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371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docx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二十四节气---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1 节气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据《恪遵宪度抄本》: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

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

“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2气候特点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2]诗人徐书信“在暑雨 ”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  江淮梅雨

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

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3日期计算

公式:

[Y·D+C]-L

公式解读:

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37,20世纪=22.20。

举例说明:

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例外:

192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4节气食物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

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绍兴

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无锡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谚语说:

“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漠河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

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 天中,即6 月15日—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

因此,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

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山东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岭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

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

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 ,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

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

5风俗活动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载:

“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酉阳杂俎?

礼异》:

“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夏至”食品:

“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吴江县志》:

“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6节气谚语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7夏九九歌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

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北方农村的“夏九九”歌,是: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九九”歌虽然未广泛流传,但它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

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适用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

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

因此“夏九九”歌就没有“冬九九”的那种地域局限性。

8夏至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

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

“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

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

“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

有俗话说:

“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

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

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

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

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

《周易》理论认为:

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

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

俗话说:

“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