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378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docx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技术概况

温室大棚蔬菜灌水使用大水漫灌,存在着用水量大、病害严重、降低室温、影响蔬菜品质等弊端,随着人们要求食用更安全、有营养的高品质蔬菜,节水灌溉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菜农所采用。

 

  一、灌水新技术类型简介 

  1、大棚渗水灌溉:

大棚蔬菜渗水灌溉试验推广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其做法为:

用管径为10—15毫米,管壁上扎有间距为35厘米,孔径为1.2毫米的水平单眼塑料细管做毛管,每1米间距布设1条,埋入地下8—10厘米土壤中,两侧种植蔬菜。

毛管首部与管径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联接,支管首部安装同径闸阀并与水源接通。

蔬菜灌溉时开启闸阀即可。

这种灌水方法,棚内灌溉设施总需投资约570元/亩,是一项人人会做,家家能用的廉价灌溉新技术。

 

  2、“润佳”小型滴灌系统:

“润佳”小型滴灌系统由中外合资企业设计制造,广泛适用于大棚温室蔬菜灌溉。

系统设计只需1米压力水头,90%的滴灌均匀度。

系统设计简单,安装灵活,每套灌溉设施(包括水源工程)成套购买,分为1/2亩、2/3亩和1亩3种。

用户需要做的只是向水箱加水,打开阀门灌溉作物。

 

  3、双翼软管微滴灌:

用双翼软管微灌带作用灌水器,广泛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等小面积田地,一家一户使用很方便。

主要特点是抗堵塞性能好,采用地下水源可不用过滤设备,运行水压低(1—3米水柱),田间各级管道采用片状盘卷的薄壁软管,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不需要投资昂贵的水源净化和过滤设备,因而大大地方便了一家一户单独使用,符合目前我国农村现状。

 

  二、棚内灌水系统布置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一般为南北向,种植畦较短,因而灌水毛管的布置长度一般为6—8米,而支管布置为东西向,长度为日光温室长度。

日光温室内蔬菜种植一般为每一双垄铺一地膜,地膜下设一条毛管或微灌带,有时也布置两条毛管。

双垄的中心距常为1米左右,因而典型的滴灌毛管布置间距为1米。

管径一般选用支管为25—40毫米,毛管选用10一15毫米。

供水设施可在棚首建池或使用能为大棚灌水提供一定压力和调蓄能力的集中供水设施。

在棚内首部安装控制阀,对集中供水还需安装计量水量的水表。

 

  三、大棚微灌的优点 

  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灌水用滴、渗灌(统称微灌),主要有以下优点:

1、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20%左右;2、使用微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有利于作物生长;3、微灌灌水还可结合施肥,把肥料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省肥40%左右;4、降低棚内湿度,可以大大地减少蔬菜病虫害;5、微灌比大水漫灌节水50%,节能30%;6、微水灌溉,病虫害少,用药就少,食用蔬菜安全且品质好;7、使用微灌,大棚蔬菜可提高产量20—30%以上。

四、微灌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地使用和保养滴灌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延长滴灌系统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滴灌系统的作用。

  

(1)田间安装滴灌管时,滴灌管上的滴孔要尽量朝上,可使水中的少量杂质沉淀在管子的底部。

  

(2)经常检查和清洗过滤器。

每次灌水前要检查一次过滤器,及时清除过滤器中积聚的杂质,防止过滤器堵塞;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发现滤网损坏时要及时更换。

  (3)定期冲洗滴灌管。

新安装的滴灌管第一次使用时,先要放开滴灌管未端的堵头,充分放水冲洗滴灌系统,把安装过程中积聚的杂质冲洗干净后,再封堵滴灌管未端的堵头,开始使用。

滴灌系统使用5次左右,要放开滴灌管未端堵头,把使用过程中积聚在管内的杂质冲洗出滴灌系统。

  (4)在微灌系统状况正常时才能让化肥溶液进入系统进行施肥,施肥完成后,必须用清水对系统进行冲洗。

(农业实用技术网)

节水灌溉新技术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而另一方面,农业这一用水大户的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左右,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为缓解水资源危机、有效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在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利用日光温室在冬春季节进行蔬菜、花卉等的反季节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温室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很容易诱发多种病害。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使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同降低室内相对湿度、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了统一。

1节水灌溉工程新技术

 应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能有效减少灌溉渠系(管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蒸发与渗漏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这些技术尤其是渠道防渗技术在大田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也获得迅速发展,某些新技术在温室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在中国北方地区,进行反季节生产的温室面积都比较小,多在333-667m2之、司。

