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095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22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2.对课文中提到的“大陆漂移说”的认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地图上的发现

  􀀋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在家里养病。

他漫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①“漫不经心”说明了什么?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跟非洲西海岸线很吻合。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cēncī]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②“突然”说明了什么?

魏格纳的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讲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世界各大洲拼接在一起可以成为一整块。

  􀀌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❶说”。

[句导读:

“进一步”说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提出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而是有科学预见性的,而这种预见性恰恰在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

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开始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各大洲的分布。

[句导读:

这里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了“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③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魏格纳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第一部分:

讲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世界各大洲拼接在一起可以成为一整块,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魏格纳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许多人不接受大陆漂移说。

[④为什么说“这只是一个假说”?

人们为什么不接受?

]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找到了煤。

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迹。

这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的冰雪世界中呢?

[⑤这个反问句突出了什么?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考察小组发现在南极洲的煤块上有远古时代生长的植物的痕迹。

  􀀏科学家们继续寻找。

不久,他们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

这说明,两亿年前南极洲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也不是现在冰封雪盖的样子,而是一个适合❷生物生存的环境。

[⑥“并不在……也不是……而是……”说明了什么?

科学家是根据什么得出结论的?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考察小组还在那儿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

  􀀐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一个山峰的悬崖上,发现了冰碛岩❸。

冰碛岩就是冰川携带的岩石,它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

科学家们发现,南极的冰碛岩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岩,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上面的擦痕显示,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句导读:

“完全相同”“来自同一大陆”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科学家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魏格纳的学说是千真万确的。

][⑦考察队的这一发现又证明了什么?

由此能体会到什么?

]

  段导读:

考察队在南极又发现了冰碛岩,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

  􀀑这些发现都证明:

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那时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着。

后来,古老的大陆向北漂移,漂向赤道,天气也渐渐转暖,生长出茂密的森林,还出现了恐龙等动物。

[句导读:

“连在一起”“被冰雪覆盖”“生长出茂密的森林”等这些假想都与前面的发现吻合了。

]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碎块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极洲、亚洲、美洲、大洋洲……[⑧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些发现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这些新的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并被视为板块构造学发展的基础。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⑨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这些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

  第二部分:

讲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世界地图。

  一 导入

  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百年前,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就是通过看地图,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让我们到课文中看看究竟是什么惊人的发现吧。

  二 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指名读新词,随时纠正读音。

  轮廓  吻合  锯齿  拼接  参差不齐  悬崖

  携带  适合  位置  生存  漫不经心

  书写指导。

  ①吻:

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

 ②置:

下面是“直”,内有三“横”,不能漏写一横。

  ③崖:

注意与“涯”的区别。

  分小组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

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第二部分:

科学工作者的发现,使“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4.根据段意,归纳的主要内容。

  5.教师简单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

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课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听、读、思、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求证”的阅读全过程中,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学习本课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的特点,紧扣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可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读一读,可以是关于大陆漂移和魏格纳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的科学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世界地图,南极的图片。

  一 导入

  魏格纳的发现对于研究地理是非常重要的。

“发现”并不等于就是“对的”,必须经过科学的验证。

让我们跟随科学工作者,一起去验证魏格纳的发现。

  二 细读课文

  .为什么魏格纳能发现“地图上的秘密”?

  学生甲:

他一开始只是漫不经心地看,后来他仔细观察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从“漫不经心”这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乙:

魏格纳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分析问题。

  魏格纳是个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魏格纳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很多人不接受,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自读课文第3~6自然段。

思考:

从哪里看出是“长期艰苦”?

  集体交流。

  ①从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到1960年考察队在南极一座山峰的悬崖上发现冰碛岩,前后经过了48年,时间很长。

  ②很多考察工作都是在南极进行的,南极的环境比较恶劣,科学工作者要随时面临生命的危险。

  这48年来科学工作者的足迹还遍布哪里?

  你想对这些科学工作者说什么?

  学生甲:

你们真了不起!

  学生乙:

你们太辛苦了!

  学生丙:

你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

  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

  3.大量的证据都表明“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

  齐读课文第7、8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三 总结全文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希望同学们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四年级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机会还不多,教学中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为此,在课前,教师可准备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

一上课,就通过大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先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然后看看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吻合。

这一课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3.总结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

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还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队,再按笔画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队。

注意书写要工整。

  吻 发 煤 现 适 存 崖

  存 发 煤 适 吻 现 崖  煤 崖 适 现 吻 存 发

  2.读句子,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魏格纳慢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经过仔细观查,他近一步发现,世界各大州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坚苦的考察活动。

  3.“大陆漂移”的过程是怎样的?

  

  

  

  4.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图,写写你的发现和联想。

  

  

  

  

  

  

  魏格纳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建人。

生于德国柏林。

1912年发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论文,第一次提出大陆漂移的观点。

1915年出版《海陆的起源》一书,用了大量例子来论证大陆漂移假说的合理性。

但由于证据不够充分,遭到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反对。

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底扩张、古地磁学等的发现使大陆漂移学说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为板块构造学说。

他还著有《地质时代中的气候》等。

1930年第四次在格陵兰探险时遇难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