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376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钢铁厂40t起重机转炉炼钢车间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红河钢铁厂40t转炉炼钢车间

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汪树恩   

 

十四冶工程安装公司红钢工程项目部

2004年9月28日

 

一、本工程使用法规、标准、规范…………………………….…

3

二、工程简介……………………………………………………

4

三、起重安装施工方法………………………….…………

5

四、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20

五、安全措施…………………………………………………….

22

六、附起重设备安装质量证明书……………………………….

23

第一节工程使用的标准、规范

序号

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资料名称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颁发)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3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

4

冶金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YBJ232-91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146-88

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

JGJ80-91

二、工程简介

昆钢红河钢铁厂40t转炉炼钢车间工程,为新建二台40t转炉及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先建成一台40t转炉为年产50×104吨炼钢规模。

40t转炉炼钢车间

出坯跨:

安装Q=20/5LK=31.5mA6桥式起重机四台。

浇铸跨:

安装Q=20/5tLK=28mA6桥式起重机一台、Q=50/10tLK=28mA6桥式起重机一台。

钢水接受跨:

安装Q=100/32t四梁铸造机LK=22mA7二台,安装标高18.93m。

Q=50/10t桥式起重机LK=22mA6一台,安装标高18.93m。

转炉除尘跨:

安装Q=10tLK=11mA6桥式起重机二台

加料跨:

安装Q=100/30t四梁铸造机,LK=19m二台、安装标高为19m。

20+20tA6一台、双小车桥式起重机,LK=19mA6一台,安装标高为19m。

Q=10tLK=19m电磁桥式起重机。

翻渣跨:

Q=50/10tLK=19mA6桥式起重机二台、Q=10/3.2t,LK=19mA6电磁桥式起重机一台。

共计安装各类型起重机十八台。

 

三、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法

1.桥式起重机安装工艺流程图

基础检查验收

轨道安装

机重机开箱检查

组装桥架的检查

主梁上拱度F的偏差检查

主梁旁弯度f检查

起重机跨度S1S2的相对差检查

起重机跨度S检查

同一端梁下大车车轮同位差检查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C检查

大车车轮的水平偏斜检查

对角线L1L2的相对差检查

起重机清洗检查并加足润滑油

小车轨距K检查

大车传动装置同心度检查调整

大车传动装置清洗检查并加足润滑油

小车安装检查

小车传动装置同心度检查调整

小车传动装置清洗检查并加足润滑油

操作室安装

电气安装

盘柜、动力系统安装及配线

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安装及配线

主卷扬钢绳及主吊钩安装

试运行调整

副卷钢绳及副钩安装

主卷扬制动器安装及调试

副卷扬制动器安装及调试

主吊钩提升下降限位器调试

副吊钩提升下降限位器调试

空载及负荷试运行

 

2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1.起重机械设备出厂时必须附有:

制造企业关于该起重机械产品或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的随机文件。

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

还应当标有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

起重机械设备的超载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具有试验合格证。

2.2.根据起重机械设备随机技术文件清单及设备装箱清单,对技术资料及设备进行清点,并做好记录及办理好有关的签证手续。

技术文件中必须附有:

起重机总图,起、升机构装配图,大车运行机构装配图,小车运行机构装配图,产品合格证,电气原理图,主要焊缝探伤报告,吊钩合格证,钢丝绳合格证。

2.3.办理起重设备安装开工告知手续

填写《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制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在进行施工告知时,准备好相应的资料。

到工程所在地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2.4.起重机轨道安装

2.4.1.确定轨道安装中心线位置及车挡安装位置,按图纸要求,用经纬仪在吊车梁上表面测出轨道中心线位置,并在吊车梁面上相距3米左右位置上(钢吊车梁)用洋冲打孔点或者油漆涂(钢吊车梁)砼梁可用油漆以作相应的标记,定位轨道安装中心线。

2.4.2.钢轨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2.4.3.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

