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17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48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docx

超高模板支撑方案

银池·道拉斯财富中心工程

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由陕西成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西安市未央路以东,凤城六路以北。

总面积36033.00㎡,包括地下一、二层的停车库,人防及设备用房;地上一至四层为商业用房;五至九层为办公楼;十层至二十二层为酒店。

1.2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由西安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陕西宏基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陕西鼎正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承建。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

我司认真仔细的对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了阅读及分析,将按要求进行超高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施工。

3.本工程模板最大支撑高度为6.5米。

建筑面积4600㎡,现我公司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

二、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工程超高模板支撑施工安全,根据西安市建委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01

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04626—2)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6、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三、工程概况

1、建设地点: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六路与未央路十字东北角。

2、工程范围:

本工程为银池道拉斯财富中心酒店办公楼及商业裙房地下车库

民用建筑分类:

公共建筑

结构类型: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重点模板支撑钢管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2.物资准备

2.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收集各种进场材料相关质保证明。

采用Φ48×3.5mm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抻试验方法》(GB/T228)的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钢管必须有刷不锈漆。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

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要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模板选用1830×915×15mm九层胶合板。

必须符合我国林业部规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专业标准ZBB70006-88中规定,

背楞选用经过刨制并且质量较好的60×80mm木枋,木枋长度为4m。

2.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2.3劳动力准备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2.4管理架构

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3.高支撑模板支设体系设计

3.1模板支撑系统材质

模板支设为散支散拆木模板支设体系,模板面板均采用15mm厚九夹板,采用60mm×80mm木枋,长4m;支撑体系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选用Φ48×3.5mm钢管,采用Φ12穿梁对拉螺栓。

3.2剪刀撑布置

在支架四边设置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在支架中间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四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其中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的连接尽量采用对接,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

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

凡螺杆伸出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必须加设纵横钢管水平拉杆一道,其立杆承载力应按规范要求作相应折减。

3.3楼板模板体系设计

楼板板厚150mm,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夹板,面板下木方支承。

木方的间隔距离(mm):

200。

内架搭设横向立杆间距为1m,纵向1m,水平杆步距为1.5m,扫地杆离地面间距为3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为0.1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m,架子支架顶部用丝杠顶托进行板面调整。

3.4墙模板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剪力墙厚度为350,高为6.3m,支设方法采用15mm厚层板配60*80木楞组拼,加固方法采用Φ48×3.5mm钢管配Φ12对拉穿墙螺杆加固。

次楞间距为300mm,主楞间距为500mm,穿墙螺杆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为500mm。

3.5柱模板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柱截面最大为1100*900,高度为6.5m,支设方法采用15mm厚层板配60*80木楞组拼,加固方法采用Φ48×3.5mm钢管配Φ12对拉穿墙螺杆加固。

柱单面配4跟次楞间距247mm,主楞为450mm.对拉螺杆为四根。

具体加固方法参见下图;

3.6梁模板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柱截面最大为400*800,支设高度为5.8m,支设方法采用15mm厚层板配60*80木楞组拼,加固方法采用Φ48×3.5mm钢管配Φ12对拉穿墙螺杆加固。

支撑体系为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m,步距为1.5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600mm,梁底增设承重立杆1根。

梁沿高度放向设置4根次龙骨,梁底设置3根承重龙骨,穿墙螺杆垂直方向在梁中设置一根穿梁对拉螺杆,穿梁对拉螺杆水平方向间距为600mm。

4.模板施工方法

4.1钢管架支撑系统安装

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按方案图进行放线。

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4.2施工顺序

 

4.3安装

1)高支模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系统。

2)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

3)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要签字确认。

4)对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5)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

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

6)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

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

7)必须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①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

②剪刀撑由下向上搭设。

③每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º~60º之间。

④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

⑤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8)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9)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进行搭设,两根立杆之间的扫地杆下面必须垫至少一个木枋和木楔,并使之直接承重。

同时,木枋和木楔下面必须垫木板或木枋,至少为0.05平方米。

10)根据高度选择立杆,尽量选着6米长杆,并配以顶托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

增设扫地杆时,应尽量将扫地杆置于混凝土梁或其他混凝土结构上。

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

11)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本方案布置。

12)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5.超高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施工部署

5.1施工部署

1、在装饰架层梁板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加固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灌,采用泵送浇注,梁、板支撑体系通过钢管抱箍,与先前已浇筑的混凝土柱等竖向结构拉紧顶牢,增强高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

5.2砼浇筑注意事项

1、砼浇筑时采取先浇筑柱砼,拆模后将内脚手架与已成型的柱子紧密连接。

2、砼振捣除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余结构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浮落。

3、梁板砼浇筑方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先将梁内砼浇至板底,然后与板砼一起浇筑。

随着梁内砼斜面的不断延长,板面砼可连续向前浇捣。

4、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5、倾倒混凝土时,应尽量控制对楼板所造成的冲击,应避免混凝土在出料口堆积过高,并且安排人员用工具将堆积的混凝土迅速向四周摊开。

6、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3模板工程拆模方案

5.3.1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超高模板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5.3.2钢管架超高模板支撑拆除

(1)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2)拆除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试验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符合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砼拆模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100

>8m

100

≤2m

≥100

>2m、≤8m

≥100

>8m

100

悬臂结构

——

100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7)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8)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9)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10)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1)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剪刀撑及脚手架。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12)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1)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3)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

