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89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docx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

LM5合同段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

施工总结报告

依据施工组织计划要求和已批复的级配碎石底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于2002年12月6日~12月8日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达到了试验试铺要求的目的,取得了指导今后底基层施工的数据施工工艺及控制方法,现就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况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为K291+010~K291+260左幅,铺筑长度共计250m,其中K291+010~K291+140为填方段,K291+140~+260为挖方段,设计厚度为16cm,共计铺筑级配碎石3200m2。

二、施工前准备

1、现场准备

95区路槽验收完毕后,立即进行中央分隔带和纵、横向排水管施工,施工完毕,底基层施工前对路槽进行检查,对路槽内杂物、杂土、因雨天行车造成的泥泞、软弹、车辙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并对铺筑段重新静压一遍。

2、原材料、试验准备

在施工前做好级配碎石的备料工作,并及时按照抽检频率进行了各种所需试验如液限、塑性指数、压碎值,特别是对4.75mm以下石粉含量作了重点的试验,对4.75mm以下石粉含量达不到40~45%的级配碎石料,进行了掺配石粉机械翻拌处理。

经试验表明级配碎石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同时满足0.5mm以下细土含量与塑性指数乘积值不大于100的规定,其级配符合未筛分碎石2号级配,集料的压碎值小于30%。

在备好级配碎石的同时,贮备了一定数量的石粉。

3、测量准备

恢复中、边桩,划分车道线,计算出每10m对应点、桩位行车道点的高程,并整理成册。

按照填方段每6m、挖方段每6.5m分三行划分方格,用石灰标出方格网;并打下控制桩,在控制桩上画出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的标志。

4、闷料拌和准备

在底基层料上路基至少24小时前,在场外对集料充分洒水闷料,并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在场外多次翻拌,以保证集料混合均匀,颗粒无离析现象,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闷料和拌和尤为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5、机械人员准备

为了保证本试验路段的正常施工,在本路段主要配备以下机械设备:

机械名称

数量

型号

性能

平地机

1台

PY160C

振动压路机

1台

YZ18F

激振力36T

挖掘机

1台

PC200

东风自卸起汽车

7辆

5T

洒水车

2辆

8T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以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现场配备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2名,测量工程师1名,质检员1名,试验员2名,民工10~15名。

同时两级试验室(经理部和工区试验室)对施工实施全过程跟踪,以加强对现场的质量监控。

三、试验段的施工

本试验段自2002年12月6日正式开始施工,12月8日结束,共历时3天。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验收路槽施工放样洒水闷料级配碎石拌和施工现场布料机械粗平机械精平整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养护验收

在准备工作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底基层试验段的铺筑,初定松铺厚度为20cm,即松铺系数为1.25,并适当考虑了平地机在底基层上来回行走对底基层有一定的压实作用。

1、拌料

在料场采用挖掘机对已闷好的集料再次翻拌,以达到混合均匀,并在现场对拌和料进行石粉含量、含水量检测,在拌和现场检测的含水量为6.0~7.0%左右。

2、运输

采用5T东风自卸汽车运料,装料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实际装料时,每车装料共8斗约6m3,在运输过程中,汽车保持匀速行驶,并避免将泥团带入施工现场。

3、布料、摊铺平整

首先进行土工布的铺设,严格按照设计长度进行下料(底基层厚16cm时长189.3cm,底基层厚18cm时长为192.9cm),并按照设计位置进行铺设,然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铺筑路肩15~31.5mm开级配碎石料,再进行底基层料的布料。

布料时由远到近进行,卸料距离严格控制,在挖方段每20m布料9车,填方段每18m布料9车。

布料完毕,采用平地机进行初平,测量控制、民工挂线、补料配合平地机进行精平。

摊铺是一项较细的工作,要求多方人员密切配合,布料与初平、精平与测量、技术指导与民工施工等,必须由现场调度人员调节各方协调摊铺工作。

接头处理:

因施工中是半幅一次摊铺不存在纵向接缝,只有横向接缝,所以在下一班铺筑时必须把接头处不合格的料挖除运回料场重新翻拌洒水、闷料或废弃。

4、压实

精平后,检测含水量,当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4.9%),时立即进行碾压,采用YZ18F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后,小幅度振动碾压一遍,并检测压实度、标高。

随后采用大幅度振动碾压5遍,最后静压一遍,大幅度振动每碾压一遍即检测一次压实度和标高,每次检测的压实度结果见表。

在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底基层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补撒石粉

在精平完成或进行碾压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的离析或粗细料混合不均匀时,人工必须及时补撒石粉,并保证其含水量。

6、养护

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湿养方式进行,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

养护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并作好洒水养护计划。

洒水车洒水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其“水流束”不能直冲底基层顶面,否则将会使面层的石粉与集料分离,形成沟槽而破坏面层。

最好采用“喷雾”养护的方式进行养生。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压实度检测结果

工序

工作内容

使用机具

施工要求

压实度检测结果(%)

备注

1

静压一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由较低一侧向较高一侧慢速静压,速度为1.5~1.7km/h

2

小振一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92.894.1

93.591.5

92.389.2

平均值92.2

代表值92.6

3

大振一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大振碾压时,速度控制在2.5~3.0km/h

92.495.1

94.894.4

93.893.5

平均值94.0

代表值92.6

4

大振二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每2轮重叠1/3轮宽进行碾压,施工时注意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补充水份,局部离析的地方补撒上适量的粉料

