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013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9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docx

台湾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画

 

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計畫書

 

國立臺灣大學

95年02月20日

目錄

壹、前言—我國需集中資源邁向頂尖大學1

貳、臺灣大學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含目前瓶頸分析)1

2.1概述1

2.2校友表現2

2.3若干國內評估指標(含教師素質、獲獎人數、學術規模、研究計畫、專利、技術移轉

之統計等)2

2.4若干國際統計指標及分析(含SCI、SSCI、A&HCI之全校及分領域之篇數、引用數

及接近頂尖之具體績效等)2

2.4.1臺大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及與國內各大學之比較2

2.4.2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論文發表總體成果之世界排名3

2.4.3臺灣大學各領域之論文數與世界排名5

2.4.4臺灣大學之高度被引用論文數分析6

2.4.5本節結論7

2.5全球大學排名舉例(含接近頂尖之具體績效)7

2.6臺灣大學近年來行政進步之軌迹7

2.7臺灣大學與其他亞太地區代表性大學競爭之機會9

2.8臺灣大學進一步追求卓越之瓶頸-資源嚴重欠缺及制度僵化9

參、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之總體目標、分年進程指標及方向(含世界百大分年

指標)10

3.1美、亞、歐三大洲三個代表性大學評比方式簡述10

3.2臺灣大學成為頂尖大學的初步指標11

3.3在上海交大的大學排名基礎上臺灣大學邁向頂尖的分年進程(含指標計分預估)11

3.4在英國《泰晤士報》的大學排名基礎上臺灣大學邁向頂尖的分年進程(含指標

計分預估)12

3.5臺大邁向頂尖之其他分年進程指標(含生師比、SCI、SSCI、引用數、英語授課、

外籍生人數等量化指標及其改善提昇)13

3.6臺灣大學追求卓越競逐世界之努力方向舉例13

3.6.1臺灣大學必須快速改善論文被引用及在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之情形13

3.6.2臺灣大學應積極增加受肯定的優秀教師人數14

肆、臺灣大學未來五年(95年-99年)提昇發展之中心理念15

4.1發展願景:

大學自主、學術自由;深耕本土,接軌全球15

4.2核心理念:

以人文關懷為卓越教育、卓越研究與服務社會之精神基礎15

4.2.1人文關懷下的卓越教育15

4.2.2人文關懷下的卓越研究15

4.2.3人文關懷下服務社會15

4.3兼容並蓄,均衡發展16

伍、臺灣大學達成目標之具體措施

(一)-研擬推動法人化以調整組織運作機制體系及過渡時期方案(含學校整體運作機制之變革、法人化之準備及校務會議決議等)16

5.1過渡時期方案(含成立包含校外成員之諮詢單位、提昇運作效率等)16

5.2法人化之規劃方向(含人事財務管理、經費自籌比例等)16

5.3法人化完成法制作業前本計畫之執行進度管控及績效評鑑機制17

陸、臺灣大學達成目標之具體措施

(二)-優秀領導菁英人才培育及學術發展環境之全面提昇策略方案18

6.1強化大學生教學之基本理念及作法(含全人格教育規劃及各項教學卓越措施等)18

6.1.1提昇教育之措施及策略18

6.1.2配合社會需求擴增大學部招生名額19

6.1.3建構優質校園學習環境以達潛移默化之效19

6.1.4大學生研究能力與競爭力之提升19

6.1.5教學空間及設施之全面改善19

6.1.6通識教育及人文素養基礎課程之改革20

6.1.7外語教學品質之提昇20

6.1.8基礎核心課程與實驗室改善20

6.1.9加強推動輔系及雙學位制度以加強跨領域教學(含執行成效)20

6.1.10推動「優秀領導菁英人才培育方案」21

6.1.11進一步開授更豐富的跨領域學程(含現有跨領域學程數)21

6.1.12設置「教學發展中心」21

6.1.13教學品質之評鑑及提昇(含已執行中之制度及執行成效)22

6.1.14擴大辦理推廣教育23

6.1.15其他提昇教學相關措施(含系所課程之定期檢討及長程規劃機制、優良教師獎勵等)23

6.2延攬優秀教師及研究人員並協助其追求卓越相關措施(含教師素質統計、博士學位

比例、教授資格比例、延攬人材成效等)23

6.2.1加強推動「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制度23

6.2.2強化現有「講座教授」制度23

6.2.3建立教師彈性薪資制度23

6.2.4設立專款支援教師及研究人員之聘任23

6.2.5建立協助新聘教師推動研究之完整制度(含菁英教師之培育等)23

6.2.6協助教師解決住宿問題之相關措施24

6.2.7吸引產學界傑出人才相關措施24

6.2.8吸引外籍人才相關措施24

6.2.9建立完善之訪問學者制度及配套措施24

6.2.10增加授課時數制度之彈性以協助教師專心研究24

6.2.11獎勵高品質著作、高度被引用論文及Nature/Science之校內作者25

6.2.12建立全面提昇校內師生外文寫作能力之機制25

6.2.13其他延攬優秀教師及研究人員或協助其追求卓越之相關措施(含建設國際化校園

環境等)25

6.3嚴格執行教師及研究人員之評估及淘汰制度(含已執行中之制度、教師淘汰機制及

執行成效等)25

6.4整體人力結構及品質改進提昇方案(含人力資源改進)26

6.4.1教師學生人數及生師比長程規劃26

6.4.2教師、研究人員、助教、技術人員、行政人員之整體人力結構26

6.4.3技術人員制度之改進26

6.4.4行政人員數量及服務品質之提昇26

6.4.5積極延攬優秀學生並提高其求學研究品質26

6.5教學研究及行政單位之改進提昇方案(含組織結構變革調整等)27

6.5.1教學研究單位之檢討重整以因應時代環境之變遷(含組織結構變革調整等)27

6.5.1.1以生命科學院之設立為例27

6.5.1.2以農學院轉型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為例27

6.5.2各單位員額之調整流通27

6.5.3建立發展跨領域研究中心之完整制度並評估提昇現有研究中心之功能(含新設立

之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28

6.5.4教學研究單位之評鑑及提昇(含組織變革、已執行中之制度、系所淘汰機制及執

行成效等)28

6.5.5行政單位之調整提昇及評鑑(含組織結構調整,例如國際交流中心與僑外輔導室

之整合等)28

6.6其他提昇研究之重要策略28

6.6.1貴重儀器設備之共用環境-利用網路功能設立虛擬貴重儀器中心28

6.6.2對前瞻性、先期性、高風險性研究適度提供種子經費29

6.6.3建立加速促成實質合作研究團隊之機制29

6.6.4建立促成跨領域研究之機制及環境29

6.6.5加強與中研院及其他國家級研究機構合作以提昇國際競爭力(含與校外機構之合作)30

6.7學術國際化相關策略及措施(含現階段國際化成果統計)30

6.7.1加強參與重要國際大學組織並主動擔任積極角色31

6.7.2重點姊妹校交流(含目前全球姊妹校統計分析)31

6.7.3跨國雙學位制度31

6.7.4優勢領域之重點研究團隊國際交流合作31

6.7.5支援教師研究人員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事務31

6.7.6協助年輕教師及研究人員拓展國際視野31

6.7.7加強英語授課,選定重點領域開授完整英語學程,設置國際學生獎學金32

6.7.8博碩士班研究國際化32

6.8全面加強產學合作相關策略及措施(含促成產學合作研發之措施機制)32

6.8.1建立完整之產學合作體系(含目前產學合作體系及執行成效)32

6.8.2研發成果技術探勘計畫33

6.8.3建設知識與創新園區(KnowledgeandInnovationPark)34

6.8.4積極發展新竹生醫園區34

6.9圖書資訊基礎環境之建設(含圖書館館藏統計、特色典藏、e化教學設備等)34

6.9.1圖書館改進提昇計畫34

6.9.2基礎資訊環境改進提昇計畫35

6.9.3建立臺大知識中心(NTUKnowledgeCenter)35

6.10學校硬體環境之全面建設改進(含館舍、研究室、教師學生宿舍、本國及國際學

生宿舍供給率、基礎建設、後勤支援等)35

6.11人文社會與科學工程之均衡發展(含人文科學均衡發展之統計及人文社會領域特色

發展之具體策略等)36

6.12學生事務之其他改進提昇36

6.13行政管理體系之改革37

柒、臺灣大學達成目標之具體措施(三)—所有學術領域全面提昇之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7

