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505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docx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

自然辨证法2班

题目5、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何区别?

试分析技术发明的特点、类型与成果形式。

一、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都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思维发达的体现,都是人类特有的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系统的知识体系。

两者并非界限分明的两个概念,而是常常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科学发现为技术发明提供原理理论支持,技术发明为科学发现提供试验设备及条件。

特别是在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科学发展的成果的当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两者相互区别的事实,不能对两者混淆不分。

要对这两者加以区分,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即从定义上对两者进行简单的区分:

科学发现是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找到前人尚未知晓的,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未知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规律的发现和认识。

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科学发现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

基本特点有两点:

第一是前人尚未知晓的;第二是对于促进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

而技术发明是运用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为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也可以指最后的成果。

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发明即发明人的一种思想、构思和设想,不管发明以何种形态表现出来,发明实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成果。

比如前段时间为大家所关注的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成功的“LED灯光上网”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平均上网速率可达150M,堪称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今年11月就会有10台样机将在2013年上海工博会亮相。

而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之间所存在的差别是由科学与技术、发现与发明之间多方面的差别所决定的。

具体说来,这种区别表现在:

1、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科学是主体借助于手段和条件,揭示并获得自然、社会、人自身固有的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活动;技术是主体借助于手段和条件,变革客体,实现预定目的方式和机制的创造出客观没有的人工人造物的能力体系和创造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科学的本质主要体现在认识论意义上,是精神生产力,是探索自然固有的未知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理性的创新,一种逻辑过程,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社会建制;技术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改造、变革意义上,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是在机器上实现的科学,是变革客体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一种操作过程,是从思想中引出现实,从精神中引出实在的变革客体的方法和社会建制。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科学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主要是认识和揭示自然界的本质、结构、性能、规律,是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发现,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探求自然的真理,弄清自然系统的事实和规律,解释和预见自然事物、现象和过程,直接解决对自然的认识问题;技术的对象是人工人造自然系统,主要是改造、变革、控制自然的方式和机制,是人工自然的发明、开发、应用,它的主要任务是改造、变革和控制人工自然,直接解决对人工自然的变革、改造、控制的实践操作问题

2、发现与发明的相互区别:

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是指客观已存在的事物被人们意识到。

如考古学方面,恐龙化石的发现、东巴象形文字的发现、北京山顶洞人的发现等等;如经济学方面,经济活动中看不见的手的发现,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发现等等;如生物学方面,DNA的发现人的血液循环的发现,细胞和细胞核的发现,遗传密码的发现等。

这些都是已存在的事物被人意识到并揭示出来。

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

按专利法的定义,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指客观自然没有的人工人造的新事物被人意识出来。

如:

农业社会中,人们发明了冶炼铜,发明了铜器,发明了冶炼铁,发明了铁器,发明了铁的工具;到工业社会,发明了蒸汽机,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发明了无线电设备等等。

这些发明促使生产力飞速发展。

人类用发明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以上这些是自然没有的事物,是人工人造的事物。

发明应该包括科学技术幻想中在未来能够实现的事物。

3、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相互区别:

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凭借智慧,以问题为导引,对科学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或实验运作,发觉、观测、揭示出自然界固有的前所未知的以科学知识体系表现出来的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的活动,是对自然界、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技术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是指技术专家在变革自然对象的过程中,凭借智慧,以知识驱动、科技推力、需求拉力为导引,对技术要素进行思维整合和实体运作,创造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方法的客观没有

水平而进行,而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如果一项技术发明其原理构思很奇特,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却超越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或现实条件,那么这种发明则是很难实现的。

例如,1880年,贝尔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巧妙构思,设想了一种用光束传递语言信息的装置——光话。

但是,在当时还缺乏足够的方向性好,不易衰减的光源,不具备能有效传送这种光信号的良好材料。

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人们发明了激光技术,并研制出了超透明玻璃光导纤维,有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才实现了光缆通讯,把“光话”变成现实。

4、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任何技术发明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其社会属性决定了技术发明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技术发明创造应该针对社会需要而进行,要符合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社会需要的发明则是徒劳的。