7)拆下的钢管与扣件,应成捆用塔吊吊运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墙模板计算书

8)一、参数信息

9)1.基本参数

10)次楞间距(mm):

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

600;

11)主楞间距(mm):

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

500;

12)对拉螺栓直径(mm):

M12;

13)2.主楞信息

14)主楞材料:

木方;主楞合并根数:

2;

15)宽度(mm):

60.00;高度(mm):

80.00;

16)3.次楞信息

17)次楞材料:

木方;次楞合并根数:

2;

18)宽度(mm):

60.00;高度(mm):

80.00;

19)4.面板参数

20)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5.00;

21)面板弹性模量(N/mm2):

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22)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23)5.木方参数

24)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

25)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26)

27)墙模板设计简图

28)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29)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30)F=0.22γtβ1β2V1/2

31)F=γH

32)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3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34)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35)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36)H--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37)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38)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39)分别计算得17.031kN/m2、72.000kN/m2,取较小值17.031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40)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17.031kN/m2;

41)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3kN/m2。

42)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43)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次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44)

45)

46)

47)面板计算简图

48)1.抗弯强度验算

49)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50)M=0.1q1l2+0.117q2l2

51)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52)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300.0mm;

53)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7.031×0.500×0.900=9.197kN/m;

54)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50×0.90=1.890kN/m;

55)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56)面板的最大弯矩:

M=0.1×9.197×300.02+0.117×1.890×300.02=1.03×105N·mm;

57)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58)σ=M/W

59)其中,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60)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61)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62)W=bh2/6=500×18.0×18.0/6=2.70×104mm3;

63)f--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

64)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M/W=1.03×105/2.70×104=3.8N/mm2;

65)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8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66)2.抗剪强度验算

67)计算公式如下:

68)V=0.6q1l+0.617q2l

69)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70)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300.0mm;

7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7.031×0.500×0.900=9.197kN/m;

72)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50×0.90=1.890kN/m;

73)面板的最大剪力:

V=0.6×9.197×300.0+0.617×1.890×300.0=2005.3N;

74)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75)τ=3V/(2bhn)≤fv

76)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77)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V=2005.3N;

78)b--构件的截面宽度(mm):

b=500mm;

79)hn--面板厚度(mm):

hn=18.0mm;

80)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500N/mm2;

81)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3×2005.3/(2×500×18.0)=0.334N/mm2;

8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83)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0.334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τ]=1.5N/mm2,满足要求!

84)3.挠度验算

85)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86)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87)ν=0.677ql4/(100EI)≤[ν]=l/250

88)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17.03×0.5=8.516N/mm;

89)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300mm;

90)E--面板的弹性模量:

E=6000N/mm2;

91)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50×1.8×1.8×1.8/12=24.3cm4;

9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ν]=1.2mm;

93)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8.52×3004/(100×6000×2.43×105)=0.32mm;

9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32mm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1.2mm,满足要求!

95)四、墙模板主次楞的计算

96)

(一).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97)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98)W=6×8×8/6×2=128cm3;

99)I=6×8×8×8/12×2=512cm4;

100)

101)

102)

103)次楞计算简图

104)1.次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105)次楞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106)M=0.1q1l2+0.117q2l2

107)其中,M--次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108)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500.0mm;

109)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7.031×0.300×0.900=5.518kN/m;

11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30×0.90=1.134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111)次楞的最大弯矩:

M=0.1×5.518×500.02+0.117×1.134×500.02=1.71×105N·mm;

112)次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113)σ=M/W

114)其中,σ--次楞承受的应力(N/mm2);

115)M--次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116)W--次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1.28×105;

117)f--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

118)次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71×105/1.28×105=1.3N/mm2;

119)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

120)次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3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121)2.次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122)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123)V=0.6q1l+0.617q2l

124)其中,V-次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125)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500.0mm;

126)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17.031×0.300×0.900/2=2.759kN/m;

127)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30×0.90/2=0.567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128)次楞的最大剪力:

V=0.6×2.759×500.0+0.617×0.567×500.0=1002.6N;

129)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130)τ=3V/(2bh0)

131)其中,τ--次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132)V--次楞计算最大剪力(N):

V=1002.6N;

133)b--次楞的截面宽度(mm):

b=60.0mm;

134)hn--次楞的截面高度(mm):

h0=80.0mm;

135)fv--次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500N/mm2;

136)次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137)τ=3×1002.6/(2×60.0×80.0)=0.313N/mm2;

138)次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0.313N/mm2小于次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N/mm2,满足要求!

139)3.次楞的挠度验算

140)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141)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142)ν=0.677ql4/(100EI)≤[ν]=l/250

143)其中,ν--次楞的最大挠度(mm);

144)q--作用在次楞上的线荷载(kN/m):

q=17.03×0.30=5.11kN/m;

145)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500.0mm;

146)E--次楞弹性模量(N/mm2):

E=9000.00N/mm2;

147)I--次楞截面惯性矩(mm4),I=2.56×106mm4;

148)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10.22/2×5004/(100×9000×2.56×106)=0.094mm;

149)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2mm;

150)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94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mm,满足要求!

151)

(二).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152)本工程中,主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153)W=6×8×8/6×2=128cm3;

154)I=6×8×8×8/12×2=512cm4;

155)E=9000N/mm2;

156)

157)

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