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534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docx

资源与产业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

初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兼论中国矿业勘查开发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周余国1,2刘继顺1董新1刘卫明1

(1.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83;2.云南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队,昆明652100)

摘要:

本文首次提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并从矿业勘查开发活动的特点出发,结合中国矿业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矿业勘查开发过程中,企业自身素质所应具备的“六心”和战略上所需考量的“十化”。

关键词:

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企业素质,“走出去”战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

据报道,我国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除煤炭外,所有矿产资源都难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业也成为并将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1]。

“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已提出多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但是在“走出去”过程中,“由于缺乏协调,一些垄断企业“高调低效”,……,实际收益很少。

”[2],大量的中小矿企及投资人想“走出去”或已“走出去”却不知道怎么走,显然仅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首次引入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概念,结合中国矿企的“走出去”战略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期对矿业公司(或矿业投资人)在“走出去”过程中能够有所裨益。

1从系统工程学到找矿系统工程学

自1948年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3]以来,系统工程学在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按一定的规律(或规则)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所谓系统工程,即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的技术”[4],是一门由多学科组成的新兴的方法性的科学技术群,它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和系统工程等。

系统工程学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密切相关,二是它的理论基础不仅是系统论,而且还要依赖各个有关的专门学科。

系统工程学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很多特殊的系统方法,常用的有:

系统的功能模拟方法、黑箱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自组织理论方法等[5]。

从找矿的角度,芮行健较早提出“找矿系统工程学”的学术思想[6],将系统科学的思维运用到找矿勘查中的学者有:

熊光楚、燕长海、贾大成等[7,8,9],但都未涉及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构架问题。

中南大学刘继顺教授从1993年起,开始从事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2000年,刘继顺在“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究会上宣读了《初论找矿系统工程学》论文,提出找矿系统工程学是关于找矿工作特殊性研究、找矿思维论、现有矿床成因理论和地物化遥资料批判性分析法、找矿模式动态建立法、找矿靶区和勘查技术优选法、找矿工作部署和运作原则、矿业技术经济以及找矿资金运作方法的一门融矿床成因论、找矿勘探地质学、成矿预测学、现代找矿思维论、矿体探测学和经济管理学科于一体的应用科学[6],首次较完整地提出找矿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对其研究任务、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构架。

2000年以来,以刘继顺为首的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团体,在新疆东天山成矿带[6]、西昆仑成矿带[10]、湖北大冶铁铜矿[11,12]、广东凡口铅锌矿[13]、云南东川铜矿、云南官房铜矿[14]、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15]以及滇东南地区金矿[16]等找矿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效,同时也使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2从找矿系统工程学到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

近几年来,随着资源产业的热火朝天,大量热钱涌入矿业勘查开发业,矿业正处于一种“扭曲性过度投资投机行为”中。

以中南大学刘继顺教授为首的矿业勘查开发科研团队自身致力于矿业的系统勘查开发工作,同时多次受邀考察了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矿产资源,很多投资者不仅要求考察者在短短数天内在没有任何系统资料的情况下回答能否开展找矿项目,如何开展找矿项目,甚至要求考察者回答如何进行开发(采选冶)等问题。

所以单是从找矿角度对找矿系统工程学进行研究是不够的,有必要将这一概念延伸,提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并从矿业勘查开发活动的特点出发,结合中国矿业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矿业勘查开发过程中,企业自身素质所应具备的“六心”和战略上所需考量的“十化”,以期中国矿企在“走出去”的路上走得更好。

套用系统工程的定义,可以给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下一个简略的定义,即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是找矿主体(矿业投资人,主要是矿业公司)以矿业勘查开发资金为链条,以先进的地物化遥找矿技术和最佳的采选冶方案为支撑,对勘查开发各子系统及其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功能(效益)最大化及系统与环境和谐运行的技术。

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是系统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在调查、分析和解决矿业勘查开发这一系统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技术和系统工程学是一致的,既是矿业勘查开发各个学科的优化组合,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提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找矿是企业(只要有利可图,政府或个人也会主动参与)为了牟利而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很多矿床的发现大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发现的。

根据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27个国家包括金、银、铜、铁、铀等26个不同类型矿种70个典型矿床的统计结果表明[17]:

除去政府行为发现的矿床,86%的矿床的发现都是公司行为。

经过近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近似。

随着2003年矿产品牛市出现以来,矿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刺激了社会资金涌入矿产勘查业。

