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929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金牌必考

201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金牌考点

案例1木器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四)消防车道

该木器厂房的占地面积大于3000㎡,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消防车道与厂房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时,其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中间仓库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并应靠外墙布置,还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六)构造防火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附设在该木器厂房内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除消防水泵房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外,其他隔墙上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七)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地上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000㎡;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八)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木器厂房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该厂房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该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但因其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故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该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厂房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三)分析题

如果该木器厂房受选址条件所限,与该厂的一栋已建耐火等级三级的多层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仅为13m,问:

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

如防火间距不足,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并说明原因?

(三)答题要点:

通常情况下,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4m,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

1.降低拟建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将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降至戊类后,该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8m。

2.提高拟建厂房的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3.对已建办公楼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木器厂房与多层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m。

4.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①当较高一面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

②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为防火墙,且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措施,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4m。

5.拆除防火间距内的原建筑。

案例2毛皮制品仓库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二)耐火等级和构造防火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一、二级耐火等级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m2,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m2,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

(五)消防车道

该毛皮制品仓库的占地面积大于1500㎡,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消防车道与仓库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六)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六)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仓库内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三)分析题

某单层堆垛储物仓库,二级耐火等级,占地面积2500㎡,储存物质为成品罐装饮料,储物高度为3m,其可燃包装重量超过物品本身重量1/4。

仓库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

问:

(1)该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哪一类?

(2)该仓库防火分区划分是否恰当?

为什么?

(三)答题要点:

1.该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2类。

2.恰当。

该仓库为二级耐火等级的丙2类单层仓库,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

因此,可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案例4购物中心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二)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大型购物中心的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多层公共建筑地上各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5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应大于1000㎡);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2.单多层仅在首层设置商店营业厅时,符合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其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的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

3.该建筑地下商店营业厅,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

4.当该建筑地下商店营业厅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2)防火隔间。

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防火隔墙;甲级防火门。

(3)避难走道。

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防火隔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防烟楼梯间。

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四)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大型购物中心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2.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地下一层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因该建筑地上建筑层数超过2层,故其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因该建筑地下室仅为1层,且其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其地下室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4.该建筑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5.该建筑商店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25%。

6.该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该建筑商店营业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7.该建筑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区域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75m计算确定;该建筑地下一层及地上各层商店营业厅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的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的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8.该建筑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9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

②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当连接下沉式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③需设置防风雨棚时,防风雨棚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四、注意事项

(一)地下商店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其以下各层。

(二)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

2.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三)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3.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案例7高层宾馆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一)建筑分类

情景描述中该宾馆为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旅馆。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宾馆的建筑分类应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二)安全疏散

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和宽度,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形式,疏散门开启方向,疏散距离和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该宾馆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地下室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3.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3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15m。

4.会议室、健身房、咖啡厅和餐厅的宴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5.可设置一个门: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地下室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

6.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1-5的规定。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m)表1-7-1

宾馆

每个外门的净宽

走道净宽

单面布房

双面布房

1.20

1.30

1.40

7.除首层外,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8..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10㎡。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楼梯间及防烟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5)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9.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10.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0m。

11.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案例8超高层办公楼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一)建筑分类

该塔楼应按照建筑高度、功能、火灾危险性和扑救难易程度等进行分类。

情景描述中该塔楼为建筑高度大于50m的重要办公楼,该塔楼的建筑分类应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二)避难层

避难层是发生火灾时,人员逃避火灾威胁的安全场所,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塔楼应设置避难层(间),其设置楼层、高度和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民用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m²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h,照度不应低于1Lx。

9.避难层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三)消防电梯

一类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设置位置便于接近和进入的的情况及其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9.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0.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

2m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四、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当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当大于4500㎡时,应设3台;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案例10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

(一)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

商业服务网点是指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

该用房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商业服务网点中的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当每个分隔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该层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4m,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四)防火分区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住宅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1-10-2的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表1-10-2

建筑部位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

地上部分

1500

地下一层

500(1000)

地下汽车库

2000

注:

1.地上部分和地下一层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本表规定的2倍。

(五)安全疏散

该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该住宅建筑为塔式高层建筑,其居住部分的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②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③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④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2.居住部分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3.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居住部分的住宅户门或其他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当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不应大于40m;当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不应大于20m。

5.居住部分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m。

6.居住部分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

居住部分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30m;首层每个疏散外门的净宽均不应小于1.10m。

7.居住部分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8.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9.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4.50㎡,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部分开向前室的住宅户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10.居住部分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0m。

补充:

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

1)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3)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同一楼层或单元的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四、注意事项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