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360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一、二

一、选择题

1.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O、Fe、ZnCl2B.SO2、S、NaNO3

C.CaO、C、BaCO3D.SO2、Fe、HNO3

2.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溶液、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

水玻璃、碱石灰、明矾

B.酸:

稀硫酸、次氯酸、硫酸氢钠

C.酸性氧化物:

SO2、CO2、SiO2

D.碱性氧化物:

CaO、Na2O2、K2O

4.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盐酸、空气、硝酸、干冰

B.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

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

D.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

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

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

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酸性氧化物:

Mn2O7、N2O3、SiO2、NO2④同系物:

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

6.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

7.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型全部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

Na2ONa2O2A12O3

B.酸性氧化物:

COSi02SO2

C.盐:

NH4N03KA1(SO4)2KHSO4

D.碱:

烧碱纯碱碱石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溶于水呈酸性的是酸,呈碱性的是碱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

 

选项

分类目标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A

化学反应

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学物质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胶体、溶液和浊液

D

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AB.BC.CD.D

10.高一学生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

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①物质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②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③化合物主要包括:

酸、碱、盐和氧化物

④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⑤只要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⑥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

A.三处B.四处C.五处D.六处

1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A.11与17B.13与10C.12与8D.8与16

12.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也更加多样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NaOH、NaNO3都是强电解质

B.Na2O、Al2O3、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C.铝土矿、小苏打都是混合物

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

13.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描述的物质是 (  )

A.Na2CO3B.Cu2(OH)2CO3C.NaClD.NaHCO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可冶疗胃酸过多。

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①③⑤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

二、非选择题

15.I.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三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H2SO4、H2CO3、HNO3

B.溶液、水、悬浊液、胶体

C.Na2CO3、NaNO3、AgNO3、Ba(NO3)2

请你帮他们完善下列空白:

A

B

C

分类标准

含氧酸

分散系

(3)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1)

(2)

Na2CO3

II.“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6.

(1)有下列四组物质①水、酒精、煤、石油②CaO、SO3、SO2、P2O5③HNO3、H2SO4、HCl、NaCl④KClO3、KCl、KMnO4、HgO各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物质不同,这四种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1L水溶解了一定体积的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则所溶解的NH3的体积为__________L;

(3)3.01×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含有质子的数目为________,这些OH-与________molNH3的质量相同.与________克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

17.

、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5种物质:

CuO、CO、MgO、Na2O、FeO。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1种物质与其他4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_______(可多项)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b.两物质都易溶于水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2)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NH3②Na2CO3固体③C2H5OH(乙醇)④盐酸⑤Cu⑥NaCl晶体⑦Fe(OH)3胶体填空回答: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②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对该物质的分类方法是;

(3)实验室制备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有⑦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NaCl晶体溶解在(填以上物质序号)中也有此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MgO、CuO、CaO、SO2中SO2是非金属氧化物,而其它三种物质为金属氧化物;②C、Fe、S、P中Fe是金属单质,其它为非金属单质;③ZnCl2、BaCO3、HNO3、NaNO3中HNO3为酸类物质,其它为金属与酸根组成的盐类物质。

故选D.

明确物质分类标准,能正确利用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解答本题关健,解题要点:

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物质按照组成物质的种类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按照组成元素的种类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分成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按照组成元素不同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答案】C

【解析】①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①错误;②CaCl2、NaOH、HCl、IBr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②正确;③水银的单质,不是电解质,故③错误;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⑤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淀粉、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胶体是分散系,故⑤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分析即可判断,掌握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难点是电解质的判断。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有乙醇,蔗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注意电解质不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需要看物质存在的环境是否为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看是否为自身电离而导电。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明矾是KAl(SO4)2•12H2O,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B.硫酸氢钠属于盐,不是酸,B项错误;C.SO2、CO2、SiO2均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正确;D.Na2O2与碱反应除生成碳酸钠以外,还生成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

4.【答案】D

【解析】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A错误;B.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分别属于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电解质,故B错误;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电解质、电解质,故C错误;D.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理解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的所属类别。

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③中的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错误;④分子式符合CnH2nO2的不一定属于羧酸,可能是酯类,错误;其余分类均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的判断

6.【答案】B

【解析】塑料袋、旧橡胶制品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故选D。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概念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注意:

有机化合物都是含碳化合物,但是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和盐4大类

组成特点

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7.【答案】C

【解析】A.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也不是酸性氧化物,而A1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SiO2和SO2是酸性氧化物,而C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NH4NO3、KA1(SO4)2和KHSO4均为盐,故C正确;D.烧碱是NaOH属碱,纯碱是碳酸钠属盐,而碱石灰是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C。

8.【答案】D

【解析】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混合物,A错误;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B错误;C.溶于水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例如氯化铵溶于水显酸性,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C错误;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发生变性,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答案选D。

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从酸碱盐的概念分析,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溶于水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注意举例排除法的灵活应用。

