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675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自主管理》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皋兰县第三中学王菊梅

题目: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本课题于2010年9月立项,是属于个人研究的小课题。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

当了近十年的班主任,自认为还是一个不错的班主任,但面对初2011级6班的这群学生,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当班主任了。

虽然学校和班级都有规章制度,但我班学生的违纪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我虽然比以前在班级管理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但我班上的学生还是问题不断,只要我不在,就会有学生出问题。

一天到晚我疲于奔命,成了一名典型的“消防队员”,弄得苦不堪言,身心疲惫。

因此,我开始认真地学习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反思自己过去的班主任工作,着手研究解决自己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各国国民创造力的竞争。

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竞争力的核心就在于国家创新能力。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质量与创新性人才的不断涌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无论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还是整体性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教育肩负着不可替换的角色担当。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校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规范与整齐划一,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因而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学校管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

我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机制成熟后,在“教育目标”上的特点是“以班集体建设为中心”。

这成了我国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大特色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但是,这种群体教育的强调了共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而且这一负面影响还有连带效应,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怪圈:

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班级秩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这又对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负面的推动作用。

课题的界定:

“加强初中学生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

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

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从去年我开始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实验以来,本班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水平、文明修养等较高的综合素养在本校引起了良好反响,学校领导给予了足够关注。

因此,在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教育效果已经初见成效。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

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协作、主动交流、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

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则必须依靠良好的班级管理。

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

因此,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首先,这种管理能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如以前课堂上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却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但自从我在班里开展了四赛活动,让他们自己互相评价,择优奖励。

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班务工作也更容易展开。

总之,自主管理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创造了许多时间的机会。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有进取心,不墨守成规,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为祖国多做贡献。

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1、调查并掌握本班学生的班级管理状况。

2、分析影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因素。

3、探索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具体方法。

4、利用网络、教育理论资料查找专家对“自主管理能力”的解读和要求。

5、通过研究能使我们掌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状况;进一步探索适应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学生形成自主管理习惯的方法、途径、方法策略(从家庭、学校);我班科任教师努力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打造有序、高效、和谐、民主,更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6、利用我校八年级(6)班这一平台,进行实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基本操作程序、要求。

最后形成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经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一下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本班学生平时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

等组实验法:

我班和其他班的同学进行对比研究,了解本班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效果是否优于其他班级。

经验总结法:

总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力求提高本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本班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理性思辨法:

对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班级建设不仅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而且是新课程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班级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任务与要求。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班级建设工作,让班级建设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发展,探求新的思路和新的做法,使班级建设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时效性,更具特色,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需要我们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建和谐自主的管理模式。

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以集体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就形成了,我们的班集体也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1]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真谛:

教是为了不教,管理是为了不管理。

作为班主任要明确一个观念:

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管理,才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全面素质。

因此,我认为科学的管理班级应该依靠班级的主人——学生。

学生要早日成才,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那班级工作就会有条不紊。

学生自主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肯定学生的能力,并能达到和谐满意的教育效果。

我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情况并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在加强自主管理、创建和谐班级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民主选举,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提高本班同学管理班级的意识。

我在本班同学中民主推荐5名同学,轮流值日,组成班级日常自主管理检查小组,组长由各位同学轮流担任。

轮流值日的原因有二,一是避免学生出现厌烦的问题,同时做这项工作会占用一定的学习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生的学习;二是人员轮流值日,能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班级管理理念。

传统的班级管理理论片面强调管理主体一元化,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忽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

在实践中我看到:

有些好多的班主任,整天忙个不停,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从不愿也不敢让学生自己去做,担心学生做不好;他们对学生总是苦口婆心,喋喋不休。

结果,既苦了自己,又压抑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即不利于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也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自主教育的理念逐渐成为众多基础教育学校的共识。

其实也只有发挥学生自主求学求知的精神,才能以最佳效率培养出人才!

也只有充分发掘、激励起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意识,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达成现代管理意义上的“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即只有学生不用“管”了,才是真正的明理了、成才了!

