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IE是将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38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谓IE是将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所谓IE是将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所谓IE是将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所谓IE是将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所谓IE是将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所谓IE是将人.docx

《所谓IE是将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谓IE是将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谓IE是将人.docx

所谓IE是将人

所謂IE是將人,物,設備,環境通過適當的方法加以總合的一種活動,其主要包

 一.標准時間的確定:

 1.定義標准時間指受過充分訓練的作業人員,在適當的速度和作業環境下執行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2.應用標准時間主要應用在以下几個方面:

a.制定生產計划;

b.人工工時計划及人員計划;

c.評價不同作業者的工作表現,不同的作業方法的優劣.

d.設備及工裝的需求計划;

e.生產革新與改善.

 標准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作業方法及產品工藝的改進,標准時間也是在不斷的更新與提高的:

標准時間------->生產計划的實施與管理------->生產革新與改善------->新的標准時間的設定......

 3.確定標准時間=正常作業時間+寬放時間=正常作業時間x寬放率(作業中所必須停頓與休息的時間稱寬放時間.主要由:

作業者的生理需要,作業方法的問題及管理需要決定.)

二.IE的手法:

定義:

達到避免浪費,不均及不流暢,使作業流程能在快速、確實及低成本的環境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其本質是時間分析與動作分析.時間分析就是通過作業測定手法測定作業的時間值,以求取各作業點之最佳化的作業時間;動作分析就是通過方法改善手法整理、分析各作業的步驟,藉以找出不合理或可改善的空間並加以改善.

IE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種:

1. 愚巧法:

a.外行人操作也不會搞錯的結構.

  b.任何人都不會搞錯的作業結構.

  c.錯誤要發生時,能防範未然的結構.

基本原則:

  a.使作業的動作更輕鬆.

  b.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

  c.使作業不會有危險.

  d.使作業不依賴感官.

2.動改法:

針對人體細微處動作之浪費,設法尋求經濟之道.動改法主要通過對動素的分析來確定作業員的每一個最佳動作.例如關於「裝配」「拆裝」與「應用」有如下的分析:

a.是否要使用治具?

b.是否需要使用自動儀器?

c.裝配能否交互進行?

製造程序能否交互進行?

d.是否能夠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

e.能否使用止楔?

f.當機器在切削時,其他工作能否進行?

g.應否使用動力工具?

三.雙手法:

從雙手工作中發掘改善的方法.人體之動作可分為五級:

a.第一級:

手指動作。

b.第二級:

手指及手腕動作。

c.第三級:

手指及手腕及前臂動作。

d.第四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及上臂動作。

e.第五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上臂及身體動作。

四.動作經濟原則:

a.人體的之運用

b.關於操作場所佈置

c.關於工具設備

五.人機法:

機器與操作人員的配合分析,合理化人機關係的做法.

六.工作抽查法:

利用分散抽樣的觀測方法,迅速有效地瞭解問題的真象,而做改善的方法.

七.五五法(5X5W2H):

利用質疑技巧來發掘改善的方法:

5W2H:

What(做什么),Why(為什么要做),Where(何處做),When(何時做),Who(何人做),How(如何做),Howmuch/many(金額/數量)

所謂IE是將人,物,設備,環境通過適當的方法加以總合的一種活動,其主要包

 一.標准時間的確定:

 1.定義標准時間指受過充分訓練的作業人員,在適當的速度和作業環境下執行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2.應用標准時間主要應用在以下几個方面:

a.制定生產計划;

b.人工工時計划及人員計划;

c.評價不同作業者的工作表現,不同的作業方法的優劣.

d.設備及工裝的需求計划;

e.生產革新與改善.

 標准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作業方法及產品工藝的改進,標准時間也是在不斷的更新與提高的:

標准時間------->生產計划的實施與管理------->生產革新與改善------->新的標准時間的設定......

 3.確定標准時間=正常作業時間+寬放時間=正常作業時間x寬放率(作業中所必須停頓與休息的時間稱寬放時間.主要由:

作業者的生理需要,作業方法的問題及管理需要決定.)