用低压管道输水,将灌溉水引入设施内,并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将灌溉水输入每块畦田,再进行灌溉。

采用这种技术灌溉,可以省去输水渠道的占用面积,同时具有省工、省时、 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农民易于掌握等特点,而且比土渠省水40%左右,节水效果显著,还能有效地减少水量蒸发面积,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1.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由于一次性投资太多,在普通的日光温室中应用很少,但很适合于连栋温室中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

目前,喷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型方向发展,在温室生产中可采用固定式、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

应用喷灌技术,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实行立体栽培,同时依据作物干旱程度,实现适度灌溉,节约灌溉用水量,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减少作物病害发生。

1.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及安装在末端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小流量、精确地将水、肥输送到作物根区土壤或地下的灌溉方式。

适于温室生产应用的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膜下多孔单壁软管微灌等。

1.3.1滴灌连栋温室中多采用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无土立体式的、或者长季节性栽培,以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这种栽培模式,尤其是立体栽培中, 般都采用滴灌灌溉技术,将输水管中的有压水流通过消能滴头,以水滴的形式滴一滴地滴入根区基质,即地表滴灌。

也有的温室生产中,在滴灌管(带)的下边铺设一层地膜,可以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有利于保墒,滴灌设备的维护也很方便。

膜下滴灌是在中国目前普通的节能日光温室生产中比较理想的灌溉方式。

膜下滴灌,由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而产生,是将滴灌管(带)覆盖在膜下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可以减少设施作物的棵、司蒸发,降低相对湿度和减少由于排湿和灌溉带来的降温作用,能够使设施环境具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和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减少作物发病率。

膜下滴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蔬菜作物与花卉的生产。

1.3.2膜下多孔单壁软管微灌在单壁软管上某些位置开启一系列的孔,成为多孔单壁软管。

水流在管道中通过孔渗出、湿润局部土壤或作物根区。

再结合地膜覆盖,也可以达到膜下滴灌的降湿、节水效果,而且投资成本低,水孔不易堵塞,适于目前中国温室生产应用。

1.3.3地埋滴灌地埋滴灌是把滴灌毛管铺设在耕作层以下,将农作物所需要的水肥直

接灌溉到作物根部的滴灌方式。

地埋滴灌一次性安装完毕后,一般使用年限在8年以上,无需每年更换滴灌毛管,节省劳动力而且机械损坏小,节水效果好。

1.4集雨节灌技术

   温室顶部的塑料棚面具有一定的产流面积,是“天然”的雨水集流场,配套修建集雨槽和蓄水池,结合滴灌、渗灌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利用雨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

降雨时,雨水沿着薄膜聚集于集雨槽,通过落水管进入蓄水池,蓄水池与室内畦田或作物耕作层保持一定高差,利用雨水自身的重力进行膜下滴灌或地下微压水渗灌。

在节约灌溉水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

2节水灌溉农艺新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是在作物生长发育、作物干物质形成与水分供应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农耕技术和适宜的灌溉手段实现节水,挖掘作物本身节水潜力的灌溉技术。

2.1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广泛应用于温室栽培,尤其是冬春季节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生产,大多采用单行定植一双垄上覆一膜一膜下沟灌模式。

这种沟灌模式操作简单,有效抑制土壤表面水分的无效蒸发,大大降低室内相对湿度,膜下水分循环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其它栽植密度较大的作物如洋葱等可采用平畦覆膜,利用膜孔、膜侧灌溉。

2.2调亏灌溉

   调亏灌溉是主动对作物施加 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利用水分胁迫的正面效应,从生物学角度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属于非充分灌溉。

这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于设施生产中。

   冬春季节日光温室中,低温弱光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作物植株的徒长,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往往形成“壮秧不壮果”,产量与质量都会降低。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蹲苗控水措施,即在作物苗期适量控制灌水,使作物处于一段时间的干旱胁迫,之后复水,利用补偿效应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达到节水目的。

2.3保水剂

   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等,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近百倍的含盐水分,而且具有反复吸水功能,吸水后膨胀为水凝胶,可缓慢释放水分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增强土壤保水性,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目前,保水剂的价格偏高,而且它的使用量还没有统标准,研究成果还没有系统化,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推广使用有很大难度。

   现在,保水剂主要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将保水剂直接施入土壤或在保水剂中混入无机物质(粘土)制成复合保水剂后施入土壤;也有的用保水剂处理种子表面,即形成包衣种子后播种,也可直接用作培养基。

在设施栽培中,可将保水剂与地膜覆盖、蒸腾抑制剂等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增产能力:

保水剂与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结合使用,节水效果更加显著。

3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是将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机制与