因此,我尝试在自主教育理念下建构自主管理模式这一做法,就显得既合时宜,又十分必要了。

我曾经在《教育学新编》里面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班级管理要达到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2]针对这一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班级日常自主管理检查小组时刻督促检查本班学生的所有情况,包括作业,课堂以及自习课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

第二,组长由各位同学轮流担任,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在班级管理组织的领导下,学生们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

对班上的量化考核人人参与。

例如:

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宿舍和卫生责任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还要互相监督,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揭发,敢于批评,让正气压倒邪气。

这样,我就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起参谋来。

以前,我总是习惯于将制定好的规章制度灌输给学生,结果仍有个别学生触犯班规校纪,或者产生敌对情绪、抵制情绪,让班主任感到头疼,我改变过去由班主任“包办”规章制度的这一传统做法,让每名学生都成为“立法委员”,自主制定班级公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本班班规,做到“我制定,我遵守”。

这种做法使学生认识到“我是班级的主人”,他们热情洋溢,各抒己见,学生“立法”的过程也是学习、理解、参与的过程。

经过酝酿,确定的目标时刻树立在学生心中,从而使本班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班级,管理要求更容易落实到位。

我在本班还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金点子沙龙等活动,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使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角色分工,人人参与.。

我认为,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管理。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最关键的要求。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措施。

管理和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其中,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管理要通过自我管理起作用。

所以,我尝试将自主化管理分五大体系:

值日班长(全班同学轮流担任)、班委会(共设干部18名)、团支部(4名干部)、仲裁小组(21人)、班干部考核审核小组(5--7人).班长管班委会,并主管纪律,领导8名小组长,监督卫生值日、课间纪律等。

我班不设副班长,7个班长分管不同滴方面,比如学习班长就管理学习小组长12名(正副组长各6名),还分管14名课代表(下阶段准备搞第一、第二课代表各7名),在我班,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如果是学习方面的事,由学习小组长反映给学习班长;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则由生活小组长反映给生活委员;纪律问题则反映给值日班长,然后根据班规作出处理。

但这些权力的行使要受到层层监督,以保证公正。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就是避免干部的违规及徇私舞弊等行为发生。

仲裁的内容涉及学生在学校方方面面的表现,有学习、纪律、体育等仲裁小组。

如果一些班干部对学生处理不当,这名学生可以在班会上向仲裁小组提出申诉,由仲裁小组作出最终决定。

仲裁委员会是在班干部确定之后产生的,我让孩子们考虑了一个星期,选择他们认为正直的同学,最后在班会上通过公选投票决定的。

在鼓励班干部协作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竞争。

比如,课代表\班长可以自我推荐。

其他组长也是如此,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工作中互相协作、研究、探讨和监督,而且两个人必然会产生竞争。

在监督和竞争的体制下,班干部根本不可能走过场。

每月班干部都会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总结,首先由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定,由主管班委会成员根据其成绩进行再次评定,然后由我最终确认。

成绩的优良最终决定扣分与加分的多少。

给个人加分和扣分,会影响小组的分数和排名。

表现差一些的学生不在乎老师和家长怎么评价,但特别注重“在伙伴中的评价”;靠集体来影响他、感化他、改变他。

另外班主任最终认定的加分、扣分要经过审核小组的再次审核才能通过。

班主任不能超越纪律,要接受同学们的监督。

这是重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通过以上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一,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

因此,我经常组织班团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

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团干,精心指导,实践中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团干。

如:

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班团干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培养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其二、主动承担学生干部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种难题主要集中在个别思想工作上。

因为通常个别谈话的对象都是存在某方面的问题,所以这种交流必须以客观、平等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全部的爱心为前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三、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

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

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班规制约,就如一盘散沙,教师管理起来,就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但可塑性大。

因此,就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教育,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现在的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有所增强,他们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处处依赖于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

其次,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

课堂上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却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班主任忙得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刚处理完这件事,又冒出了第二件、第三件事,让你永远像个“消防队员”忙个不停。

究其原因,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

与其如此,不如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用“心”付出,用“情”感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其素质包含了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作为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教育的主帅。

她既是学生的长者,又是学生的朋友。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这双重角色,做到深入情理,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必须用“心”付出,用“情”感化。