9.【答案】B

【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故A正确;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把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故C正确;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D正确。

10.B

【解析】试题分析:

①物质按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按元素组成分为单质(仅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①错误;②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故②正确;③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故③正确;④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故④正确;⑤电解质是自身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如SO2、NH3等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自身发生电离不属于电解质,故⑤错误;⑥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是交叉关系,按树状分类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⑥错误;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故⑦错误;故选B

【答案】11.D

12.【答案】A

【解析】A、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都属于强电解质,H2SO4属于强酸,NaOH属于强碱,NaNO3属于盐,故正确;B、Na2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错误;C、铝土矿主要含有氧化铝,属于混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是纯净物,故错误;D、纯碱是Na2CO3,属于盐,不是碱,故错误。

1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还属于正盐。

Cu2(OH)2CO3属于碳酸盐的碱式盐,是一种铜盐;NaCl属于盐酸盐的钠盐,是一种正盐。

NaHCO3属于碳酸盐的酸式盐,是一种钠盐。

1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Na2O、Fe2O3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12O3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CO2、SO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NO2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①错误;②碳酸钠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钡是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硝酸钾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③错误;④醋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④正确;⑤NaHCO3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碱性强腐蚀性强,不能冶疗胃酸过多,应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⑤错误;⑥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⑥正确;故选D。

15.【答案】I.

(1)HCl;

(2)水;(3)硝酸盐

II.

(1)③⑥⑩⑦⑪⑫

(2)2Na2CO3CO32-+2H+===H2O+CO2↑;

【解析】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三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H2SO4、H2CO3、HNO3不属于含氧酸为:

HCl。

B.溶液、水、悬浊液、胶体中不属于分散系(为混合物)为:

HCl。

C.Na2CO3为钠盐和碳酸盐,所以分类标准为:

硝酸盐。

II.

(1)利用图示的物质对相关的与盐酸不能反应的物质作出判断即可,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酸、氯气反应。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根据碱的种类确定中和反应的个数,碱有2种,则中和反应有2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是Na2C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2H+=H2O+CO2↑。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电解质、离子反应、浓度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把握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II.

(1)解决该题应该找出一条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构成的路.酸的化学性质有:

能够和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够和碱反应,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活泼金属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根据碱的种类确定中和反应的个数。

16.【答案】

(1)①煤或水;②CaO;③NaCl;④HgO;

(2)

L;

(3)0.5;8.5;5;4.5NA;0.5;11.5;

【解析】

(1)①水、酒精、石油均为液体,而煤为固体,或酒精、煤、石油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而水为无机物,故选水,故答案为:

煤或水;

②CaO为碱性氧化物,SO3、S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

CaO;

③HNO3、H2SO4、HCl均为酸,而NaCl属于盐,故答案为:

NaCl;

④KClO3、KCl、KMnO4均为盐,而HgO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

HgO;

(2)假设氨气的体积为xL,则NH3的物质的量为

=

mol,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mol×17g/mol+1000g=(

+1000)g,溶液的体积为(

+1000)g÷ρg·cm-3=

cm3=

L,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

,解得x=

L,故答案为:

L;

(3)OH-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其质量为0.5mol×17g/mol=8.5g,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0.5mol×1=5mol,OH-、NH3的摩尔质量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这些OH-与0.5molNH3的质量相同,含有质子4.5mol,数目为4.5NA,0.5molNa+的质量为0.5mol×23g/mol=11.5g,故答案为:

0.5;8.5;5;0.5;4.5NA,11.5。

17.【答案】

(1)①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CO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

(2)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3)溶液胶体丁达尔效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a、b、c(2分)

(2)2Na++CO2+H2O+CO32-=2NaHCO3(2分)

【解析】

(1)①根据物质的状态,在CuO、CO、MgO、Na2O、FeO中除CO为气体外,其余均为固态;②根据化合物CuO、CO、MgO、Na2O、FeO中除CO非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金属氧化物;

(2)离子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样氧化还原反应也不一定就发生离子反应,两者是交叉关系,即

(3)生活中的食醋是溶液,豆浆是胶体,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1)C2H5OH和CO2均为非电解质,均能溶解于水,且都是含碳化合物,而Fe2O3则是电解质,不溶于水且不是含碳化合物,故A可表示a、b、c;

(2)在碳酸钠的饱和溶液里通入足量CO2有NaHCO3析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O2+H2O+CO32-=2NaHCO3。

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答案】

(1)②⑥①③

(2)交叉分类法

(3)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用激光笔照射,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则有胶体生成③

【解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例如: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例如:

非金属氧化物、绝大部分有机物、氨气等。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Na2CO3固体、NaCl晶体;属于非电解质的有NH3、C2H5OH(乙醇)等;

(2)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对该物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3)Fe(OH)3胶体制备:

把氯化铁饱和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得胶体;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证明胶体的实验为丁达尔效应;NaCl晶体溶解在乙醇中也能形成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