二.IE的手法:

定義:

達到避免浪費,不均及不流暢,使作業流程能在快速、確實及低成本的環境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其本質是時間分析與動作分析.時間分析就是通過作業測定手法測定作業的時間值,以求取各作業點之最佳化的作業時間;動作分析就是通過方法改善手法整理、分析各作業的步驟,藉以找出不合理或可改善的空間並加以改善.

IE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種:

1. 愚巧法:

a.外行人操作也不會搞錯的結構.

  b.任何人都不會搞錯的作業結構.

  c.錯誤要發生時,能防範未然的結構.

基本原則:

  a.使作業的動作更輕鬆.

  b.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

  c.使作業不會有危險.

  d.使作業不依賴感官.

2.動改法:

針對人體細微處動作之浪費,設法尋求經濟之道.動改法主要通過對動素的分析來確定作業員的每一個最佳動作.例如關於「裝配」「拆裝」與「應用」有如下的分析:

a.是否要使用治具?

b.是否需要使用自動儀器?

c.裝配能否交互進行?

製造程序能否交互進行?

d.是否能夠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

e.能否使用止楔?

f.當機器在切削時,其他工作能否進行?

g.應否使用動力工具?

三.雙手法:

從雙手工作中發掘改善的方法.人體之動作可分為五級:

a.第一級:

手指動作。

 b.第二級:

手指及手腕動作。

c.第三級:

手指及手腕及前臂動作。

d.第四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及上臂動作。

e.第五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上臂及身體動作.

四.動作經濟原則:

a.人體的之運用

b.關於操作場所佈置

c.關於工具設備

五.人機法:

機器與操作人員的配合分析,合理化人機關係的做法.

六.工作抽查法:

利用分散抽樣的觀測方法,迅速有效地瞭解問題的真象,而做改善的方法.

七.五五法(5X5W2H):

利用質疑技巧來發掘改善的方法:

5W2H:

What(做什么),Why(為什么要做),Where(何處做),When(何時做),Who(何人做),How(如何做),Howmuch/many(金額/數量)

所謂IE是將人,物,設備,環境通過適當的方法加以總合的一種活動,其主要包

 一.標准時間的確定:

 1.定義標准時間指受過充分訓練的作業人員,在適當的速度和作業環境下執行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2.應用標准時間主要應用在以下几個方面:

a.制定生產計划;

b.人工工時計划及人員計划;

c.評價不同作業者的工作表現,不同的作業方法的優劣.

d.設備及工裝的需求計划;

e.生產革新與改善.

 標准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作業方法及產品工藝的改進,標准時間也是在不斷的更新與提高的:

標准時間------->生產計划的實施與管理------->生產革新與改善------->新的標准時間的設定......

 3.確定標准時間=正常作業時間+寬放時間=正常作業時間x寬放率(作業中所必須停頓與休息的時間稱寬放時間.主要由:

作業者的生理需要,作業方法的問題及管理需要決定.

二.IE的手法:

定義:

達到避免浪費,不均及不流暢,使作業流程能在快速、確實及低成本的環境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其本質是時間分析與動作分析.時間分析就是通過作業測定手法測定作業的時間值,以求取各作業點之最佳化的作業時間;動作分析就是通過方法改善手法整理、分析各作業的步驟,藉以找出不合理或可改善的空間並加以改善.

IE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種:

1. 愚巧法:

a.外行人操作也不會搞錯的結構.

  b.任何人都不會搞錯的作業結構.

  c.錯誤要發生時,能防範未然的結構.

基本原則:

  a.使作業的動作更輕鬆.

  b.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

  c.使作業不會有危險.

  d.使作業不依賴感官.

2.動改法:

針對人體細微處動作之浪費,設法尋求經濟之道.動改法主要通過對動素的分析來確定作業員的每一個最佳動作.例如關於「裝配」「拆裝」與「應用」有如下的分析:

a.是否要使用治具?

b.是否需要使用自動儀器?

c.裝配能否交互進行?