据统计:

“十五”期间,政府对矿产勘查的投资退居次席,社会投资首次超过政府投资。

2000年,社会类地勘投资仅占30%;到2005年,社会投资占到70%,政府财政投资只占30%。

其中山东、云南等省的社会投资占其固体矿产勘查投资的80%以上。

2006年,全国社会类地勘投资占固体矿产勘查投资的80%以上。

显然,企业(含各类投资者)已成为矿业勘查开发的主体,矿业勘查开发是企业为逐利而自觉自愿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

矿业的勘查开发是一个涉及勘查、开发及资本运作和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矿产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必须由企业来主持实施。

矿业的勘查开发活动既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就必须接受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指导,这也正是本文提出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意义所在。

3矿业勘查开发活动的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勘查开发具有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显著不同的特点:

1)、投资的周期性。

当矿业市场低迷时,企业的盈利空间有限,对矿业的兴趣减弱,所采用的勘查开发手段较单一,矿业投资大幅减少,反之,当矿业市场高涨时,企业的盈利空间增大,各种热钱会往矿业集中,所采用的勘查开发手段也会较系统,矿业勘查开发成本(矿业权交易成本、直接支出成本、管理成本、政府税费等)也会上升,矿业勘查开发投资大幅增加,这是价值规律在矿产勘查开发系统工程中的作用表现。

2)、企业的多元性。

投资矿业的企业,既有专业的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国有矿业公司以及大量的民营的矿业公司,也有非专业的投资公司、房地产商、IT企业、政府投资、大量的民间资本等。

显然,针对不同的企业,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如何开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矿产勘查开发战略的过程中,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即以经营矿权为主专注于矿产的勘查(选取目标区,登记探矿权,有选择性地对获得探矿权的区块开展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以矿权为资产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或直接转让矿权),以采选冶为主专注于矿产的开发或以整合其他企业的矿权、矿山为主专注于资本的运作,中国企业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资金实力和业经磨合的管理团队以及资本运作的成功经验,对矿产勘查开发进行一条龙式的运作也是可取的。

3)、地矿工作者角色的多样性。

作为一个地矿工作者,其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纯粹的地质队员,有的以知本家的身份(甲方)以技术(管理)股的形式加入到企业中,当具备一定实力和机会的时候,有的地矿工作者既是矿业勘查开发的专家,又是矿业企业的投(融)资者和管理者,矿业勘查开发变成了自己的事,利益的分配是资本与知本博弈的结果;有的则与矿业公司形成项目承包的关系(乙方),既要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又要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有的则干脆当起了第三者(丙方),以矿业公司顾问的形式对矿业公司拟开展的项目提供意见或建议,意见或建议采纳与否,是矿业公司自己的私事,地矿工作者逍遥于矿业勘查开发之外;更多的人则只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探矿、采矿、选矿或矿产品营销等。

显然,不同的角色,其所应承担的职责、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所获取的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4)、地质资料的可批判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地质资料已不像计划经济条件下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可以无偿的获取。

企业的地质资料被看作是一种高度的机密,对矿权所开展工作的多与少、真与假需要地矿工作者或矿业公司雾里看花,仔细验证。

特别是国外如东南亚、非洲等许多国家,可供矿业勘查开发参考的基础资料一片空白,关于矿床(点)的地质资料需要企业自身从零开始做起。

5)、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性。

高投入不一定有高回报,不投入或少投入,也可能有高回报,所以矿业的勘查开发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高风险,也随时随地存在着极大的诱惑。

4矿业勘查开发的企业素质

矿业的勘查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矿业企业的成功,除了需要资金、技术外,还需要有好的资源和机遇,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还需要良好的素质。

具体说来,矿业企业的素质应具备如下“六心”。

1)、核心。

矿业公司的运作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团结一致的精业务懂管理的核心领导层。

要致富,除了靠制度,还要靠“支部”,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

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几年前,滇东南某地有一个很好的金矿山,有几个个体矿主组合起来与云南某地勘单位联合开发,矿主们没有一个人真正关注矿山的勘查开发,每一个股东派一个代表到矿山监督矿山的生产,产品出来以后,大家关心的是怎么“分钱”。

由于没有很好的核心,个体矿主之间、矿主与合作单位之间为一些小事矛盾重重,整天吵来吵去,在没有摸清矿情的情况下“一致同意”低价出让矿山,别的企业接手后,短短一年时间获利数千万元。

缺资金吗?

