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避税论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617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避税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避税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避税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避税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避税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避税论文.doc

《国际避税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避税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避税论文.doc

 内容提要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

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税制,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路。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关联企业 国际避税 国际反避税

当今世界著名的500强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来我国投资,如美国的摩托罗拉、通用电器、通用汽车,日本的松下、三菱、索尼,德国的大众汽车、西门子电气,荷兰的非力普,法国的雪铁龙汽车等等。

这么多跨国公司的到来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跨国公司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它的国际避税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

  一、跨国公司及其避税条件

  研究跨国公司的避税问题,首先要从跨国公司本身说起。

所谓“跨国公司”,英文名叫“Multinational  Company”,是当今世界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

这种经济组织具有规模大、成员多,跨地区、跨国界的特点,它们在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十分活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西门子”、“阿尔卡特”、“通用汽车”、“菲力普”等,它们的年销售规模可达百亿甚至千亿美元,不亚于一些中小国家的年度GDP。

2001年,埃及、伊朗的年度GDP为975亿美元和1,188亿美元,而美国的原“安龙”公司,其鼎盛时期一年的营业收入就达1千多亿美元。

另外,作为餐饮行业的“肯德基”,其一年的收入也达到200亿美元左右。

通过这些数字的比较,我们就可领略到跨国公司庞大的规模和显赫的地位。

难怪在许多国际性的大型盛会上,一些跨国公司的总裁们常常是风光无限,受关注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然而,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规模和地位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国际避税问题。

  跨国公司的在世界各国的避税,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人们可能会想,为什么跨国公司的避税能力那么惊人?

它们究竟有些什么绝技?

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它所拥有的优势条件。

相比较一般企业而言,跨国公司拥有下列优势条件:

  1.主营业务优势明显。

大凡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本行业都具有相当高的业务水准和核心竞争能力,其技术先进、品牌响亮、实力雄厚,一般的企业很难与之展开竞争。

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往往把它们视若神明,为了引进他们的投资和技术,纷纷颁布税收优惠政策,在客观上为这些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创造了低税区或避税港,使他们具备了避税条件。

比如电子行业的“西门子”、“菲力普”,餐饮行业的“肯德基”、“麦当劳”,咨询行业的“普道永华”、“毕马威”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时间最长不过十几年,但是,各自的行业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上海为了发展本地经济,针对各跨国公司总部的人住,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类似情况北京等一些城市也有。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跨国公司的行业优势,而且这种行业优势最终会转化成税收利益方面的优势。

  2.地域分布广泛合理。

从跨国公司经营地点的分布来看,范围很广,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这为他们的资源调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其一;其二是分布的合理性,这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

跨国公司根据其本身的业务需要,将世界各国或各地的各种相关资源逐一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作出最有效的配置,使世界各地的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达到最大限度发展和赚取最大利润的目的。

如果仅从跨国公司本身考虑,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应是世界经济学家眼中的理想经济模式,他们对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税收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

  3.多元化经营相得益彰。

跨国公司在具有行业优势的情况下,也很注意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来加强它的行业宽度和深度,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它的综合抗风险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它的主行业优势地位。

比如“肯德基”投资养鸡场和鸡肉加工场,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成的公司涉足国际航运、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都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涉足的行业在其整体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跨国公司行业背景和企业内涵,强化了公司整体实力。

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整体实力,为其在税收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提供了行业回旋的余地。

  4.税务策划意识超强。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跨国公司的税务策划意识是一流的。

它们在我国投资的公司,不但都设立税务专业工作岗位,而且绝大多数都高薪聘请国内熟知税法的人员担任地区总部税务经理甚至税务总监,以帮助他们全面策划、协调税收问题,使之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这与国内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公司对我国税法的研究,丝毫不亚于我国专业职能部门或学术机构。

出于利益的相关性,他们有时对税收法规变化最新动态反应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也超过国内一些相关部门,显示出超强的意识。

  5.跨国公司中的关联企业。

“关联企业”,英文“Related Company”,在各国的税收法典中是一个频频出现的字眼。

“关联企业”之所以受到国际税收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在税收方面的特殊作用。

在国际税收领域里,常常可以看到“关联企业”、“联属企业”的名词,这两个名词往往互相混用。

对于“联属企业”,《经合发范本》和《联合国范本》都作出了一致的原则规定,即凡符合下述两个条件之一者,即构成“联属企业”关系:

(1)缔约国一方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管理、控制或资本;

(2)同一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缔约国一方企业和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管理、控制或资本。

规定中所称的控制,包括管理控制和股权控制,指拥有决定权和支配权。

关联企业关系包括的范围则要大于“联属企业”的关系,各国制定的国际反避税条款,都是针对关联企业的。

  我国对关联企业作了如下定义:

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之一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2)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3)其他在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

具体的认定标准是,企业与另一企业有下列之一关系的:

(1)相互间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额达到25%或以上的;

(2)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拥有或控制股份达25%或以上的;(3)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借贷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50%或以上,或企业借贷资金总额的10%是由另一企业担保的;(4)企业的董事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或有一名常务董事是由另一企业所委派的。

除此以外,还有具体的购销或亲属关系的认定标准等。

总之,关联企业的范围比较广。

关联企业的存在是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有利条件。

  二、跨国公司避税的主要方法

  上述的有利条件,使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过程中处在更加有利的位置。

尽管如此,它们在避税时仍然会小心谨慎地选择各种方法。

所以,他们的避税方法也很值得研究。

它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种类:

  1.购销中的价格转移。

在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中,货物购销是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占相当的比例,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零部件、半成品、产成品等有形货物在内的购销活动。

价格转移主要表现为关联企业之间供应或销售采用“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办法,将本应属于高税率国家的公司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的公司,以达到少缴所得税之目的。

在这些交易中,转出利润的公司通常是高价支付材料款、低价收取销售款,而转入利润的公司做法正好相反。

  2.无形资产的使用和转让。

商标、版权、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中的使用与转让也是经常发生的,他们通过多收或少收特许权使用费,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

由于无形资产往往具有特异性、专用性、独占性和排他性,因此在市场上很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可比性价格,故而这种形式的利润转移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贷款往来中的利润转移。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功能更加齐全,涉及的行业更广,不少跨国公司具备了金融业的准入条件。

金融业跨国公司通过本系统金融机构或直接向子公司提供优惠贷款,多收、少收或不收利息,增加或减少子公司的生产成本,以达到转移利润避让税收的目的。

  4.劳务购销中的价格转移。

劳务购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计、维修、广告、科技服务、咨询、中介等,这些劳务购销在跨国公司内部发生,均存在收费或免费、收费标准高低的巨大弹性,关联公司在弹性上做文章,影响成本和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

  5.有形资产的购置或租赁中的价格转移。

有形资产购置费虽然是企业资本性的支出,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而通过折旧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可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在我国的实际经济工作中,往往遇到外商用固定资产作为实物投资,并且高估冒算的情况,他们抬高价格可以有三方面好处:

一是虚增资本,扩大分红基数;二是盘活原有的资产存量;三是扩大企业折旧费,相当于扩大成本、转移利润。

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中,提高或者降低租赁费,都可以调高或者调低企业相应的利润,最终达到避税的目的。

  6.母公司的管理费。

跨国公司因其控股或管理职能经常向设在各国的子公司收取管理费。

从世界100强在我国的投资管理来看,情况也是如此。

这种由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可高可低,标准难以把握,税务机关在征税时,裁量有一定难度,这就使得管理费在减利避税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作用。

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提高管理费从而加大子公司的成本,达到规避子公司所在国税收的目的。

  7.行业控制。

跨国公司利用其控制的运输系统、保险业等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保险费,以达到调节子公司利润,有针对性地规避税收的目的。

  8.避税港的运用。

被人们称为避税地或避税天堂的避税港,在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中受到普遍的运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自由贸易的浪潮冲击,各种名目的避税港频频出现,很难用同一个简单的定义概述之。

世界税务专家肖温.爱德华1974年在《避税港和海湾投资中心》一文中说:

“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持有资产和赚取利润而不必负担税收,或那里的纳税义务大大小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纳税义务。

”根据这个表述不难看出,避税港重在避税功能上,而不在其他方面。

世界范围内具有这种功能的特殊区域大大小小,为数不少,但不外乎三种类型:

无税避税港;低税避税港;特惠避税港。

跨国公司纷纷在避税港设立子公司,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价格转移,将各地公司的利润转移至避税港逃避税收。

  三、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避税

  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收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我们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应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

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着眼于整体性,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辨证地看待跨国公司避税现象。

避税是一种经济现象,受经济利益使然,跨国公司也不例外。

既然是经济现象,那就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可以肯定地说,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

从国际经济学角度来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资本、商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也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

只要跨国公司和不同的税收环境存在,避税现象就不会停止,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但是,国际避税和主权国家在利益上是对立的。

  正因为利益的对立,才会有国际反避税。

国际避税技术的不断演化导致了国际反避税理论的不断发展。

面对跨国公司的避税,我们不能简单持对立态度,尤其不能把它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要认识到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我们来说,只有不断研究和发展反避税理论,在技术上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这样才不失为是上策。

  2.冷静分析跨国公司避税的特点。

对跨国公司避税现象要客观冷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