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182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docx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节等腰三角形练习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80°B.80°或20°C.80°或50°D.20°

答案:

B

解析:

解答:

当80°的角是底角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顶角为20°;另一种情况是80°是顶角.

分析:

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从而得出两种结果.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B.9C.10或12D.11或13

答案:

D

解析:

解答:

当3是腰时,两腰和为6加上底边5,周长为11;当5是腰时,两腰和为10加上底边3,周长为13.

分析: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结合三角形中两小边和大于第三边.

3.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7B.11C.7或11D.7或10

答案:

C

解析:

解答:

设AB=AC=xBC=y

则有

或者

所以x=8,y=11或者x=10,y=7.

即三角形AB=AC=8,BC=11.

或AB=AC=10,BC=7.

故选C.

分析: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会解二元一次方程.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

答案:

D

解析:

解答:

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这个高在三角形内,即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顶角=180°-90°-30°=60°,另一种是这个高落在一腰延长线上,即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顶角的补角=180°-90°-30°=60°,顶角=180°-60°=120°.

分析:

此题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要考虑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5.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

A.36°B.54°C.18°D.64°

答案:

B

解析:

解答:

∵AB=AC,∠ABC=72°,∴∠ABC=∠ACB=72°,∴∠A=36°.∵BD⊥AC,

∴∠ABD=90°-36°=54°.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已知可求得∠A的度数,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ABD的度数.

6.在△ABC中,D是BC上的点,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35°B.40°C.45°D.50°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B=AD,∴∠ADB=∠B=70°.

∵AD=DC,

35°.

分析: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7.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

A.2B.3C.4D.5

答案:

D

解析:

解答:

∵∠B=∠C,∴AB=AC=5.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继而得出AC的长.

8.在矩形ABCD中,AB<BC,AC,BD相交于点O,则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8B.6C.4D.2

答案:

C

解析:

解答: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BO=CO=DO,

∴△ABO,△BCO,△DCO,△ADO都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AO=BO=CO=DO,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9.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

A.1cm<AB<4cmB.5cm<AB<10cmC.4cm<AB<8cmD.4cm<AB<10cm

答案:

B

解析:

解答:

∵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cm,

∴设AB=AC=xcm,则BC=(20-2x)cm,

∴2x>20−2x,

即20−2x>0.

解得5cm<x<10cm.

分析:

设AB=AC=x,则BC=20-2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10.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30°,AE=6cm,那么CE等于()

A.4cmB.2cmC.3cmD.1cm

答案:

C

解析:

解答:

∵ED⊥AB,∠A=30°,

∴AE=2ED,

∵AE=6cm,

∴ED=3cm.

∵∠ACB=90°,BE平分∠ABC,

∴ED=CE,

∴CE=3cm.

分析: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2ED,求出ED,再根据角平分线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ED=CE,即可得出CE的值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A.2B.3C.4D.5

答案B

解析:

解答:

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相交于点C1,

∵A(0,2),B(0,6),

∴AB=6-2=4,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的交点为C2,C3

∵OB=6,

∴点B到直线y=x的距离为6×

=3

∵3

>4,

∴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没有交点,

所以,点C的个数是1+2=3.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的交点为点C再求出AB的长,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的交点为点C,求出点B到直线y=x的距离可知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没有交点

12.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A.2.5秒B.3秒C.3.5秒D.4秒

答案:

D

解析:

解答:

设运动的时间为xcm/s,

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AP=AQ,AP=20-3x,AQ=2x即20-3x=2x,解得x=4.

分析:

设运动的时间为x,则AP=20-3x,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AP=AQ,则20-3x=2x,解得x即可.

13.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的总条数是()

A.3B.5C.7D.9

答案:

C

解析:

解答:

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底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线重合成一条;腰上的三条线不重合,因而共有7条线.

分析:

画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4.已知△ABC中,三边a,b,c满足|b-c|+(a-b)2=0,则∠A等于()

A.60°B.45°C.90°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BC中,三边a,b,c满足|b-c|+(a-b)2=0∴b-c=0,a-b=0,

∴a=b=c,

∴a=b=c,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60°.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解得到a=b=c,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15.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

1,则底边长为()

A.16cmB.4cmC.20cmD.16cm或4cm

答案:

B

解析:

解答:

因为两边长之比为4:

1,所以设较短一边为x,则另一边为4x;

(1)假设x为底边,4x为腰;则8x+x=36,x=4,即底边为4;

(2)假设x为腰,4x为底边,则2x+4x=36,x=6,4x=24;

∵6+6<24,∴该假设不成立.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4cm.

分析:

题中只给出了两边之比,没有明确说明哪个是底哪个是腰,所以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将不合题意的解舍去.

二、填空题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10°,则底角的度数可能是_______.

答案:

70°或55°

解析:

解答:

当110°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70°;当110°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时,因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所以一个底角的度数等于外角110°的一半,即55°

分析:

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17.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

答案:

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解析:

解答: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分析:

本题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三线合一,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18.△ABC中,AB=AC,∠A=36°,BD平分∠ABC,则∠1=_______度,此三角形有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

72°/3

解析:

解答:

∵AB=AC,∠A=36°,

∴△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180°−36°)

=72°.

