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206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数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革命交相更替、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

改革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一、纵向线索梳理:

(一)封建主义的改革

在我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二是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以及19世纪后半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运动;三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所进行的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宋元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政治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封建的生产方式出现。

新兴的地主阶级通过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逐渐建立了封建制度。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促使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重要的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发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经过改革变法,各国封建制度陆续建立。

其中最彻底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实行连坐法;经济上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结果:

废除了奴隶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

2、北宋中期的社会改革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和每年给辽、西夏的岁币,使北宋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为了摆脱危机,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宋仁宗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进行改革。

变法内容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结果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而失败。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经济上采用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上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结果,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但因遭到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经过长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民族之间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需要采取措施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上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实行汉化政策。

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鲜卑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清朝后期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打开了中国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农民阶级和日益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不断。

在此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清朝统治者为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被迫实行改革。

清朝地主阶级主要领导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一场改革运动。

洋务派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校,建立了海军。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

改革的结果失败了,但它们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机器大生产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编练新军等,不自觉地继续着戊戌变法后被废除的除政治以外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改革措施,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二)资本主义的改革

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从经济上充分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比封建制度强大得多的技术力量;17世纪以来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在政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统治形式和政治制度。

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全方位的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并缓慢地走上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

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也兴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上半期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

封建的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的狭小和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19世纪中期,俄国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种种弊端,激化了各种矛盾,促使统治者进行改革。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政府得以建立。

为了巩固新政权,建立近代化国家,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富于武士道精神的新式军队。

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戊戌变法运动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中国人民寻找新的出路。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奠定了资本主义改革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运动的开始。

此后,维新派组织团体、创办报刊,积极进行变法的宣传组织活动,1898年将变法运动推向了“百日维新”的高潮。

不久,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变法运动失败。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几次重要的调整。

如19世纪初期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世纪末出现的垄断资本主义和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发各国政治危机。

1933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采用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新模式再次显现了一定成效。

(三)社会主义的改革

1、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的曲折发展: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开始。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出在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之后又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种“左”的思想指导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致使“左”的错误严重泛滥,给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导致了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以后,虽然对“左”的错误做法进行一定程度的纠正,国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左”倾指导思想依然如故并继续发展,终至酿成“文革”的严重动乱和灾难。

改革走上成功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点,会议正确总结了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回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此后,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城市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结果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挫折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始。

面对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和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赫鲁晓夫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下放权力、精简机构,结果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

勃列日涅夫以重工业的发展为重点,军事实力大增,但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组织上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挫折

由于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的改革,哥穆尔卡主持波兰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结果未取得明显成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卡达尔主持匈牙利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

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平稳,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杜布切克主持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捷共公布了革新社会主义《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结果因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而中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改革失败。

二、易混概念辨析:

1、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为富国强兵,变法都得到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

不同点:

背景有差异,前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时期。

根本目的不同,前者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

前者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后者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的调整改革。

结果不同,前者成功,后者失败。

2、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发生;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结果都失败,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二次工业革命后。

阶级属性不同:

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目的不同:

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不同:

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内容不尽相同:

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影响不同:

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3、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

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相同:

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目的相同:

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方式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部分相同:

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

不同点:

在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

方式上,中国是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推行改革;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结果上,中国改革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4、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相同点:

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目的上,都要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

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

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

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结果不同:

一成一败。

5、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相同点:

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都是社会主义改革,都加强了市场调节作用。

不同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改革失败。

主要是因为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苏联以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苏联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

三、规律性知识拓展:

1、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

其一,改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如洋务运动尽管是地主阶级主持的改革,而且是失败的,但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符合工业革命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性,对此应该持肯定态度。

其二,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如罗斯福新政,推动资本主义由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并捍卫了美国民主制。

因此它值得肯定。

2、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进步的改革也可能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保守势力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如戊戌变法。

3、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③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做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

④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⑤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4、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主要手段。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时,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不能实现有效管理,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的衰退。

由此必须对上层建筑中已落后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改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改革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此改革的本质就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5、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

这主要是因为:

①王朝初期:

新王朝建立的背景是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②王朝中后期:

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6、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两起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四、阶段性特征扫描

1、资产阶级改革的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后,欧亚各国进行改革,或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或改造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二次工业革命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调整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亚洲各国改革多数以失败而告终。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改革,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社会主义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发生在二十世纪50年代。

以二十世纪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包括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波匈事件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第二阶段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

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

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到高度集中模式的根本弊端。

由于苏联出兵入侵捷克而受到严重挫折。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

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次改革的特点:

一是世界性,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有许多突破。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由照搬苏联经验到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规律性知识拓展

1、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

其一,改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如洋务运动尽管是地主阶级主持的改革,而且是失败的,但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符合工业革命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性,对此应该持肯定态度。

其二,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如罗斯福新政,推动资本主义由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并捍卫了美国民主制,因此它值得肯定。

2、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进步的改革也可能失败,主要取决子改革与保守势力间的力量对比、政抬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3、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③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

④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⑤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4、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主要手段。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时,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的衰退。

由此必须对上层建筑中已落后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改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改革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此改革的本质就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5、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

这主要是因为:

①王朝初期:

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②王朝中后期:

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6、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五、考点回顾与展望:

[考题解析]

[例1](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新课程)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18——22题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

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

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

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本组试题考查考生识记、比较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以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意义为主题,通过对自古及今的重大变革过程的考查,论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的学术观点,可以加深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哲学观点的理解,增强对思想解放历史作用的认识。

18、答案:

C;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法家学说是战国变法运动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历史进化论”独具风采,是法家思想进步性的关键所在。

战国时期法家的实践者是商鞅,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论述者和变法主持者。

韩非是战国法家理论集大成者。

19、答案:

D;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综合能力。

王安石是11世纪中国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所以对官僚与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改革必然触动某些人或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三不足”之说,集中代表了他敢于冲破思想束缚的勇气和风采。

选择项涵盖中国古代史教材中一些重大改革运动。

20、答案:

D;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等综合能力。

考查对戊戌维新思想宣传与百日新政实际措施之间的不同,对于百日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措施要理解和记忆才能答出。

21、答案:

A;考查比较、理解、判断和识记能力的综合运用。

“科学、民主”是现代新民主主义的两面旗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社会革命指明意义,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代表人物的主张

22、答案:

A;“真理标准”讨论否定“两个凡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