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798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浦口区大新10号地块保障房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二○一六年十月

责任表

总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

编写人:

审核:

审定:

批准:

 

编制说明

1指导思想

我公司自接到这次施工任务后,根据建设单位相关文件的要求和施工特点,结合本公司的经济实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人员情况,对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综合考虑,精心组织,做到技术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全面落实,管理上先进合理。

充分发挥我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安全等主要技术措施的完成。

为实现本工程的施工承诺,明确如下:

1、我公司统一思想,将把该工程作为本年度的重点工程来实施。

2、为优质、快速地完成本工程,配备了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

确保施工方法科学严谨有针对性,并在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方面作了总体的规划。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3、本工程场地较为紧凑,我公司将做详尽的现场布置,力求做到紧凑而不零乱,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合理规划施工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合理安排场地,做到进场材料堆放有序,排水畅通,场容场貌整洁。

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施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4、组织好物资供应与管理,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按计划分批分量进场,满足施工需求,确保工程正常有序施工,节约用材。

全面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为确保工期进度,因地制宜地编制了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从工序衔接、机械设备和人力配合方面做了充分考虑,并采取了可行的控制措施。

用流水施工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选择有施工能力较强的各施工班组,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6、选用合理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质量、安全、文明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

7、针对季节施工特点,编写了冬季及雨季施工措施。

8、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了可行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安全保证制度。

并配备了足够的安全保障检测设备。

9、为确保工程质量,编制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

10、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优化设置暂设工程和临时工程。

为体现文明施工,对施工现场排水、回填、卫生、遮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布置,成立了安全组织明确安全负责人、制定了防止噪音和污染的环境保护方案,大门口设洗车池,生产空地全部硬化、绿化,并派专人负责保洁,编制了可行的文明施工措施。

11、根据施工过的同类工程经验,编制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依据

2.1业主提供的文件资料

施工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

2.2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J140-2014)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4、《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7、《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18、《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GJ32/J27~52-2006)

19、《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范》(DGJ32/JJ55-2006)

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8-2003)

2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2、《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

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以上如有遗漏施工所需的工程规范,承包商应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补充规范以满足合同要求。

施工所用的规范及标准应采用最新版本,除非所使用规范、监理工程师或合同中另有规定。

3、工程概况

3.1拟建物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北侧为新兴路,西侧为扬子江过江隧道,南侧为规划横江在道,东侧为规划吉庆路;总用地面积106978.8M2,总建筑面积304485.73M2,地下建筑面积79788.71M2,拟建16栋26—27层高层住宅,3栋3—4层商业建筑、1栋3层幼儿园、1栋4层社区中心及其余配电房等附属设施。

该项目桩基设计由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

3.2施工条件

3.2.1有利条件

1、场地拆迁及平整已经完成,便于施工。

2、交通便利,各种原材料及未成品来源充足有保障。

3.2.2不利条件

1、施工阶段为冬季,早晚气温低,不利于施工。

2、现场部份地域有地下障碍。

3、场地现场有积水,部份地方较软,不便机械设备行走。

4、临时便道未修建。

3.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北部及南部为拆迁工厂,现场残留较多建筑及生活垃圾,场地东北角为砂场堆料区,地势较高;其余场地多为菜地,苗圊及荒地,场地水沟、水塘密布,水塘深度一般不超2.5米,地势低洼,场地整体起伏不大,场地东北角为吵场堆料区,局部堆料点标高约10米;基余场地标高为5.2——7.5米,除堆料点外,其余最大高差为2.5米,勘察场地属长江漫滩相地貌单元

3.3.2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内土岩层工程性质自上而下为:

-1层杂填土:

杂色,以碎砖、碎石、混凝土等建筑(生活)垃圾为主;硬杂质粒径大小约3-10厘米,最大约30厘米,含量约30%,堆填时间小于五年,局部混淤泥质填土,本层分布于场地北部及南部。

-2层素填土:

灰褐色,局部黑色,以松散状态的粉质黏土为主,夹植物根茎,该层极不均匀,堆填时间小于5年,场区内大部分地段分布。

-3层淤泥:

灰黑色,流塑状态,为分布于水塘、水沟底部的淤泥,夹生活垃圾,仅分布于水塘和水沟部位。

-1层粉质黏土;灰褐色,软塑状态,局部可塑或流塑,土质不均匀,高压缩性,局部为黏土,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反应,韧性、干强度中偏高,场区局部分布。

-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土、粉砂,平均灵敏度为5.83,为高灵敏土;含少量有机质,约为1.5%,不均匀,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灰色,软—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夹薄层粉土、粉砂,平均灵敏度为6.54,为高灵敏土:

含少量有机质,约为1.6%,不均匀,单层厚度3-5厘米,局部相变为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部分为软—-流塑状态的粉质黏土或相变为淤泥质粉质黏土与粉土互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1层粉砂;灰色、灰褐色,饱和、中密状态为主,局部密实,不均匀,部分地段为中密粉土,局部夹

a层软塑-流塑粉质黏土透镜体,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一般。

-2层粉砂:

灰色,灰褐色,饱和,密实状态,局部中密,地质不均匀,局部夹中密状态粉土或

-a层软~流塑粉质黏土透镜体,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一般。

-a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色,软塑~流塑状态为主,不均匀,部分地段夹精密状态的粉土、粉砂。

中高压缩性。

局部粉质黏土相变为淤泥质粉质黏土。

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该层无规律地分布于

-1、

-2层之中。

-3层中砂夹砾砂;灰色、灰褐色,饱和,密实状态,局部中密,土质不均匀,局部底部夹少量砾石,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良好。

-1层中粗砂夹卵砾石:

灰色,中粗砂为密实状态,不均匀,夹中砂、砾石、圆砾和卵砾石,卵砾石最大砾径15㎝,一般砾径3~5㎝,卵石分布不均匀,该层上部5.0M左右卵石含量5%左右,5.0M以下含量5~20%,最大含量30%,卵石为硅质、石英质。

中粗砂的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良好。

-2层中粗砂:

灰褐色,饱程,密实状态,土质不均匀,局部夹少量砾石,砾石含量约2%左右,最大含量5%,粒径最大2㎝,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良好。

-3层中粗砂夹卵砾石;灰色,中粗砂为密实状态,不均匀,夹中砂、砾砂、圆砾和卵砾石,卵砾石最在砾径25㎝,一般砾径3~9㎝,卵石分布不均匀,含量约10~30%,最大含量35%,卵石为硅质、石英质,中粗砂的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圆形~亚圆形,级配良好。

-1层强风化泥岩;紫红色,强烈风化成土状、碎块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

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块可用手折断,浸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2层中风化泥岩:

紫红色,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芯锤击易碎,浸水易软化。

本层属极软岩,局部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3.4工程量

本项目工作量已管理公司给出的具体施工范围为准。

序号

施工部位

桩型

桩径(mm)

桩长(m)

桩数(根)

持力层(m)

1

4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2-43

70

-3或

-1≥1.5m

2

5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4

70

-3或

-1≥1.5m

3

8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2

70

-3或

-1≥1.5m

4

10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2

142

-3或

-1≥1.5m

5

11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2

73

-3或

-1≥1.5m

6

12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2

73

-3或

-1≥1.5m

7

13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2-44

73

-3或

-1≥1.5m

8

14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39-41

73

-3或

-1≥1.5m

9

15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0-42

70

-3或

-1≥1.5m

10

16栋

抗压后注浆灌注桩

700

41-46

142

-3或

-1≥1.5m

11

地库

抗压+抗拔

600

42

1000

-3或

-1≥1.5m

12

基坑支护

3.5工程特点

1、周边地层均属于长江漫滩,土层造浆性能较差,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要采取外购泥浆或膨润土造价补充来保证现场实际使用的泥浆持壁性能良好,防止孔壁坍塌或泥皮过厚影响桩的质量和承载力,钻孔孔底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减少对桩端持力层的扰动,并及时封底或灌注,以防长时间浸水而影响承载力。

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确保清孔干净,并调整泥浆性能,防止孔壁坍塌或泥皮过厚影响桩的质量和承载力。

钻孔孔底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减少对桩端持力层的扰动,并及时封底或灌注,以防长时间浸水而影响承载力。

1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进度计划、各工序安排

1.1施工测量

1.1.1施工测量准备

1、校对测量仪器

本工程应用的全站仪、水准仪等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检测单位校核,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2、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对规划勘测部门或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1.1.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用后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放样出主轴线的位置,布设成环形控制点,即沿建筑红线区域为主,以能达到现场通视为目的,不设轴线控制网络。

2、根据控制网与建筑物轴线关系放样出各基础轴线和桩的位置,具体轴线控制点详见我方另行申报的轴线控制网

3、根据建筑物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

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如下图示:

 

 

1.1.2.1建筑物定位放线

建筑总平面图中给出了规划路、中线和小区规划红线、交点坐标。

为提高定位放线的精度,我们选用极坐标法。

⑴在桩基施工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红线位置图》提供的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内通视条件较好,易于保护的位置引测坐标点(L、M、N),并用砼固定。

⑵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勘测部门验线。

1.1.3水准点

1.1.3.1水准点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DS3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校核。

见下图“水准点标石埋设图”。

 