96.897.2

95.795.5

97.396.8

平均值96.6

代表值95.5

5

大振三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98.497.2

98.699.5

97.697.4

平均值98.1

代表值96.9

6

大振四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10098.8

99.998.9

99.598.7

99.698.8

99.499.8

10097.6

平均值99.3

代表值98.7

7

大振五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97.496.5

98.098.7

96.799.0

97.998.3

98.398.5

97.5

平均值97.8

代表值97.3

8

静压一遍

YZ18F振动压路机

四、施工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1)石粉含量必须满足要求,并且还要备用一定数量的石粉。

(2)闷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到闷料充分,闷料时间至少有24小时以上,并要充分翻拌均匀。

(3)布料尽量做到准确布置,并事先画好方格网。

(4)摊铺做到“一次粗平,二次精平”,同时测量员与平地机手要密切配合,同时配以人工辅助。

(5)硬路肩外的15~31.5mm的级配碎石料的铺筑,要先铺好土工布,然后进行布料,人工配合整平后再进行底基层料的施工。

(6)严格注意标高的控制,精平中采用灰点法或控制桩控制标高,每平一次都进行测量,偏差结果采用白灰标出,要求施工要“快”、“精”、“准”。

(7)严格控制碾压的顺序、遍数和速度,每压实一遍,随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并做好记录。

(8)对局部粗骨料较多地段,要及时补撒石粉。

(9)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调头和急刹车,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3~1/2轮宽,且后轮要超过两段接缝处。

(10)横向接缝处理:

必须接上一班组或头天的接头多余料清理回料场重新拌和或废弃。

(11)重视养护和养护期内限制交通。

五、总结

试验段的施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总监办、驻地办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对试验过程中作了详细的记录,对检测结果作了整理和分析,获得了一批指导施工的有效数据和完善了施工指导思想。

(1)现场压实度评价

从压实检测结果为看,使用YZ18F压路机压实时,静压一遍、小振一遍、大振二遍后,压实度基本接近96%(部分已达到96%),大振三遍后,压实度全部达到或超过要求的96%,继续大振一遍后压实度基本上保持不变,大振五遍后,压实度开始呈下滑趋势,此时再静压结束碾压。

从以上结果来看,静压一遍、小振一遍、大振三遍再静压一遍,即可满足96%的压实度要求,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1.5~1.7km/h和2.0~2.5km/h较好,两轮间碾压时应重叠1/3~1/2轮宽。

(2)松铺系数确定

从精平后的标高(碾压前)和压实后的标高之差即压实厚度比较来看,松铺系数基本处于1.18~1.25之间,如果粗骨料含量在上限,可采用1.25,如果粗骨料含量在下限,可采用1.20的松铺系数,同时考虑到平地机粗精平的次数对压实度的影响。

碾压前与压实后的标高比较见后。

(3)含水量

从试验路的施工过程来看,混合料的上料和摊铺时间较长,水份损耗较大,主要为顶面5cm范围内,因此,上料前的含水量应该比最佳含水量大2~3%为宜。

同时,碾压时还应该注意检测含水量,并适当补充水份,使混合料的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水车洒水时应调小一些喷嘴,防止喷水过大造成细料下沉,表面离析,洒水时间一般控制在静压一遍以后进行。

(4)作业段长度

从试验路的施工过程来看,底基层施工一般以一天进行半幅200~300m为宜,并必须做到当天摊铺当天碾压完成,主要控制因素如下:

①上料时间:

上完300m混合料的一般时间为4小时,即从早上8:

00~12:

00为佳或间隔上料。

②平整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一边上料(一般上完50m)一边平整,因此,平整的时间(包括民工精平)约占4个小时。

③压实时间:

碾压时间一般为6~8小时左右(分摊铺200~300m)。

(5)劳力安排

底基层施工中,民工主要是配合平地机作业以及拉线精平修补,由于平地机平整时已基本达到要求。

民工仅是作局部修补,因此,一天施工300m底基层安排10~15个民工已满足要求。

(6)平整度、标高、宽度、横坡控制评价

平整度:

合格率96.7%,平均值8.3mm,

标高:

合格率100%,最大误差:

-8mm,最小误差:

-1mm

宽度:

合格率100%,最大误差:

+25mm,最小误差:

+3mm

横坡:

合格率100%,最大偏差:

+0.12,最小偏差:

-0.1

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通过以上试验段铺筑,评价、总结结论如下:

采用YZ18F压路机静压一遍,小幅度振动碾压一遍,大幅度振动碾压三遍,再静压一遍能满足规范压实度要求,松铺系数采用1.25,碾压行驶速度挖掘在1.5~1.7km/h(静压)和2.0~2.5km/h(振压)两种速度为宜,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按以上工艺施工的施工方法,可适用于底基层的施工,以上数据可以作为指导今后施工的有效数据。

附:

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2、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

3、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值得关注的数据

4、各种检测数据

 

(1)

底基层施工必须高度重视的几项事宜

(1)石粉含量必须满足要求,并且备用一部分石粉。

(2)闷料是最重要一环节,充分闷料,至少24h以上充分拌和

(3)布料要尽可能准确布置,一律用方格网法

(4)摊铺做到一次粗平,最多三次精平,采用“灰点法”人工辅助

(5)重点关注硬路宽处的15~31.5mm开级配碎石料的铺筑,采用预先布料,人工配合整理方法,再进行底基层料的施工

(6)严格关注标高控制,每平一次都要测量检查一次,要求施工要快、精、准

(7)对局部地段,及时补洒石粉

(8)严格控制碾压的遍数、速度,并且密切与试验人员的关系,随时抽检压实,作出记录

(9)压路机碾压时严禁调头

(10)横向接缝处理,必须接上班次或上天的接头多余料清楚回料场或废弃

(11)限制交通,加强养护,至少7天(适时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