7.1文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7

7.2理學院發展策略及重點方向37

7.3社會科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8

7.4醫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8

7.5工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8

7.6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8

7.7管理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9

7.8公共衛生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9

7.9電機資訊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9

7.10法律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39

7.11生命科學院發展策略與重點方向40

7.12充份運用臺大特有資源以追求卓越40

7.12.1附設醫院追求卓越計畫40

7.12.2實驗林場追求卓越計畫40

捌、臺灣大學達成目標之具體措施(四)-提昇優勢重點領域之拔尖方案(含重點

領域達世界頂尖研究中心之規劃方案)41

8.1以六大關懷主軸為核心規劃整合型研究中心及各系所41

8.2「校內整合」校級研究單位之提昇發展策略(含校內整合具體方案)42

8.2.1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含規劃方案)42

8.2.2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含規劃方案)42

8.2.3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含規劃方案)42

8.2.4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與「癌症及感染症研究中心」

(含規劃方案)42

8.2.5整合性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含規劃方案)43

8.2.6永續發展與防災科技研究中心(含規劃方案)43

8.2.7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含規劃方案)43

8.3頂尖領域之發展策略43

8.4六大關懷主軸,七個整合研究單位及各系所之整合體系44

8.5教育部卓越計畫及國科會卓越延續計畫44

8.5.1卓越計畫延續計畫-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45

8.5.2卓越計畫延續計畫-人類認知、神經機制與社會運作的共建歷程45

8.5.3卓越計畫延續計畫-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46

8.5.4卓越計畫延續計畫-尖端材料的奈米基礎科學研究46

8.5.5卓越計畫延續計畫-多媒體生活環境的數位內容科學46

8.5.6卓越計畫延續計畫-前瞻電信微波科技發展計畫46

8.5.7卓越計畫延續計畫-以功能性基因體學及蛋白質體學解析訊息傳遞與疾病之關係46

8.5.8卓越計畫延續計畫-慢性B型和C型肝炎之藥物基因體研究47

8.5.9卓越計畫延續計畫-亞洲大地構造運動與環境變遷研究47

8.5.10卓越計畫延續計畫-衍生性金融資產之尖端研究47

8.5.11卓越計畫-新世代磁共振成像術之研發47

8.6經濟部學界科專計畫48

玖、永續經營(含自籌財源機制及經營管理策略等)48

拾、經費需求49

拾壹、績效指標49

拾貳、結論52

附表

表一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師生規模之分析1

表二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3

表三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3

表四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3

表五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3

表六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獎統計(人次)4

表七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歷年(199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發表論文總數

(SCI+SSCI,重複計算均已扣除)4

表八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表七中每一欄的論文至2004年12月31日止)各被引用的

總次數4

表九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十一年發表之學術論文總數及被引用總次數在全球研究

機構中之排名統計表(1994-2004,SCI+SSCI+A&HCI)5

表十在總共21個學術領域中,臺灣大學進入ESI排名之13個領域(過去十一年論文

被引用總次數排名進入全球研究機構前1%者),其論文總數與世界排名,及高

度被引用論文(過去十一年內在各領域論文中被引用次數進入全球前1%者)篇數

統計表(1993-2003及1994-2004)6

表十一1999-2004亞太地區代表性大學之SCI科技文獻論文發表統計9

表十二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的基礎上臺大與若干所亞太地區代表性大學之比較

及進入前100名之分年進程11

表十三在《泰晤士報》的世界排名的基礎上臺大與若干所全球代表性大學之比較及

邁向頂尖之分年進程12

表十四臺大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13

表十五臺大過去九年內在Nature/Science代表性頂尖期刊發表論文篇數統計14

表十六臺大電機資訊學院歷年IEEE及各大國際學會Fellow總數增加情形(1991-2004)14

表十七臺大現階段所開授之26個跨領域學程與11個學院間之整合性關係22

表十八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需求表(單位:

仟元)49

表十九臺灣大學辦理「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分年績效指標49

附圖

圖一以表七、表八最後一欄論文總數及被引用總次數為兩軸作圖4

圖二過去十二年內(1993-2004)臺大若干代表性指標逐年進步情形舉例:

(a)SCI及

SSCI文獻之成長,(b)研究計畫之成長,(c)全球簽約姐妹校數之成長8

圖三臺灣大學在SCI科學論文發表方面與墨爾本大學競爭之情形12

圖四二級或三級結構化之執行績效管控機制17

圖五臺灣大學之產學合作完整體系33

圖六六大關懷主軸與九個校級整合型研究中心之整合體系圖44

壹、前言—我國需集中資源邁向頂尖大學

廿一世紀是知識經濟主導的時代,一個國家必須擁有頂尖的科技研發能力,才可能擁有經貿實力及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地狹人稠資源貧乏的小國如臺灣,更需要以高級人才之培育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礎。

此外文化與科技的創新一向是國家社會進步的動力;而頂尖大學是一個國家文化與科技水準的具體表徵,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國力。

世界各國因此都在全力建設他們的頂尖大學。

日本文部科技省有「頂尖30」計畫,原來目標是選定三十所大學重點發展;後來修正為「21世紀卓越中心計畫」,選定5個重點領域共核定50所大學的113件卓越研究計畫,其中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最多,各得到11件。

韓國也有「智慧韓國廿一世紀(BrainKorea21)」計畫,在7年之內投資12億美元進行高等教育改造,建構世界級研究型大學,選定6個重點發展領域投入大量資源,並特別集中資源提昇首爾國立大學。

中國大陸則有所謂的「211工程」,在1999年就選定了9所大學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每所大學平均獲得3年12億人民幣的額外補助,其中北大、清華尤為重點中的重點,分別獲得18億的額外補助。

由最近上海交通大學於2005年8月15日公佈全球大學學術排名。

臺大雖然仍然位居兩岸三地之首,居全球183名,比去年的174名稍微落後,實際上在積分方面,臺大比往年進步。

但是2004年排名173名的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漢城大學),今年躍升至145名;而去年落後於臺大,排名214名的北京清華大學今年也大幅提升至187名,緊追臺大。

顯然其他學校比我們進步更快。

我國的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在1999年就作出結論:

「政府應集中資源支援一所大學邁向頂尖」,2001年再度作出相同的強力主張,但多年來始終沒有具體行動,一直到最近的行政院「新十大建設計畫」中,才終於有了「邁向頂尖大學」的構想及方案,但轉眼6年已經過去,別的國家的方案早已具體實施了,且受國家重點支援大學之成效已顯現,而我國則仍停滯不前。

貳、臺灣大學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政府應集中資源支援那一所或那幾所大學呢?

在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中,有些與會顧問就一再明確指出,如果要選定一所大學重點支援,「這一所大學就是臺大」。

他們只是簡單說出全臺灣社會早已有的共識,只要以過去的成績及目前的規模來看,這是全臺灣的學生、教師、家長及老百姓都知道的再簡單不過的事實。

2.1概述

臺灣大學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成立於1928年,至今已有77年歷史。

臺灣大學現有文、理、社會科學、醫學、工程、生物資源暨農學、管理、公共衛生、電機資訊、法律及生命科學等11個學院,54個學系,96個研究所,83個博士班,專任教師計有1,783人,大學部學生有17,724人,研究所學生計有12,853人。

如果把學術領域粗分為人文社會、自然數理、生物醫農、工程應用四大領域,則上述這些學院系所師生都十分均勻的分佈在這四大領域中。

表一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灣大學

1,783

17,724

12,853

30,577

成功大學

1,090

9,356

7,288

16,644

清華大學

550

4,963

5,042

10,005

交通大學

573

4,786

7,505

12,291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師生規模之分析,臺大大學部學生人數約略為國內其他三所大學的總和,顯示臺大是臺灣唯一最具規模,領域最豐富完整,歷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之高等教育學府。

歷屆大學招生絕大部份名列前茅的學生皆以臺大為第一志願,國際科學大賽得主也絕大多數都申請臺大就讀。

回顧臺灣過去近一世紀的發展歷史,不論知識之創新或民生福祉之追求,乃至政經發展或民主化、自由化的過程,臺大師生都擔任了關鍵角色。

臺大也一向與全臺灣社會同胞心手相連,同甘苦、共患難,協力面對所有的挑戰;例如九二一震災發生後,臺大立即動員醫學院、公衛學院、附設醫院組成災區醫療衛生團隊,其他單位教職員生亦組成災區服務義工團隊,全力投入救災行列;又如SARS疫情爆發時,醫學院、公衛學院及附設醫院人員不但不顧自身安危堅守崗位,並組成各種工作團隊協助全台同胞渡過難關,且在最短時間內成功研發諸多最新診斷醫療技術,協助消滅疫情。