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紧密结合而开发出的一种农业节水技术。

实际上,就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旱、节水性,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采用生物节水技术,关键是要有节水性强的作物品种。

   目前,温室生产中一般都选用抗旱、抗寒、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

但还没有把抗旱性强作为选择品种的首要因素,抗旱还没有真正成为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以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开展更少。

4设施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温室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升级插上了翅膀,设施生产中工程节水灌溉将朝着自动、精量发展,保水剂等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选用节水抗旱品种将成为节水措施的首选。

4.1精量灌溉

   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作物水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国外已大量使用红外枪技术,实现了作物水分信息的采集与精量控制用水,并采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作物茎秆的液流和蒸腾,用于指导精量灌溉。

中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除了进行个别试验外,还没有进入田间生产应用。

因此,精量灌溉

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温室生产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4.2保水剂的广泛应用

随着保水剂研究的深入和一系列环保问题的解决,具有超强吸水能力的保水剂的应用将更加普遍。

在保水剂的作用下,只需很少量的水分就能完成作物生产。

另外结合作物关键需水期,大力发展非充分灌溉,可使灌溉水量更加减少,再次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4.3生物节水是最终选择

   不管采取何种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最大的还是作物或品种本身生长生产就不需要很多水量,即生物节水是节水农业的归结点。

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WUE}不同,WUE受数量性状多基因控制,遗传基础复杂,但它是反映品种抗旱性强弱的个可遗传性状。

研究发现控制WUE的直接主效基因的遗传规律后,就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利用转基因方法进行转节水(高WUE)基目作物的培育和改良。

通过作物或品种的自身作用提高其内在抗早性、节水性是生物节水的最终潜力所在。

   

   在节流的同时,还要力争开源,以弥补淡水资源的不足。

加强盐水、污水的处理技术研究,逐步完善其配套的灌溉技术,早日应用于实际生产。

农业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2007、11

(九)湖北省

1、微喷灌+日光温室组合节水灌溉模式

(1)模式特点

微喷灌+日光温室组合模式是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栽培保温技术的组合应用,由微喷灌系统和日光温室保温系统两部分构成。

(2)技术要点

1)日光温室中的微喷灌系统在安装运行中应把握如下要点:

①选用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

②完善供水系统。

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及流量量测仪表等(有自然水头的可不设置水泵和动力机)。

③进棚前的干管通常采用管径40~50毫米的PE半硬管,支管选用管径16~25毫米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一般干、支管承压200~300千帕左右,埋入地面以下0.6米深度。

④大棚内吊管、支管、主管管径宜分别选用4~5毫米、8~20毫米、32毫米壁厚2毫米的PV管,支管间距2.6米,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温棚长度方向距地面高2米的位置。

⑤微喷头采用射程直径为3.5~4米的倒挂式微喷头,微喷头间距2.8~3米,工作压力180千帕左右,单相供水泵流量8~12升每小时。

⑥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微喷灌系统的技术参数制定灌溉制度,按制度进行灌溉。

2)日光温室应选择在地形平坦,土质肥沃,道路畅通,水电设施齐备,地势开阔,南侧无遮阳物的地方。

棚体采用东西走向,一般向东或向西偏斜5度,最大偏斜不可超过10度,东西墙体外设3×3米左右的工作缓冲间,东西走向长50~80米左右,南北跨度以7.5~8.5米为宜,后墙高2.50米左右,后坡长1.80米,后棚面倾角40度左右,墙体厚度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0.5~1.5米为宜,顶高3.2~3.9米,覆盖棚膜采用醋酸乙烯膜,棚面采用二代温室标准,以利采光。

日光温室的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钢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悬索结构和热镀锌钢管装配结构,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的承载力视不同地区的风力和积雪厚度可按荷载350~800N每平方米设计。

3)微喷灌+日光温室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及运行管理,应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每T50485-2009)和农业部制定的《日光温室建设标准》执行。

(3)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

微喷灌节水技术在日光温室环境中运行的效果有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项节水技术,可有效减少灌溉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比常规灌溉方式节水50~70%,灌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

第二,它是一项科学灌溉技术,高温时使用微喷灌可使温室内温度比室外降低6~8度;用微喷灌技术施肥和农药,可使肥、药喷洒均匀,减少肥、药用量20%左右;微喷灌灌水速度低于土壤渗水速度,不形成径流,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同时降低灌溉、施肥、施药等各个环节的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

微喷灌、日光温室两项技术组合应用,能促进农作物产品提前和延后上市,调剂市场供求。

特别是反季瓜果蔬菜的生产,利用其价格优势每亩可创1~3万元收入(不同农产品价格差),实现高于传统生产方式农产品数倍乃至十多倍的经济收益,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4)适用条件

