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56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小初高学习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1~3题。

种类

2012年

2003年

产量(万吨)

比重

产量(万吨)

比重

粮食

58957

100

43070

100

稻谷

20429

34.7

16066

37.3

小麦

12058

20.5

8649

20.1

玉米

20812

35.3

11583

26.9

大豆

1315

2.2

1539

3.6

其他

4343

7.4

5233

12.1

1.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2.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

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3.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节省土地

B.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C.受到门然条件的限制

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完成4~6题。

4.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B.洋流

C.地壳运动D.植被状况

5.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

A.夏季热量丰富B.生长季雨量丰沛

C.成熟期光照充足D.肥沃的土壤

6.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不足B.热量不足

C.市场需求量小D.光照不足

下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7~9题。

 

7.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巴西D.印度

8.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

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

9.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

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B.人口增速减缓

C.后备资源不足D.生态保护

下图示意2000~2013年中国工业废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路径。

据此完成10~12题。

10.据图可知,2000~2013年我国

A.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南方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

C.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D.鄂州市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

11.导致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B.技术水平

C.市场需求D.人口迁移

12.工业废水重心2007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

A.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B.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

C.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D.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

图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

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下图示意某沙漠。

据此回答13~15题。

13.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B.山地降水丰富

C.年均温低蒸发弱

D.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14.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5.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

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足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

下图示意1月份平均气温-14℃至-18℃区域分布。

据此完成16~18题。

16.图中四地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7.该地能发育成最美雪花的原因是

A.西北季风迎风坡降雪多

B.地势起伏大,水热差异大

C.沿岸暖湿气流影响大

D.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

18.当温度和湿度条件都满足最美雪花的发育时却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因为

A.高压天气B.大风天气C.逆温天气D.人为影响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半岛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

近年来,岛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巨坑”,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

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巨坑位置,据此完成19~20题。

19.巨坑的出现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地坑会

A.引发地表沉降

B.加剧海水入侵

C.威胁能源基地安全

D.加速地表水流失

20.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再运至该地组装。

采用该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半岛

A.冻土深厚,建设成本高B.气候严寒,施工期短

C.濒临海洋,海运便利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下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为锋线,N位于陆地,完成21~23题。

2l.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MB.N

C.QD.P

22.P地的天气状况是

A.晴朗天气B.阴雨绵绵

C.电闪雷鸣D.寒风刺骨

23.N地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温和多雨

C.终年寒冷干燥D.终年炎热干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

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

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24~26题。

24.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稳定度高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D.城市绿化率高

25.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促进洛阳市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城市建筑高度大大降低

26.洛阳城市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主要因为

A.生态载体不是B.城市土地紧张

C.缺乏技术指导D.缺少政策支持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城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以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农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据此完成27~29题。

27.促使都市农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B.科技C.市场D.交通

28.天津郊区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不是因为

A.农业生态环境优化B.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C.城市产品需求多样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9.若从天津调拨5000吨有机蔬菜运往上海,可以选择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清明节气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据此回答30~31题。

30.下列地区符合“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是

A.长江三角洲B.黄河三角洲C.辽东半岛D.珠江三角洲

3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民间描述清明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湟水谷地D.三江平原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32~34题。

32.与川渝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①资金充足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减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3.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西电东送”工程中川渝地区应重点开发的能源是

A.水能B.煤炭、天然气C.核能D.太阳能

34.在与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川渝地区应重点发展

A.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

据此完成35~36题。

 

35.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农田B.防风同沙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

36.图中距离淘口14000米范围以内,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后,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是改善了

A.气候条件B.河流条件C.植被条件D.土地条件

读甲、乙两图,回答37~38题。

 

37.有关图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B.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C.图示区域为海洋D.不能确定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38.图甲所示日期,图乙中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A.M地B.N地C.P、Q地D.只有Q地

蓝莓野生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

到1980年代,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2000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

阿根廷主要栽培喜湿润、温暖的南高丛蓝莓,是世界蓝莓主要出口国。

据材料完成39~41题。

39.美国蓝莓快速成为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

A.科技先进B.消费升级C.气候多样D.种群优势

40.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

A.土地辽阔B.产量巨大C.政策支持D.劳动力廉价

41.阿根廷蓝莓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是

A.鲜果B.冷冻果C.蓝莓色素D.加工果酒

2013年10月15日报道:

长沙拟建垃圾焚烧厂,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六条850吨/日的垃圾焚烧生产线,每条垃圾焚烧生产线配置一套烟气净化系统;建设一套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用来发电,采用三台30MW中温中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建设附属生产、生活设施。

预计2016年底左右,长沙首个垃圾焚烧厂将投产,一天可焚烧垃圾5000吨左右,届时长沙垃圾填埋将减量80%,每日能产生15万度电,解决4万至5万人一天的用电需求。

据此,回答42~44题。

42.关于建垃圾焚烧厂对长沙的影响,正确的是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