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471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docx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

以学习求发展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探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自1999年以来,以南岗区中小学整体改革协作体为载体,组织全区中小学在持续的共同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组织学习的氛围,养成了研究、追问的习惯,从实践走向理论,又从理论走向实践,在这样一个“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形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加深对教育改革的理解,从以人为本的高度逐渐把眼光聚焦在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学校管理的改革上,探索着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改革需求的学校管理模式---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并不断用自身的实践,完善着这一管理理论观点。

实践永远是理论的故乡,“给启示不给模式”,学习和研究哈尔滨市南岗区学习共同体学校建设的经验,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为教师的学习服务

哈尔滨市第17中学坚持把学习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认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必须要用团队的方式共同学习。

他们特别强调“管理者如何为团队学习服务是关键”。

他们在为团队学习服务方面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实践与探索。

1、为集体交流服务

他们认为,个人学习是集体交流的基础,要进一步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必须给教师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

基于此,学校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年龄、学科等特点,制定符合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要求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要既有实效性,又能够突出自身的个性。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采取了典型带动、逐步推开的策略,先从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做起,带动青年教师和40岁以上的教师,激励、引导全体教师形成内在的“学习-发展”需求,从而使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在全校蔚然成风。

学校还相应建立了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同时大量购置并推荐教育专著供教师自主选择阅读,对读书笔记、学习进度都有定时、定量的要求,通过这种有计划的引导式的学习,帮助每一位教师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品尝读书的乐趣。

领导带头读书学习,畅谈心得体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组织学习成果交流会、新课改专题讲座、教师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的集体交流活动。

老师们的体会是:

书读的多了,理论根基扎实了,文化底蕴厚实了,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同行教学交流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在学习与交流中,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学习正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是工作和研究的前提”。

教师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启迪与反思去实践,在学习与实践中养成了些读书笔记、反思日记、教育随笔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各自的成长轨迹,积累成功的经验。

针对学校人员多、工作分散,教师集中学习时间困难的特点,学校重点组织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要求备课组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集体反思本周的教学问题,研究解决之后再进行解体备课环节。

备课组实行备课-听课-评课-再备课的管理模式,务求将新课改的思想、新课改的要求,渗透到备课、授课的全过程,切实增强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学校从激励导向上强化教师合作互助的意识,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合力,求得教师的共同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同时根据教师自学是减少,信息、资料不足的情况,由教务处专人选择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和可用来指导实践的学习资料,每周一个学习专题,编成“课改信息小报”,供教师备课时学习之用,要求教师结合实际要写出简短的学习反思小结。

教师要实现主动发展,为教师创造参与的机会基本的保证条件。

学校坚持每天都有开放课的做法,保证老师们可以相互听课、评课,自我反思和吸纳他人的意见;采取参与式学习的方法,使老师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或的共同提高的机会。

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学校定期组织专题交流会,交流的主体有:

新课程改革实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你的教学质量观是什么?

你认为如何作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你所教学科为例,谈谈你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等等。

在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学校还让学生参与其中,组织师生对话会、学生问卷调查等。

这样一系列的做法,形成了时间-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2、为开放性学习服务

哈尔滨市第17中学清醒的认识到,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新时期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开放式学习与网络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自主学习、积极展示的平台。

新课改实施以来,有计划的请市教研院领导、进修学校教研员等到学校培训教师,请名教师讲学习成长的历程。

学校更积极为教师的外出学习、交流研讨、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等提供方便条件,特别有针对性地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终身学习的理念、人本管理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渗透到开放性学习的全过程,通过组织学习成果展示,外出学习专题报告,学习归来一节公开课等活动,及时推动教师反思和总结学习成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师学习的条件日臻成熟。

互联网给教师的学习与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网络交流史的各种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穿越时间和空间,以更加生动的传播形式,随时随地传播到那些渴望知识的教师中间。

网络交流能够连接最新的知识信息,及时理解学科前沿动态,使学习者不断更新提高。

在校园网上建立的“每日一读”专栏,向教师提供学习信息、教学信息,推荐有关文章、课改经验等资料,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

教师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发表读书心得,进行网上交流,完成网上作业。

学校还在网上开辟了教师论坛栏目,在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要求教师每个月在网上向其他教师推荐一本好书,每个月在论坛上发表一个自己的观点,每个月参与一次网上交流。

3、为会诊式交流服务

他们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管理策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基于问题学习就是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在学习中引导教师寻找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通过研讨等形式对问题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反思,与同事交流,吸纳他人的意见等,就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哈尔滨市第17中学于2004年3月,即开展了以“课堂教学如何运用适时、恰切的‘点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主题的机遇问题的学习研究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熟。