因为技术发明作为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其次,技术发明创造必须符合一个国家、地区或国际性的法律和道德,要对社会有利,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开发项目,都是不被允许的,必将受到社会的唾弃。

坚持“责任伦理”观对于技术发明的指导,也是减少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

现如今,如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相关发明,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等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例如网络技术的发明,虽然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但它因主体被虚拟化而导致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伦理观盛行,使得不道德行为难以监督和控制,个人隐私被侵犯,信任与责任出现危机,信息资源的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

这些问题既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精神秩序,也阻碍了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和持续发展。

技术发明的科学性和社会性都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社会各层面的影响以及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其的制约使技术发明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完成。

如在古希腊时期,希罗就曾发明历史上第一部蒸汽机,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它难以作为动力机械在社会中出现。

直到17世纪,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具机的发明,对蒸汽动力机提出了现实需要,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为其提供了实际可能,于是,蒸汽机才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标志载入史册。

5、经济性

经济性,或称实用性,是指技术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任何一项发明除了要追求它的社会需要外,更多地是追求它的经济性。

它能否被使用、被推广,就取决于它的经济性:

一项技术发明具备了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但如果由于生产成本过高、造价昂贵,或由于使用成本过高,消费档次太高,就可能导致发明的技术不能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不能形成商业性的生产和制造。

这不仅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在技术发明活动中,要根据社会整体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技术发明的方向。

因此,发明家在技术原理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的设计时,在不影响技术系统特性和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以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

技术发明更追求有效,技术本质上是直接的生产力,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这也是有别于科学发现的一大特点。

在这五大基本特点中,新颖性、先进性和经济性是衡量某项发明能否成立的标准,符合这“三性”的技术发明才可以申请专利,得到专利法的保护。

(二)技术发明的类型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发明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创新程度不同,技术发明可以分为全新性技术发明、再造性技术发明和改造性技术发明三大类

全新性技术发明是指对自然界某个新领域或原领域中的某一新现象的本质、规律、特性的新认识,或运用科学原理于某一新领域,或前所未有的在某一技术方面所创造的新发明成果。

这种类型的技术发明,其新技术方案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与已有技术有质的不同,目前在技术创新领域被称之为原始性创新,一旦被应用到技术或生产领域,可能将导致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生。

近代和现代的开创性技术发明大都以科学原理的突破为条件,自觉地应用新的科学原理来解决技术问题。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将会导致技术上的全新性发明。

如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开创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在基本原理上区别于仅有机械能转化的简单机械。

立足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力技术的发明开创了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从利用链式核反应原理到利用核聚变反应原理,可取得开创性的核技术发明。

再造性技术发明是指某一领域里的技术成果包括原始性创新的成果转到新的领域进行应用,并实施再创造所形成的发明。

这实际上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技术性借鉴和移植。

改造性技术发明是指针对某一领域、某项技术或某个物品所进行的技术功能、物品形状等方面的改进所形成的创造发明。

其特点是基本技术原理不变,仅作局部性的改造。

改造性技术发明以全新性技术发明为基础,全新性技术发明靠改造性技术发明得到完善和发展。

改造性技术发明可能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前提,但在很多情况下是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经验摸索。

没有科学原理的根本性突破,也可能做出有重大价值的改造性技术发明。

再造性技术发明和改造性技术发明都是在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对已有技术作程度不同的改变和补充。

如电灯中用钨丝代替碳丝,用充氩代替真空,都是依据电热发光的同一原理。

高压蒸汽机、汽轮机和多缸蒸汽机的发明,都是对蒸汽机技术的改进。

全新性技术发明往往导致技术系统的根本性变革,其意义重大。

在技术发明中,数量最多的是再造和改造性的。

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乃至外观设计上的创新和改进,有时也具有发明的性质。

把一种基本技术移植、应用于多种对象,通常要求改变基本技术的某些环节,派生出另一些发明,这属于再造性技术发明。

完善与基本技术有关的材料、结构、工艺和功能都会导致改造性技术发明;把多种已有技术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实现某种新的功能,往往也需要对已有技术作改进而产生一些发明,这同样属于改造性技术发明。