微喷灌+日光温室组合模式适用范围较广。

从气侯条件考虑,在不附加增温设施备的条件下,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我国南方低海拨地区均适用。

从作物品种和行业考虑,适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花卉和药材生产,也适用于育苗、饲养场所加湿和降温。

从市场角度考虑,城市郊区及邻近的平原交通方便,鲜果鲜菜可就近入市,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是该项技术发挥效益的重要区域。

(5)应用实例

鄂州市蒲团生态农庄位于鄂州市蒲团乡何桥村,规划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面积1800亩,其中:

微喷灌、滴灌170亩,喷灌110亩,渠道防渗1520亩。

规划项目总投资608万元。

采用微喷灌和滴灌模式,微喷灌采用倒挂式固定微喷系统,滴灌采用地面固定式滴灌系统。

在推广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把节水技术与新的农业栽培技术紧密结合,把基地试验与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成果紧密结合,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到2008年,生态农庄实现了年产反季蔬菜和瓜果85万千克,总收入达到166万元,每亩净收入2288元。

按生态农庄全员人口57人计算,实现每人每年创收2.9123万元,每人每年创净收入3262.68元(支出人工工资以后的利润)。

2004年生态农庄的产品获得了农业部质检中心“绿色、无公害食品质量体系”的认证。

2、坡面雨水集蓄点灌综合技术模式

(1)模式特点

坡面雨水集蓄点灌模式是在没有枢纽水利工程、也没有建设骨干蓄水工程条件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为解决农作物需水关键期灌溉,通过收集、积蓄雨水进行非充分灌溉的微型节水灌溉模式。

具有造价低廉、操作简便、效益明显的特点,是解决山区和丘陵水资源紧缺地区农作物度过严重干旱期的有效措施。

(2)技术要点

1)水池和水窖应视地形、地质结构、建筑材料条件选址。

有埋入地下条件的,宜优先选择造价较低、质量可靠、蒸发量低的预制拼装式水窖。

2)圆形拼装式水窖水窖宜建设在黏土、亚黏土或轻亚黏土的地方,砂土地方应考虑砼箍梁(断面15厘米×15厘米,配置钢筋4φ6),经济内径和深度可分别选择在2~5米、2.8~3.5米范围,设计应优先考虑定型设计。

3)点灌时应先在作物根部附近挖穴,果树等根系范围较大的作物应先在根系附近开沟,但不能露根,灌后回填。

4)工程规划设计应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升267-2001)标准执行。

(3)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

坡面雨水集蓄点灌模式对农作物度过严重干旱期、使无收变有收、使一般收成变丰收的有效措施,增收效益明显。

1)柑橘单产每亩可增加300千克,每亩可增加收入300元左右(按2008年市场价计算)。

2)提高农产品质量。

柑橘的优质果率可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

3)降低抗旱成本。

集雨灌溉设施建设之前,遇到干旱年景为了保树保苗,用车拖水或抽水抗旱,一亩柑橘园的耗费在300元左右(不含人工),而雨水集蓄点灌工程建成后,每亩只需投入平时蓄水管理人工,明显降低了抗旱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

4)降低肥、药成本。

雨水集蓄点灌模式使浇水、施肥、放药一体化,水溶性农药、肥料可随水直接施入作物的叶面和根系,可降低10~20%的农药、肥料费用。

(4)适用条件

坡面雨水集蓄点灌模式适用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地理条件和没有枢纽水利工程的山区和丘陵地区,特别是田块分散的坡面旱地是该模式的首选区。

(5)应用实例

西陵峡雨水集蓄灌溉示范区位于湖北省秭归县长江南岸的屈原镇西陵峡村,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大坝上游南岸。

山高坡陡,农田均为20度~30度的坡地,土地贫瘠,涵水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全村没有修建蓄水设施的基本条件,灌溉水资源奇缺。

2001年以来,水利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山区脐橙生产采用坡面雨水集蓄点灌模式,通过建设集雨水池(或水窖)蓄水,采用点灌方式解决脐橙的抗旱用水问题。

目前已建成水池(窖)460个,每池(窖)蓄水20立方米左右,平均每池配套建设沉砂池、过滤池,安装输水管道200米(其中,32毫米直径进水管100米,20毫米直径出水管100米),把降雨时田间、溪沟形成的径流水集蓄到水池(窖),旱时用池(窖)水灌溉。

当地农民按一亩地建一口20立方米水池的规划进行布局,每池(窖)总投资为2000~2500元,其中,材料费1000元左右,投工折资1000~1200元,农民的现金投入为300~500元。

