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328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

 

排球发球技术及其在比赛中运用方面的研究

 

年级:

09级体本1班

系别:

体育与运动科学系

专业:

体育教育

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若本论文(设计)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20年月日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1

1.1课题背景1

1.1.1排球发球

1.1.2现代排球发球现状分析

1.2国内外现状

1.2.1国内现状

1

第2章2

2.1发球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2

2.1.1现代排球的典型发球技术及其运用

2.1.2如何在比赛中运用典型发球技术2

2.2本章小结2

第3章3

3.1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研究对象

3.1.2研究方法

3.2可行性分析3

3.2.1不同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统计与分析

3.2.2不同发球区域的发球效果统计与分析

3.2.3不同发球落点的发球效果统计

3.2.4不同发球路线的发球效果统计3

3.3本章小结3

4

结论5

致谢6

参考文献7

附录8

摘要

 

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対抗主要是发球与接球、扣球与拦网、扣球与防守之间的对抗,比赛双方总是力求在対抗体中争取主动,避免被动,从而贏得比赛。

但就排球比赛的胜负规律而言,特别是在“每球得分制”的规则下,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发球及发球后防反体系的得分。

高质量的发球不仅能直接得分,还可以削弱对方一传的到位率,扼制对方组织进攻的能力,从而减轻本方拦、防的压力,为本方创造更多的防反机会,也为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取得比赛胜利奠定基础。

因此,如何提高发球的效果,对贏得比赛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排球发球;发球运用;

Abstract

Inmodernvolleyballmatchforresistanceismainlybetweenservingandcatching,spikingandblocking,spikeanddefensiveconfrontation,competitionbothsidesalwaysstriveforinitiative,strivetoavoidpassiveantibodyincontrol,soastowinthegame.Buttheoutcomeofthevolleyballmatch,especiallyinthe"newrule"rules,keytothegameistoserveandservethedefencereactionsystemofscoring.Highqualityservicecannotonlyscoredirectly,canalsoundermineeachotherinplaceofatransferrate,abilitytostrangleeachotheroffense,soastoreducethepressureofthepartystopped,prevention,asthecreationoftheopportunityandmore,butalsolaythefoundationfortheinitiative,thegametowinthegame.Therefore,howtoimprovetheserviceefficiency,isofgreatsignificancetowinthegame.

Keywords:

Volleyballserve;serviceuse;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

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

第1章前言

1.1课题背景

在排球比赛中排球的每一项技术对比赛的胜负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凶狠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攻。

发球是排球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进攻的开始,是先发制人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发球训练。

而传、垫、扣和拦都是在队友的帮助下或对方队员的干扰下进行,只有发球是由发球队员自己单独完成的。

比赛是从发球开始的,也是进攻的开始。

一个质量高、威力大的发球不但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进而破坏对方组织有效的进攻战术布局,以减轻本队的防守压力,为组织防守反击创造有利条件,给本队队员“大鼓士气”,给对方造成威胁。

因此,高质量的发球是取胜的重要战术之一。

1.1.1排球发球

发球,是指队员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自己抛起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称为发球。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一项重要的进攻性技术,它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与提高。

20世纪50年代,上手、勾手大力发球的特点是力量和旋转,60年代是勾手和正面上手飘球,70年代以“砍式”发球,80年代以来是“跳发球”无论哪种发球其目的都是要破坏对方的一传发球与一传的矛盾,我们称它为第一回合的对抗,因为这是排球进攻和防守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首战技术,它们斗争的结果直接制约着以后技战术的变化,首战取得优势,则带来以后一系列的主动,发球和一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既有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面,而发球则是这对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发球和接发球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在一定的时期是处在相互平衡状态,随着发球技术的改进和攻击性的加强,原有接发球的能力适应不了发球的攻势,必然造成失误率高,到位率低,预定的进攻战术成功率下降,这样,发球与接发球的相互平衡状态就被打破。

1.1.2发球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

排球比赛中,只有发球技术是不需要同伴配合,不受对方干扰自己完成的一项技术。

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次攻击,它可以直接得分,同时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

特别是在新规则采用以后,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直接失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

发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是进攻手段之一,在排球比赛中,发球不单是比赛开始技术,而且是极强的进攻技术,发球的速度可以达到,超过了扣球的速度所以说发球既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和反攻的开始有威力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作用,除了直接得分外,还能有效地破坏对方接发球一传和预定的战术配合,打乱进攻节奏,削弱一攻的攻击性,从而减轻本方防守的负担,创造反攻的有利条件攻击性的发球不仅能在比分上获得优势,往往在心理上也能给对方以威胁,使对方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1996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美女排之战的第二场,中国女排以获胜,其中第一局在的紧急关口,侯玉珠发球连得两分,中国队以取得了首局胜利,第一局的胜利从心理上给美国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而连失两局在自己的国土上败北,可见发球在比赛中的地位。

