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392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docx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

幻灯片1

第十一章诉讼时效和期限

幻灯片2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

民事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经过法定期间,即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制度。

幻灯片3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

民事时效由下列三要素构成:

(1)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

所谓的事实状态是指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等客观情况。

这是民事时效成立的前提条件。

幻灯片4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

(2)该事实状态持续达法定期间。

即占有财产或不行使权利等客观情况无间断地经过法定期间。

这是民事时效成立的充分条件。

幻灯片5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

(3)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即引起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当事人或取得权利,或丧失权利,或其权利丧失法律保护。

这是民事时效的效力。

幻灯片6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1.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依民事时效的前提条件和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时效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

幻灯片7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1.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1)取得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间,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权的法律制度。

因取得时效成立前提条件的事实状态为占有他人财产,故其又称为占有时效。

幻灯片8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1.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2)消灭时效,是指因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权利消灭或权利不受法律保护的法律制度。

幻灯片9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1.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2)(续)

由于前苏联民事立法规定消灭时效的效力为诉权的消灭,即仅涉及诉讼上的效力,故也可以将其称为诉讼时效。

幻灯片10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2.普通时效与特殊时效

依据民事时效适用的对象或范围不同,民事时效可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

幻灯片11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二)民事时效的种类

2.(续)

(1)普通时效,是指对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均可适用的时效;

(2)特殊时效,是指对于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才能适用的时效。

幻灯片12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1.民事时效是民事法律事实

在各国或地区立法上,尽管同一种民事时效的法律后果不完全相同,但均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故其属于民事法律事实。

幻灯片13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2.民事时效是事件

民事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因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而当然发生,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而民事时效是事件而非行为。

幻灯片14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2.(续)

同时,时效期间又不同于一般期间,它以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为前提,是一定事实状态与一定时间的结合。

幻灯片15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3.民事时效具有强制性

民事时效制度是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公益上的理由而设,故关于民事时效的规定为强行法,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延长或缩短时效期间;时效期间的利益,不得预先抛弃。

幻灯片16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3.民事时效具有强制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以下简称《时效规定》) 法释〔2008〕11号

幻灯片17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3.民事时效具有强制性

《时效规定》第2条: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幻灯片18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4.当事人主张

《时效规定》第3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幻灯片19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4.当事人主张

《时效规定》第4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幻灯片20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一、民事时效的概念、种类与性质

(三)民事时效的性质

4.(续)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幻灯片21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民事时效制度的演进

民事时效制度源于罗马法。

取得时效制度始于罗马法的《十二铜表法》。

该法为了补救罗马古法中财产转让形式过于烦琐所造成的缺陷,创设了取得时效制度,其第6表第3条规定:

“凡要式转移物没按规定方式转让的,受让人继续占有不动产2年、动产1年而取得所有权。

幻灯片22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民事时效制度的演进

而消灭时效制度,源自罗马法中的裁判官法,晚于取得时效制度。

依古罗马法,债权除个别例外,都是永久性的,且不允许附加终期或解除条件,因此没有消灭时效制度。

依罗马市民法,诉权不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亦即无消灭时效制度。

幻灯片23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续)在裁判官法出世后,消灭时效制度同时产生。

按罗马诉讼法,有“法定期限诉讼”和“永久诉讼”的区别。

裁判官法上的诉讼属于前者,其起诉期间为1年,债权人在这1年内,如不起诉,不但无起诉之权,而且丧失实体法上的权利。

幻灯片24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续)但对现行盗窃犯的诉讼,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提起。

市民法上的诉讼属于后者,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有诉权,只是对于不合规定的遗嘱要提起撤销之诉的,才必须在5年内为之。

幻灯片25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续)到了帝国时期,才设定了消灭时效的规则,规定一切诉讼都须按期提起,法定期限诉讼当然要按期起诉,即使是永久诉讼,也必须在规定的30年期间内起诉,遇到特殊情况才能延长到40年。

幻灯片26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续)中世纪,注释法学派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合二为一,统一于“时效”概念之下。

源自罗马法的消灭时效制度,为后世各国或地区民法所继受。

幻灯片27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及交易的安全

民事时效制度的设置,在于尊重业已继续的事实状态,即在于社会秩序的维持。

原则上,民事权利的行使与否取决于权利人的意愿,权利不会因不行使而自动消灭。

幻灯片28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1.(续)

但是,如果权利人能行使权利而长期不行使,义务人的义务长期不履行,这就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从而导致当事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的不一致。

幻灯片29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1.(续)

而在这种不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又会发生其他权利义务关系。

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交易的安全。

幻灯片30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1.(续)