2、按发明的思维方式可划分为:

联想发明、综合发明、类比发明、检表提问发明、转换发明、机遇发明、仿生发明等

联想法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从一形象想到另一形象,从一概念想到另一概念,从一方法想到另一方法,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启迪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而联想发明就是运用联想法而产生的技术发明。

比如,自古以来人们造桥都是靠筑桥墩来架桥的,可是当遇到水深难以筑桥墩时就无计可施了,发明家布伦特开始时因困于常规,百思不得其解。

当有一次他看到蜘蛛吊丝结网时,联想到造桥,顿时恍然大悟,于是就发明了吊桥。

并非所有的技术发明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深思熟虑,有时可能只是靠偶然的机遇,这就是“机遇发明”:

1945年,当美国雷神公司工程师珀西·斯宾塞正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时,突然感觉西裤的口袋里有点不对劲,甚至听到了咝咝的声音。

斯宾塞停下手里的工作,结果发现是它口袋里装的一块巧克力融化了。

他猜可能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

由此他立刻意识到也许可以把微波应用到厨房烹饪上,于是微波炉诞生了。

技术发明既可以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实现,也可由个人独立来完成。

检表提问发明是围绕现有产品或现有发明,借助于发散式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提问和讨论,从而挖掘出许多创造性设想的一种发明。

表现在可否对现有发明或产品的制造方法、形状、颜色、声响、味道等方面加以改变;能否用其它材料代替原有产品的材料或发明新的材料;能否将现有的发明或产品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或分割化小等方面。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

在科学领域同样如此,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大自然身上获得灵感,这就是“仿生发明”。

比如能够像鸟类和蝙蝠一样在天空中振翅飞翔的侦察相机,拥有壁虎足垫一样粘附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在垂直的光滑墙壁上攀爬,模仿大象鼻子的机器人手臂可以拥有更灵活、更柔韧的动作,灵感来自翠鸟的喙的子弹头列车设计,鸟类头骨帮助科学家研制出更轻、更坚固的建筑材料等等,这些仿生发明技术的创新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的动物和人类身上,充分体现了大自然无与伦与的神奇力量。

3、按发明的理论应用程度可划分为:

原理性发明和经验性发明

原理性发明是指直接建立在科学原理或科学发现基础上的技术发明。

这种发明的核心是寻找科学原理物化为技术原理的可能性和途径,例如,发电机、电动机技术原理是在电磁理论的指导下而产生的;如1943年弗劳雷和钱恩所发明的青霉素是建立在1928年弗莱明发现绿色霉菌的基础之上。

而在有些情况下,所采取的并非是一种科学原理,而是多种科学原理的新组合,从而形成技术原理的。

例如,晶体管的发明是建立在量子力学、固体力学、能带论、扩散理论、导电机理模型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经验性发明是指以技术经验为基础的或由偶然性发现所导致的技术发明,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当中。

实践经验在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这类发明的关键就在于发明者在某一技术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构思的起点。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很多作出重要技术发明的人,如瓦特、克朗普顿、法拉第等人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

如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就属于经验性技术发明的范围,他之所以能够做出在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这不但与他所学的知识有关,也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关。

经验性技术发明在现代社会具有了更大的价值,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曾形成过一个塑料编织袋的产业群落,这个产业群落的形成就得益于一个经验性技术发明,即将传统的木织机进行改进后用于编制塑料编织袋,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4、根据是否取得专利权情况分为专利性技术发明和非专利性技术发明

专利发明是指依据有关专利法的申报程序,并获得专利局批准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创造发明。

我国专利法中明确规定,构成专利发明的成果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非专利发明是指除不具有专利权的其他所有的创造发明。

由于技术发明是指要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因此,对于科学发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食品饮料和调味品,药品和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动物和植物的品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如体育竞赛规则、生产管理方法、教学方法等等均不属于技术发明,也不授国家专利法保护或不属于专利授权的范围。

