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275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依据是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

Cl2、浓硫酸、HNO3、Fe3+、KMnO4(H+)、Cr2O

(H+)等。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

H2、CO、Fe2+、H2S、I-等。

(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如Fe2+、SO

(H2SO3)、H2O2等。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MnSO4或Mn2+。

(  )

(2)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

(4)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H2O2只能是氧化剂不可作还原剂。

(  )

(6)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

答案 

(1)√ 

(2)× (3)× (4)× (5)× (6)√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一P39T8)在Fe+H2SO4===H2↑+FeSO4的反应中,Fe(  )

A.是氧化剂B.被氧化C.得电子D.被还原

答案 B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典例1 (2017·永丰县调研)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表示Mn、Co、Zn或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有关上述转化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Fe2O4表现了还原性

B.MFe2Ox表现还原性

C.SO2和NO2表现了还原性

D.SO2和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解析 A项,由信息可知,MFe2O4与氢气的反应中,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项,MFe2Ox在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则氧化物为氧化剂,MFe2Ox为还原剂,体现其还原性;C项,由B可知,SO2和NO2表现了氧化性;D项,SO2和NO2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 B

名师精讲

1.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一般思路

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熟记8个字“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2.确定元素化合价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2)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

C

F

2、K2

eO4、Li2

H、Al

、Na2

2O3、

2O

H

1.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答案 D

解析 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

Na的价态反应前后都是+1价,B反应前后都是+3价,O反应前后都是-2价,变价元素只有H,NaBH4中-1价氢被H2O中+1价氢氧化,发生归中反应生成H2。

2.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

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 D

解析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实际上是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N2H4是还原剂,N2O4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考点2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典例2 (2017·江西赣州模拟)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解析 

得到2×3e-+3

失去3×2e-O反应中氮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碳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N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每生成1molAlN转移3mol电子,D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答案 B

名师精讲

1.双线桥法

注意事项 ①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②得失电子总数必须相等。

2.单线桥法

注意事项 ①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②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③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3.对于反应:

3BrF3+5H2O===Br2+HBrO3+O2↑+9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BrF3,氧化产物为O2

C.1.5molBrF3参加反应,有4mole-转移

D.1.5molH2O参加反应,被H2O还原的BrF3为0.4mol

答案 D

解析 BrF3中Br为+3价,反应中部分Br的化合价升高,部分Br的化合价降低,O的化合价升高,F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中Br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为HBrO3和O2,还原产物为Br2,A、B错误;每3molBrF3参加反应,生成1mol还原产物Br2,转移6mol电子,故1.5molBrF3参加反应时,转移3mol电子,C错误;每5molH2O参加反应,H2O失去4mol电子,则1.5molH2O参加反应,H2O失去1.2mol电子,故被H2O还原的BrF3为

=0.4mol,D正确。

4.H2O2在Fe2(SO4)3催化下发生分解反应,写出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硫酸铁在反应中做催化剂,其反应为H2O2分解生成水和氢气,故H2O2中的O元素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

(建议用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84分)

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

C.侯氏制碱法D.海水提溴

答案 C

解析 海带提碘要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氯碱工业的原理是2NaCl+2H2O

2NaOH+H2↑+Cl2↑,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侯氏制碱法的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aCl+NH4HCO3===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以上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海水提溴要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答案 D

解析 A项,明矾净化水,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杂质;B项,纯碱去油污,利用纯碱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C项,食醋除水垢,利用的是CH3COOH与CaCO3的复分解反应;D项,漂白粉漂白织物,利用漂白粉溶于水Ca(ClO)2转化为HClO有强氧化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津高考)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天津高考)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江苏高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山东高考)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Na2SO3与H2O2反应时,硫元素价态升高,氧元素价态降低,A正确;NO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C正确;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4.(2017·合肥调研)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LiH的电子式为Li+∶H-

C.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LiNH2是还原产物,LiH是氧化产物

答案 C

解析 Li2NH中Li的化合价为+1,H的化合价为+1,故N的化合价为-3,A错误;LiH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Li+[∶H]-,B错误;LiNH2中H的化合价为+1,LiH中的H的化合价为-1,故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LiNH2是氧化产物,LiH是还原产物,D错误。

5.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O

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性:

MnO

>IO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若有2mol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mol电子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1可知Mn2+为反应物,故图2中的MnO

为生成物,因此Mn2+作还原剂,被氧化,故图2中的IO

作氧化剂,IO

为还原产物,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5IO

+3H2O===2MnO

+5IO

+6H+。

由此可知A、C正确;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氧化性:

IO

>MnO

,B错误;Mn2+~MnO

~5e-,若2mol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mol电子,D正确。

6.(创新题)图中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A

解析 甲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A正确;乙中水作氧化剂,不符合题意;丙、丁中发生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符合题意。

7.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Fe(OH)3。

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3

③SiO2+3C

SiC+2CO↑;1∶2

④3NO2+H2O===2HNO3+NO;2∶1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反应④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在下列变化中①工业制盐酸 ②工业制漂粉精 ③实验室制氯气,按氯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答案 D

解析 ①H2+Cl2

2HCl,氯元素被还原;②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③4HCl(浓)+MnO2

MnCl2+Cl2↑+2H2O,氯元素被氧化。

10.工业生产钠和烧碱的原理如下:

①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

2NaCl(熔融)

2Na+Cl2↑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2NaCl+2H2O

2NaOH+H2↑+Cl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①和②中,氯化钠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在反应①中氯气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氢气是还原产物

C.若标准状况下生成等体积的气体,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

D.若消耗等质量的氯化钠,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

答案 D

解析 反应②中氯化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A错误;反应①中氯气是氧化产物,B错误;反应①中,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气体,反应②中,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气体,C错误;反应①和②中,消耗1mol氯化钠均转移1mol电子,D正确。

11.(2017·肇庆期末)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xNa2O+16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5

B.每生成16molN2转移10mol电子

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答案 D

解析 据Na原子守恒可知,2x=10,则有x=5,A正确;该反应中,N元素由+5价、-

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6molN2转移10mol电子,B正确;该反应中,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正确;生成16molN2时,有15molN2是氧化产物,1molN2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5∶1,D错误。

12.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反应:

4S+16KNO3+16C===3K2SO4+4K2CO3+K2S+12CO2↑+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消耗12gC时,反应转移5mol电子

C.还原产物只有K2S

D.KNO3只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A

解析 S元素由0价变为+6价和-2价,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则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C元素由0价变为+4价,S元素由0价变为+6价,消耗16molC时,转移16mol×4+3mol×6=82mol电子,故消耗12gC(即1mol)时,反应转移5.125mol电子,B错误;该反应中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C错误;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13.(6分)

(1)根据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可知,每生成3molCl2转移________mole-;

(2)2Na2O2+2H2O===4NaOH+O2↑,每产生1mol氧气转移________mole-;

(3)已知将过氧化钠加入硫酸亚铁盐溶液中发生反应: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4molNa2O2发生反应转移________mole-。

答案 

(1)5 

(2)2 (3)6

解析 

(1)

(2)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O元素为-1价,与水反应时O原子一个变为0价,一个变为-2价,转移1mole-,故生成1molO2转移2mole-。

(3)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Fe +2―→+3↑ 1×4=4;

O -1―→0↑ 1×2=2;

O -1―→-2↓ 1×6=6。

故每4molNa2O2发生反应转移6mole-。

14.(10分)

(1)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HClO3===3O2↑+2Cl2↑+4HClO4+2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已知测定锰的一种方法是:

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反应体系中有H+、Mn2+、H2O、IO

、MnO

、IO

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的反应中,如果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2,则在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答案 

(1)①HClO3 Cl2 ②O2和HClO4 47.6

(2)①2Mn2++5IO

+3H2O===2MnO

+5IO

+6H+ ②1/60(或0.0167)

解析 

(1)①根据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可以判断出+5价的氯被还原为0价,故还原过程为HClO3→Cl2。

②方程式中化合价升高的有两种元素,故氧化产物是O2和HClO4;混合气体(O2和Cl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如下:

(3×32+2×71)÷5=47.6。

(2)①根据题意和氧化还原反应书写规律可以得出2Mn2++5IO

+3H2O===2MnO

+5IO

+6H+。

②根据离子方程式,每生成6mol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当1L溶液的pH=2时,生成n(H+)=0.01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0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