在社会关系的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的不一致持续一定期间后,法律应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否认旧的关系,确认新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确保交易的安全。

而民事时效制度正好满足了此种要求。

幻灯片31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2.弥补权利的缺陷

由于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义务人也长期不履行义务,从而可能导致当事人间社会关系的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的不一致,这实质上也就可能产生权利的缺陷,甚至权利的“真空”。

民事时效制度的设置,为弥补权利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的法律调节机制。

幻灯片32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3.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

民事时效制度的设置,权利人如不及时行使权利,就可能导致权利丧失或不受法律保护,或义务人取得权利,这就促使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促进民事流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幻灯片33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4.避免证据的灭失

一定事实状态的长期存续,以致证据湮灭,证人死亡,此事实状态是否合法,殊难证明。

实行民事时效制度,不仅可以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便于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认证据,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合法、及时的审理;

幻灯片34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功能

4.避免证据的灭失

(续)而且凡时效期间届满,能以时效为证据的代用,即可避免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调查证据的困难。

幻灯片35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立法的指导思想及对民事时效制度的认识等不同,民事时效制度所采取的立法体例也不完全一致。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例:

幻灯片36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1.将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视为一体,作为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个重要法律事实,统一于“时效”这一概念之下,在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编或总则编中设专章加以规定。

如法、奥、日等民法采此立法例。

幻灯片37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2.将取得时效作为所有权及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的取得方法之一,规定在物权编中;基于诉讼时效常发生请求权消灭的效果,而请求权问题又常牵涉民法各编及其他特别法,故在总则中设专章对其加以规定。

如德、意等国民法采此立法例。

幻灯片38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3.将取得时效纳入物权编的有关章节中;而基于诉讼时效主要是针对债权而言,故在债法中对其加以规定。

如瑞士民法采此立法例。

幻灯片39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4.由于认为长期占有他人财产就可以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即使这种占有是在公然、和平的方式下进行的,也是违反社会主义共同生活准则的,所以否认取得时效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又鉴于消灭时效主要是涉及诉权问题,故将消灭时效改称为诉讼时效,并在总则中加以规定。

如前苏联民法即采此种立法例。

幻灯片40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二、民事时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例

5.在英美法系,有些国家通过制定民事单行法的方式对民事时效作专门规定。

如英国的事实状态的存在为前提,是一定事实状态与一定时间的结合。

幻灯片41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古代及近代民事时效制度

民事时效制度在我国古代法中无系统规定,只有零星规定。

如后魏孝文帝时规定:

“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之难明,悉属今主。

”这是类似于取得时效的规定。

幻灯片42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古代及近代民事时效制度

《宋刑统》规定:

“百姓所经台府州县伦理远年债负事,在30年以前,而主保经逃亡无证据,空有契书者,一切不须为理。

”这属类似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幻灯片43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古代及近代民事时效制度

清朝末年,开始编纂民法典,于1911年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在第一编总则中设“时效”一章,其中包括通则、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

幻灯片44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古代及近代民事时效制度

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法典以《大清民律草案》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民律草案》为基础进行编制,但在立法体例上改采《德国民法典》的立法体例,即将消灭时效制度规定于总则编,而将取得时效制度规定于物权编。

幻灯片45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二)新中国的民事时效制度

幻灯片46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应采取的立法例

我国民事立法由于受前苏联民事立法的影响,仅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而对取得时效制度持否定态度。

那么,我国民事立法是否需要规定取得时效制度?

即我国民事立法对民事时效制度应采何种立法例?

幻灯片47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应采取的立法例

我国民事立法应规定取得时效制度。

其理由主要有:

(1)取得时效制度是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充分发挥社会财富的效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幻灯片48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应采取的立法例

(2)取得时效制度是有效地解决权利缺陷的调节器,因而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法律协调性的内在要求。

幻灯片49

第一节民事时效概述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我国民事时效制度应采取的立法例

(3)为了人民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结民事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必须规定取得时效制度。

《物权法》没有规定取得时效。

幻灯片50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一)诉讼时效的含义

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幻灯片51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又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其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了该项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

幻灯片52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我国理论中通说认为,消灭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主要有:

(1)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请求保护的期限,它是法律规定的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期;

而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可以行使权利的期限,它实质上是权利没有被侵犯状态的存续期间。

幻灯片53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2)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由于权利人不行使权利而使法律维护的是原来的事实状态,是改变原秩序而建立新的秩序;

而除斥期间届满后,权利人未行使权利的结果是导致法律维持原秩序。

幻灯片54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3)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中断、中止或延长,属可变期间,因为适用诉讼时效的权利并没有存续期限;

而除斥期间一般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止、中断,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属不变期间,因为除斥期间所规定的是权利的存续期间。