1.1.3.2现场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1)测量方法:

采用闭合导线法测量。

 

(2)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各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平地)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三等

6

≤5

D9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1.4施工测量

1.1.4.1平面控制

(1)采用极坐标法,用现场内设置的L、M、N三个控制点,对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在地面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2)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边线外,并设置木桩作为桩基的平面控制点。

(3)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影响精度。

(4)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5)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采用TOPCON-332智能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做测量记录。

(5)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

轴线长度(l)

允许偏差

国家标准(mm)

内控标准(mm)

l≤30m

±5

±3

30m

±10

±8

60m

±15

±12

90m

±20

±18

1.1.4.2标高控制

根据提供的水准基点及成果,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四等水准网,施测时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布设的水准点距建筑物不小于25米,水准测量闭合差要复合规范要求,水准测量成果要经过平差和精度评定,经监理单位复核验收后方可使用。

1.1.5测量复核

进场后,应根据总平面图及业主提供的红线图、水准点交接单,对定位点的平面位置及其坐标以及水准基点的高程进行复核。

复核结果报设计及业主。

如若复核后有问题,需经三方协商解决,重新进行交接。

根据复核结果再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1.6技术复核

各施工轴线放出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轴线的相对尺寸、控制点位置等的复核检查,主要复核:

控制轴线的间距;各轴线间的间距;各桩位的放线尺寸;桩顶标高控制点的高程;桩位有无偏移等。

经现场建设方、监理人员等复核无误后,并办理有关签字手续,再进行施工。

1.1.7现场施工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

配备测量技术员3名,主要器具有TOPCON-332智能全站仪2台;J2经纬仪2台;S3水准仪2台;50m钢尺5把,工作时应特别注意仪器安全,避免碰撞,影响测量精度。

测量人员应熟悉测量理论及误差理论,能够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各种观测数据组能进行整理,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调整处理。

1.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2.1主要工艺简述

本工程桩基施工流水施工,主要包括钻孔、下笼、浇砼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选用正循环施工工艺,即采用GPS-20型钻机原土造浆,正循环成孔,成孔时使用镶焊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进至设计深度后清孔提出钻具;考虑到场地土层土性差,钻进护壁泥浆、尤其是开孔泥浆需采用人工造浆,;钢筋笼在现场分段制作,孔口单边焊后安放入孔;采取二次清孔法,钻进至设计深度、进行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安放入孔、插入导管后进行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时采用商品砼,使用泵车将砼泵入灌注料斗、导管埋入砼内连续浇灌成桩。

1.2.2工程桩试成孔

施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应先进行试成孔施工,试成孔利用工程桩试桩。

做试成孔的目的是:

测孔深、孔斜、孔壁稳定性、孔底沉渣、缩孔和坍孔注浆及核对地质资料、水文、检验设备的使用情况、性能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本工程,为本工程提供相应可靠的工艺参数与工序施工时间参数,是保证整个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依据。

1.3钻孔施工

1.3.1施工工艺流程

 

1.3.2护筒埋设

1、按设计要求测定桩位中心,打设地桩后开挖筒坑。

2、护筒采用厚度4mm钢板卷制,护筒内径比桩直径大10~20cm,高度大于1.5m。

3、埋设的护筒首先用经纬仪定位,然后用经纬仪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2cm。

4、护筒埋设深度≥1.50m,底口应埋设于粘土层内20cm,桩位经复核后埋设护筒,四周用粘土回填并捣实,严禁使用砖、石等杂物回填。

5、根据护筒放样位置,然后再校核桩位的准确位置,并在护筒口上用红漆油做好标记,钻机就位时在标记上拉好十字线,并严格按十字线中心对中整齐。

6、为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桩位坐标的推算由两名测量专业人员进行推算校核。

桩位放样时由测量专业人员配合施工。

7、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校核的方法进行护筒埋设,先放样定点,在所测桩位中心先打入一根钢筋或木桩作桩位标志,按放样位置埋设护筒,然后再校核;桩位的准确位置,在护筒口上用红漆油做好标记,钻机就位时在标记上拉好十字线,并严格按十字线中心对中。

8、护筒固定后经监理验收签字后钻机方可就位,就位时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保证误差≤1cm。

9、钻机安装必须达到周正、水平、稳固,天轮、立轴、井口三点一线,用水平尺认真找平,坚持班组自检、质检员验收。

10、在钻进过程中,为防止钻机在施工中遇地下障碍物时移位,测量人员可随时进行检查校正。

本工序重点要求为:

护筒必须进入原土200mm;回填必须对称进行以免护筒跑位;

1.3.3钻进成孔

1、钻机底座应稳固安放在垫木上,垫木以下地面应坚实平整。

钻机就位时应使天轮、转盘中心、桩位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钻头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1cm,并用水平尺将钻机平台找平。