2.4.4.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且不应大于吊车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2.4.5.轨道的实际中心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的偏差,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不应大于5mm;对于梁式悬挂起重机不应大于3mm。

2.4.6.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要求:

2.4.6.1.当起重机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10m时,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允许偏差为±3mm。

2.4.6.2.当起重机轨道跨度大于10m时,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允许偏差应按下式计算,最大不应超过±15mm。

ΔS=±[3+0.25(S-10)]

式中:

ΔS------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mm);

S------起重机轨道跨度(m)。

2.4.7.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不应大于1/1000;对于通用门式起重机不应大于3/1000;每2m测一点,全行程高低不应大于10mm。

2.4.8.轨道顶面基准点标高相对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为±10mm;对于梁式悬挂起重机不应大于±5mm。

2.4.9.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不应大于10mm;对于梁式悬挂起重机不应大于5mm。

2.4.10.用于水平导向的起重机,其轨道沿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弯曲,每2m测量长度内允许偏差为±1mm。

2.4.10.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轮距。

2.4.11.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2.4.11.1.当接头采用焊接时,焊条应符合钢轨母材的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电

熔焊的有关规定,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均应打磨平整光滑。

2.4.11.2.当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轨道接头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应大于1mm,间隙不应大于2mm。

2.4.11.3.伸缩缝处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为±1mm;

2..4.12.当在钢吊梁上铺钢轨时,钢轨底面应与钢吊车梁顶面贴紧;当有间隙,且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垫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应大于轨道底面10~20mm,每组垫板不应超过3层,垫好后应与钢梁焊接固定。

2.4.13.轨道经调整符合要求后,应全面复查各螺栓应无松动现象。

2..4.14.轨道上的车档宜在吊装起重机前安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档与起重机缓冲器均应接触。

2.5.工字钢轨道

2.5.1.轨道基准中心线与安装中心线偏差允许偏差≤3mm。

2.5.2.工字钢横向不水平度允许偏差≤1/1000。

2.5.3.接头接口处偏差允许偏差≤1mm。

2.5.4.固定工字钢轨道的螺栓应加斜方垫圈,并用双螺母拧紧。

2.5.5.轨道上的车档在设备吊装前后应及时安装,车档与电葫芦缓冲器接触应均匀

2.6.电葫芦安装

2.6.1.电葫芦轮缘内侧与工字钢钢翼间的间隙应为3~5mm。

见下图所示。

2.6.2.链式电葫芦的链条槽应保持在同一铅垂面上,链条在运行时不得有歪扭、卡住或严重磨损现象。

2.6.3.空负荷试验时,电葫芦小车制动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2.6.3.1.吊运一般物品的电葫芦:

S1=

2.6.3.2.吊运液态金属等危险品的电葫芦:

S1=

式中:

S1-------------小车制动距离(m);

V1-------------小车运行速度(m/mim);

K1-------------系数,宜为2800~3900;

2.6.4.电葫芦额定负荷

2.6.4.1.电动葫芦在额定负荷试验时,在制动时间内下滑距离,

SC=

式中:

S1-------------下滑距离(m);

Vc-------------起升速度(m/mim);

2.7.起重设备桥架组装

2.7.1.桥架联接为高强螺栓联接,故桥架组装时先用定位销将联接板定位后对主梁上挠度,大车对角线,主梁旁弯度及小车轨道等进行检查。

各组装尺寸经检查无误后,按高强螺栓的扭紧要求对联接副进行扭紧联接。

各联接副终扭后,重新对组装尺寸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

2.7.2.起重机械设备大车运行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安装检查按规范要求对起重机跨度、同一端梁下车轮同位偏差、行走轮垂直偏斜、水平倾斜偏差、大车、小车传动装置及同心度进行检查调整,如设备加工面上有锈蚀或加工面涂有防锈漆,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清除,清洗检查干净后并加足润滑油。

2.7.2.组装桥架时,应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检查。

 