基于问题学习的主体是教师,他们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积极进行课堂实践探究、小组集中研讨和个人教学反思。

数学组以《密铺》为例,语文组以《秋天的怀念》为例开展了“一课多讲”活动,英语组则开展了骨干教师“引路课”活动。

在听课、评课中同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式交流。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于20中开展了校际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通过“一课多讲”、“交叉评课”等活动,促进了两校教师的合作交流和共同提高,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计划书”的思考

哈尔滨市第165中学在学习共同体活动中,体会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是枝节问题,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使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使教师走向成功的前沿阵地,所以必须重视起来。

为此,他们在青年教师中间开展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计划书”活动。

设计和制定计划书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真诚地面对自我,剖析自我,明确自我,推动自我成长。

1、知不足,而后勇

制定计划书,首先是充分认识自我。

教师与教师之间表面看学历、年龄、阅历等大抵相同,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分别的。

不论教育理念、教学底蕴、驾驭能力,还是认知水平、感悟程度都大有差异,这边要求学校引领教师首先作深刻剖析,深入思考,正确认清一个人的不足之处而不护短。

有一位教师写道:

“在教学中我只注重单纯传授知识,缺少对过程的关注和方法的选择,备课时往往习惯于只着眼知识的传授,并未重视通过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发展学生思维,有时候严而失当,如用写‘情况说明’的‘软鞭子’整治学生,成为不合理的苛求,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有,我曾一味追求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致使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没有过多地考虑正在课堂听课的学生感受如何……”,正是如此,青年教师们能够正确面对、分析和剖析自身的不足,成为他们前进的第一步。

2、挖潜力,快前行

教师找到了自身不足之后重要的是进一步找到克服、改掉不足的潜力所在,虚心是好事,但一位说自己步行就是犯了大忌。

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潜力,怎样认识自我,感觉自我的优势并调动起来互补才是难能可贵的。

有一位教师这样写道:

“我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教的学科,我愿意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因为有爱才有对事业的执著,才会在困难面前、挫折面前重新振作从头再来,因为有爱,才有对学生的理解,才会在面对厌学、悲观放弃的学生时仍孜孜不倦,尽心教诲……还有我对语言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在朗读、演讲辩论、表演等方面,有组织活动的经验和能力,可以教而不单一,引而不枯燥,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较快接受新事物,乐于学习等等。

”在交流会上,教师们通过挖掘自身的潜力,增强了自信,并愿意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学习、探索。

在实践中增强教学智慧,快速前行。

这种交流会的开展,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3、强理论,寻方法

强化系统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要两条腿走路,即统一、有组织的学习,有固定时间和导师的学习,再就是规定范围和期限的自学。

学校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指出,没有理论指导的干往往是乱干或蛮干。

为此,学校成立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研学班,每周一和周三都利用下班的时间组织理论学习、研讨交流。

有校长、主任的讲座,有教师轮流的“问题悬挂”式讲解,有交流,有研讨,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计划书时,还强调对他人的教学方法要细心学习、体会,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的方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教育学著作、教学论著作中或其他优秀教师那里学习一些基本的教学法,这是必要的,但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实践中才可能有新的发展,并在不断的磨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称得上艺术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体验是基础,创新才是根本。

教师们开始在学习同本学科有关的教学方法过程中,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认真学习借鉴的结果,逐步创造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即“三法”:

“寻法、学法、创法”。

例如,老师们学习了于永正教学法,即“五重”:

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这是于永正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是将总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代表了于永正老师鲜明的教学个性。

青年教师通过对于老师“五重”教学法的学习,认真分析每一个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寻找适合自身学科和自身特点的教学法,例如:

教师们正在实践、探索着“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等等,同时在研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老师们对基础理论概念等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如:

什么是教学法?

什么是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艺术等进行界定和区分,明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好的教学方法就应是使学生学得主动的方法,是使学生不仅更富有、更聪明而且变得更高尚的方法,是使学生及精力坚信又能生动活泼愉快成长的方法。

4、同伴助,善交流

教师职业是一个共建共育的职业,学习化的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在学习与工作中自然构筑而成。

学年组、学科备课组使学校的基本单位,在各个单位内与校内倡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是求知的好方法,只有形成和谐气氛,互利互惠才是有实战力的团队。

第一,同伴互助。

教师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与同事的合作和帮助,才能取得专业发展。

为此,学校同学科、同学年、不同学年的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形成同伴互助的关系。

每周各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同事间进行精诚协作,互助主要包括:

说课、听课、评课、研讨、集体备课、教学沙龙等,使教师在学科内部智慧交流中获得专业发展。

第二,导师制。

在学校内实行“导师制”,鼓励老教师、骨干教师传授经验带弟子,开展有独立专题的教师面对面的对话活动,用教师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帮助提醒已经或即将遇到同样问题的教师,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操作性强的方法,使青年教师、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成长,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期。

5、勤反思,探索行

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活动中,不断学习、感悟、认识、提高。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具体做法是,第一,正确引导—指路子;第二,实际锻炼—压担子;第三,竞赛比武—搭台子;第四,开展科研—写稿子;第五,勤学苦练—厚底子。

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反思,实践着课堂教学方法,在操作上,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每节课下来,要写教后记,因为教后记能使教师主动走向教学反思,锐意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位教师在学习理论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反思,写了这样一段话:

“关心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师才能更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在与学生交往中发挥着作用。

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师自身,我们要不断学习、探索、感悟、反思,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进步,教师才能成长,学生才能有发展”。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学校如果忽视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或忽略对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领悟,那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构和谐校园必然难度较大。

把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作为切入点,以此牵动学校工作的全面提高是明智的选择。

方法对头,师生有劲头。

找准了方法,学校才有凝聚力,学校各项工作就有了主动力和助动力。

案例三,让教师在团队中成长

哈尔滨市雷锋小学认为,“合作”是学习共同体学校的重要特征,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在合作中得以实现。

他们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教师在团队中学会合作,让教师在团队合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团队合作中产生归属感,在团队合作中成长。

学校建立了骨干教师学习团队和以学年、学科为单位的多个学习团队,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

1、合作教研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合作教研是建立在教师之间伙伴关系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专业切磋、合作交流、彼此支持、经验分享,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一种学习研究方式。

他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组织的开展了组内合作和相同学段的合作探究活动。

(1)组内合作教研,实现教师间的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为了使合作教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他们在教室中间开展了“问题导购”活动,让教师将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列成“菜单”,上交团队进行问题梳理,团队成员合作研究,集体攻关。

同时,团队成员定期与专家、教研员就一些热点问题开展对话交流,寻求专业支持。

另外,教师们以关注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依据,围绕教学问题展开合作研讨,“多人同上一堂课”和“一人上几次课”的课例研讨;各小组积极邀请专家、骨干教师参与“备课-听课-评课-议课-反思”的全过程。

每个学习团队围绕问题制定一个子课题,共同进行研究,改变了以往一个人一个小篆体、各自为政的局面。

学校还经常开展理论学习、研讨、课题课等研究交流活动,教师们在反思、感悟、讲述中进入“研究性”的教学境界,增强了教师的“学习力”。

(2)相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合作娇艳,实现了教师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他们打破学年、学科教研的界限,开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团队联合娇艳。

相同学科的两个年级,在教学内容、教学研究重点等方面,必然有相通相融的研究内容,自然形成了联合教研的渠道和空间。

如语文、数学学科分别进行了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和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联合娇艳。

科学与品德、信息技术与英语、健康教育与社会等学科积极开展了合作娇艳。

因每组开展的“艺术的整合”课改沙龙活动在全校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全体教师及与会专家、领导的好评。

合作教研改善了教师间的关系,营造了一种研究的氛围,构建了一种研究的文化,创建了一种共同的教育生活,为学习共同体学校注入了个人的活力。

2、合作教学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他们重点开展了同学可见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教学。

(1)同学科开展的合作教学。

在集体钻研教材备课的基础上一人说课,一人上课,群体评议课,一人做课件或负责寻找教学资源。

这种“捆绑式”的合作教学优势在于它的合作性与全员性,它打破了教师之间各自为政、孤立无援的局面,促进了教师间互动、互通以及学科内的整合交流。

设置一种合作探究的情境,建立了多边的信息家流亡,使教师不知不觉就享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2)不同学科开展合作教学。

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工作方式必须从孤立走向合作,打破传统的单人单科授课格局,实行小组协同教学策略。

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从各自的学科中走出来,走向教师交往合作的教学。

在《树叶生辉》一课中,语文、美术、科学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师就共同走进课堂施教,完成教学任务。

在合作教学中,组内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了教育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形成了巨大合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团队的整体功能。

3、互动评价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互动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突出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协商,强调的是激励、引导、促进,它既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也有利于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双方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通过协商结对的方式,自评与他评共存的方和反馈后再评价的方式深入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教师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再对本人工作进行反思,自主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团队成员具体的改进策略。

评价对象在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及进行自评小结后,再组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初次协商评价内容,随后在实践中对评价对象进行初次评价。

