.一个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运动,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2t3(m),则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4m/sB.12m/sC.8m/sD.10m/s

解析:

当t=0时,对应x0=4m;当t=2s时,对应x2=20m,所以由t=0到t=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C项正确。

答案:

C

5.(多选)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可知(  )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时间和位移无关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取决于运动的位移

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与位移和时间无关,A、D项错误,C项正确;但是速度可以用位移与时间所用的比值进行计算,B项正确。

答案:

BC

6.(多选)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

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

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解析:

根据图示,甲、乙、丙三组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三组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甲组的路程最大,所以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组的最小。

答案:

AD

7.(多选)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快

B.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慢

C.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大的运动越快

D.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大的运动越慢

解析:

根据v=可得,在位移s相同的情况下,时间t越短,速度v越大,物体运动越快,A正确B错误;在时间t相同的情况下,位移s越大,速度v越大,物体运动越快,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8.某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了30m经过B点,又行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6s运动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率。

解析:

取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如图所示:

(1)第1个5s内的平均速度m/s=6m/s,方向向东;

第2个5s内的平均速度m/s=12m/s,方向向东;

在C点停止运动的4s内的平均速度=0;

最后6s内的平均速度为m/s=-20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西。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1.5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西。

(3)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v=m/s=10.5m/s。

答案:

见解析

9.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Q(0,60m)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10s后在x轴上的P点相遇,求乙的速度。

(注意:

乙的运动方向需根据题意确定。

解析:

质点甲在10s内的位移s甲=v甲t=8×10m=80m

因此甲、乙相遇的P点坐标为(80m,0)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在这10s内乙的位移s乙=100m

乙的速度v乙=m/s=10m/s,方向偏向x轴正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53°角。

答案:

10m/s,方向偏向x轴正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53°角

1.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

1.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