2、钻进开始前,施工员、质检员应用钢尺准确丈量钻头、钻杆长度,测量转盘顶面标高,并向机台操作人员交底,以便控制钻进深度。

检查钻头磨损情况、测量钻头体直径,以保证成孔直径。

3、钻进过程中钻孔班操作员和质检员应经常检查钻机磨盘的水平度、主动钻杆的垂直度以及底座的稳固情况,以保证成孔垂直度。

4、钻进成孔过程中控制好钻压、转速、泵量等钻进参数。

不同土层钻进时应选择不同的钻压、转速和泵量。

成孔全过程必须使用好泥浆,因拟建物场地浅部土层自然造浆能力差,开孔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以保护孔护壁稳定。

钻进粉土层时,钻孔孔壁稳定性差,施工时应控制泥浆性能指标,以防塌孔、缩径。

5、钻进至持力层层界面时,应做好采集样品、判定层位的工作,施工员应会同质检员、监理、工程勘察人员到现场进行判层,钻孔班应认真记录进尺情况,以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6、钻进至设计深度,由质检员、监理使用水文测绳测定孔深,进行一次清孔。

本工序的重点为:

钻进时密切注意桩架的稳定情况,护筒、土体是否有下陷情况,接拆钻杆时小心谨慎,每次应仔细检查钻杆接头紧密连接。

1.3.4钻进方法及钻进技术参数选用

本工程孔的难点在于粉细砂层容易塌孔。

为保证桩身垂直度≤1/200,充盈系数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成孔时采取下述施工措施:

1、钻进方法采用正循环回旋钻进,土层钻进时在钻头上部加用捣碎棒,以达到快速破碎土块,提高钻进速度,当进入粉细砂层时应使用好优质泥浆,维护孔壁稳定。

2、施工员、质检员等认真做好开孔通知书,经监理认可方可开孔。

3、为了保证成孔质量,成孔作业班长由有经验的中级工担任(项目经理部批准),必须专人操作,务必缩短成孔时间。

4、钻进时随时注意机台稳固性,以及立轴垂直度变化,若垂直度大于5‰,及时纠正。

质检员、施工员随时抽检,抽检率应大于15%。

5、成孔钻进中应随时注意钻具在回转中的跳动情况,随时注意泥浆变色及地层变化,结合录取泥浆,做好记录,以确定泥浆浓度。

6、施工员认真计算好钻进深度,并向机台交底,施工前用钢尺丈量好钻具长度,计算的钻具残尺上余,小班记录员准确丈量好上余及时填写原始记录,终孔时施工员通知监理方共同丈量钻具残尺,验收孔深签字认可方可终孔。

7、钻进时钻杆应连接牢固,接头处加放密封圈,保证钻具接头不漏水。

8、为确保桩长,成孔班必须认真做好钻杆长度的钻进记录,施工员及时掌握已有成果,以便进一步指导生产。

9、其他要求

①成孔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报表记录,准确丈量钻杆、钻头长度,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钻进到达设计深度后,应会同监理对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写终孔验收单,并进行第一次清孔,泥浆比重1.2以内。

②孔径和垂直度的检测,用井径仪测孔桩径,用测斜仪检查钻孔的垂直度。

③成孔结束提钻后,及时进行二次清孔,达到比重1.15以内后,必须控制在10小时以内完成混凝土灌注。

④在钻进粉质粘土与粘土层时,为防止缩径,应加大泥浆比重,使比重在1.2-1.25左右,钻速不能太快,进尺控制在2.5m/小时左右。

钻进终孔前进行重新扫一遍孔,达到保持钻孔直径加强护壁的目的。

本工序的重点为:

在钻孔过程中,易发生塌孔等问题,应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增强护壁;用灰土或水泥土填至塌孔以上1.0m,待初凝后在钻进措施。

1.3.5泥浆护壁及废浆处理

根据以往经验,合理使用好泥浆是本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勘察资料分析,场内土层易坍塌。

只有优质泥浆才能确保孔壁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携带岩粉能力,但是泥浆比重、粘度、失水量过大的泥浆,必然导致泥皮过厚直接影响桩周摩擦力。

为此,必须保证泥浆性能达到以下要求:

泥浆性能

比重:

1.10~1.15(比重计法测定)

粘度:

18~25s(漏斗法测定)

含砂率:

<6%

在本工程施工作业,为确保泥浆质量,分别设立泥浆池、沉淀池、废泥浆池,3PN泵必须架设在沉淀池里抽排泥浆。

调制、制备泥浆在泥浆池中,孔内吸入泥浆必须达到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