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73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docx

完整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专题1:

变量的控制

知识目标:

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

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概念

实验变量:

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

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

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额外变量会对

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

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

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

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

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

实验组:

施加得到对照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

对照组:

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

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

↓↓↓

操纵控制检测

实验变量无关变量反应变量

3.针对训练

例: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

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

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

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Lux)。

(实

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

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

(2)结果预测和分析:

解析:

变量的确定和控制方法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现分析如下:

内容项目变量的确定变量的控制

实验变量各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用加法原理对研究对象施加干扰,即用清水作对照,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作实验组

无关变量①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因,如籽粒饱满、大小等

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如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

①选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去掉种子籽粒对实验的影响③用一粒种子的偶然性.

②利用平衡等量原则,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同的、适宜的外界条件

③重复原则,选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实验

反应变量①种子萌发情况

②水稻生长状况①统计发芽率

②测量幼苗株高,并计算平均值

答案:

(1)方法和步骤:

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

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②挑选籽粒饱满、

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5组,每组50粒。

③取5只

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

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④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⑤将5只培养皿

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

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⑥1周后统计

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平均值。

(2)结果预测和分析: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均

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萌发率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

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或根长)

逐渐降低。

练习1、为验证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不可再利用的元素”,请你

写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同种的具4-5片叶的小麦幼苗

实验器材:

自选

实验步骤:

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

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

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

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

分析这一实

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

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

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

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预测实验结果:

2(.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练习4、(03北京)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

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

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

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

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1)方法步骤: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专题1

1、①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若干,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A、B两组。

②将A组小麦用缺铁培养液培养,将B组小麦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③将两组装置共同置于温度、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每天观察小麦新叶和老叶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2、不能。

缺少对照实验,未排除稀盐酸的作用

3、

(1)②:

蒸馏水赤霉素溶液③:

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

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4、

(1)方法步骤: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专题2:

结果的处理

知识目标:

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数据的处理.

能力目标:

学会设计记录表,能够将实验数据以图像形式呈现并

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设计记录表

注意:

①表格要有题目;②表格设计要科学;③每组多个材料时

要有平均值;④有时在施加实验变量前要有前测

2、绘图

注意:

①用笔(先用铅笔后用炭素笔);②建立坐标(横纵坐标

的含义单位和数值);③曲线不要超出范围;④两条以上曲线要

作出标注

3、针对训练

例1:

某学生偶然发现磁场环境会影响黄豆芽的生长,想进一步研究不同磁场

强度与黄豆下胚轴生长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但还不完整,请你

根据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加以补充,并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名称:

不同磁场强度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长度的关系

假设:

研究指标:

黄豆下胚轴的长度

实验用品:

饱满的黄豆种子、磁铁(用于组建不同的磁场环境)、25℃黑暗温

室环境、尺、清水、烧杯、纱布及其他所需材料

研究步骤:

1)将一定数量品质相同的黄豆用清水浸泡1~2小时

2)用磁铁组建强度不同三个磁场环境,分别命名为磁场1、磁场2、磁场3;

3)取底部铺有纱布的4个烧杯,各放入5粒浸泡过的黄豆,盖上湿纱布;

4)在25℃的黑暗温室环境中,随机取三个烧杯分别放入上述磁场中,剩余

的一个作为对照组,并贴上标签区分。

5)每天补充一定量的清水,以保持黄豆芽生长的合适湿度。

6)一周后,测量并记录每根黄豆芽下胚轴的最终长度,求平均值。

研究结果与结论:

根据该生的研究步骤,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答案: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黄豆芽下胚轴会长得更长(或更短)。

不同磁场强度下黄豆芽生长长度记录表

不同磁场强度黄豆芽下胚轴的长度

第1根第2根第3根第4根第5根平均值

磁场1

磁场2

磁场3

无磁场(对照)

例2:

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

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

得到下表结果:

生长素浓度(mg/L)01.02.03.04.05.06.07.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

可据表绘制坐标曲线图如下:

答案:

生长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花粉管萌发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花粉管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结论:

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花粉管的萌发,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花粉管的萌发。

练习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组、______组和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

练习2、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及等因素。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

各与何种物质反应生色?

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625436783652220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61525487692100988265

练习3、专题1中“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设计一张实验结果记录表。

专题2

1、答案:

(1)BA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2、

(1)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及添加试剂的量、实验操作顺序等。

(2)碘液与淀粉反应,碘液检测的是底物;斐林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