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声声慢》教案1 语文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声声慢》教案1 语文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声声慢》教案1 语文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声声慢》教案1语文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声声慢》教案1语文版必修3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
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词的风格流派的分类”来导入新课。
——明确: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二、新课学习:
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
3、疏通词意,把握词眼。
——明确: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品味语言,赏析词作。
(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愁苦
追问: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明确:
韵律美;增强情感。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
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
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
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
(4)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中,选择典型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
酒、雁、黄花。
窗、梧桐细雨等。
追问一:
“酒”有何意蕴?
——引导:
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
深化:
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
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追问二:
“雁”有何象征意义?
——引导:
结论:
“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
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追问三:
“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引导: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四:
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理解“窗儿”?
——引导:
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
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五:
“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
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6)小结。
5、再读全词,把握主旨。
——明确: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6、感受艺术特色。
——明确:
首先,叠字的运用。
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
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
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
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三、总结:
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把握“词眼”
词的赏析
意象
品味语言
意境
领悟主旨
感受艺术特色
四、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拓展)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gkxx
来源:
高考学习网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小狗包弟》实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窥文“神”——主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设计思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置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
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
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教师引导:
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二)情感把握
1.师导:
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
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三)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
“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教师提问:
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3.教师进一步引导:
结合上面的语句谈谈你对“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这句话中的“歉意”的理解
附材料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
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巴金《最后的话》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
对文革的反思,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
(朱四倍——新华网)
三.关注社会人生——关于忏悔的延伸讨论:
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该做什么?
1.提供发人深思的图片和材料:
①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
"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
"(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xx年版)"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②二战资料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新华网2005-5-9)
犹太民族在二战大屠杀期间所损失的财富在2400亿至3300亿美元之间。
这是以色列府首次发布这样的财产损失报告(中新网xx年4月22日电)
③全球环境恶化资料
据中国科学院公布结果:
1995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75亿元,而仅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76.2%,达1428.9亿元。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最新发表的《xx世界咨文》中指出,许多全球性生态系统正处于危险境地。
如今,北极冰帽已经变薄42%,全球27%的珊瑚礁已经消失。
这些数字说明地球上的一些关键生态系统正在恶化,而环境恶化又引发了更多的自然灾害。
在过去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80亿美元,超过此前40年造成的损失总和。
最新的气候模型表明,除非人们大大减缓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否则到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1990年的水平上升6度。
这样的温度提高会导致水资源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诸如疟疾、登革热之类的致命疾病广为扩散。
④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
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2.学生结合材料分组分别就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3.教师就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归纳:
四.课堂总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
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五.课外合作探究:
狗与“伤痕文学”
巴金此文开篇就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然后写自己与狗,不光此篇写狗,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写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伤痕文学”都经常写到狗,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学现象?
1.学生课外阅读“伤痕文学”查阅相关文学评论(6人一组,4人分组从网上和书籍中查阅相关文章,2人分别查阅相关评论)
2.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并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
小狗包弟同步练习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揖(yī)处(chù)分血泊(pō)弹冠(guān)相庆
B.浩(hào)劫叱(chì)骂教诲(huǐ)绿草如茵(yīn)
C.拍摄(niè)租赁(lìn)解剖(fōu)罄(qìng)竹难书
D.修葺(qì)舔舐(shì)内讧(hòng)怙恶不悛(q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
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
C.煎熬剪裁葡萄藤腾云驾雾
D.赋予付与暴发户山洪爆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B.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
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故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五岁。
”母亲感叹地说:
“一晃你都三十多岁了,树也这么高大,粗壮了。
”
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
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C.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
“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xx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必须指出,目前中校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C.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哟内搞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
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
C.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
二)点击课堂
7.文章开始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表达中有什么作用?
8.文章中共三次出现了“您的小狗怎样?
”的问话,这三次问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呢?
9.“文革”结束后,作者写到院子里的“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10.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
请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呈现怎样的变化?
1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三)选段在线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
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
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一九六三年或者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
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
“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
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一九六二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
“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
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
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2.作者在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13.作者在描写小狗包弟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4.作家为何要突出写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呢?
四)延伸拓展
哭小弟
宗璞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
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
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
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
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
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
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
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
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
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
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
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我长小弟三岁。
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
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
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
”他高兴地叫道。
在泉水缓缓地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学校。
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
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将来。
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
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
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啊等啊,盼啊盼啊,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
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
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
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
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
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
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
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系统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
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的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
漓,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
天啊!
谁又知道这是癌症!
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
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
”
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
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
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
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
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
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宗璞,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
15.“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16.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一段中,就出现了七个“哭”字,简要分析这一连用七个“哭”字有何作用。
17.文中两个划线的“不知不觉间”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否可以换成“过了几年”“没过多久”等词语来修饰呢?
为什么?
五)欣赏顿悟
生命
巴金
我接到一个不认识的朋友的来信,他说愿意跟我去死。
这样的信我已经接过好几封了,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寄来的。
现在我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
我的窗前种了不少的龙头花和五色杜鹃,在自己搭架的竹篱上缠绕着牵牛花和美国豆的长藤。
在七月的大清早,空气清新,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面屋脊上站着许多麻雀,它们正吵闹地欢迎新生的太阳。
到处都充满着生命。
我的心也因为这生命的繁荣而快活地颤动了。
然而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
我的心渐渐地忧郁起来。
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
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
我应该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罢。
那么为什么我会叫人生出跟我去死的念头呢?
难道我就不曾给谁展示过生命的美丽么?
为什么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的夏天的早晨我会读到这样的信呢?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
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
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
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
同时另一种思想慢慢地在我的脑子里生长起来,甚至违背了我的意志。
我能够做什么呢?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
”能够说这样话的人是有福的了。
“我要给你们以晨星!
”能够说这样话的人也是有福的了。
但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句这样的话呢?
一九三四年七月在北平
[赏析]该文虽然简短,但语句精炼,廖廖数语即道出生命的内涵与真谛;点点滴滴渗透着伟人的品质与境界。
读了它,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内涵的理解。
六)探究性学习
xx年底,新闻媒体宣传纪念巴金百年诞辰,巴金作品在当代社会获得了新的感染力、影响力,关注报章上有关巴金百岁纪念文章,读一读巴金评传,寻找本文的赏析文章和对《随想录》的评论……谈一谈:
在当代人眼里巴金是怎样的人?
他的作品为什么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他的作品在当代的阅读价值何在?
网络学习
《巴金自传》http:
/mypcera/book/xxnew/li/zhuanji/bjzz/
《仁者长寿巴金今日迎来101岁华诞》
http:
/news3.xinhuanet/book/xx-11/25/content_2258953.htm
《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