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869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 15页.docx

最新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推荐word版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篇

篇一: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X-002

ZW-JB-201X-00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文章栏目:

职业卫生评价来源:

职业卫生网浏览次数:

9641评论:

1顶:

0踩:

ZW-JB-201X-002

一、设计范围与内容

1.设计范围

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2.设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

1.资料收集

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2.工程分析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1)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2)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构(建)筑物设计

根据GB12801、GB50187、GB50019、GB/T50033、GB50034、GB50073、GBZ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减少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布置进行设计。

竖向布置重点对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物质的厂房布置、噪声与振动较

大的生产设备安装布置和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合理布置等进行设计。

建(构)筑物重点对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进行设计,包括建(构)筑物朝向;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车间天窗设计,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如产生粉尘、有毒物质、酸碱等工作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建(构)筑物设计;厂房降噪和减振设计;车间办公室布置以及空调厂房、洁净厂房设计、生产卫生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室(休息室、食堂、厕所)设计等。

2)防护设施设计及其防控性能

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及防控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控性能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详细列出所设计的全部职业病防护设施,并说明每个防护设施符合或者高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具体条款,或者借鉴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所采取的防护设施的出处。

3)应急救援设施

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应配备的事故通风装置、应急救援装置、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泄险区、撤离通道、报警装置等进行设计。

4)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包括建设单位拟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拟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拟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拟采取的措施;其他依法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5)辅助卫生设施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进行辅助卫生设施设计,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卫生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辅助卫生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Z1的有关要求。

6)预评价报告补充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

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说明,对于未采纳的措施和建议,应当说明理由。

7)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对建设项目为实施职业病危害治理所需的装置、设备、工程设施、应急救援用品、个体防护用品等费用进行估算。

5.预期效果评价

预测建设项目在采取了设计专篇中各种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范围和接触水平,评价其在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

的要求。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

1.汇总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设计的内容与结果,应用语规范,表达简洁,并单独成册。

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设计依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数据计算过程、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等原始记录和技术性过程等内容。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章节和内容组成以及设计专篇格式参见附录A、B。

附录A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章节和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主要工程内容、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辅建(构)筑物及建筑卫生学等。

对在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重点描述。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包括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分布、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度、预期浓度(强度)范围、潜在危害性、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分析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

篇二: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

(试行)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3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4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它技术措施的总称。

2.5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是指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内容

3.1概述

3.1.1任务来源及目的

3.1.2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核备案批复,初步设计等。

3.1.3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针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措施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设计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3.2项目概况

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工艺技术、规模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职业卫生投资、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现状。

3.2.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方程式、公用辅助设施内容概述等。

3.2.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及设备

(1)原、辅材料、产成品情况,包括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以及添加剂、废弃物等名称、成分、物态、来源或去向、用量或产量、包装、储存方式及储存地点等;

(2)设备布局及先进性分析,主要包括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名称、数量、分布,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及装备水平和密闭程度、操作方式等。

3.3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

3.3.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采用列表和文字叙述方式说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高毒、其它有毒]、生物因素、电离辐射)的工序(岗位)、职业病危害种类、存在形态、来源、产生方式及分析。

3.3.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特征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人数及接触机会等;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原因、作业岗位及影响范围。

3.4类比分析

3.4.1类比企业的选择

类比企业与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分析。

3.4.2类比企业调查及分析

类比调查主要内容:

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检测及监测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分析等。

3.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

3.5.1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3.5.2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分析

3.6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

3.6.1设计原则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它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控制制度,保证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符合职业健康要求。

(2)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生产性噪声以及高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防止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3)生产布局合理,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与无害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