安装组装桥架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主梁上拱度F

+0.3F

-0.1F

对角线

L1、L2

的相对差

|L1-L2|

正轨箱形梁

5

偏轨箱形梁

单腹板和桁架梁

10

连接板

间距差

|S1-S2|

主、端

梁铰接

+3

小车轨距

K

端 梁

± 

S≤19.5m

+5

+1

S>19.5m

+7

+1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半偏轨箱形梁、桁架梁

±3

同一截

面上小

车轨道

高低差

C

K≤2.0m

3

 

2m<K≤6.6m

0.0015K

K>6.6m

10

正跨箱形梁

端 梁

±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和桁架梁

S≤19.5m

+5

+1

S>19.5m

+7

+1

2.8.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安装

2.8.1.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安装前,应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复查。

架设到轨道上以后,其因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宜为3~5mm.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简      图

起重机

跨度

S

主、端梁绞链

±4

 

 

主、

端梁

刚接

S≤10m

±2

S>10m

±[2+0.2

·(S-10)]

连接板

间距差

|S1-S2|

主、端

梁铰接

+2

主梁上拱度F

0.3F

主梁旁弯f

注:

1.当现场组装时,应检查主梁旁弯度。

2.主梁上拱度F=

2.9.大车传动装置清洗检查及传动装置同心检查调整:

2.9.1.应对大车车轮减速器进行清洗检查,如设备加工面上有锈蚀或加工面上涂有防锈油漆,应用适当的方法处理。

清洗于净并加足润滑油。

2.9.2.应对大车联器进行同心度检查,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如不符规范规定,应进行调整至符合规范要求。

2.10.小车传动装置清洗检查及传动装置同心检查调整:

2.10.1.应对小车车轮减速器等进行清洗干净并加上足润滑油。

2.10.2.应对小车减速器及起重机联轴器同心度检查,必须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至符合规范要求。

2.11.制动器安装调整:

2.11.1.制动器动作要求;应开闭灵活制动平稳可靠。

2.11.2.起升机构制动器的制动力;应≥1.25倍额定负荷。

2.11.3.大车运行机构制动器;应刹住大车但不宜过紧。

2.11.4.小车运行机构制动器;应刹住小车但不宜过紧。

2.11.5.垫片与制动的实际接触面积≥70%的理论接触面积。

它们之间的间隙两边应相等,距离按下表中的规定;

制动轮直径(mm)

100

200

300

400

500

最大间隙(mm)

0.5

1

1.25

1.6

1.6

2.12.钢丝绳安装检查

2.12.1.当吊钩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

(固定圈除外)

2.12.2.绳端用绳子卡固定、绳子卡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径(mm)

7~16

19~27

28~37

38~45

卡数(个)

3

4

5

5

2.12.3.绳卡夹座应在钢丝长一边;绳卡间距≥6倍绳子直径。

2.12.4.用多根钢绳应设受力均衡装置。

2.12.5.在圆筒上应按顺序整齐排列。

2.12.6.卷筒钢绳尾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

2.12.7.滑轮应有防止钢绳跳出轮槽装置。

2.13.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调试

2.13.1.滑接线和滑接器安装

2.13.1.1.滑接线安装

a.接触面平整,无异物,导电良好。

b.相邻滑接线导电部分间和导电部分对地部分间净距不应小于30mm。

c.当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离滑接线未端不应小于200mm。

固定装置的型钢滑接线终端支架距离离滑接线末端不应大于800mm。

2.13.1.2.滑接线支架和绝缘子的安装

a.支架不得在安装建筑的伸缩缝、轨道梁结合处。

b.支架安装应平整牢固,应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面上。

c.绝缘子,绝缘套管不得有机械损伤缺陷,应表面清洁,绝缘性能良好。

在绝缘子与支架和滑接线固定件之间应垫以类似红钢纸垫片。

d.安装于室外或潮湿地方的绝缘子,绝缘套应用户外式。

2.13.1.3.型钢滑接线安装

a.滑接线安装应平直,固定在支架上应能伸缩。

b.滑接线的中心线应与起重机轨道实际中心线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长度的1/1000,最大偏差不应大于10mm。

c.滑接线之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应一致,其偏差不应大于长度的1/1000,最大偏差不应大于10mm。

d.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滑接线应有伸缩补偿装置。

2.13.1.4.滑接线的连接

a.连接后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无明显的变形。

 

b.接头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其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