当地政府对集雨工程实行补贴政策,每口窖(池)补助1000元,其余农民自筹。

由于这种灌溉模式效果明显,投资额度农民可以承受,现已扩展到秭归全县,到2008年底,全县已建成集雨水池(窖)5万多口,年利用雨水300万立方米(一般每年重复蓄水2~4次),可解决5万多亩柑橘等农作物度过干旱期。

采用坡面雨水集蓄点灌技术,柑橘每亩可增加单产300千克左右,按近两年的平均单价1.4元每千克和1.0元每千克计算,每亩可增加收入近300~420元,全示范区每年可增加收入13.8万元。

由于有水源保证和适时灌溉,柑橘优质果的比重从30%提高到50%,优质率提高促进了柑橘单价提高。

3、膜下滴灌+塑料大棚组合节水灌溉模式

(1)模式特点

膜下滴灌+塑料大棚模式是节水灌溉技术、覆膜种植技术和农业保温技术的综合应用,由滴灌系统、覆膜和大棚系统构成。

(2)技术要点

1)地膜覆盖的滴灌系统主、支管道可采用U-PVC或PE塑料管,管道及管件承受压力应达到200千帕。

滴灌管通常采用内镶式PE滴灌软管,滴灌带(管)、滴头工作压力100千帕左右。

2)塑料大棚建设场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东、南、西三面无高大遮阳物)、地势平坦、通风条件好、土质肥沃、水利排灌设施便利、交通方便的地方。

2)大棚复盖膜须选用透光性能较好、造价低、操作便利、坚固耐用的材料,透光率一般应达到60%~75%。

3)大棚骨架的主体结构设计应考虑当地风力等级和气象条件,一般抗风不低于8级,承雪荷载大于等于350N每平方米。

5)大棚内铺设滴灌带(管)和地膜之前,应施足底肥,整理土壤,顺棚起垄,垄型按不同作物具体确定,一般垄宽40~60厘米,高10~15厘米,做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双高垄,滴灌带放在双高垄的中间低凹处,垄上覆盖地膜。

垄与垄之间的中心距一般为1米,滴灌毛管的每根长度一般与棚长相等。

6)膜下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及运行管理,应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每T50485-2009)执行。

(3)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

1)节省灌溉用水:

膜下滴灌+塑料大棚技术模式将滴灌带置于地膜之下的作物根系发育区,水份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了作物棵间蒸发,从而节约水量。

据测试,大棚内的膜下滴灌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是喷灌的50%,是无膜滴灌的70%。

2)肥料利用率高:

塑料大棚膜下滴灌施肥容易,肥随水滴到作物根系土壤中,使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经测试,膜下滴灌能使肥料的有效利用率由普通施肥效率30%提高到50%~60%。

3)用工费用降低:

采用膜下滴灌的农作物行间无灌溉水份,因而杂草生长少,可减少锄草投工;滴水灌溉不造成土壤板结,减少锄地松土用工;滴灌系统可实行自动控制,无需在田间开沟打堤,降低了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所以,膜下滴灌比其它灌溉方式用工费用低。

4)增产综合效果明显:

塑料大棚满足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条件,不遭受风、霜冻、暴雨、虫害的侵袭,加上膜下滴灌施肥、灌水均匀,作物增产效果明显。

根据调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使蔬菜增收40%,西瓜、甜瓜增收25%,棉花增产15%~20%。

同时,膜下滴灌+塑料大棚模式较常规灌溉平均省肥20%,省农药10%,综合经济效益增加40%以上。

特别是反季农产品,因其市场价格远高于常规季节农产品价格,草莓等经济作物的收益是常规种植方式收益的3~5倍。

(4)适用条件

膜下滴灌+塑料大棚技术适用范围较广。

从地理环境考虑,长江中下游及我国南方低海拨地区的气温相对高于北方,塑料大棚能满足一般反季蔬菜生产;平原地区适合大棚安装,滴灌管(带)中的水压均衡,是该项技术应用的首选地区。

从种植的作物品种考虑,适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瓜果类和其他大田经济作物。

从市场角度考虑,城市郊区及邻近的平原交通方便,鲜果鲜菜可就近入市,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是该项技术发挥效益的重要区域。

(5)应用实例

大堰草莓园位于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周家河村1组。

占地面积100亩。

其中大棚占地50亩,育苗基地50亩。

共建72个大棚,每棚长80米,宽6米,单棚面积0.7亩,由28个农户承包。

采用膜下滴灌+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草莓的主要增收效果是反季产品的价格优势。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