∵BD为∠ABC的平分线,

∴∠ABD=∠A=∠DBC=36°,

∴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

∴∠1=180°-36°-72°=72°=∠C,

∴BC=BD,△CDB是等腰三角形.

图中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

分析:

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19.在△ABC中,与∠A相邻的外角是100°,要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是_________.

答案:

80°或50°或20°

解析:

解答:

∵∠A的相邻外角是100°,∴∠A=80°.

分两种情况:

(1)当∠A为底角时,另一底角∠B=∠A=80°;

(2)当∠A为顶角时,则底角∠B=∠C=(180°−80°)

=50°

(3)当∠B是顶角时,∠B=180°-2∠A=20°.

综上所述,∠B的度数是80°或50°或20°.

分析:

已知给出了∠A的相邻外角是10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分类后还有用内角和定理去验证每种情况是不是都成立.

20.在△ABC中,若∠A=80°,∠B=50°,AC=5,则AB=_______.

答案:

5

解析:

解答:

∵∠A=80°,∠B=50°,

∴∠C=180°-80°-50°=50°.

∴AB=AC=5.

分析:

由已知条件先求出∠C的度数是50°,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

21.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C=63°,BC=4,求∠BAD的度数及DC的长.

答案:

27°/2

解答:

∵AB=AC,∠C=63°,

∴∠B=∠C=63°,

∴∠BAC=180°-63°-63°=54°.

又∵AD是BC边上的高,

∴AD是∠BAC的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中线,

∴∠BAD=

∠BAC=27°,DC=

BC=2.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求出顶角∠BAC的度数,再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即可求出∠BAD=

∠BAC=27°,DC=

BC=2.

22.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

求证:

AF平分∠BAC

答案:

证明:

∵AB=AC,∴∠ABC=∠ACB.

又∵BD⊥AC,CE⊥AB,∴∠BEC=∠CDB=90°.

在△BCE和△CBD中,

∠ABC=∠ACB,∠BEC=∠CDB,BC=BC.

∴△BCE≌△CBD(AAS).

∴BE=CD.

∵AB=AC,BE=CD,∴AB-BE=AC-CD,∴AE=AD.

∴在△AEF和△ADF中,AE=AD,AF=AF.

△AEF≌△ADF(HL).

∴∠EAF=∠DAF,AF平分∠BAC.

解析:

分析:

要通过两次三角形全等,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23.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求证:

(1)△BCE≌△ACD;

答案:

证明: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DCE=60°,BC=AC=AB,EC=CD=ED,

∴∠BCE=∠ACD.

在△BCE和△ACD中,

∴△BCE≌△ACD(SAS);

(2)CF=CH;

答案:

∵△BCE≌△ACD,

∴∠CBF=∠CAH.

∵∠ACB=∠DCE=60°,

在△BCF和△ACH中,

∴∠ACH=60°,

∴∠BCF=∠ACH,

∴△BCF≌△ACH(ASA),

∴CF=CH;

(3)△FCH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

∵CF=CH,∠ACH=60°,

∴△CFH是等边三角形.

(4)FH∥BD.

答案:

证明:

∵△CHF为等边三角形

∴∠FHC=60°,

∵∠HCD=60°,

∴FH∥BD

解析:

分析:

由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再根据平角的关系,就能证明△BCE≌△ACD;

由△BCE≌△ACD得出对应角相等,结合等边三角形的边角特点证明△BCF≌△ACH,能得出CF=CH;两边等,加上一个角60°推出△CFH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FH∥BD.

24.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

∠C=2∠D

答案:

证明:

∵AB=AC=AD,

∴∠C=∠ABC,∠D=∠ABD.

∴∠ABC=∠CBD+∠D.

∵AD∥BC,

∴∠CBD=∠D,∴∠ABC=∠D+∠D=2∠D,

又∵∠C=∠ABC,∴∠C=2∠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AB=AC=AD,∵AD∥BC,∴∠D=∠DBC可得∠C=∠ABC,∠D=∠ABD,∠ABC=∠CBD+∠D;然后根据AD∥BC,可得∠CBD=∠D,据此判断出∠ABC=2∠D,再根据∠C=∠ABC,即可判断出∠C=2∠D

25.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点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若AB=5,AC=4,求△ADE的周长.

答案:

解答:

∵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

∴∠DBO=∠CBO,∠ECO=∠BCO,

∵DE∥BC,

∴∠DOB=∠CBO,∠EOC=∠BCO,

∴∠DBO=∠DOB,∠ECO=∠EOC,

∴OD=BD,OE=CE,

∵AB=5,AC=4,

∴△ADE的周长为:

AD+DE+AE=AD+DO+EO+AE=AD+DB+EC+AE=AB+AC=5+4=9.

解析:

分析:

由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易证得△DOB与△EOC是等腰三角形,即DO=DB,EO=EC,继而可得△ADE的周长等于AB+AC,即可求得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