臺大一向是全臺灣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擁有的大學,也一向以貢獻全臺灣所有同胞自許。

2.2校友表現

臺大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著有貢獻,早已享譽全球。

以美國科學基金會在2005年2月所公佈的統計為例,臺大1999至2003在美取得博士學位人數共1,190人為全球第11名,其中工程博士367人全球第2名,生命科學313人全球第9名。

此外,93年度全國共有20位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共有89位院士(含人文組24位、數理組25位、生物組40位,其中並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數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為臺大校友,更是眾所週知。

2.3若干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在教育部「研究型大學計畫」下共設立四個校級研究中心(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前後共執行教育部卓越計畫及國科會卓越延續計畫計18件,執行經濟部學界科專計畫計8件等,這些研究中心及研究計畫都均勻分佈在上述四大領域中。

臺大是所有領域均衡發展,所有領域都有優異團隊及成績的兼容並蓄的綜合性大學,融合所有學術思想、文化科技於一爐,所能激發出的智慧的火花,尤非國內其他任何一所大學所能相比。

如統計近年內(86年至93年)臺大所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31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22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23人次)、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58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201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大於其他三所研究型大學得獎人數的總和(表二至六)。

或是在國際發表的SCI或SSCI論文(見下節2.3),或是專利(計495件)、技術移轉件數金額(以91、92、93三年為例計102件,7,816萬元),或是研究計畫件數金額(以93年為例計2,964件逾42億2仟萬元)等任何一種學術成果指標,均可明顯看出臺大遙遙領先國內任何一所大學。

2.4若干國際統計指標及分析

2.2節中所述均為國內的統計指標。

如果用國際通用的指標來看,臺大的成績究竟如何呢?

這將是本節的主題。

2.4.1臺大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及與國內各大學之比較

表七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在SCI及SSCI所涵蓋之全部國際期刊中,自1991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為止,歷年發表之論文篇數統計;由其中最後一欄總數中可以明顯看出臺大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學。

這是就總篇數而言。

至於這些論文在學術界的所造成影響,或其品質,則可由表八的引用總數大致看出來;表八中的每一欄是表七中每一欄的論文到2004年12月31日止在SCI及SSCI所涵蓋期刊被引用的總次數;由表八最後一欄的總數可以明顯看出臺大不但是遙遙領先,而且領先的幅度或倍數比表七的數字更為明顯。

可以想見,臺大研究成果,更非其他三所研究型大學可以相比。

將表七、表八的最後一欄總數作為兩軸作圖如圖一,這兩軸分別相當程度代表研究的量與質。

由圖一可見,臺大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學。

2.4.2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論文發表總體成果之世界排名

上述只是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之間的比較,但這些大學的論文發表究竟在世界上的排名如何呢?

以下分析所用之數據為檢索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公司所出版之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資料庫所得,包含SCI,SSCI及A&HCI論文分析的結果。

表九是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十一年(1994-2004)發表論文總數及被引用總次數的世界排名表,其中臺大部分尚包括一年前(1993-2003)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臺大在一年內的進步。

這裡所列的是ESI資料庫的全球研究機構的排名,全球每一所大學凡有論文列入ESI資料庫,都被作為一個研究機構參加排名。

這個世界排名是ESI資料庫排的,這裡只是把ESI資料庫的數據抽出來而已。

表二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年度

學校名

86年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合計

臺灣大學

4

5

6

3

5

2

2

2

31

清華大學

2

1

2

1

4

2

1

2

15

交通大學

2

0

0

3

0

0

1

1

7

成功大學

1

1

1

0

0

1

0

1

5

表三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年度

學校名

86年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合計

臺灣大學

1

5

4

2

1

3

3

3

22

清華大學

1

1

1

1

3

1

1

1

10

交通大學

0

1

1

1

1

1

2

1

8

成功大學

1

0

1

0

0

0

0

1

3

表四國內四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