连接后高出部分应修平直。

c.钢滑接线焊接时,应附连接托板。

d.轨道滑接线焊接时,焊条和焊缝应符合焊接工艺质量要求,焊后接触表面应平整光滑。

e.圆形滑接线应尽量减少接头。

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小于或等于25m时,终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1m,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大于25m时,终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2m。

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与滑接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

固定装置的型钢滑接线终端支架距离离接线末端不应大于800mm。

2.13.1.5.滑接线伸缩补偿器安装;

a.伸缩补偿装置应安装在与建筑物伸缩缝最近的支架上。

b.在伸缩补偿装置处滑接线应留有10-20mm的间隙。

间隙两侧的滑接线端头应加工圆滑,接触面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其两端高低差不应大于1mm。

c.伸缩补偿器间隙的两侧,均应有滑接线的支持点,两支持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d.间隙两侧的滑接线应用软导线跨接,跨接线应留有余量,其允载流量不小于电源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2.13.1.6.分段供电滑接线安装

a.分段电源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为20mm。

不允许并联运行时,分段间隙应比滑接器与滑接线接触长度大40mm。

b.滑接线处应采用硬质绝缘材料托板连接,托板和滑接线接触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c.分段间隙两侧滑接线的相位应一致。

2.13.1.7.辅助导线的敷设,辅助导线宜沿滑接线敷设,应每隔不大于12m处与滑接线进行一次可行的连接。

2.13.1.7.滑接线的涂漆。

钢滑接线除触面外,表面应涂以红油漆或相色油漆。

2.13.1.8.软电缆的吊索和自由悬吊滑接线安装终端固定装置和终端拉紧装置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允许最大拉力应大于滑接线或吊索的最大拉力。

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小于或等于25m时,终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1m。

当滑接线和吊索长度大于25M时,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2m。

a.接线或吊索拉紧时的弛度应根据其材料规格和安装环境温度选用,其滑接线间的驰度偏差不应大于20mm。

b.滑接线与终端装置之间的绝缘应可靠。

2.13.1.9.悬吊式软电缆安装

a.当采用型钢作软电缆滑道时,其接头的高低差不应大0.5mm。

连接后其高出部分应修平整。

b.软电缆安装后,其悬挂装置应能沿滑道灵活无跳动的移动,不得有卡阻现象。

c.悬挂装置的电缆夹应与软电缆可靠固定,电缆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m。

d.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比起重机移动距离长15~20%,如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大于20m时,应加牵引绳,牵引绳长应短于软电缆的移动段的长度。

e软电缆移动部分两端,应分别与起重机钢绳可靠固定。

2.13.1.20.卷筒与软电缆安装

a.安装后软电缆与卷筒应保持适当的拉力,但卷筒不得自由转动。

b.卷筒的放绳收绳速度应与起重机移动速度一致,利用重砣调节卷筒时,电缆长度和重砣和行程应相适应。

2.13.1.21.滑接器安装

a.接器应沿滑接线全长可靠的接触,自由无阻地滑动。

在任何部位滑接器的中心(宽度)不应越出滑接线的边缘。

b.绝缘子和绝缘套管不得有裂纹,破损等缺陷,导电部分对地绝缘应良好。

c.滑接器与滑接线的接触部分不应有尖锐的边棱,压紧弹簧的压力应适宜。

d.槽形滑接器与可调滑杆间应移动灵活。

e.自由悬吊滑接线的轮型滑接器,安装后应高出滑接线中间托架不少于10mm。

2.14.起重机电气、控制端部分配线安装

2.14.1起重机上配线

2.14.1.1.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伏的铜芯绝缘导线,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