幻灯片55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4)诉讼时效期间,法律一般规定以当事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时为起算点;

而除斥期间一般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幻灯片56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5)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消灭的是胜诉权,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

而除斥期间届满后,消灭的则是实体权利。

幻灯片57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判断某一法定期间为时效期间还是除斥期间,不能从表面上或形式上分析,更不能从法律后果上来判别。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各有自己的适用领域或范围。

幻灯片58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从各国或地区立法或司法实践来看,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形成权绝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尽管对诉讼时效适用的对象规定不一。

幻灯片59

第二节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因此,判断某一法定期间为时效期间还是除斥期间的标准,是其适用对象或客体的性质。

如果适用的对象是形成权,那么其就是除斥期间;否则,则为时效期间。

幻灯片60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综观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民事立法,关于消灭时效的效力主要有实体权利消灭说(如《日本民法典))、诉权消灭说(如《法国民法典》)及附条件的请求权消灭说(即抗辩权发生说,如《德国民法典》)等不同学说。

幻灯片61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我国《民法通则》采取胜诉权消灭说,即时效届满,权利人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

幻灯片62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然因胜诉权消灭说与时效不得由法院主动援引的私法自治精神相背离,附条件的请求权消灭说(即抗辩权发生说)显然更为科学、合理。

幻灯片63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我国诉讼时效的效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我国许多学者认为:

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人民法院对这类诉讼就应裁定驳回,尽管对那些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有争议的诉讼人民法院仍应受理。

既然如此,当事人的起诉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质上在这里是否认了原告的起诉权。

幻灯片64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还有的学者认为,从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和第138条的规定来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应当涵盖诉权的全部,既包括胜诉权,也包括起诉权。

即诉讼时效届满后,起诉权与胜诉权同归于尽。

幻灯片65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1)起诉权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自然人或法人的基本权利,“不承认私人案件的起诉权的立法,是违反市民社会最起码的基本原则的”。

那么,起诉权“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时效期限已经届满,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幻灯片66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2-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只要原告起诉符合该条规定的条件,人民法院就应受理。

如果一罹诉讼时效已完成的纠纷,法院一律裁定驳回,这不仅剥夺了当事人的起诉权,而且无异于要求法院在受理前查明诉讼时效是否确已届满,是否有中止、中断或延长时效期间的正当理由。

幻灯片67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2-2)在实践上,这必然助长法院不传当事人出庭就认定当事人败诉,从而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明确规定: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幻灯片68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3)判决与裁定不同。

判决解决的是实体问题,即对当事人的实质争议和请求所作的结论;而裁定解决的是程序问题。

幻灯片69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3)(续)诉讼时效是否届满问题,直接涉及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能否得到法律的保障,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满足,这显然是一个实体问题,而不是一个程序问题。

幻灯片70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的效力不及于起诉权

起诉权消灭说是不科学的

(3)(续)因此,对于那些确实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原告败诉或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而不能裁定驳回起诉。

幻灯片71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诉讼时效期满后发生请求权有条件消灭或抗辩权发生的法律后果

基于私法自治的原则,法律显然不能强迫债务人接受时效利益。

仅仅因为过了一定的时间,就想逃避承担一种确定无疑的存在的义务,这种行为至少在以前的某些交易圈中被视为是不名誉的事情。

幻灯片72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续)因此,债务人在这里应当有可能不提出消灭时效之抗辩,而将其抗辩的内容限制在其他的证据上,如付款、抵销或者撤销。

幻灯片73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续)因而,除非义务人援用时效巳完成而抗辩,法院应不得依职权援用时效的规定。

既然如此,时效完成后,权利人虽可基于程序意义上的诉权请求义务人履行其债务,但义务人可以已过时效为由抗辩。

幻灯片74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续)义务人一旦行使了时效抗辩权,权利人丧失了通过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即丧失了胜诉权。

幻灯片75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续)由于胜诉权的存在是以有实体法规定的请求权为前提的或者说在诉讼中请求权明确表现为胜诉权,只要根据实体法的规定存在真实的请求权,那么其诉讼请求才会得到满足,成为胜诉的一方。

因而,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是导致抗辩权的发生,而一旦义务人行使了抗辩权,则导致请求权的消灭。

幻灯片76

第二节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续)债务人拒绝给付,而未以诉讼时效完成为理由的,不得认为已有时效抗辩权的行使。

所谓以诉讼时效完成为理由而抗辩,不必用诉讼时效完成的字样,亦不必引用规定诉讼时效的法条,其拒绝给付是以请求权因时效经过而不得再为行使理由的,即属已有此项抗辩权的行使。

幻灯片77

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