在初次互动评价的基础上,再次组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协商撰写第一次评价报告,提出评价意见及教师今后发展目标。

随后开展第二轮评价,周而复始,教师丛中积累了经验,发现了优势,找出了差距,在比较中找准了最佳发展方向。

(选自《以学习求发展》,主编:

孙波。

出版:

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

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启示之一:

学校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管理模式实践变革的尝试。

日本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对学习共同体学校的定义是“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教育专家的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第136页)。

哈尔滨市南岗区对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界定则是: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共同愿景,艺团对学习为基本单位,以增强学校的学习力为核心,为学习服务的扁平化网络管理系统。

”还可以表述为:

“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学校的学习意识,以增强学生、教师的学习力为核心,为培养学生、教师创新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化的网络管理系统。

”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者不再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主宰,而是真正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主导,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创设一种人本化的良好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实现高效学习和工作。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策略需要实现时代性的转变,要从重管制、重检查、重奖惩,转变为重激励、重引导、重施加人格影响力。

因为在新的条件下,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渠道已经不能单纯靠物质,而应当更注重精神的作用。

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人们获得精神食粮的过程。

学校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在一个信息开放、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在讲究战术和细节的同时,一定要有战略性思考。

因为这种管理策略的作用在于:

“当明天来临的时候,学生、教师和学校已经做好准备(首先是精神的准备)”。

学习应当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工作方式。

学习共同体学校就是学生、教师和学校通过学习求发展的场所。

当然,这种学习是指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方法以及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能技巧、行为习惯等心理和行为要素,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变化的方向发展的学习,是一种富有实际成效的学习,而不是那种只是为了执行某种特定的职能,才从事某项特定的职业而进行的单循环学习,是一种改变“心智模式”的智慧活动。

从他们确立的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学习共同体学校。

只有开展了具备一定质和一定量的学习活动,把学习视为管理学校的主导方式,通过学习,教师、学生、学校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这样的学习才能体现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本质特征,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学习型组织。

在一个学习型企业中,共同愿景对企业每个成员都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

它使企业成员的意愿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打工者”的身份,使企业成员感到“企业兴,则我引以为荣;企业衰,则我引以为耻”。

然而,学校的共同愿景和企业的共同愿景的内涵和表述是不尽相同的。

企业可以因自身创造的产品的不同而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共同愿景,而学校从本质上是发展人(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场所,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层次的学校,所作的一切都应当是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自主发展需求。

所以,学校发展是载体,在学校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是目的,而教师的发展尤为关键。

本着这样一个发展思想,学校的共同愿景就是促进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发展。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具有这样的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都特别强调学校和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育人者—教师自身的发展。

“任何人都不能损失学生的时光,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来获取对教育的领悟”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有哪一所学校和哪一位教师是从本心眼里有意损害学生的发展的?

问题就在于教师同样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人,终身教育、专业发展需要伴随教师的一生。

只有强调和落实了教师的发展,我想学生的发展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空间。

这也是被诸多名师的成就所多次证明了的一个结论。

启示之二:

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需要实现管理的革命。

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者认为: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学习。

其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者要在学习上引领学校、教师、学生。

2、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思想就是:

以学习求的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3、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管理,是为学习服务的管理。

4、学习共同体学校管理的本质是增强学校的学习力。

让学习成为每一所学校的基础文化和发展文化。

5、学校管理方式要求管理者:

给启示,不给模式。

不给模式不是做事没有模式,而是要求管理者要善于营造一种创新的环境,让每一个人主动思考、主动发展。

要善于打破人们按照既定程序做事和思考的习惯,与时俱进。

启示来自学习中的领悟。

6、强调学校管理的战略性。

这种学校管理的战略性不是告诉我们“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

不确定的明天指的是学生的明天需要什么样的生存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明天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素养。

这种管理的战略性作用就在于“当明天来临的时候,学生、教师和学校已经有所准备”。

“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

7、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更强调形成一个思想共同体,一个价值共同体,团队学习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教师、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主人的享受。

一句话,管理一定是为学习服务的管理,为学习服务的核心是为学习者即教师和学生服务。

这样的服务必然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和个人的学习力,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能力。

启示之三:

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石是尊重。

日本知名学者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指出: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针对‘同一性’的格斗而实现的尊重‘差异’的共同体”,不是“珊瑚般的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

交响乐团能够演奏出美妙动听乐曲,是因为乐团中存在着音色、音调、强度都差异的乐器,如果一个乐团不能合理发挥“差异”的作用,也就奏不出和谐的乐章。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