1.2国内外现状

1.2.1国内现状

 

排球运动是一项在我国和世界开展的比较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尤其是我国女排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五连冠,2003年在日本重夺世界杯冠军,2004年在雅典重夺奥运冠军,使得排球运动项目在国人心目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地位,但上世界80年代女排“五连冠”的光环已不复存在,雅典辉煌的华丽外衣风光已尽,从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到近几年中国女排频频换将,女排优势地位受到世界强队的严重冲击,逐渐降级为二流球队。

第2章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研究对象

参加2012〜2013年中国女排联赛球比赛的武汉、沈阳、上海、河北、广州、北京、南京等12支代表队。

2.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査阅有关排球发球技战术运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文章,观看视频等影像资料。

2、视频资料统计法:

对12支女排代表队发球效果进行统计。

3、数理统计法:

运用百分比、t代表检验对所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

2.2可行性分析

2.2.1不同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表1对2085次发球的发球方式统计来看,发球形式较多,不同方式发球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比赛中发球战术的安排上应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以跳发轻球或飘球为辅,并根据本队前排轮次上的强弱变化,将本队不同性能的发球队员做合理的调整。

总之,根据本方轮次上的强弱变化,合理安排发球轮次,对于发球在比赛中取得优势是很十分重要的。

但主要运用的是发飘球和跳发球,同近几年大型比赛所运用的发球技术大体是一致的,特别是跳发球运用的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现代排球比赛发球技术运用的一大特征。

从表1,2可看出,在直接得分和破攻上,跳发球的得分率和破攻率都位居第一:

得分占跳发球总数的18.6%,破攻占15.1%;位居第二的是跳飘球,得分占总跳飘球总数的12.1%,破攻占12.9%,分別比位居第三的上手供球高2.9、2.7百分点;得分率和破攻率最少的是上手发球,仅为6.7%和3.3%。

并且在得分、破攻上,跳发球和上手飘球、上手发球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得分上,跳发球和跳供球存在差异,但不明显(/><0.05)>在破攻上,跳发球和跳飘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数据说明跳发球和跳飘球效果好于其它形式的发球效果。

但通过统计数据我们也看到跳发球的失误率是最高的,与上手飘球和上手发球的失误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1不同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统计表

发球种类

得分

破攻

失误

—般

总计/次

/次

/%

位序

/次

/%

位序

/次

/%

位序

/次

/%

位序

跳发球

133

18.6

1

108

15.1

1

106

14.8

1

370

51.6

4

717

上手球

96

9.2

3

107

10.2

3

77

7.4

3

766

73.2

2

1046

跳飘球

28

12.1

2

30

12.9

2

22

9.5

2

152

65.5

3

232

上手发球

6

6.7

4

3

3.3

4

4

4.4

4

77

85.5

1

90

表2K发球与其它发球的发球效果的t检验

发球比较

得分

破攻

失误

一般

跳发/上飘

5.24--

2_80"

5.25"

5.60-*

跳发/跳飘

2.29*

0.80

1.99*

3.70,#

跳发/上发

2.80,#

3.00*•

2.80"

6.08V

注,**非常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

‘跳发球由于采用助跑扣球式的利用腰腹带动上肢鞭打发力,击球点高、旋转性强、力童大、速度快,因而能取得较高的得分率和破攻率。

但由于跳发球技术复杂、身体素质要求高,而且要在空中完成击球动作,稳定性较难掌握,因此较其它方式发球失误率高。

所以跳发球面临的挑战是发球的稳定性,发球队员要找人、找点来发,要提高发球的准确性,加强跳发球的性能,有时跳起来轻打,有时跳起来发飘球,运用动作的变化、落点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取得更好的发球效果。

如果发球队员非常有力,则应该注意避免发球过程中的各种错误,以减少失误。

跳飘球除了球的飘晃给对方接队员造成困难外,还利用助跑,加大击球的力量、速度以加大发球的攻击性,这也是跳飘球比上手飘球在得分率、破攻率高的原因,合理把握“攻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权衡制定发球的策略。

例如跳发球是当今高水平球队取胜的法宝之一,日本、韩国男排都是采用这种发球,但效果几乎为零,他们的失误、再失误,并没有改变成绩。

各队的跳飘发球选手,大部分只追求“跳发”,动作完成不够充分,发球的攻击力不强,可见大力发球是各队首选,但它失误也很大,必须懂得合理运用有利于比赛。

2.2.2不同发球区域的发球效果统计与分析

1994年排球竞赛规则修改后,发球区由3m扩大为9m(见图1)。

发球区域的扩大,运动员既可选择9m宽的范围,也可利用9m长的发球范围,更能发挥找人、找区、找点以及长短球相结合等各种发球的优势,加大发球的隐蔽性、攻击性、变化性,使对方接球队员无规律可循,加大接球的困难,因此合理运用技术,找准发球区域才能使发球发挥最好的效果。