2.14.1.2.在主断路器切断电源后,照明不应断电。

2.14.3.导线或电缆易受机械磨损伤,热辐射或有润滑油滴落的部位应加保护(装于钢管或保护罩内,或有绝热措施)。

2.14.4.电线或电缆穿过钢结构的孔洞处,应将孔洞的毛剌去掉,导线应有保护措施。

2.15.起重机上的电缆敷设

2.15.1.采用焊接固定的钢管,焊点应牢固,防止因振动和弹性变形产生焊点开裂和损坏。

2.15.2.室外起重机的钢管敷设应使管口向下或有其它防水措施。

2.15.3.应按电缆引出的先后次序排列整齐,并应避免交叉。

2.15.4.固定敷设的电缆应卡固,支持点距离不大于1M。

2.15.5.橡套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的外径的6倍。

2.15.6.屏、柜、控制器等装置上的导线,接于屏、柜、控制器等装置上的导线应排列整齐,导线两端应有接线编号。

2.16.电气设备及保护装置安装

2.16.1.屏、柜安装,配电屏、柜安装应牢固,但不得焊接固定,紧固的螺栓应有防松措施。

2.16.2.当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是由两组在机械上相互不联系的电动机驱动时,其制动器的动作时间应一致。

防止起重机桥架发生扭斜的联锁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

2.16.3.起重机的音响信号装置应清淅可靠。

2.17.电气安全

2.17.1.大小车电气回路、控制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0.5MΩ。

2.17.2.必须设置紧急断电开关,或采取其它隔离措施。

2.17.3.金属结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管槽、电缆外皮和照明变压器低压侧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4Ω。

2.17.4.大车滑接线端的端梁下应设置防护板,以防钩具或钢绳与滑接线意外接触。

造成滑接线短路或触电事故。

2.17.5.如起重机多层布置,下层起重机的滑接线应全长防护。

2.17.6.应设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失磁保护及零位保护、门窗联锁保护。

2.17.7.照明应设专用线路,滑接端应设三色灯。

2.18.安全防护

2.18.1.起重量在3t~10t宜装超载限制器;10t以上应装超载限制器。

2.18.2.直升机构都应有上升、下降位置限位器。

2.18.3.下降限位置时,应保证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圈数。

2.18.4.在桥架二端的端头都应装有四只缓冲器。

缓冲器与车挡的接触应基本一致。

2.18.5.大、小车运行的极限位置应安装极限制器;端部设有卡档。

2.18.6.由建筑物登上起重机的门与大车运行机构之间,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

设有运动部分的司机室在进入司机室的通道口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都应装有联锁装置。

2.18.7.同一轨道上的二台行车之间应有防撞装置。

2.18.8.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有电气的防雨罩。

2.19.起重机的试运转

2.19.1.起重机的试运行前检查、空负荷试运行、静负荷试验和动负荷试运转。

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试运转。

2.19.2.起重机试运转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2.19.2.1.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2.19.2.2.钢丝绳的固定端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2.19.2.3.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2.19.2.4.盘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转动系统中最后一根轴(车轮轴、卷筒轴、立柱轴、加料杆等)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2.20.起重机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2.20.1.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2.20.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可靠。

2.20.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端除外)。

2.20.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应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2.20.5.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的夹轨器、制动器防风抗滑的锚定装置和大车防偏斜运行装置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起重机防碰撞装置、缓冲器等装置应能可靠工作。

2.20.6.除上述第五项可作一至二次试验外,其余各项试验均不应少于五次。

且动作应准确无误。

2.21.起重机静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1.起重机应停在厂房柱子处。

2.21.2.有多个起升降机构的起重机,应先对各升降机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对有要求的,再做起升降机构联合起吊的静负荷试验。

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21.3.静负荷试验应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2.21.3.1.先开动起升降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负载运转不少于三次,应无异常现象。

2.21.3.2.将小车停在桥式类型起重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