製造程序能否交互進行?

d.是否能夠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

e.能否使用止楔?

f.當機器在切削時,其他工作能否進行?

g.應否使用動力工具?

三.雙手法:

從雙手工作中發掘改善的方法.人體之動作可分為五級:

a.第一級:

手指動作。

b.第二級:

手指及手腕動作。

c.第三級:

手指及手腕及前臂動作。

d.第四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及上臂動作。

e.第五級:

手指及手腕前臂上臂及身體動作。

四.動作經濟原則:

a.人體的之運用

b.關於操作場所佈置

c.關於工具設備

五.人機法:

機器與操作人員的配合分析,合理化人機關係的做法.

六.工作抽查法:

利用分散抽樣的觀測方法,迅速有效地瞭解問題的真象,而做改善的方法.

七.五五法(5X5W2H):

利用質疑技巧來發掘改善的方法:

5W2H:

What(做什么),Why(為什么要做),Where(何處做),When(何時做),Who(何人做),How(如何做),Howmuch/many(金額/數量)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有四个:

  1.规划

  确定研究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或服务所应采用的特定行动的预备活动,包括总体目标、政策、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各种分期实施计划的制定。

  2.设计

  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创建具体实施系统的前期工作,包括技术准则、规范、标准的拟订,最优选择和蓝图绘制。

  3.评价

  评价是对现存各种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以及各类业绩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活动有效性的活动。

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定,评价实施。

  4.创新

  改进现行研究对象,使其更有效的生产、服务和运作。

 

最佳答案

服装工程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服装IE工程师.本贴内容主要围绕服装工程课程教学内容,详细讨论关于服装IE工程师需要学习与掌握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工业工程(IE)”与“工业工程师”

 

IE(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起源于美国,是在泰勒科学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技术学科,强调综合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而使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巨大整体效益。

它是一门辅助企业经营的主流科学,从方法工程、工作衡量、工作评价、薪酬制度以及工厂设计,一直到作业研究、决策分析等,甚至吸收了统计方法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规划技术与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IE的目标是改善工厂的生产管理基础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降低成本、改善经济效益,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把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对企业进行工业简化(Simplification)、专业化(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IE管理,从制定做出工序操作标准,劳动定额工时,工艺、流程现场管理乃至全公司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改善都能发挥IE技术管理的作用。

很多人把IE与企业管理混为一谈,这是极端错误的,它实际上是技术与管理的一体化,我们知道最早的手表为机械表,利用弹簧驱动计时系统,后来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电子表,再后来电子与机械融为一体形成了今天的电子机械表,这是最简单的“机电一体化”例子,工业工程的“技术—管理一体化”(“技管一体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

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

它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

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萨文迪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

2004年10月萨文迪教授已顺利完成第一任期并续聘第二任期(2004.10~2007.10).工业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23人,其中教师18人,均为留学归国的博士或在国外进修过的中青年教师。

Salvendy教授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确立的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学科。

建系三年来,工业工程系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关于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都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做为一个IE专业学生,应学习掌握哪些知识?

具备哪些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

一句话,学习期间,要进行哪些工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所以,关于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问题,实质上是要回答: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1关于“工业工程师”的5种说法

“工业工程师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IE学科产生、应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实践历史,由于侧重面和时代的不同,国内外有关工业工程师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5种,即:

“工业工程师是这样的人,他们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是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助手;是管理与技术、经理与工程师们、部门与部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沟通者和协调人;同时,他们也是区别于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而有自己独立和具体业务的专业工程师;而且他们还是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并能够及时接受、倡导、推进暂时一般人尚难接受或还未意识到的、没有一定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新策略的高参、革新者或“不管部长”。

上述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工业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内容和作用,其核心或最基本的是第1种说法,即工业工程师是最佳工作系统的设计者。