我认为关键在于班主任要用自己一颗满腔为学生着想的"心"去引导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在这个问题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在接任这个班级后,首先遵循与学生建立起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原则,向学生承诺尊重同学人格、不随便批评人、共同管理班级、有事与同学商量、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等,并切实付诸于行动,从而解除了学生对新教师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其次注意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们的健康交往。

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聊天,尤其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这些同学,更是我关注的对象,经过多次的沟通了解,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探讨学习方法,解决同学的困惑。

(二)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是青少年在外部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作用下适应、选择和创造的实践,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达到社会化成熟的标志。

中学生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思想的指导下,重视和关心自身的合法利益。

为此,我下大力度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我们班,独生子女就占了一大半,他们习惯于得到父母长辈的关心,很少关心他人和集体。

于是,在班级里就会出现做值日生推三阻四,上课铃响了,黑板还没有擦,开完运动会后,课桌椅在操场上无人搬回等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我教育学生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

我主要通过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将学生与周围的人及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才会使他们产生责任感和自觉性。

在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爱时,我为学生创造许多为班集体服务的机会,并及时得到集体的认可,哪怕只是一次出色完成的作业,或一种礼貌行为等,都得到及时的集体肯定,久而久之每个人都爱学校、爱同学、爱老师,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同时,每个人也得到了别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从而使学生们在集体生活“如乘春风,如沐春雨”,既有对集体的依托感,又有对集体依赖的愉悦感,并使他们处处感受到集体的关心,而不是被集体抛弃。

这种付出爱也被爱的精神境界,促使学生积极向上。

事实证明,在一系列的“学会关心”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自身也得到了情感上、理智上的回报,在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大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塑造真正人格的广阔天地。

班主任组织活动应注意立意新,针对性强,组织灵活,使内容程序富有情趣。

要注意短期活动和长期活动结合,育人于活动的全过程,人人有锻炼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做到既发展学生的能力,又完善了人格。

我努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编写情景剧活动,并在主题班会、心理培育课上进行表演,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我在班级里面设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

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朗诵会、读名著大赛、学习习惯优秀小组、班级评比、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充分发展。

班主任与学生长期相处,对每个学生成长的脉络、个性特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且可塑性很大,只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加强学生个体行为的指导,就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还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人不能以为了孩子、关心孩子为籍口而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更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所谓的考试高分数。

那种教师绝对权威,学生无条件服从的关系必须打破。

现在的学生独立、民主意识较强,他们需要被人尊重和理解,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会造成学生对老师没有亲近感,缺少信任感,甚至产生厌恶感。

教师的自尊自爱不要“唯我独尊”,为人师表也不要“师道尊严”。

[3]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根情感纽带能增进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增强班主任的号召力,增强班主任自身的榜样效应,有效地减少和降低贯彻班主任管理意图的阻力和难度。

深入学生,沟通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师爱的突出表现。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知识经验的增加跟不上其体能的增强,加之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各种新生事物总想学习,总要尝试,自然地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时他们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且这种要求是随时随地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与学生经常交往,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师爱应洒向全体学生,绝不能施于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

②注重角色的转换。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位置的转换、关系的变化。

处于不同环境和位置,就应扮演不同角色,切不可把教育者、领导者的角色带到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一位和蔼可信的朋友,一位强有力的助手,一位不会迷失方向的引路人;

③富有耐心、恒心。

教师要达到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所做的工作是费时费力又费心的。

有时在与学生沟通以后,不见明显成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用心灵去培植,相信师生间的友谊之花定会常开不衰。

教师热爱学生、尊敬学生,又善于在沟通中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就可以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就可以使师生情感发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教学就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总之,班级是学校教学的主体,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加强对新课改理念下班级管理的认识,对提高教学质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有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见识广,对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都充满兴趣和好奇。

怎样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总保持对知识旺盛的追求,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班级建设观念的更新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题研究的结论:

理论成果:

自2011年9月至今,本课题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初中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

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在晨会、团小组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

课外,主动与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

每学期初,要求学生明确一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国家、学校、班级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

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主动。

因此,目标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符合他们价值观,适合学生的经验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

魏书生曾说:

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

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