截至2011年底,代表较高专利质量指标,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1288万件。

(三)技术发明的成果形式

通过科学发现,人们把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成果,转化和提炼成为不同种类的技术发明成果形式。

而这种发明成果或是构思一种新的技术原理,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创造出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新程序等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如试验报告、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等等;或是创造出如新材料、新的机器设备、新产品等一种新的技术物品,如实物样品、生产性样机等。

因此,我们可以将技术发明的成果形式概括为以下三小类:

技术原理发明、技术物品的发明和技术方法的发明。

1、技术原理的发明

技术原理的发明是指从基础科学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原理,经过应用科学研究的探索得到新的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而导致新的技术发明并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实体、技术装置或技术工艺。

这种根据科学原理蕴含的潜在技术所进行的技术开发,是引起和满足人的潜在需要和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

从创造程度来看,原理型技术开发是一种独创型技术开发。

它不但表现在技术原理上的崭新突破,而且由此研制出的新产品、新工艺也是前所未有的。

技术原理体现的是技术的知识形态,任何技术系统的建构都是根据一定的技术原理而形成的,原理的发明往往都是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技术原理是指一个技术系统进行运转的工作原理,它是指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帮助人们将多种不同的技术要素联结成具有特定技术特性和功能的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

技术原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适用于一大类技术的普遍原理,如机械制图原理、电工学原理、生物工程原理、临床诊断学原理等;二是适用于某种特定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加速器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工作原理、核磁共振技术原理、电子显微镜原理、射电望远镜原理等。

前者一般称之为技术理论,后者是技术理论应用的具体表现。

2、技术方法的发明

技术方法的发明,其成果形成仍然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主要包括文字、图形、符号、软件等。

一般体现为设计方案、研究报告、图纸、说明书、工艺流程、程序、规则等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

它主要回答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怎样做的问题。

所以,其本质是一种程序性、方法论的认识。

它是技术体系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也是凝结技术成果的最为简洁的存在方式。

技术物品的发明主要靠它以及技术原理来实现。

如果说技术物品是技术发明中的“硬件”,那么,技术方法和技术原理则是技术发明的“软件”。

因此,认真总结技术发明创造活动中的各种程序、规则和方法,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则是技术发明创造的一个主要方面。

3、技术物品的发明

技术物品是技术的实物载体,体现的则是技术的实物形态,主要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和设备等。

从发明创造的结果来讲,技术物品较技术原理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利于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技术物品又不同于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营销的产品,它还是投入批量生产前的实物模型或样品,主要包括原理性模型、试验性模型、原理性样机、生产性样机等实物样品。

由此可见,技术物品的实质或特点就是物化了的知识,亦即把知识形态的东西转化为实物形态的东西。

技术物品的发明是在构思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并按照技术目的、技术系统的特性和功能的要求,通过技术方案的设计、评价、试验、试制等环节而完成的。

其中技术方案的设计这一环节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实现从知识形态向物化形态转化的知识形态的最后一个环节。

因此,技术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可靠性、经济性、标准化、继承性、优化性等这些原则,才能研制出质量较高的技术物品。

例如,在军事领域为了躲避探测和追踪而发明的涂在潜艇或飞机上的隐型涂料,这最早就是二战时期德军为了躲避英军反潜力量探测而发明出来的。

再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诺贝尔发明的炸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贝尔发明的电话等等都是一种技术物品的发明。

而当今社会也完全不乏充满创意和智慧的技术物品的发明,比如刚刚被时代周刊评选出的本年度25项最佳技术发明:

伦敦设计与创新组织设计的一种通过石头、沙土以及水等产生的重力自然发电的重力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发明的新的镱原子钟,比当前每一亿年才会差一秒的铯原子钟还要精确100倍;以及可以让游戏玩家在三维环境中体验身临其境之感的头戴式虚拟现实眼镜等等。

以上就是对技术发明三种成果形式的总结,其中,技术原理发明和技术方法发明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的东西,而技术物品主要表现为实物形态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