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538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单选题

1.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传入欧洲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人物中对造纸术的完善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蔡伦B.祖冲之C.张仲景D.郦道元

2.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词: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后汉书》

3.下列哪一示意图,正确体现了东汉以后思想领域所形成的局面?

()

A.B.

C.D.

4.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B.《伤寒杂病论》的编写C.《九章算术》的成书D.“麻沸散”的发明

5.下列著作中属于数学专著的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水经注》

6.今天我们用华佗再世称赞某人医术高明。

历史上华佗()。

①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擅长外科手术

③创制麻沸散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某同学看了电影《霸王别姬》后,非常想多了解一些关于项羽、刘邦等人的知识,他可以参考的是()。

A.《论语》B.《墨子》C.《史记》D.《诗经》

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9.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唐朝末年

10.“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经典名言出自()。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1.以下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A.外科鼻祖——张仲景B.医圣——华佗

C.司马迁——《史记》D.张衡——《伤寒杂病论》

12.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13.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1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陈胜D.班超

1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6.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全球,2009年广东中医药防治甲流高峰论坛称,中医中药在防治甲流方面的优势是肯定的,这一点连国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都予以认可。

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

17.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佛家学说D.儒家学说

18.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我国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符合事实的

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因为她逃入的是道观

19.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丹药,你知道“太上老君”被哪一宗教尊为教主吗?

()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不到10年,就死去三分之二。

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学基础的名著()。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二、分析题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年轻时曾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调查过重要的历史遗迹,了解过各地的风土人情,接触过各种人物,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来有阅读了大量的图书,终于撰写成了一部通史巨著。

21.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分)“巨著”指的是什么?

(2分)

 

(2)材料中“巨著”的体裁是什么?

(2分)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

母曰王太后。

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

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

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史记·孝武本纪》

22.

(1)《史记》的作者是谁?

(1分)

(2)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史记》的内容是什么?

其地位如何?

(2分)

(3)鲁迅先生是如何评价《史记》的?

(1分)

 

23.(8分)纸的使用及其普遍,它的发明是在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造纸术发明于何时?

(2分)造纸术发明后,是谁改进了造纸术?

(2分)

 

(2)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何历史意义?

(4分)

答案:

1-5.ABAAA6-10.BCBBA11-15.CDADD16-20.ADBBB

21.

(1)司马迁《史记》

(2)纪传体通史

22.

(1)司马迁

(2)《史记》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3.

(1)西汉。

蔡伦

(2)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度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选择题

1.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 )

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李时珍

2.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B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3.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 D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有利于统治人民

4.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B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班超出使西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5.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C )

A.都是外来宗教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6.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A、西汉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B、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

C、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7.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

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D)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

8.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一项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广泛应用的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9.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该著作是()

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水经注》

10.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

二、非选择题

11.识图题:

看下面的两幅画像回答问题。

(1)这两个人都是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人物。

 

(2)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成就。

答案:

(1)医学领域

(2)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创制“麻沸散”和编制“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解析:

牢记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12.汉朝是中国文化大发展时期。

汉朝科技文化辉煌灿烂,领先世界,宗教文化传播发展,影响深远,史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汉朝领先世界的三项科技成就

(2)起源于印度,西汉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宗教是什么?

源于我国本土,东汉时在民间兴起的宗教是什么?

(3)哪部书成为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作者是谁?

(4)你能说说汉朝文化发展的原因吗?

答案:

(1)麻沸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造纸术等

(2)佛教、道教

(3)《史记》司马迁

(4)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继承发扬前代传统;民族融合等.

2019-2020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科技与文化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字的演变与两汉科技与文化综合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2.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3.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4.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

材料中的“它”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5.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了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6.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

“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

”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

7.我国的汉字是迄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下列关于秦亡以前文字的演变,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小篆

B.甲骨文→金文→隶书→大篆→小篆

C.甲骨文→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