不缺。

缺技术吗?

不缺。

缺资源吗?

也不缺。

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坚强的团结一致的核心领导层。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认为只要有资源加上聘用几个懂技术的工程师就可以从事矿产勘查开发了,这是对矿业勘查开发产业的一大误解。

2)、靶心。

所谓靶心,就是怎么选点。

有那么多的矿产地,你往哪里走,有那么多的矿种如贵金属、有色金属、贱金属、非金属,还有氧化矿、硫化矿,每一个矿种都能赚钱,你选哪一种?

有公司说,只要赚钱我都搞。

有的聘一两个地质工程师或自己亲自“跑矿”,匆忙决策,抓了芝麻当西瓜,有的一年四季在外“漫游”,看花了眼而举棋不定。

据笔者所知,某有色地勘局有两百多个矿权却不知如何下手。

如此专业的地勘单位对在本省选点尚感如此困难,对一些欲“走出去”且无从业经验的中国企业更是难上加难,目标靶区选不好,矿业勘查开发也就无从谈起。

3)、信心。

所谓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对自己所选定的目标靶区进行“有矿推论”。

4)、决心。

如果只是一个矿产勘查开发的积极分子,或是还未下定决心要投身矿业勘查开发,最好趁早干脆不要介入。

因为在“曙光”来临之前,周围可能是一片漆黑,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动摇“叛变”,随时可能改弦撤资。

5)、耐心。

正因为矿业勘查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忽冷忽热的周期性,投入和产出具有极大的不对称性,和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艰巨性,作为一个矿业投资者或矿业公司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将矿产勘查开发当作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来对待,要经得住折腾,不抱一夜暴富的心态。

据报道,世界著名的加拿大Hemlo金矿是在第76个钻孔才取得成功,而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铜金矿的发现,用时20年,耗资逾3000万澳元,使用了多种方法,从1975年起打的第一个钻孔及随后的8个钻孔中,5个完全无矿,3个矿品位不高,第10个钻孔打到了170米厚铜品位为2.1%的矿体,但更厚更高品位的铜矿区离该孔还有1000米之遥,在俄罗斯的卡列里,从1959年发现放射性异常到发现隐伏的含铀富钒的超大型矿床整整花了30年时间[18]。

6)、责任心。

“走出去”开展矿业勘查开发,说大一点,是把企业置身于国际竞争环境中去“为国争光”,但说到底是一种企业行为,人尽其能的同时,还需要人尽其责,才有可能使企业健康发展。

5、矿业勘查开发的战略性思考

对一个目标区进行矿业勘查开发之前及其过程中,企业应从战略角度对矿业勘查开发这一系统工程进行考量:

1)、市场化。

矿业的勘查开发是企业或投资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逐利行为,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开展矿业勘查开发活动过程中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理顺矿权人、投资人和技术工作者、管理者的利益关系,分清不同主体所扮演的角色。

2)、法制化。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制经济,在与外国公司及国内相关公司或合伙人的合资合作过程中,应主动运用我国及其他国市场经济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有关各方的责权利,在合作过程中,各种矛盾会不断产生,只有先立下规矩,才会成方圆。

3)、专业化。

矿业的勘查开发有其特殊性,涉及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计算机图件制作、井巷工程、钻探工程、采选冶及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诸多专业。

对于从未涉足过矿业的企业,只有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才会在这一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4)、现代化。

矿业公司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投融资理念,高起点介入整个矿业的勘查开发。

如果矿业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一开始就想着急于收回投资,不静下心来做扎实的工作而采用土法上马,是难于做大作强的。

5)、“革命”化。

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言的,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再好的专业技术,再好的矿山,再多的投入,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思想素质过硬的队伍,要在矿业行业历经风雨而不倒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对于欲远赴海外的企业尤应强调“革命”化,只有造就一支能征善战、敢打硬仗而又思想素质过硬的队伍,才是矿业勘查开发获得成功的基础。

6)、年轻化。

当前国内矿业勘查开发一片热火朝天,而人才的老化、短缺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很多地矿工程专业的老工程师老专家仍在坚守岗位,而新的年轻人又补充不上来。

所以从一开始就应从长计议考虑结合项目的开展锻炼培养年轻人,走一条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7)、社会化。

企业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矿业企业应专注于矿业的勘查开发,对矿业勘查开发不同环节中的某些事务性工作,可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分别交由社会化的不同实体来承担。