换言之,工业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种以某一系统为对象的优化设计/再设计工作,从而使输入系统的人力与其他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杜绝/减少各种浪费,实现系统的最大/佳的输出。

第2种说法是从工业工程师所处地位、作用的角度,说明他们是各级领导的助手、参谋和智囊,协助管理者发现问题,作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可见IE专业并不直接培养决策层——厂长、经理等管理者,而是培养工程师,一种特殊的工程师。

但反过来说,管理者却必须具备IE知识,特别是IE意识。

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按照工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地、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搞好。

同时另一方面,正如美国IIE学会所说:

工业工程师却常常发展为高级经理,因为他们比其他专业工程师具有更多的经营技巧和训练,其结果是,今日许多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人都具有工业工程的背景。

第3种说法说出了工业工程师有别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接口工程师”的特点,是领导层和其他部门或专业工程师所不能替代的。

他们始终从全局和整体出发,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方便,为各部门参谋和咨询,并对各部门(如设计、制造和供应)之间的业务进行协调与综合。

第4种说法则着重说明不能把工业工程师的工作都理解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或仅仅充当助手和接口的角色,他们也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能,很具体,很实在,即他们可以是专业从事或侧重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如质量控制/管理工程师、方法研究工程师、时间研究工程师、工业安全工程师等等。

第5种说法则更加体现了IE的创新特征。

没人想到要干的,或别人干不了的,正是工业工程师的用武之地。

如灵捷制造(AgileMfg)就是美国的工业工程专家们,为重振美国的制造业而提出的新战略;而我国较快接受并积极传播这一新思想的也正是中国的工业工程专家〔2〕。

工业发展史,特别是制造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企业需要工业工程师,而且,随着IE应用的扩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工业工程师。

正如美国IIE学会所说:

“工业工程不是只限于某种特定工业的技能,所有希望其资本消耗能够获得最佳生产和质量的组织,都要聘用工业工程师。

”1998年8月中国机电日报也载文说:

“工业工程师是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甚至商场、银行、医院等服务行业设计出高效的最优运作系统的技术人才。

”显然,除了IE专业,一般别的专业培养不出这样的人。

正是由于80年代初我国在引进推广现代管理时,忽视了工业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我国的IE专业迟迟未能开设,才形成今天工业工程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某些企业处理引进、消化和创新关系不当,屡屡上“洋当”;有的工厂设计不讲IE,物流不合理,拆了重建;大多数企业没有IE基本功,既难以迎接挑战,也抓不住机遇;还有的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实际是灾难;特别是长期不重视科技创新、产品开发,或一哄而上,赔本转吆喝等等,因而造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和严重亏损,形成素质性、结构性矛盾,长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是同我们缺乏工业工程师密切相关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教训。

当然,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根本所在,但又不能把所有问题、困难、困惑……,都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似乎什么问题都是“一包就灵”,股份制能解决一切问题,别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可有可无的。

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如果非要归结的话,应该归结为素质问题——劳动者的素质、领导者的素质、企业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全民的素质和国家的素质,包括世界上已应用百年之久的IE这一基本功。

IE,尤其是基础IE,是工业企业的必修课,是不可逾越的,这一课早晚得补上。

当然补课并不等于重复历史,要寻求合适的切入点,并且不同情况不同处理,不搞一刀切、一个固定模式,实事求是,提高效率,缩短时间;重复历史实际上是抵制进步,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今天的情况不同于当时;况且,亦步亦趋是永远赶不上人家的,只能永远落后。

2工业工程“四性”和市场竞争新形势对IE的呼唤

通过上述从IE应用和发展的历史实践出发把工业工程师归纳为“五种人”的讨论,根据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必要回过头来再认识一下IE的主要特征和涵义。

国内外有关教材、资料关于IE特征的提法颇多。

诸如系统性、工程性、整体性、全局性、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实证性、发展性……等等。

我们认为,国内外的IE实践证明,IE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工程性、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4个特性。

工程性:

美国认为IE是美国五大工程之一,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如图1所示)。

它是借助于科学和技术,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6M-men人,money资金,material物料,machine设备,management管理,message信息),为满足顾客需求和国家与社会的要求,规划、设计、制造/建造设备、设施和产品的、具有明确目标、时间限制以及质量和生产率要求的实践活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显著地区别于管理、经济和一般社会科学专业

社会性:

IE从产生之日起,就实施与管理和经济的结合。

80年代以来它开始考虑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交互作用,是“以人为中心”的。

其目标是将个人、部门、社区、国家的目标与利益,和企业的目标与利益统一起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使企业能够形成真正的系统,达到“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与个体之和”的相乘效果。

接口性:

IE是管理与工程、技术、科学间的接口,也是人与人间、部门与部门间、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接口。

其目的在于消除接口处的间隙,克服脱节或摩擦,使系统整体集成协调,以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优势。

创新性:

这是IE的精髓和职业精神。

IE从一诞生就强调科学化的创新与不断改进,它是解决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的方法。

工业工程的实践在不断发展着工业工程学科本身。

80年代以前的IE,属于传统IE阶段。

我们在考察美国企业问及什么是IE时,他们回答得简单明了:

“IEistosolveproblemsinplant(IE是解决工厂问题的)”。

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IE进入自身创新与改进的现代IE时代。

IE的“四性”特别是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更为突出。

1989年IIE学会就对该学会1965年所做的IE的正式定义做了如下修订:

“工业工程是为保证性能、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遵从排序顺序和成本控制,将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集成,实现最优生产与服务输出系统的职业。

这一系统在本质上可能是社会技术的(Sociotechnical),它把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

这一职业把可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其目标。

它利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同物理、化学、数学、统计学、组织与行为科学及伦理学的概念实现上述目标。

”所以,正如王大珩院士所指出的,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众所周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从过去的成本同质量的竞争,转向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同上市速度,制造系统的设计、构建、运作的质量与成本保证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抗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质量劣化的能力,以及以服务质量为主线的新一轮竞争。

质量同成本仅仅成为参加市场竞争的“及格赛”标准,而产品开发、制造系统和服务则成为主要竞争力的因素。

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在难以适应的情况下,必然会越来越认识到IE的重要性,向社会呼唤工业工程师,因为没有别的学科比IE更加贴近企业了。

这就促使IE要帮助解决企业的如下问题:

1)制造战略与规划;

2)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先进技术——创新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风险管理与技术管理,快速开发技术与方法,劣化的控制与预防;

3)快速制造——快速生产准备,快速制造系统重组,快速产品实现;

4)企业设计与诊断/诊治;

5)最优运作方法等。

3关于工业工程公理和意识

如上所述,IE具有工程性、社会性、接口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和“三位一体”的深刻内涵,因此,应用、推广工业工程,不仅仅是它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树立工业工程意识。

与其说工业工程是技术、是方法,不如说工业工程主要的是一种思想、哲理、意识。

工业工程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推导,只要对提高生产率有利,便都拿来为我所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所有好的、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如运筹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战略学和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等。

所以,近百年来工业工程一直在发展。

我们认为,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工程发展当然是无疑问的,但同时也跟工业工程奠基人泰勒始终恪守的一条工作信条紧密相关,即“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方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各国的实践证实,工业工程师们已据此形成一个共同的信念,即“对于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试验与研究,应用人的智慧(知识、智慧、才能和技艺的总称)进行创造与改进,找到一种比现有运作方法更好、更省、更快和更简单的新方法。

”并可由此延伸出如下IE公理:

“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改进的,除非它已经消亡或不值得再利用了”。

这是工业工程的精髓。

这就是一种观念、思想、哲理和意识。

经过多年的IE实践,现已逐渐形成一系列的IE意识,可说是思想的火花,又是经验之谈,终身受用不尽。

虽然不同专家归纳的不尽相同,但大致如下所述:

“即不断改进创新的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快速响应需求意识等。

上述这些意识是IE的灵魂,或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