 

9

 

6

 

3

 

5区

 

4区

 

7

 

 

7

 

 

2区

 

1区

 

位置1

 

6区

 

3区

 

3区

 

6区

 

位置2

 

1区

 

2区

 

4区

 

5区

发球区

后区

中区

端线中线

图1排球场示意图

 

从本次比赛发球区域的统计看,选择6m区的发球最多为1015次,占总发球次数的48.7%,其次是3m区,发球738次,占35.4%,9m区域发球最少为332次,占15.9%。

根据表3对不同区域发球效果的统计看,6m区和9m区发球效果比3m区发球效果好在直接得分上,6m区发球位居第一,占得分总数的48.6%,远远超过9m区的29.3%和3m区的22.1%;在破攻上,排列第一的是9m区,占破攻总数的43.5%,其次是6m区,占39.2%,比3m区高出21.9百分点。

6m区发球效果好是因为6m区处于发球区域的中部,可向对方发出不同线路的球,便于找点、找人、找区发球,而且对于边角区,也比其它区域具有优势,而9m区发球,不仅线路变化多,而且大多数9m区发球,都采用助跑的方式发球,加大了球的速度,另外由于9m区发球,使球与对方接球队员的距离拉远,造成对方接球队员的判断失误,因此9m区发球的破攻率和得分率也不错。

但是,从表3也看到9m区和6m区的失误率都比较高,很显然6m区和9m区的发球没有3m区发球的稳定性好,因此在今后训练中要注意提高6m、9m区发球的质量。

 

表3不同发球区域的发球效果统计

发球区

得分

破攻

失误

一般

总计/次

/次

/%位序

/次

/%

位序

/次

/%

位序/次

/%

位序

3m

58

22.13

43

17.3

3

30

14.4

3607

44.5

2

738

6m

128

48.61

97

39.2

2

87

41.6

2703

51.5

1

1015

9m

77

29.32

108

43.5

1

92

44.0

155

4.0

3

332

总计

263

100

248

100

209

100

1365

100

2085

2.2.3不同发球落点的发球效果统计

发球的攻击性不仅体现在发球的速度、性能、变化上,而且也体现在发球落点上[3]。

将球发到空心位置、离二传较远的位置或离核心进攻队员较远的位置,给对方组织进攻增加难度或者将球发到边角,给对方接球队员造成困难等都是利用发球落点增加发球攻击性的体现,应根据对方的接发球站位,控制落点来提高攻击性。

发到共管防守区或将球发到端线和边线内侧附近,易产生防守责任不清和责任分散,造成互相争抢接球、互相推让接球或防守队员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一传不到位或直接得分;将球发给一传较差,信心不足,连续失误,情绪急躁,精力分散的队员,因为这样的队员除防守技术较差外,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关键局比赛,惟恐失误承担责任,造成注意力集中在防守结果上,而不是防守动作上,从而导致接发球的失误,达到破攻的目的;把球发到插上队员站位的地方或二传跑动的线路上,造成二传插上及传球困难,达到破坏对方战术组成,拖延战术配合时间,造成失误,增加发球的攻击性。

从图1和表4可以看出,发球落点集中在后区,为1051次,占有效发球的56.0%,中区的发球落点相对较少,为789次,占42.1%,前区落点最少,仅为36次,占1.9%。

从数据上看,发球更集中在6区和3区,此区位于整个场区的中心位置,将球发向此位置,可减少发球的失误,但从反面角度看,此区面向前场进攻区,距二传近,辐射面大,辐射角好,给对方接球队员的移动、选位降低了难度,对保证一传到位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落点集中在此区域是发球技战术运用不合理的表现。

表4对不同发球区落点的效果统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球集中在3区和6区,但发球成功率(得分率+破攻率)较低,3区为27.4%,6区为19.5%。

而发向2、4区的球虽少,但发球成功率(得分率+破攻率)2区为46.8%,4区为41.9%,都比其它区域高。

因为2、4区是边角区,向此区发球难度传,易失误,发球队员心理负担大,因此向此区域的发球较少,但正是由于2、4区为边角区,较对方接球队员与二传的位置较远,无形中增加了接球判断取位的困难,因此向2、4区发球,作为在发球战术中的适当运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而1、5区的发球成功率较2、4区低可能是因为自由人的使用,因此各教练员应引起重视,加强自由人在边角位置上的接球能力,并要求自由人担当更大范围的接球,自由人更能发挥其价值[4]。