如采矿工程甚至探矿工程都可交由具备一定资质的社会实体来分别完成。

8)、民主化。

这里主要指企业的经济民主问题,没有企业的经济民主,就难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同时企业的经济民主和集中是相对立统一的,民主是集中之前股东之间个人意见的充分酝酿,集中是董事会在民主基础上的意志统一。

9)、本土化。

在国外开展矿业勘查开发,除了一只眼睛看国内,一只眼睛还应该看国外,只有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才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10)、国际化。

很多发展中国家既是地质资料的空白区,也是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非洲的金、金刚石、铜、铀等。

在某一国家搞好了一个项目,就竖起了一杆旗帜,在其它国家的矿产勘查开发项目也就可以如法炮制,所以中国企业既要吃着碗里的,又要看着锅里的,在实施某一项目的同时,时刻关注其它国家的矿业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6结语

1)、矿业的勘查开发是一个涉及勘查、开发及资本运作和管理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2)、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是找矿主体(矿业投资人,主要是矿业公司)以矿业勘查开发资金为链条,以先进的地物化遥找矿技术和最佳的采选冶方案为支撑,对勘查开发各子系统及其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功能(效益)最大化及系统与环境和谐运行的技术。

3)、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是系统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在调查、分析和解决矿业勘查开发这一系统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技术和系统工程学是一致的,既是矿业勘查开发各个学科的优化组合,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4)、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提出,是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继承、发展和深化,前者是从矿业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将矿业的勘查开发纳入一个大系统,而后者是从找矿的角度考虑问题,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5)、矿业勘查开发系统工程学的提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矿业的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矿业企业的企业素质就是企业的性格,企业的战略性思考就是企业的思路,套用现今流行的两句话: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中国矿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我国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除了需要国家相应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中国的矿业企业具备良好的企业素质和良好的战略性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德利,周余国。

浅论如何实现矿业勘查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科学[J],2005年增刊,53—56。

[2]江涌:

“大国责任”的挑战,2007-10-1008:

40:

10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3]路甬祥,科学改变了世界,《人民论坛》[J],2000,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1352。

[5]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45—364。

[6]高珍权.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博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大学,2002,4—5,95—110。

[7]贾大成.试论矿产勘查中人的决定性因素.吉林地质,1997,16

(1):

1~5。

[8]熊光楚.寻找隐伏金属矿产的方法系统.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65(5):

288~30。

[9]燕长海,刘国印.矿产系统勘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河南地质,1996,14(4):

310~316。

[10]、匡文龙.西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长沙,中南大学,2003。

[11]舒广龙.湖北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斑岩成矿系列与微细浸染型金矿:

[博士学位论文].长沙:

中南大学,2004。

[12]刘继顺,马光,舒广龙.湖北铜绿山夕卡岩型铜铁矿床中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体的发现及其找矿前景.矿床地质,2005,24(5):

527~536。

[13]刘德利,刘继顺,郭军,等.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控矿构造型式.矿床地质,2006,25

(2):

183~190。

[14]张彩华,刘继顺,刘德利.滇西南澜沧江带官房铜矿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探讨.大地构造成矿学,2006,30(3):

369~380。

[15]张洪培,刘继顺,张宪润,等.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深部找矿的新发现.矿产与地质,2006,20(4—5):

361~365。

[16]周余国、刘德利、刘继顺,滇东南曼龙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学前缘[J],2005,4,534。

[17]王文,王永生,国外七十个典型矿床发现规律与启示,地质与勘探,2004,04期

[18]赵鹏大,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地学前缘,2007,14(5),1—10

Preliminarydiscussiononprospectingandexploitationsystemengineeringofmining—stratagemforminingenterpriseson“goabroad”

LiuJishun1ZhouYuguo1,2Dongxin1LiuWeiming1

(1.SchoolofGeoscience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Hunan,China;2.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teamofYunnan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Bureau,Kunming652100,Yunnan,China)

Abstract:

Bringforwardtheconceptionofprospectingandexploitationsystemengineeringofminingforthefirsttime,beginwiththefeatureofminingexploitation,combinewiththestratagemforChineseminingenterprises,present“liuxin”,whichaenterpriseshouldhaveand“shihua”,thestratagemaenterpriseshouldconsider.

Keyword:

prospectingandexploitationsystemengineeringofmining,enterprisediathes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