表4不同发球落点的发球效果统计

发球落点KT

得分

破攻

一般

/次

/%

/次

/%

/次

/%

1区

27

10.3

40

16.1

256

18.8

323

2区

69

26.2

51

20.6

87

6.4

207

3区

37

14.1

33

13.3

264

19.3

334

4区

55

20.9

52

21.0

141

10.3

248

5区

33

12.5

41

16.5

232

17.0

306

6区

22

8.4

25

11.1

375

27.5

422

7区

20

7.6

6

2.4

10

0.7

36

总计

263

100

248

100

1365

100

1876

 

2.2.4不同发球路线的发球效果统计

以位置1的发球为例,发到对方4区的球为中区直线球,发到对方5区的球为后区直线球发到对方2、3区的球为中区斜线球,发到对方1、6区为后区斜线球。

位置2、3区发出的球类推。

由于7区即前区的球较少,因此只对中区和后区的球进行分析。

 

表5不间发球路线的发球效果统计

 

落点区

斜线球

直线球

得分、破攻/次

总计/次百分比/%up

得分、破攻/次

总计/次百分比/%up

中区

98

49719.7

199

29268,2

后区

113

2.82<0.01

40827.7

75

17.90<0.01

64311.7

 

表5可以看出,斜线球的落点多集中于中区,为497次,而直线球主要发在后区,为643次,但从发球效果看,后区斜线的发球在得分、破攻率上显著高于中区,为27.7%,高于中区8百分点,中区直线的发球在得分破攻率上高达68.2%,显著高于后区直线球的发球效果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在统计中也发现直线球更能发挥发球的力量和速度,特别是跳发球,但落点变化不多,而斜线球虽在力量上稍逊于直线球,但其线路长,可增加接发球队员判断上的困难,而且落点区域开阔,落点变化多,因此直线球、斜线球各有所长,具有攻击性强的发球应是速度、力量和落点合理相结合的球。

结论

3.结论

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次攻击,它可以直接得分,同时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

特别是在新规则采用以后,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直接失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

因此,排球发球技战术的改进创新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排球比赛中,发球不单是比赛开始技术,而且是极强的进攻技术,发球的速度可以达到,超过了扣球的速度所以说发球既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和反攻的开始有威力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作用,除了直接得分外,还能有效地破坏对方接发球一传和预定的战术配合,打乱进攻节奏,削弱一攻的攻击性,从而减轻本方防守的负担,创造反攻的有利条件攻击性的发球不仅能在比分上获得优势,往往在心理上也能给对方以威胁,使对方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我建议首先加强发球的攻击性。

在提高发球攻击性的同时,减少失误,合理把握攻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发球策略,仔细研究对手的接发球站位和采用的一攻战术;其次在训练中注重发球线路的变化和发球落(找区和找人),运用动作变化、速度变化和落点变化取得更好的发球效果。

要想提高排球发球的发球成功率,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就抓紧对排球发球技战术的训练,加强体能,技能,心理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比赛中发球成功率。

从本文可以看出跳发球和发飘球是现代排球比赛主要发球技术[如表1,表2]。

在得分、破攻技术指标中,跳发球和发飘球的发球效果好,是今后应提倡运用并创新的发球技术,特別是跳发球,具有力量大、速度快、飞行时间短等特点,使之成为现代排球比赛发球的主流,但失误率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可以看出发球效果最佳的是6m区和9m区,但失误率很高,运动员大多选在6m区发球,发球的落点集中在后区,更集中于后场的中心位置,得分率和破攻率最低;中区2、4号位的落点少,但得分率和破攻率却是最高的。

后区的斜线球发球效果好于中区的斜线球;中区的直线球发球效果优于后区的直线球。

因此,我建议首先加强发球的攻击性。

在提高发球攻击性的同时,减少失误,合理把握攻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发球策略,仔细研究对手的接发球站位和采用的一攻战术;其次在训练中注重发球线路的变化和发球落点(找区和找人),运用动作变化、速度变化和落点变化取得更好的发球效果。

4.建议

1、攻击性发球的突然性侧重分析运动员击球动作、发球时间与效果的关系。

研究发球飞行速度与击球高度、出手角度、过网高度及落点的关系,找出最佳触球部位、出手角度、过网高度和过网区域等。

研究发球时间与效果的关系,找出裁判员鸣哨后最发球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球的速度、性能(飘晃或旋转)落点及运用的变化上,实践证明在比赛中,力量大、速度快、飞行时间短的跳发球的发球效果最好,因此速度是影响发球攻击性的重要因素,增加力量和速度,缩短过网时间,采用大力跳发球或者充分利用收腹转体加大挥臂的幅度,来增加发球的力量、提高球飞行的速度,现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其速度可达到30-32m/s,这一速度会对接发球的反应和动作产生很大的威胁,除力量和速度外,还应该根据临场情况在发球方式和性能上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如采用旋转与飘晃结合、轻重结合、长短结合、远距离与近距离结合等,以便提高发球的攻击性。

为此在注重发球速度的同时,要合理利用发球的性能、落点、线路,这是增强发球攻击性的关键,变换发球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